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功能研究室组织人员在江西鹰潭等地开展花生机械化收获试验与调研
1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年第8期8-8,共1页
8月7日至8月16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功能研究室主任胡志超研究员率领其团队成员彭宝良、田立佳、谢焕雄、钟挺和顾峰玮等在江西省鹰潭市花生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花生机械化分段收获试验,并对鹰潭地区及沿途产区的花生种植、收获... 8月7日至8月16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功能研究室主任胡志超研究员率领其团队成员彭宝良、田立佳、谢焕雄、钟挺和顾峰玮等在江西省鹰潭市花生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花生机械化分段收获试验,并对鹰潭地区及沿途产区的花生种植、收获及产地加工等进行了实际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机械功能 产业技术 研究室 江西省 花生 调研 试验
下载PDF
江西花生低产原因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毅 伍先明 +3 位作者 方先兰 黎为兵 李祖莹 曾维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38-39,43,共3页
花生是江西省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但花生种子混杂退化,出苗不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施肥不当,播种过稀以及红壤旱地土壤板结是导致江西花生历年低产的原因。分析了花生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措施。
关键词 花生 低产原因 高产栽培 江西
下载PDF
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志超 陈有庆 +1 位作者 王海鸥 胡良龙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7,共6页
针对目前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低、装备可靠性与适应性差、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分析了影响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品种、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等;提出了推进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筛选和培育适合机械化... 针对目前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低、装备可靠性与适应性差、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分析了影响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品种、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等;提出了推进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筛选和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建立花生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一是能起垄就不平作或畦作,优先采用覆可降解膜栽培技术。二是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选育、规范农艺技术、研发和改进机械装备三方面协调解决;必须针对主产区品种特点、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建立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的区域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系统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 田间生产 技术路线
下载PDF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荣华 《农家之友》 2013年第2期49-49,共1页
1.地块选择选用轻壤或砂壤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旱地。花生不宜连作,选地时注意不要选择前茬作物是花生、马铃薯、辣椒的地块。2.整地、施肥及种植规格耕地以机耕为主,深度25~3喱米。耕地前每亩施土杂肥500~1000千... 1.地块选择选用轻壤或砂壤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旱地。花生不宜连作,选地时注意不要选择前茬作物是花生、马铃薯、辣椒的地块。2.整地、施肥及种植规格耕地以机耕为主,深度25~3喱米。耕地前每亩施土杂肥500~1000千克或腐熟鸡粪200~400千克,混匀撒施到全田。施肥后用旋耕犁旋耕1~2遍,做到地平、土细、肥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 地块选择 土层深厚 前茬作物 种植规格 砂壤土 马铃薯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虔油1号在赣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谢丽芳 魏秀珍 +2 位作者 陈文海 申昌优 陈荣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3期221-222,共2页
从品种介绍和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合理施肥及中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花生新品种虔油1号在赣南产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 花生 虔油1号 赣南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栅条滚筒式花生分级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敏基 谢焕雄 +3 位作者 王建楠 王海鸥 吴峰 胡志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通过改进栅条滚筒式花生分级机的清筛装置,提高其清筛可靠性并改善分级性能。通过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栅条滚筒式花生分级机落料斗开度和滚筒频率对分级机生产率及合格率的影响,得到花生分级参数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 花生 分级机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有庆 胡志超 +1 位作者 王海鸥 彭宝良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11,共5页
采用机械化收获,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争抢农时,保障作业质量,实现花生生产节本增效。2009年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8.02%。影响花生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艺条件、设备因素、经济条件及经营方式等。针对... 采用机械化收获,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争抢农时,保障作业质量,实现花生生产节本增效。2009年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8.02%。影响花生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农艺条件、设备因素、经济条件及经营方式等。针对以上花生机械化收获发展制约因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对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机械化收获方式;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究,积极推进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适配性标准化进程;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政策、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收获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我国花生主产区种植模式概况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有庆 王海鸥 +2 位作者 彭宝良 刘敏基 胡志超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9,共4页
花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和栽培方式等。通过对河南、山东、河北和辽宁等地为代表的主产区花生种植模式的介绍,得到以下结论与建议: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种植模式复杂多样;目前花生主产区存在的种植模式,绝大部分不利... 花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和栽培方式等。通过对河南、山东、河北和辽宁等地为代表的主产区花生种植模式的介绍,得到以下结论与建议: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种植模式复杂多样;目前花生主产区存在的种植模式,绝大部分不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农艺、农机研究及推广部门,亟待对现有传统种植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产量、品质和机械化等方面综合考量,引导种植户选择适宜的花生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植模式 机械化
下载PDF
花生果腐病病原分子诊断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传堂 禹山林 +8 位作者 于洪涛 张树伟 于树涛 王秀贞 唐月异 崔凤高 陈殿绪 张建成 李术臣 《花生学报》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对山东莱西和河北行唐两地的花生果腐病相关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在多数烂果中鉴出了ITS与镰刀菌ITS高度同源的真菌。其他真菌尚有Alternaria、Penicillium。提示镰刀菌可能是导致这两个地区花生烂果的主要病原。
关键词 花生 果腐病 病原 分子诊断
下载PDF
花生空荚原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秀贞 王传堂 +6 位作者 张建成 禹山林 方剑 林宝树 王大玮 唐月异 崔凤高 《花生学报》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摸清文登地区花生空荚的原因,根据花生空荚发生程度的轻重,在正常花生田(N)、20%~30%空荚率花生田(M)、几乎全部空荚花生田(H)的0~30cm土层内取土样,化验了土壤腐殖质(Hu)、钙(Ca)、硼(B)和pH值。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H花生田的... 为摸清文登地区花生空荚的原因,根据花生空荚发生程度的轻重,在正常花生田(N)、20%~30%空荚率花生田(M)、几乎全部空荚花生田(H)的0~30cm土层内取土样,化验了土壤腐殖质(Hu)、钙(Ca)、硼(B)和pH值。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H花生田的水溶性Ca和pH值均显著低于N花生田,M花生田的水溶性Ca和B均显著低于N花生田;秩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水溶性Ca含量和pH值均与花生空荚发生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水溶性Ca含量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取样观察表明收获后的花生籽仁胚芽变黑,数据分析认为缺Ca及pH值偏低是文登地区花生空荚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空荚 CA PH
下载PDF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损失致因与控制对策研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有庆 王海鸥 胡志超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4HLB―2型铲拔组合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为对例,从花生品种、种植农艺、收获设备结构形式和作业参数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花生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收获损失的原因,并根据作者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花生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对策,即:果柄强... 以4HLB―2型铲拔组合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为对例,从花生品种、种植农艺、收获设备结构形式和作业参数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花生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收获损失的原因,并根据作者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花生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对策,即:果柄强度大、结果范围集中、结果层浅、株型直立的花生品种适宜机械化收获;沙壤土质、8%~15%的土壤含水率和垄作覆膜种植方式有利于降低机收过程中的损失;良好的分扶禾、挖拔、清土、摘果、清选等机构设计和作业参数选择能显著降低机收过程中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收获 损失
下载PDF
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设备作业质量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建楠 谢焕雄 +2 位作者 刘敏基 高学梅 胡志超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9,64,共4页
以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设备脱壳效果为主控目标,分析花生荚果物理特性、脱壳设备结构参数及运动参数、脱壳工艺对脱壳效果的影响,并结合花生脱壳生产实际,从品种、机具及工艺方面提出提高花生脱壳机脱壳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作业质量 结构参数 运动参数 脱壳工艺
下载PDF
丘陵红壤旱地花生/鲜食糯玉米间作对作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三 叶川 +7 位作者 皮晓林 肖小军 李亚贞 郑伟 黄天宝 吴艳 陈荣华 肖国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探寻高产高效的作物间作配套种植模式,改善红壤区的种植结构。[方法]设置花生/糯玉米间作、花生单作和糯玉米单作3种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模式对花生与糯玉米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花生/糯玉米间作模式对花生和糯玉米的... [目的]探寻高产高效的作物间作配套种植模式,改善红壤区的种植结构。[方法]设置花生/糯玉米间作、花生单作和糯玉米单作3种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模式对花生与糯玉米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花生/糯玉米间作模式对花生和糯玉米的生长性状影响不大。产值效益最高的是花生/糯玉米间作模式,其次是糯玉米单作模式,再次是花生单作模式。[结论]该研究可为丘陵红壤区的作物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糯玉米 间作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带壳烘烤花生真空充氮贮藏工艺的研究
14
作者 孙志威 周巾英 +2 位作者 林勇敢 林菊 冯健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630,共5页
为确定烘烤花生真空充氮贮藏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花生壳中气体含氮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CCD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花生壳中气体含氮量与抽气时间、充气量和花生质量的关系;在采... 为确定烘烤花生真空充氮贮藏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花生壳中气体含氮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CCD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花生壳中气体含氮量与抽气时间、充气量和花生质量的关系;在采用真空包装袋(26.5 cm×18 cm)条件下,最优工艺条件为抽气时间23 s、充气量1.43 L、花生质量134 g,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花生壳内含氮量为97.824%,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3%,说明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花生 充氮工艺 气调贮藏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大花生新品系产量鉴定试验
15
作者 王传堂 唐月异 +4 位作者 王秀贞 崔凤高 陈殿绪 张建成 禹山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93-94,共2页
2009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对34个大花生新品系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结果表明,34个新品系中9个比对照丰花一号显著增产,籽仁增产幅度为12.95%~34.97%。其中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glabrata杂交育成的L36产量最高,籽仁产量高达4 825... 2009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对34个大花生新品系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结果表明,34个新品系中9个比对照丰花一号显著增产,籽仁增产幅度为12.95%~34.97%。其中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glabrata杂交育成的L36产量最高,籽仁产量高达4 825kg/hm2。证明远缘杂交可以作为花生高产育种的有效手段。这些品系经进一步鉴定、繁育,将于2011年参加省级或国家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大粒品系 种间杂交 产量鉴定
下载PDF
红壤旱地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钟秋瓒 陈荣华 +5 位作者 方先兰 申昌优 肖国彬 李道玉 张祖清 郭伟 《花生学报》 2013年第3期16-22,共7页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N 120kg/hm2、P2O590kg...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N 120kg/hm2、P2O590kg/hm2、K2O 150kg/hm2)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302.0kg/hm2和28393.2元/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11.38kg/hm2,P2O589.40kg/hm2,K2O 146.51kg/hm2。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红壤旱地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施肥量为N 112~121kg/hm2,P2O590~98kg/hm2,K2O 147~156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旱地花生 3414 测土配方施肥 肥料效应
下载PDF
不同药剂拌种及中后期喷施阿米妙收对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呈根 欧阳卫卫 +5 位作者 张祖清 张静燕 申昌优 连海 肖鹏 陈荣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138-141,共4页
病虫害是影响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而综合防治技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研究了不同药剂拌种及中后期喷施阿米妙收对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卫福(20%萎秀灵+20%福美双)+高巧(60%吡虫啉)还是迈舒平(28.8... 病虫害是影响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而综合防治技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研究了不同药剂拌种及中后期喷施阿米妙收对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卫福(20%萎秀灵+20%福美双)+高巧(60%吡虫啉)还是迈舒平(28.8%噻虫·咯菌嗪·精甲霜灵)拌种均能明显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出苗增长率分别为17.89%、18.74%,都能显著降低花生的死苗率,保苗率分别达62.43%、63.27%;与对照相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百果重及百仁重,增加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重,显著降低花生叶斑病病害和虫害,进而明显提高花生荚果产量;2种综合防治措施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拌种 阿米妙收 花生 综合防治 效果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航花2号在江西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呈根 张静燕 +5 位作者 邓志杨 张祖清 申昌优 连海 肖鹏 陈荣华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5期64-65,共2页
通过对花生新品种航花2号在江西引进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航花2号在江西的气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与当地品种相比,航花2号荚果产量增幅达2.90%~22.85%,适宜在江西推广种植。
关键词 航花2号 江西 适应性
下载PDF
花生拌种剂使用效果比较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齐圣 陶德锐 +3 位作者 余文辉 熊飞 王明辉 吴紧木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7期54-56,共3页
试验试图探索花生使用拌种剂的防虫增产效果及产品食用安全性。以麻城市近年来生产上普遍应用的6种拌种剂为材料,对花生品种远杂9102按说明标准剂量进行拌种种植,以空白作对照,三次重复,相同管理水平,通过对出苗率、产量、虫果情况、产... 试验试图探索花生使用拌种剂的防虫增产效果及产品食用安全性。以麻城市近年来生产上普遍应用的6种拌种剂为材料,对花生品种远杂9102按说明标准剂量进行拌种种植,以空白作对照,三次重复,相同管理水平,通过对出苗率、产量、虫果情况、产品药剂的残毒检验结果、种植效益等的分析比较认为:1使用参试拌种剂虽能减少虫果数量,但也不同程度降低了成苗率,金伴郎、御林军使用后虽略有增产,但总体增产效果并不明显;2拌种剂拌种种植收获的花生果残毒检测皆为未检出,说明食用安全;3试验条件下增产收益减去购药成本表明使用拌种剂并没有让农民产生实际增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拌种剂 使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