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SCHIP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杰 王可飞 +4 位作者 魏晓晶 龚莉欣 焦阳 邱录贵 郝牧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第4期417-425,共9页
通过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探讨施旺膜蛋白相互作用因子1(schwannomin interacting protein 1,SCHIP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首先,对Oncomine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loid leuk... 通过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探讨施旺膜蛋白相互作用因子1(schwannomin interacting protein 1,SCHIP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首先,对Oncomine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loid leukaemia,AML)数据集进行荟萃分析,筛选出目标基因SCHIP1并进一步分析其在AML病人中的表达变化。随后,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含生存信息的AML数据集源文件,分析SCHIP1表达对疾病的预后作用。另外,利用TCGA数据库对SCHIP1的表达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及与FLT3基因突变、PML/RARα融合基因和RAS活化等高危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利用GEPIA2工具验证SCHIP1的表达情况、预后意义及与FLT3、PM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发现Oncomine数据库中收录了44个AML数据集,总计共3534个样本数据。其中5个数据集共1188个样本包含“Cancer vs.Normal”的mRNA表达数据,对其进行荟萃分析显示SCHIP1位于显著高表达分子的第17位。生存分析显示,SCHIP1表达量与AML患者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亚组分析显示SCHIP1在M0/M1/M2中较M3/M6中表达更高,但与年龄、性别和种族无关。另外,相关性研究分析显示SCHIP1与FLT3基因突变弱相关,但与PML/RARα融合基因和RAS活化等高危因素无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SCHIP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呈显著负相关。因此,SCHIP1可作为疾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有望成为AML的精准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SCHIP1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文钰 刘天峰 +11 位作者 陈晓娟 郭晔 李婷 戚本泉 刘芳 常丽贤 阮敏 刘晓明 张丽 邹尧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拟使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和6-巯基嘌呤巩固治疗的儿童ALL患者,化疗结束后注射PEG-...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拟使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和6-巯基嘌呤巩固治疗的儿童ALL患者,化疗结束后注射PEG-rhG-CSF(PEG-rhG-CSF组)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检测PEG-rhG-CSF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7例(PEG-rhG-CSF组9例,rhG-CSF组8例)ALL患儿。PEG-rhG-CSF组患儿峰浓度(Cmax)为348.2(范围114.7~552.0)ng/mL,达峰时间(Tmax)为48.0(范围12.0~72.0)h,半衰期(t1/2)为14.1(范围11.1~18.1)h。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与rhG-CSF组相比,PEG-rhG-CSF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更早(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最低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粒细胞缺乏发生率、Ⅳ度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骼、肌肉酸痛。结论PEG-rhG-CSF在接受巩固化疗的儿童ALL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半衰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更快。与rhG-CSF相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1):1172-1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儿童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贝贝 陈晓娟 +10 位作者 郭晔 杨文钰 邹尧 陈玉梅 张丽 阮敏 刘晓明 刘芳 刘天峰 戚本泉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再诱导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复发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57例骨髓复发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VMDP组(长春新碱+米托蒽醌+地塞米松+培门冬酰胺酶,n=42)和VIDP组(长春新碱+... 目的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再诱导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复发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57例骨髓复发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VMDP组(长春新碱+米托蒽醌+地塞米松+培门冬酰胺酶,n=42)和VIDP组(长春新碱+去甲氧柔红霉素+地塞米松+培门冬酰胺酶,n=15)。分析比较两组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VMDP组和VIDP组完全缓解率(74%vs 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发生3级或3级以上的血液学不良事件,VMDP组化疗相关病死率低于VIDP组(P<0.05)。两组间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髓复发的儿童ALL,VMDP和VIDP再诱导方案均能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且VMDP化疗方案引起的相关病死率更低,可作为儿童ALL骨髓复发再诱导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复发 再诱导方案 儿童
下载PDF
曲霉IgG抗体检测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青松 吕燕霞 +2 位作者 朱国庆 宫本法 冯四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价曲霉IgG抗体检测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PA的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检验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临床诊断IPA患者24例作为... 目的评价曲霉IgG抗体检测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PA的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检验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临床诊断IPA患者24例作为疾病组,临床排除IPA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曲霉IgG抗体。结果疾病组患者血清曲霉IgG抗体水平98.12(47.29,407.92)AU/mL显著高于对照组45.59(31.25,72.34)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血清G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5%(15/24)、88.6%(31/35),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为0.762。曲霉GM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2.5%(3/24)、100%(35/35),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为0.637。结论曲霉IgG抗体检测可作为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PA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恶性肿瘤 侵袭性肺曲霉病 曲霉IgG抗体
下载PDF
血液病并发气漏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科民 翟强 +4 位作者 姜丽慧 江山 王晓雪 赵海鑫 孙洪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232-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并发气漏综合征(ALS)患者需要导管引流,以及保守治疗长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共55例血液病并发ALS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分别以需要导管引流、保守治疗ALS持续时间>... 目的探讨血液病并发气漏综合征(ALS)患者需要导管引流,以及保守治疗长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共55例血液病并发ALS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分别以需要导管引流、保守治疗ALS持续时间>10天为结局变量,对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液气胸、肺部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病史、ALS厚度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危险因素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液气胸(OR,8.846;P<0.05)和ALS厚度>11.0 cm(OR,4.102;P<0.05)为需要导管引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疾病(OR,3.196;P<0.05)和ALS厚度>10.3 cm(OR,6.078;P<0.05)为保守治疗ALS持续时间>10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并发ALS的患者可以依据有无液气胸、ALS厚度进行需要导管引流可能的评估;依据有无肺部疾病、ALS厚度进行保守治疗ALS持续时间是否>10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漏综合征 血液病 导管引流 保守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肠道定植筛查和临床意义
6
作者 吴雯琪 张雨琪 +9 位作者 徐杰 汤在祥 李诗佳 魏西雅 李玲 吴河清 马骁 刘济生 吴德沛 吴小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241名,在患者入院48 h内行肛拭子筛查,患者出现发热时抽取血培养。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对患者CRE肠道定植率、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及CRE定植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241名haplo⁃HSCT患者中CRE阳性患者90例,定植率为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OR 2.42,95%CI 1.38⁃4.22,P<0.05)和移植前30 d内感染史(OR 3.37,95%CI 1.59⁃7.17,P<0.05)可能是CRE肠道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90例患者共检出95株CRE菌株,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8/95,40.0%),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95,30.5%),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3/95,13.6%),耐碳青霉烯类产酸克雷伯菌(6/95,6.3%),耐碳青霉烯类奇异变形杆菌(3/95,3.1%)。在CRE定植组移植过程中血流感染发生率12.0%(29/241),非定植组3.3%(8/241),其中定植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与CRE定植菌一致率达到100%。结论在患者haplo⁃HSCT期间肛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检出CRE肠道定植,为对重点菌群的主动监测,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病原菌分布 主动筛查 移植后血流感染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殷楚云 邹尧 +3 位作者 阮敏 刘晓明 常丽贤 竺晓凡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47-34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11岁,2019年9月23日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月,发热6天”入院。入院前1月余出现皮肤出血点,伴有面色苍白,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按皮肤过敏予以外用药物治疗。20余天后出现发热,遂至当地儿童医院查血常规... 1病例资料患儿,女,11岁,2019年9月23日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月,发热6天”入院。入院前1月余出现皮肤出血点,伴有面色苍白,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按皮肤过敏予以外用药物治疗。20余天后出现发热,遂至当地儿童医院查血常规示:PLT 9×10^9/L,给予免疫球蛋白输注,无好转,遂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示:Hb 76g/L,WBC 8.23×10^9/L,PLT 31×10^9/L,CT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脾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3岁时曾患“过敏性紫癜”,已治愈,有“免疫球蛋白”输注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中度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脏肋下2cm,脾脏肋下4cm,质均韧,无触痛,边缘锐利,心肺及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出血点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面色苍白 神经系统查体 边缘锐利 免疫球蛋白 中度贫血貌 脾大
下载PDF
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及化疗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艳 刘凯奇 +11 位作者 宫本法 王迎 魏辉 林冬 刘兵城 周春林 魏述宁 张广吉 刘云涛 弓晓媛 王建祥 秘营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联合维甲酸(ATRA)及化疗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总结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1996年至2013年收治的25例复发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次血液学复发15例,首次分子生...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联合维甲酸(ATRA)及化疗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总结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1996年至2013年收治的25例复发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次血液学复发15例,首次分子生物学复发10例,所有患者在首次复发时均采用亚砷酸+维甲酸+蒽环类方案再诱导化疗,分析再次缓解率、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率,观察该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15例血液学复发患者采用该方案进行再诱导化疗,1例患者在再诱导过程中早期死亡,余14例患者均再次取得血液学完全缓解;其中8例患者经两个疗程治疗后再次取得分子学完全缓解。在1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再次复发后因出血并发症死亡,余11例均存活至末次随访。10例分子学复发患者经该方案治疗后均再次取得分子学缓解;其中,6例第1次分子学复发的患者,再次取得持续分子学缓解;4例2次以上分子学复发的患者,仅1例再次取得分子学缓解后存活至随访89.3个月,余3例最终血液学复发并死于出血并发症。结论:对于复发APL患者,无论前期是否应用亚砷酸治疗,复发后应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及化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2次以上分子学复发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疾病复发 亚砷酸 再诱导化疗
下载PDF
伴髓系恶性转化的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安文彬 刘超 +3 位作者 万扬 常丽贤 陈晓燕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伴髓系恶性转化的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11例伴髓系恶性转化的SDS患儿的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谱。结果11例SDS患儿中,9例(82%)表现为儿童... 目的探讨伴髓系恶性转化的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11例伴髓系恶性转化的SDS患儿的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谱。结果11例SDS患儿中,9例(82%)表现为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1例(9%)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1例(9%)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MDS相关改变(AML-MRC)。发生髓系恶性转化的中位年龄为48个月(范围:7个月~14岁)。5例(45%)患儿表现为单纯的血液系统异常。所有患儿均检测到SBDS基因突变,常见的突变形式为c.258+2T>C纯合突变(5例,45%)和c.184A>T+c.258+2T>C复合杂合突变(3例,27%)。SBDS基因新变异c.634_635insAACATACCTGT+c.637_638delGA和c.8T>C分别评级为“致病的”和“可能致病的”。转化为RCC和MDS-EB/AML-MRC的患儿3年预期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P=0.001)。结论SDS患儿可能以血液系统症状为唯一表现,临床应引起重视。恶性转化的类型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感染性病原体江苏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41-645,共5页
宏基因组测序(mNGS)基于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检测并分析各种临床来源样本中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所有已知及未知的病原体,特别是未知新发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等)。该技术规避了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培... 宏基因组测序(mNGS)基于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检测并分析各种临床来源样本中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所有已知及未知的病原体,特别是未知新发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等)。该技术规避了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培养或难培养的缺点,可直接检测临床样本中的病原体核酸,解决了新发或突发、复杂或混合感染、罕见病原体鉴定难的问题。该文从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验方法学的性能确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及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等方面,对mNGS技术用于感染性病原体检测作一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 病原体 感染
下载PDF
miR-335-5p/ADCY3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异常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霍佳莉 任翔 +2 位作者 李昆鑫 张磊升 郑以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917,共9页
目的:探究miR-335-5p/ADCY3失衡对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AA患者外周血标本50例,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38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12例,同时采集健康志愿者(HC)外周血标本22例。标本分... 目的:探究miR-335-5p/ADCY3失衡对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AA患者外周血标本50例,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38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12例,同时采集健康志愿者(HC)外周血标本22例。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后,用RT-PCR检测miR-335-5p及ADCY3 mRNA的表达量。用RNAimax转染试剂,将阴性对照miR-335-5p及miR-335-5p mimic分别转染至AA患者的PBMNC,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和CD8^+T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335-5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同HC来源的PBMNC(HC-PBMNC)相比,SAA和NSAA来源的PBMNC中miR-335-5p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0.08±0.01 vs 0.74±0.10,P<0.01^**;0.17±0.02 vs 0.74±0.10,P<0.01^**)。而且,SAA来源的PBMNC中miR-335-5p的表达量显著低于NSAA(P<0.01^**)。与对照组相比,体外上调miR-335-5p的表达,AA来源的PBMNC(AA-PBMNC)中,CD4+T和CD8+T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和P<0.05^*)。而且上调miR-335-5p的表达可显著抑制AA-PBMNC中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P<0.01^**和P<0.01^**)。此外,上调AA-PBMNC中,miR-335-5p的表达还可明显降低CD4^+TNFα^+T细胞、CD8^+IFNγ^+T细胞和CD8^+TNFα^+T细胞的比例(P<0.01、P<0.05和P<0.05)。靶基因筛查显示,ADCY3在AA-PBMNC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C-PBMNC(1.70±0.15 vs 0.76±0.12,P<0.001)。而且,miR-335-5p可显著抑制ADCY33′UTR野生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335-5p在AA-PBMNC中显著低表达,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体外上调AA-PBMNC中miR-335-5p的表达量可纠正患者免疫异常状态。这些改变可能与靶基因ADCY3的抑制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 miR-335-5p ADCY3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新靶点和治疗策略——第17届国际骨髓瘤研讨会研究热点报道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杰 曹洋嘉 +2 位作者 杜俊 邱录贵 郝牧 《转化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疾病。由于肿瘤细胞本身的遗传异质性强,加之肿瘤微环境对其复杂的调控作用,使得MM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虽然经过长期的努力,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尤其...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疾病。由于肿瘤细胞本身的遗传异质性强,加之肿瘤微环境对其复杂的调控作用,使得MM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虽然经过长期的努力,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批准入临床一线治疗以来,使患者的生存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MM目前仍然无法治愈,并且面临的复发耐药问题愈加突出。现就2019年9月12—1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第17届国际骨髓瘤研讨会提出的有关MM治疗新靶点和新策略的热门话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靶向治疗 免疫微环境 热点报道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莹莹 陈霞 +7 位作者 杨文钰 刘芳 赵贝贝 张小燕 任媛媛 张然然 竺晓凡 郭晔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CNS-PT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行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13岁,男性,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TLS-ERG融合基因阳性)...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CNS-PT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行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13岁,男性,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TLS-ERG融合基因阳性),缓解化疗达完全缓解,TLS-ERG转为阴性,之后予MAE方案及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方案2个疗程后,TLS-ERG转为阳性,呈分子生物学复发,遂行allo-HSCT(父供子,HLA 5/10)。移植后+162 d出现发热,+170 d热峰升高,并出现神情淡漠、嗜睡、头痛和呕吐。结合头颅CT和强化MRI结果、脑脊液EB病毒DNA量(14903拷贝/mL),以及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人γ疱疹病毒4型(EB病毒)DNA序列达13717条],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PCNS-PTL),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利妥昔单抗治疗,+179 d患儿乏力、恶心、嗜睡明显好转,但+186 d突发脑出血伴脑疝,抢救无效死亡。结论PCNS-PTLD发病率极低,诊断治疗比较困难,对于移植后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非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晓燕 刘超 +6 位作者 吴文齐 张傲利 刘立鹏 兰洋 蔡玉丽 阮敏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6-472,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非核心结合因子(CBF)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儿童采用CAMS-2005方案及CAMS-2009方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15年12月161例初诊为非CBF-AM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分为CAMS-2005方案组(n...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非核心结合因子(CBF)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儿童采用CAMS-2005方案及CAMS-2009方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15年12月161例初诊为非CBF-AM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分为CAMS-2005方案组(n=52)和CAMS-2009方案组(n=109),对两种化疗方案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MS-2009方案组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高于CAMS-2005方案组(63.3%vs 46.2%,P<0.05)。CAMS-2009方案组治疗相关病死率(11.9%vs 17.3%)、复发率(27.5%vs 28.8%)、3年总生存(OS)率(44%±5%vs 28%±6%)与CAMS-2005方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患儿的3年OS率、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第1个疗程未完全缓解患儿(P<0.01)。结论CAMS-2009方案较CAMS-2005方案可改善非CBF-AML患儿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第1个疗程是否获完全缓解可影响非CBF-AML患儿OS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非核心结合因子 CAMS-2005方案 CAMS-2009方案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早期血液学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洋 彭广新 +11 位作者 叶蕾 李园 李建平 樊慧慧 宋琳 杨文睿 杨洋 周康 张莉 井丽萍 赵馨 张凤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IST后6个月血液学反应(HR)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本中心连续收治的94例行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IST后6个月血液学反应(HR)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本中心连续收治的94例行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环孢素A(CsA)治疗的SAA/VSA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符合入组条件的26例患者IST前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与IST后6个月H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ST前淋巴细胞比例(Lym%)和绝对值计数(Lym#)、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细胞因子(包括IL-1、IL-2、IL-4、IL-6和TNF-α)水平,在SAA和VSAA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IST后3个月和IST后6个月相比较,上述各参数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有效组IST后3及6个月Lym%、Lym#、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B细胞#、IL-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无效组IST后3及6个月仅Lym%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ST后3个月,有效组Lym#、CD3^+T细胞#及CD4^+T细胞#显著高于无效组。结论: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所反映的免疫抑制程度,以及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所反映的免疫重建,可能影响造血恢复和早期血液学反应。免疫重建过程在IST后3月内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抑制法
下载PDF
体外产生可移植的人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庆云 董芳 Hideo Em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0-324,共5页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衰竭性血液疾病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临床上常用的移植HSC源有骨髓、动员的外周血及脐带血。但是,由于这...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衰竭性血液疾病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临床上常用的移植HSC源有骨髓、动员的外周血及脐带血。但是,由于这些组织中HSC含量很少,及组织相容性抗原特异的供者稀缺等问题,导致许多病人无法获得足够量的组织相容性匹配的HSC。因此,如何通过体外培养获得满足临床需要的HSC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体外产生HSC的主要来源为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hPSC),包括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和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hiPSC),并且有望成为HSC移植的新来源。虽然有研究首次证实通过iPSC可以在体外产生HSC,但是体外产生HSC的功能特性以及其产生的分子机制的探究仍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体外产生人HSC策略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体外产生 人多能干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 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文钰 郭晔 +12 位作者 陈晓娟 刘立鹏 刘天峰 刘芳 阮敏 王书春 张丽 刘晓明 戚本泉 常丽贤 邹尧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学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阳性(CNS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CNSI+ALL患儿66例临床资料,对不同化疗阶段即诱导期、巩固维持期患儿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学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阳性(CNS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CNSI+ALL患儿66例临床资料,对不同化疗阶段即诱导期、巩固维持期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6例CNSI+ALL患儿中,诱导期50例,巩固维持期16例。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巩固维持期CNSI^+患儿预后良好基因比例明显高于诱导期患儿(P<0.05),巩固维持期患儿复发率明显高于诱导期患儿(P<0.05)。21例CNSI+ALL患儿复发,其中诱导期10例,巩固维持期11例,巩固维持期复发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合并骨髓的复发比例明显高于诱导期复发患儿(P<0.05),巩固维持期复发患儿脑脊液生化阳性率明显高于诱导期复发患儿(P<0.05)。诱导期患儿无复发生存(RFS)率明显高于巩固维持期(P<0.001),两组总体生存(O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儿CNSI+对不同化疗阶段RFS率有影响,但对OS率无明显影响;巩固维持期出现CNSI+的患儿复发率高,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我国急性白血病诊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回顾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颖 魏辉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0期611-614,共4页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分子学和临床异质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发展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文章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分子学和临床异质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发展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文章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中所做的部分工作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高三尖杉酯碱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
原文传递
28例ML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转归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书春 陈晓娟 +7 位作者 刘晓明 阮敏 郭晔 杨文钰 张丽 邹尧 竺晓凡 陈玉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4,共6页
目的:分析M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中心就诊应用CCLG-2008-ALL方案治疗的28例年龄小于12岁M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转归。结果:28例患者... 目的:分析M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中心就诊应用CCLG-2008-ALL方案治疗的28例年龄小于12岁M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转归。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为36(4-144)个月,其中1岁以下患者共计10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2.5(2-106)个月。所有患儿均采用CCLG-2008-ALL高危组治疗方案诱导及巩固化疗,直至末次随访日期(2019年6月1日),5例患者诱导治疗后早期放弃治疗,后期失访,剩余23例可分析的患者5年EFS和OS率分别为47.8%和52.2%。初诊时白细胞数≥50×10^9/L与<50×10^9/L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28.6%(4/14)和88.9%(8/9),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2);EFS率分别是28.6%(4/14)和77.8%(7/9),2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48)。同时对泼尼松预治疗良好组与不良组、年龄≤12个月与年龄>12个月、男性与女性、不同免疫分型组间的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泼尼松预治疗反应不良组、年龄≤12月、女性以及CD10-患者的5年OS与DFS有不良预后趋势,但是2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中伴有MLL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年OS率为52.2%,5年EFS率为47.8%。白细胞数≥50×10^9/L是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混合谱系白血病 儿童 白血病
下载PDF
MGUS、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MM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雪涵 邓书会 +7 位作者 隋伟薇 傅明伟 刘佳慧 樊慧守 邹德慧 赵耀中 邱录贵 安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2-818,共7页
目的:总结并比较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原发性轻链(pAL)型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尤其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006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 目的:总结并比较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原发性轻链(pAL)型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尤其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006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就诊,并完善了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的15例MGUS、34例pAL、842例MM和23例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细胞遗传学统计显示,4组(MGUS vs pAL vs MM vs MM继发淀粉样变性)中t(11;14)易位发生率分别为0%、33.3%、16.4%和15.8%(P=0.037);13q缺失发生率分别为20.0%、14.7%、45.8%和56.5%(P<0.001);1q21扩增发生率分别为50.0%、12.5%、47.4%和40.9%(P=0.001)。31例pAL患者累积发生0个、1个和≥2个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13q缺失、17p缺失、1q21扩增和IgH易位)的比例分别为41.9%、41.9%和16.1%;MM患者对应的该比例分别为17.6%、27.3%和55.2%;MM继发淀粉样变性的这一比例与MM相似。亚组分析显示,pAL患者中t(11;14)阴性与阳性两亚组合并其他遗传学异常比例相当(包括13q缺失、17p缺失和1q21扩增);而MM+MGUS患者中t(11;14)阴性病例更易合并13q缺失,且更常同时发生多个遗传学异常。结论:pAL的临床特点,尤其细胞遗传学异常特征与MM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具有明显差异。这提示,虽然pAL与MM继发淀粉样变性的起病特征相似,但是二者分属于不同疾病亚型,应仔细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淀粉样变性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