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软组织平衡:一项单间室压力传感器研究
1
作者 南少奎 李铁键 +4 位作者 肖龙涛 曹正 李想 李海峰 柴伟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使用一种新型单间室压力传感器测量术中膝关节内侧间室软组织张力,验证机器人软组织动态预平衡功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探索更加智能且精准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经验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目的使用一种新型单间室压力传感器测量术中膝关节内侧间室软组织张力,验证机器人软组织动态预平衡功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探索更加智能且精准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经验和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5例(35膝)MAKO机器人辅助内侧单髁置换手术病人,男8例,女27例,年龄为(66.3±7.7)岁,身体质量指数为(24.5±6.3)kg/m^(2)。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完成。手术中使用机器人的软组织动态平衡功能对屈伸间隙进行预评估,并对假体的计划进行调整,使伸直和屈曲的软组织张力平衡,截骨完成后使用单髁压力传感器对内侧间室软组织张力评估,记录屈膝10°、45°、90°时内侧间室股骨和胫骨假体之间的压力。比较病人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病人均获得规律随访,随访时间为(31.8±14.2)个月。术中记录压力在屈膝10°时为(47.3±20.8)N,屈膝45°时为(40.1±18.2)N,屈膝90°时为(42.7±19.8)N。病人术后OKS评分、VAS评分及ROM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使用的新型单间室压力传感器对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软组织张力有着准确的评估效果。机器人软组织动态预平衡功能可以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截骨前对软组织张力进行准确评估并精准调整假体规划,帮助膝关节获得良好的术后软组织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膝单髁置换术 压力传感器 软组织平衡 临床结果
下载PDF
MAKO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鹏远 马明阳 +3 位作者 孔祥朋 李小娅 柴伟 谷旺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 比较MAKO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准确性。方法 对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行TKA治疗的74例(78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MAKO机器人辅... 目的 比较MAKO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准确性。方法 对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行TKA治疗的74例(78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下TKA的37例(41膝)纳入机器人组,同期使用相同膝关节假体行传统手工手术的37例(37膝)纳入传统手工组。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中计划与术后实际测量的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和下肢力线髋-膝-踝(hip-knee-ankle,HKA)角,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工组[(110.67±80.56) min vs.(80.56±4.6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6,P<0.001)。机器人组术后测量的MPTA、LDFA与术中末次计划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计划和实际的HK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传统手工组术后测量的MPTA、HKA与术中末次计划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计划和实际的LD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计算两组病人计划与实际测量的差值,并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KO机器人辅助下行TKA术后下肢力线及假体位置平均误差在1°以内,机器人辅助技术有助于精准安放假体,并实现计划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机器人辅助手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精准性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分离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05-910,共6页
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当前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呈现多模式趋势,临床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减压重建内固定术、分离手术、微创手术和经皮消融技术等,放疗技术包括传统外照射治疗... 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当前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呈现多模式趋势,临床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减压重建内固定术、分离手术、微创手术和经皮消融技术等,放疗技术包括传统外照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和近距离放疗等。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减压重建内固定术的手术风险较大,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恢复期的延长可能造成后续放疗和其他内科治疗的延误,对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信心都造成严重影响。而传统外照射治疗的精准度不高,脊髓耐受性的限制使得放疗剂量常难以达到控制放疗不敏感肿瘤的目的。随着放疗和手术技术的发展,精准性更高的立体定向放疗和手术创伤更小的分离手术脱颖而出,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分离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Hybri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Hybrid治疗 分离手术 立体定向放疗 激光间质热疗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减压手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2-98,共7页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发生的部位,其中约10%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会出现硬膜外脊髓压迫。姑息性放疗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曾是转移性脊髓压迫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前者对放疗不敏感肿瘤无效且疗效具有延后性,后者还常常损害脊柱稳定性。随...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发生的部位,其中约10%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会出现硬膜外脊髓压迫。姑息性放疗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曾是转移性脊髓压迫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前者对放疗不敏感肿瘤无效且疗效具有延后性,后者还常常损害脊柱稳定性。随着近年来手术技术和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减压手术经历了开放性手术减压、分离手术减压、微创手术减压和激光间质热消融减压等手术方案。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案,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评估,尽量减少手术风险,以确保后续放疗的顺利开展。本文就脊柱转移瘤减压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硬膜外脊髓压迫 减压 综述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54-560,共7页
随着全身治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后续治疗也被迫推迟。微创... 随着全身治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后续治疗也被迫推迟。微创手术组织损伤小、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辅助治疗,因此愈发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经皮椎体骨水泥增强术、经皮/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减压、内镜技术和经皮消融技术。本文就上述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微创手术 椎体增强手术 减压手术 消融技术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侧并发症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明阳 宋平 +1 位作者 孔祥朋 柴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21-227,共7页
随着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和普及,股骨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满意度,也困扰着关节外科医师。DAA股骨侧并发症可以表现在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软组织损伤和异常出血等方面。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术者解剖... 随着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和普及,股骨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满意度,也困扰着关节外科医师。DAA股骨侧并发症可以表现在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软组织损伤和异常出血等方面。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术者解剖入路不熟、术中牵拉方向错误、牵拉力量过大有关。预防措施包括周密的术前计划、充分的术中松解、有效的术中软组织保护,必要时可予以术中透视确认。通过行各种并发症针对性治疗,大多数并发症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股骨侧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中泪滴角测量的可靠性研究
7
作者 余青华 史本海 +2 位作者 白雪冬 李积杰 余清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评价泪滴角(Teardrop Angle, TDA)测量时的组间一致性与组内一致性,及其作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复位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 在标准腕部侧位片及尺偏10°侧位片,由3名医生对24例正常腕部和24例桡骨关节内骨折病例,测量泪... 目的 评价泪滴角(Teardrop Angle, TDA)测量时的组间一致性与组内一致性,及其作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复位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 在标准腕部侧位片及尺偏10°侧位片,由3名医生对24例正常腕部和24例桡骨关节内骨折病例,测量泪滴角、掌倾角等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ICC)评价TDA测量的组内一致性与组间一致性。结果 在标准侧位片上,骨折组泪滴角值,有良好的组间一致性(ICC=0.95)和组内一致性(ICC=0.93)。正常组测量泪滴角一致性较低(组间ICC=0.28,组内ICC=0.76)。在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组间一致性(ICC=0.91)和组内一致性(ICC=0.95)与标准X线片相近;正常组组内一致性提高(ICC=0.76),组间一致性无明显变化(ICC=0.61)。TDA值与CT测量所得关节面分离值的线性回归分析示,它们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 <0.005)。结论 在标准侧位片上,泪滴角在骨折组测量比正常组有较高的组间、组内一致性。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与正常组泪滴角与标准X线片测量一致性相近;正常腕关节组测量的TDA值的组间一致性会有提高。在X线片上测量的泪滴角是良好的判断关节平整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泪滴角 关节内骨折 测量一致性
下载PDF
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成人患者联合截骨术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谷旺 程楠楠 +4 位作者 张振东 李小娅 罗殿中 张洪 程徽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对比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联合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derotational osteotomy,PFDO)与单纯... 目的对比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联合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derotational osteotomy,PFDO)与单纯PAO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接受PAO联合PFDO的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DDH患者,共计55例,按照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手术组(n=29)和PAO组(n=26)。联合手术组接受PAO联合PFDO治疗,PAO组仅接受PA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CEA、ACEA、Tönnis角术前及术后1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结果共计随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9年11个月。术后6个月,联合手术组与PAO组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相近(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PAO组(P<0.05)。结论对于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而言,PAO联合PFDO手术效果优于单纯PAO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股骨前倾角 髋臼周围截骨术 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
下载PDF
MAKO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长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明阳 张帅 +2 位作者 杨敏之 孔祥朋 柴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能否降低下肢不等长(LLD)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由同一术者行后外侧入路(PA)或者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RPA)THA的154例连续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RPA组68例(92髋),PA组8... 目的:探讨使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能否降低下肢不等长(LLD)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由同一术者行后外侧入路(PA)或者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RPA)THA的154例连续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RPA组68例(92髋),PA组86例(120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术侧、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在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上测量下肢长度差。结果:RPA组24例患者(35.3%)接受了双侧THA,PA组34例患者(39.5%)接受了双侧THA(P=0.590)。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A组比较,RPA组LLD均值更小[(5.7±4.0)mm vs.(4.1±3.4)mm,t=2.585,P=0.011]。当定义LLD>3 mm为下肢不等长时,RPA组33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PA组57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P=0.026)。当定义LLD>5 mm为下肢不等长时,RPA组20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PA组37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8,P=0.082)。当定义LLD>10 mm为下肢不等长时,RPA组2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PA组5例患者存在下肢不等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与传统PA-THA相比,RPA-THA恢复术后下肢长度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长度差异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踝上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
10
作者 余青华 余清文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8期74-78,共5页
据统计现全球1%的成年人因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问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70%~80%的踝关节炎主要继发于创伤。在我国,踝关节外伤及继发踝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目前,对于中晚... 据统计现全球1%的成年人因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问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70%~80%的踝关节炎主要继发于创伤。在我国,踝关节外伤及继发踝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目前,对于中晚期踝关节炎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踝关节融合与踝关节置换又存在诸多并发症。近年来,踝上截骨作为一种保踝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使得踝关节损伤能够得到的修复,在临床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快速推广。本文对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炎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关节炎 踝上截骨术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聂少波 张伟 +2 位作者 张里程 张巍 唐佩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38,共6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不断进步,但是术后内固定失效一直无法避免。对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尚存在争议。目前认为患者高龄、女性和重度骨质疏松使髋部易发生不稳定型骨折,内侧失支撑、股骨颈基底骨折... 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不断进步,但是术后内固定失效一直无法避免。对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尚存在争议。目前认为患者高龄、女性和重度骨质疏松使髋部易发生不稳定型骨折,内侧失支撑、股骨颈基底骨折、逆转子间骨折、外侧壁骨折等不稳定型骨折术后内固定位置维持困难,非解剖复位、不合理进钉点、头钉位置不佳,对不稳定型骨折选择髓外固定,以及手术等待时间长、下地负重晚、感染等都可能增加失效风险。因此明确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从而提高初次手术的成功率,仍是目前治疗的关键。本文拟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骨钉 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8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 +6 位作者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孙天胜 唐佩福 张英泽 余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175-1190,共16页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为60周岁以上,低能量损伤或日常活动应力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和机能不全性骨盆骨折。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规范老年脆性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社会发展均有...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为60周岁以上,低能量损伤或日常活动应力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和机能不全性骨盆骨折。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规范老年脆性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临床诊疗指南》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牵头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3个临床问题,最终形成23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认知和诊疗的科学性,最终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 骨科医生 机能不全 循证医学 运动康复 骨质疏松性
原文传递
单侧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腰痛及脊柱矢状位参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明阳 刘宇博 +2 位作者 杨敏之 孔祥朋 柴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及脊柱矢状面参数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 目的探讨单侧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及脊柱矢状面参数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存在LBP将患者分为LBP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及术前脱位高度、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周内及术后1年随访时摄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以下脊柱矢状位参数: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脊柱倾斜度(spinal tilt,ST)、脊柱骶骨角(spine-sacral angle,SSA)、脊柱矢状轴(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术前及术后1年收集分析LBP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1年。LBP组患者术后1年LBP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3例患者(81.3%)LBP完全缓解,VAS评分由术前(4.9±2.3)分降至(0.3±0.8)分,ODI由术前(33.5±22.6)分降至(1.3±2.9)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72,P=0.000;t=5.499,P=0.000);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新发慢性LBP。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1年与术前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1,P=0.677)。术前脊柱矢状位参数及术后1年与术前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BP组ST、SVA,对照组SSA,以及两组SS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具有LBP的单侧CroweⅣ型DDH患者接受THA后LBP情况均得到缓解。LBP的缓解可能与脊柱平衡状态提升有关,而与腰椎前凸及其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CroweⅣ型 脊柱矢状位参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腰痛
原文传递
空心螺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浩 张军 +8 位作者 汤俊君 左兆霞 陈仕敏 李双成 王博 胡星星 窦美静 陈华 唐佩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5-1062,共8页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收治的70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张力带构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 男8例, 女13例;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收治的70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张力带构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 男8例, 女13例;中位年龄为55.0(48.0, 65.0)岁;采用空心螺钉缝线(Fiber Tape)固定治疗。B组32例, 男15例, 女17例;中位年龄为52.5(41.5, 63.0)岁;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C组17例, 男5例, 女12例;中位年龄为55.0(37.0, 65.0)岁;采用Cable Pin系统固定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率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B?stman评分等。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患者的软组织激惹发生率为4.8%(1/21), 二次手术率为4.8%(1/21), 显著低于B组患者[43.8%(14/32)、37.5%(12/32)]、C组患者[41.2%(7/17)、35.3%(6/1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B组与C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A组、B组、C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84.0(69.0,88.0)、89.0(71.5,95.0)、82.0(63.0,90.0)分, Bostman评分分别为26.0(23.0,28.0)、26.5(24.0,27.5)、26.0(22.0,28.0)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Cable Pin系统相比, 空心螺钉缝线构建张力带结构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软组织激惹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更低, 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缝线 克氏针张力带 Cable Pin系统
原文传递
改良双侧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力 刘金海 +3 位作者 张建政 何红英 吴卓 赵建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2114-211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骶尾部压疮Ⅳ期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9-65岁,创面面积6 cm×7 cm~8cm×... 目的:探讨改良双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骶尾部压疮Ⅳ期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9-65岁,创面面积6 cm×7 cm~8cm×10 cm。彻底清创后设计改良双侧V-Y推移皮瓣覆盖创面并行负压封闭引流,皮瓣供区减张缝合,皮瓣面积6 cm×7 cm~8cm×10 cm。术后观察皮瓣整体血运、温度、水肿情况及VSD引流量,定期通过门诊、微信、电话随访。结果:手术后双侧V-Y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切口周边皮肤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个月,全部压疮缺损修复成功,无创口裂开、皮瓣淤血、水肿、感染及压疮复发。结论:改良双侧V-Y推移皮瓣是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V-Y皮瓣 愈合 皮肤裂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