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低山丘陵区石榴-小麦间作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以河南省济源市试验点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娟 李春友 +5 位作者 张劲松 陆森 孟平 贾长荣 任迎丰 张玉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研究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山丘陵区石榴-小麦间作系统(间作系统)和小麦单作系统(单作系统)内土壤呼吸速率(SRR)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 在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研究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山丘陵区石榴-小麦间作系统(间作系统)和小麦单作系统(单作系统)内土壤呼吸速率(SRR)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的SRR在晴天-多云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呈单峰变化趋势,在阴天日波动变化幅度较小。SRR在晴天-多云和阴天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间作系统的SRR高于单作系统。整个观测时期内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的平均SRR分别为1.813μmol.m-2.s-1和1.642μmol.m-2.s-1。(2)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SRR与15cm处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在该深处的Q10值分别为1.73和1.49。(3)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与20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SRR的相关关系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小麦间作系统 小麦单作系统 土壤呼吸速率
下载PDF
济源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贾长荣 郭应祥 +3 位作者 任迎丰 郭庆海 王爱国 魏亚利 《河南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8-41,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工程,对我国林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影响在之前的研究中考虑得较少,该影响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工程,对我国林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影响在之前的研究中考虑得较少,该影响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济源市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通过对济源市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农村人均收入、农民就业率、第1、2、3产业的变化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源市 退耕还林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华北低丘山区2种林药复合模式的水分利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平 孟平 +3 位作者 张劲松 何春霞 贾长荣 李建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6,78,共6页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和树干液流法对华北低丘山区3 m×8 m核桃—菘蓝/决明子复合模式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和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单作核桃和单作药用植物高11.86%和21.0...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和树干液流法对华北低丘山区3 m×8 m核桃—菘蓝/决明子复合模式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和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单作核桃和单作药用植物高11.86%和21.06%;间作菘蓝水分利用效率在苗期高于单作菘蓝,在其它时期均小于单作菘蓝。间作决明子水分利用效率在各个时期均小于单作决明子;在复合系统中,单位土地面积上核桃与菘蓝的耗水比例是0.70∶1,核桃与决明子的耗水比例是1.79∶1。单作系统耗水量均高于间作系统,其中,单作核桃耗水量比间作核桃高10.90%,单作菘蓝和决明子耗水量分别是间作模式的1.65倍和2.17倍;单位面积土地上复合系统的产量均小于单作系统,而总收入分别是单作核桃和单作药用植物的1.47倍和1.24倍;复合模式的水分产值效率为17.84元·t-1·hm-2,比单作菘蓝和决明子的高24.32%;复合模式的产量土地当量比为1.98,较单作模式增产率达98%。总体上,核桃—菘蓝/决明子复合模式比单作系统耗水量少,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获得高效利用,同时具备生产优势和经济优势,该模式进一步完善后可适当推广。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丰富复合农林业水分生态理论,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系统 稳定碳同位素 树干液流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量
下载PDF
华北山区非主要生长季典型人工林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鹤松 张劲松 +2 位作者 孟平 高峻 贾长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5,共6页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A-ECH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了华北山区30年生侧柏和25年生栓皮栎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及湿度,分析了非主要生长季土壤呼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晴或多云条件...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A-ECH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了华北山区30年生侧柏和25年生栓皮栎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及湿度,分析了非主要生长季土壤呼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晴或多云条件下,2种人工林林地土壤呼吸速率都明显高于阴天,但日变化均不明显;整个非主要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SRR)呈现出明显的日际变化特征;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SRR呈显著降低的趋势,在2月份,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进入3月中旬则迅速回升,降雪使SRR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个非主要生长季,侧柏林地与栓皮栎林地的平均SRR分别为0.61、0.39μmol.m-2.s-1。(2)2种人工林林地地表及地下5、10、15、20 cm深处土壤温度与SRR都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且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SRR的相关性最好,侧柏和栓皮栎在该深处的Q10值分别是2.280和1.602;侧柏、栓皮栎林地SRR与土壤含水量分别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多项式相关关系(p<0.01)。这2种人工林林地SRR与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有很好的复相关关系(p<0.01),且比较偏相关系数表明:影响2种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最主要土壤环境因子都是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山区 侧柏 栓皮栎 土壤呼吸 非主要生长季
下载PDF
山茱萸光合及水分利用特征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国琳 张劲松 +4 位作者 孟平 高峻 黄辉 贾长荣 任迎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给华北低山丘陵区山茱萸栽培与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试验观测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华北石质山区3年生山茱萸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 为给华北低山丘陵区山茱萸栽培与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试验观测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华北石质山区3年生山茱萸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参数的光响应过程,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光合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轻度(H1)、中度(H2)和重度胁迫(H3)条件下,山茱萸叶片光饱和点(LSP)比无水分胁迫(对照,CK)时分别低40%、60%和80%,晴天日光合速率最大值比CK分别低20.3%、40.0%和73.1%;(2)蒸腾速率(Tr)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上升,但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上升趋势比较缓慢。对比CK,Tr在H1、H2和H3条件下分别下降了17.06%、34.05%和87.8%;(3)气孔导度(Gs)随着PAR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对比CK,H1、H2、H3在PAR为0-2 000μmol/(m^2.s)范围内,Gs平均值分别下降了23.26%、46.52%和89.03%。无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气孔限制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水分严重胁迫条件下,当PAR小于1 000μmol/(m^2.s)时,气孔限制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随后转变为非气孔限制;(4)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迅速上升;当光合有效辐射(PAR)超过600μmol/(m^2.s)以后,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光强增加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土壤水分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降雨对华北石质山地侧柏林土壤温湿度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田超 孟平 +4 位作者 张劲松 孙守家 黄辉 贾长荣 李建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73,共9页
以华北石质山地侧柏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氢稳定同位素(δD)技术,结合大气、土壤的温湿度,探讨雨季和旱季降雨对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动态及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雨季随降雨产生先减小后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旱季初... 以华北石质山地侧柏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氢稳定同位素(δD)技术,结合大气、土壤的温湿度,探讨雨季和旱季降雨对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动态及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雨季随降雨产生先减小后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旱季初期则随降雨持续减小,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雨季和旱季,土壤湿度随降雨先增大后减小,且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雨季前期土壤湿度较低时,中雨可使表、中层土壤湿度增加较多,且该层土壤水δD贫化,即降雨优先补给表、中层土壤;而前期降雨充足时,中雨使下层土壤湿度增加较多,而所有土壤水δD均贫化,即降雨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大雨使所有土层湿度增加且差异较小、δD贫化,即降雨可迅速入渗全部土层。旱季初期,中雨使表层湿度增加较多,即使前期土壤湿度较低时,雨后全部土壤水δD均贫化,即中雨也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进一步补给地下水。表层枯落物水δD值受降雨δD值直接影响,随降雨产生先贫化后富集;而浅层、深层地下水δD值皆较稳定,几乎不受短期降水影响,可为干旱季节植被生长提供重要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降雨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氢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分运移
下载PDF
华北石质山区杜仲人工林蒸腾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鹤松 张劲松 +3 位作者 孟平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80,共6页
采用由热扩散树干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周期为2个主要生长季节(4—9月)杜仲人工林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以及冠层微气象数据,分析了华北石质山区10年生杜仲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杜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 采用由热扩散树干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周期为2个主要生长季节(4—9月)杜仲人工林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以及冠层微气象数据,分析了华北石质山区10年生杜仲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杜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分生态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杜仲人工林蒸腾量(TR)呈现出明显的日内变化和日际变化特征,在晴天条件下,杜仲人工林蒸腾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在多云及阴天条件下,呈现多峰变化趋势;阴天日蒸腾值明显低于晴天及多云日;杜仲蒸腾的日际变化表现为:4—5月逐渐升高,6月份左右达到高峰值,7月份逐渐降低,2005年及2006年4—9月蒸腾总量分别为268.5、212.0 mm,4—9月各月蒸腾总量所占总蒸腾量的比例在2005年分别为12.3%、20.4%、20.2%、18.2%、15.9%和13.0%,在2006年分别为10.6%、21.7%、23.3%、17.4%、14.6%和12.4%;(2)TR与冠层太阳总辐射(Ra)、空气温度、湿度及风速等微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α=0.01),各月影响TR的最主要微气象因子都是Ra;(3)4—9月降雨总量(P)与TR的比值(P/TR)都大于1.0,且除4月份外,各月P/TR也大于或接近于1.0,说明降水可以满足杜仲人工林蒸腾耗水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人工林 蒸腾 水分供求关系
下载PDF
南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哲 李春友 +5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贾长荣 任迎丰 孙守家 杨海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3,112,共8页
2009年6月、7月、2011年7月在河南济源南山森林公园,采取样方调查法,对侧柏、刺槐、栓皮栎典型森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Margalef(R)、Shannon-Wiener(H)和Pielou(J)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D)为乔木... 2009年6月、7月、2011年7月在河南济源南山森林公园,采取样方调查法,对侧柏、刺槐、栓皮栎典型森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Margalef(R)、Shannon-Wiener(H)和Pielou(J)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D)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林龄刺槐群落物种多样性为30a>20a>40a>10a。不同坡向分析表明:侧柏和刺槐群落在南坡多样性较高;栓皮栎群落各坡向上相差不大。侧柏群落不同林分密度分析表明:乔木层多样性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灌木层为高密度>低密度>中密度;草本层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因此,对30a以上的成熟刺槐林应及时更新;对高密度下的侧柏群落乔木层应进行适合强度的间伐,合理调整林分密度,保持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森林公园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华北南部低丘山地刺槐林土壤温度与冠层气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宁 陆森 +3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贾长荣 任迎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土壤温度是大气与陆地表面水热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实际气象条件、地形、土壤质地、地表植被类型及冠幅、土壤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相对于气温,土壤温度的观测和资料获取更加复杂和繁琐。目前,土壤温度资料的获取手段... 土壤温度是大气与陆地表面水热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实际气象条件、地形、土壤质地、地表植被类型及冠幅、土壤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相对于气温,土壤温度的观测和资料获取更加复杂和繁琐。目前,土壤温度资料的获取手段主要为野外实测,包括气象台站的日常观测及基于特定科研需要的试验观测,但目前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通常是离散的,在空间上不连续,难以满足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需求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气温 土壤温度 刺槐人工林 模型预测
下载PDF
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鹤松 张劲松 +3 位作者 孟平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由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冬小麦返青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SRR)在晴或多云天气条... 利用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由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冬小麦返青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SRR)在晴或多云天气条件下都要高于阴天,SRR的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变化趋势。(2)冬小麦生育期SRR的日际变化特征为:返青前SRR保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0.63μmol·m^-2·s^-1;返青后SRR迅速增加,至抽穗期达到最大,此后保持稳定,平均为2.18μmol·m^-2·s^-2;收割后SRR降低。整个生育期SRR的平均值为1.28μmol·m^-2·s^-1。(3)冬小麦田浅层土壤温度(包括地表温度、地下5cm、10cm、15cm、20cm土壤温度,P〈0.01)与SRR间都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其中20cm土壤温度与SRR相关性最好,Q10值(5—20℃间气温每增加10℃呼吸增加的倍数)从表层至地下20cm依次为:2.09、2.29、2.39、2.51、2.63;土壤含水量过低对土壤呼吸有抑制,当土壤含水率在20%~30%时,SRR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冬小麦田 土壤呼吸速率
下载PDF
华北低山丘陵区农林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边行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守家 桑玉强 +3 位作者 孟平 张劲松 贾长荣 任迎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46,共7页
通过调查小麦-石榴间作系统及单作作物系统中冬小麦根长密度,分析了冬小麦在间作模式下根系的空间变化规律及边行效应.结果表明,在间作系统中,在空间上冬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壤层,80 cm以下根长密度较小,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 通过调查小麦-石榴间作系统及单作作物系统中冬小麦根长密度,分析了冬小麦在间作模式下根系的空间变化规律及边行效应.结果表明,在间作系统中,在空间上冬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壤层,80 cm以下根长密度较小,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增加符合幂函数衰减规律,呈"T"型分布.在时间上冬小麦吸水根长密度从返青期开始增加,在灌浆期达到峰值,乳熟期略有下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各个生育时期,不同位置间作小麦吸水根长密度的大小为N80>S80>N160>S160>Center,在水平方向上呈"两边多、中间少"分布趋势.与单作系统相比,Center处的间作小麦根长密度略有下降,但N80,S80,N160和S160间作小麦根长密度明显增加,边行效应明显.灌浆期中单作小麦根长密度等值线明显高于S80,S160,N160和N80的间作小麦,表明在相同的根系等值线条件下,间作小麦根系下扎深度要深于单作小麦,且越靠近石榴下扎深度越深,边行根系生长优势有利于间作冬小麦对有限水资源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石榴间作系统 吸收根 根长密度 边行效应
下载PDF
生长季大叶女贞树干液流的径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超 李春友 +2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贾长荣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采用根据热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DP),于2010年5-10月在河南省济源市的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大叶女贞径向10mm、20mm、30mm深度处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大叶女贞径向不同深度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气象因... 采用根据热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DP),于2010年5-10月在河南省济源市的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大叶女贞径向10mm、20mm、30mm深度处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大叶女贞径向不同深度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女贞在整个生长季南北方位径向液流速率平均值沿边材从外到内均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特点,即Fs_20>Fs_30>Fs_10。(2)不同月份,南北方位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月平均值在整个生长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南面为6月>7月>8月>9月>10月>5月,北面为7月>6月>8月>9月>10月>5月。(3)在整个生长季,三种典型天气春季液流速率都是Fs_10>Fs_20>Fs_30,夏秋季都是Fs_20>Fs_30>Fs_10。径向上液流启动时间都是Fs_10>Fs_20>Fs_30,停滞时间绝大多数为Fs_30>Fs_20>Fs_10,即越靠近形成层其启动时间越早,停滞时间越晚。(4)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上,三个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晴天,春季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尖峰形曲线,夏季呈现宽峰形,秋季呈现双峰形;多云天气,春夏秋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多峰形曲线。夏季树干液流启动时间早于春秋,停滞时间晚于春秋,因此,夏季液流高峰持续时间均长于春秋季,即夏季液流速率的曲线峰形明显宽于春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女贞 液流 径向变化
下载PDF
华北低山丘陵区土壤CH_4通量对脉冲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4 位作者 孟平 郑宁 王风芹 贾长荣 李建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8,共7页
基于箱式—激光法的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SF-3000)研究脉冲降雨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CH4通量连续变化的影响。同步观测试验点地表以下5 cm深度处土壤温度(T5)及其土壤含水量(S5)、林内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HR)以及总辐射(... 基于箱式—激光法的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SF-3000)研究脉冲降雨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CH4通量连续变化的影响。同步观测试验点地表以下5 cm深度处土壤温度(T5)及其土壤含水量(S5)、林内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HR)以及总辐射(Ra)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降雨显著抑制了土壤CH4通量,这种抑制作用一般能维持几天左右。在降雨前,刺槐人工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表现出"V"型结构;而在降雨后,却较复杂,呈"W"和"V"型两种结构。在不同降雨强度影响下,土壤CH4通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显著,但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降雨 全球气候变化 CH4通量 刺槐人工林 瞬态变化
下载PDF
非生长季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2 位作者 孟平 郑宁 李剑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目的]探讨在非生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45年生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非生长季),在华北低山丘陵区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 [目的]探讨在非生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45年生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非生长季),在华北低山丘陵区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土壤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对土壤CH4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步观测林内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林内总辐射以及降雨量,分析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影响土壤CH4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在非生长季,刺槐人工林土壤为大气CH4重要的汇,变化范围为-0.15^(-2).34 nmol·m^(-2)·s^(-1)。晴天的林地土壤吸收CH4能力(-0.78 nmol·m^(-2)·s^(-1))明显高于阴天(-0.61 nmol·m^(-2)·s^(-1))、降雨或降雪天气(-0.58 nmol·m^(-2)·s^(-1)),而且呈"V"型日际变化特征;在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土壤吸收CH4能力逐渐下降,并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直至2015年3月达到最大值(^(-2).34 nmol·m^(-2)·s^(-1));(2)土壤CH4通量与大气温度、5 cm深处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在2015年1月,土壤CH4通量与总辐射呈正相关;(3)在生长末期土壤上冻阶段和冬季土壤冻结阶段,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为影响土壤CH4通量的主要因子;而在生长季初期,主要的影响因子为大气温度和5 cm深处土壤温度。[结论]非生长季刺槐林土壤表现为大气CH4的汇,在非生长季初期土壤吸收CH4的能力最弱,主要受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而在非生长季末期土壤吸收CH4的能力逐渐增加,主要受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山区 刺槐 人工林 甲烷 非生长季
下载PDF
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野生黄连木幼苗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友 孟平 +3 位作者 张劲松 田璐洋 路丙社 贾长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研究了华北石质山区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野生黄连木5年生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幼苗叶片在不同郁闭度下的光响应过程基本相似,净光合... 研究了华北石质山区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野生黄连木5年生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幼苗叶片在不同郁闭度下的光响应过程基本相似,净光合速率都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升高而增加,到达光饱和点后逐渐平缓。郁闭度0条件下,黄连木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对高光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②幼苗叶片的蒸腾速率都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光合有效辐射为0~1 400μmol.m-2.s-1范围内,郁闭度为0.4、0.8条件下的蒸腾速率平均值比郁闭度0时分别降低了24%、55%,高郁闭度对黄连木幼苗蒸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郁闭度为0、0.4时,黄连木幼苗对空气CO2摩尔分数的响应明显,而且响应特征明显有别于郁闭度0.8的,遮光严重时黄连木对CO2摩尔分数的响应敏感程度下降。④高郁闭度条件下,当光合有效辐射小于1 200μmol.m-2.s-1时,气孔限制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后转变为非气孔限制;低郁闭度条件下,气孔导度不是制约黄连木幼苗光合的主要因素,非气孔限制是影响黄连木幼苗高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⑤不同郁闭度下,当光合有效辐射小于200μmol.m-2.s-1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迅速增加,其后在较高水平上基本保持不变,黄连木是一种干旱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木 郁闭度 光合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降雨对不同密度栓皮栎林土壤温湿度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超 孟平 +3 位作者 张劲松 孙守家 贾长荣 李建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50,共10页
以黄河小浪底库区3种密度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大气、土壤温湿度及土壤水分氘同位素(δD)值,探讨不同季节降雨对土壤剖面温度、水分动态及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前后高密度林分土壤温度均最高,且下层土壤具... 以黄河小浪底库区3种密度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大气、土壤温湿度及土壤水分氘同位素(δD)值,探讨不同季节降雨对土壤剖面温度、水分动态及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前后高密度林分土壤温度均最高,且下层土壤具保温效果。土壤湿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加,且低密度林分下层湿度大,而中高密度林分表层湿度大。雨前土壤水分δD值与枯落物δD值变化趋势相同,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低密度林分,降雨在枯落物及土壤表层滞留时间较短,均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随后涵养在上层水分以活塞流形式下渗。且前期降水较多时,混合水可侧向流动补给壤中流。中高密度林分,在前期土壤湿度较大的雨季和旱季初期,降雨也可较快入渗到深层,除高密度林分在前期降雨较多的雨季下渗到中层。而前期降雨较少时,降雨在中高密度林分的枯落物及表层土壤滞留时间较长。表明土壤湿度低时,中密度林分土壤可较好的蓄积水分,而高密度林分在湿度低或高时均能较好的调控土壤水分。此外,在前期降水充足和高强度降雨后,降雨在低中密度林分均可通过优先流形式快速入渗,补给深层土壤。泉水和地下水δD值没有明显改变,可为干旱季节植被生长提供重要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降雨 林分密度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氘同位素
下载PDF
华北低山丘陵区人工林土壤CH_4通量测定代表性时段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4 位作者 孟平 郑宁 贾长荣 李剑侠 李建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91-1798,共8页
在日尺度上选取合适的时间段测定土壤CH_4通量,取其均值代表日均值,可使短时间内土壤CH_4通量观测数据有效反映长时间尺度上土壤CH_4通量。为此,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利用土壤CH_4自动观测系统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Robinia pseudoa... 在日尺度上选取合适的时间段测定土壤CH_4通量,取其均值代表日均值,可使短时间内土壤CH_4通量观测数据有效反映长时间尺度上土壤CH_4通量。为此,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利用土壤CH_4自动观测系统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人工林的土壤CH_4通量进行昼夜连续性观测,共取得140 d完整连续数据,其中,生长季(2015年5月─2015年10月)共82 d,非生长季(2014年11月─2015年4月)共58 d。分析各月土壤CH_4通量的日均值变化特征,计算各月的代表时段与日平均的相对差异百分率,选取相对差异百分率在±10%以内作为代表性时段。各月观测代表性时段选定后,对各月代表性时刻土壤CH_4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行拟合,并对其在年尺度上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各月份的日均值变化幅度分别为-0.74^-1.16、-0.58^-0.79、-0.48^-0.67、-0.55^-0.86、-0.59^-1.49、-0.60^-0.72、-0.70^-0.80、-0.50^-0.66、-0.54^-0.71、-0.71^-0.85和-0.84^-1.09 nmol·m^(-2)·s^(-1),日较差分别为0.42、0.21、0.19、0.31、0.90、0.12、0.10、0.16、0.17、0.15、和0.24 nmol·m-2·s-1;(2)选取8:00─9:00作为生长季(2015年5月─2015年10月)土壤CH_4通量的代表性时段;选择9:00─10:00作为非生长季(2014年11月─2015年4月)的代表性时段;(3)各月的代表性时段内土壤CH_4通量平均值与24 h日平均值的相对差异分别为5.71%(正向)、4.50%(正向)、-1.98%(负向)、3.11%(正向)、6.34%(正向)、-7.37%(负向)、-1.23%(负向)、-9.03%(负向)、-4.43%(负向)、-0.71%(负向)、4.97%(正向),均在±10%以内;(4)对各月代表性时刻土壤CH_4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行拟合,发现各月代表性时段土壤CH_4通量平均值与24 h日平均值数据差异最小出现在9月,最大出现在7月;(5)将选择的代表性时段内土壤CH_4通量累加至年尺度上,表明选取的代表性时段可代表研究区的全年土壤CH_4通量(r^2=0.885,P=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 CH4通量 季节尺度 时段
下载PDF
南山森林公园刺槐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哲 李春友 +5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贾长荣 任迎丰 孙守家 杨海青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2009年6月、7月和2011年7月在河南济源南山森林公园,采取样方调查法,对刺槐森林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Margalef(R)、Shannon-Wiener(H)和Pielou(J)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D)为乔木层>灌木层>... 2009年6月、7月和2011年7月在河南济源南山森林公园,采取样方调查法,对刺槐森林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Margalef(R)、Shannon-Wiener(H)和Pielou(J)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D)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林龄群落物种多样性为30年>20年>40年>10年。不同坡向分析表明:刺槐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在南坡较高,草本层多样性在西坡较高。因此,刺槐群落适宜在南坡和西坡营造,对30年以上的成熟刺槐林应及时更新,保持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森林公园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LAS测算森林冠层上方温度结构参数的可行性
19
作者 郑宁 张劲松 +5 位作者 孟平 魏丹丹 黄辉 高峻 贾长荣 任迎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66-2173,共8页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10年4月至8月每月连续7d,LAS直接测算的森林冠层上方湍流结构参数,与经过湍流谱方法计算处理的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的观测数据比较,分析LAS测算低丘山地森林冠层... 利用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2010年4月至8月每月连续7d,LAS直接测算的森林冠层上方湍流结构参数,与经过湍流谱方法计算处理的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的观测数据比较,分析LAS测算低丘山地森林冠层温度湍流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和温度湍流谱都有明显的惯性区出现(斜率-2/3);LAS直接测算的湍流温度结构参数与利用该惯性区的数据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在起伏非均匀下垫面上,采用LAS观测湍流结构的变化情况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人工混交林 湍流谱计算 湍流温度结构参数
下载PDF
土壤水分条件及保水剂用量对侧柏、栓皮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琳杰 张志铭 +3 位作者 赵勇 贾长荣 李冲 李倩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12-116,130,共6页
造林种子发芽率低一直是太行山干旱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以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典型树种侧柏、栓皮栎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保水剂包衣用量对侧柏、栓皮栎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造林种子发芽率低一直是太行山干旱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以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典型树种侧柏、栓皮栎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保水剂包衣用量对侧柏、栓皮栎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盆栽用土为褐土,土壤含水率为5%时,保水剂包衣对侧柏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保水剂比例1︰3时最佳;土壤含水率为8.5%时,保水剂用量过高则促进作用不明显,出芽率随用量增加而减小,施用保水剂比例1︰1及1︰2时能较好地提高侧柏种子出芽率;土壤湿度过高时,施用保水剂反而会抑制侧柏种子生长发育。(2)盆栽用土为砂页岩,土壤含水率为12%时,保水剂包衣能增加栓皮栎种子出芽率,施用保水剂比例1︰3时最佳;土壤含水率为20%时,保水剂包衣会抑制栓皮栎种子出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侧柏 栓皮栎 发芽率 生长发育 包衣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