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由丁若镛与费希特的对话所展显的道德本能现象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南麟 陈庆德 李云飞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2012年是丁若镛(Chong Yak—Yong.1762—1836)和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诞辰250周年。丁若镛是是实学——韩国18、19世纪朝鲜王朝的一个儒学实践派的最重要的代表:费希特则是德国观念论者.以知识学名世。二人都出生于1... 2012年是丁若镛(Chong Yak—Yong.1762—1836)和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诞辰250周年。丁若镛是是实学——韩国18、19世纪朝鲜王朝的一个儒学实践派的最重要的代表:费希特则是德国观念论者.以知识学名世。二人都出生于1762年。有趣的是,他们也在道德哲学方面发展了相似的理论,亦即道德本能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费希特 丁若镛 本能 现象学 对话 YONG 朝鲜王朝
下载PDF
生活世界双重性格的起源——以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方法论为中心
2
作者 陈庆德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0-50,共11页
"生活世界"(the life-world,Lebenswelt)为胡塞尔晚期思想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现今许多研究都对此做出卓越的诠释,如同国外学者David Carr、Zahavi、Mohanty,以及国内学者游淙祺、汪文圣,以及蔡美丽等人。而这些代表性诠释的共... "生活世界"(the life-world,Lebenswelt)为胡塞尔晚期思想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现今许多研究都对此做出卓越的诠释,如同国外学者David Carr、Zahavi、Mohanty,以及国内学者游淙祺、汪文圣,以及蔡美丽等人。而这些代表性诠释的共通点,都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双重性格。现将延续既成研究,搭配新材料《生活世界》(Hua XXXIX,Die Lebenswelt),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角度,来试图解答生活世界双重性格生成原因,即胡塞尔从《观念I》环境世界(surrounding world,Umwelt),到《危机》生活世界之二十年期间,致力发展的生活世界概念,有着静态现象学以及发生现象学两条发展路线,因两者方法、关注的议题不同,导致晚期生活世界出现双重性格,且与环境世界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大卫·卡尔 环境世界 生活世界 超越论现象学
下载PDF
当代韩国与荀子的和谐思想
3
作者 李国峰 《韩国研究论丛》 2009年第2期452-468,共17页
21世纪,韩国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社会问题与日俱增,如两极分化而导致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高龄化引起的养老负担,随着通信设备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代沟问题等等。这基本上都是由西方的以"个人"为主的价值... 21世纪,韩国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社会问题与日俱增,如两极分化而导致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高龄化引起的养老负担,随着通信设备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代沟问题等等。这基本上都是由西方的以"个人"为主的价值观而导致的。荀子思想里存在的"集体发展涵盖个人发展","个人发展促进集体发展"的"和谐"精神,正在慢慢成为从"集体主义文化"转型到"个人主义文化"的当今韩国社会必需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韩国 社会问题 荀子思想 和谐
下载PDF
胡宏的《皇王大纪》及其东周道统观的考察
4
作者 《船山学刊》 2020年第6期79-90,共12页
《皇王大纪》是胡宏继承了父亲胡安国《春秋传》的家学传统,并基于其本人对儒学道统的认识而写成的。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胡宏的道统观和心性论都来自孔子和孟子。然而,若对《皇王大纪》中东周时期的纪事详加考察便不难发现,此书开... 《皇王大纪》是胡宏继承了父亲胡安国《春秋传》的家学传统,并基于其本人对儒学道统的认识而写成的。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胡宏的道统观和心性论都来自孔子和孟子。然而,若对《皇王大纪》中东周时期的纪事详加考察便不难发现,此书开头部分虽然也提到孔子和孟子为道统的继承者,但后半部分对道统的论述便越来越多地涉及老子和荀子,甚至大量引用了《庄子》和《道德经》等老庄系列的文献以及一些与《荀子》有关的文献。这表明,胡宏的儒学道统观具有重视老子和荀子等非性善说系列思想家的特色。不过,这也造成了胡宏的道统观与心性论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宏 《皇王大纪》 道统观 老子 荀子 心性论
下载PDF
元晓的“一心”理论:解释心的一种韩国方式
5
作者 赵恩秀 李红霞(译) 《第欧根尼》 2020年第2期77-90,152,共15页
一心为本,二种生死以为其末。金刚心时,知其末终;未达其本一心道理。故言知此始起一相有终。——《菩萨璎珞本业经疏》(HPC01.0522c12-HPC01.0522c14)[1]元晓(617-686)是新罗的一位学者僧侣,是对韩国佛教传统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作家... 一心为本,二种生死以为其末。金刚心时,知其末终;未达其本一心道理。故言知此始起一相有终。——《菩萨璎珞本业经疏》(HPC01.0522c12-HPC01.0522c14)[1]元晓(617-686)是新罗的一位学者僧侣,是对韩国佛教传统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作家和注释家。[2]他对佛教知识的精通掌握及其华丽散文中思想的独特性使他成为韩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佛学思想家之一。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著有80多部著作,现存20部),他所阐述的佛教理论和观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无出其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理论 韩国佛教 元晓 一心 金刚心 独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