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C1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汪菲菲 李策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27-1232,共6页
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又称C1抑制物(C1 inhibitor),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既能通过经典途径,又能通过凝集素途径对补体系统进行调节的血浆蛋白酶抑制物,其在补体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 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又称C1抑制物(C1 inhibitor),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既能通过经典途径,又能通过凝集素途径对补体系统进行调节的血浆蛋白酶抑制物,其在补体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有4种C1-INH浓缩制剂批准上市,均用于治疗或预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本文就C1-INH的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相关疾病与临床研究、C1-INH浓缩制剂的制备工艺及产品比较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酯酶抑制剂 C1酯酶抑制剂浓缩制剂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原文传递
人C1酯酶抑制剂活性动态显色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汪菲菲 岳胜兰 +5 位作者 周志军 彭焱 李娟 张云骁 李策生 胡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建立人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 or C1 inhibitor,C1-INH)活性的动态显色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棋盘法分析C1酯酶与发色底物C1E 5603[CH3OC-Lys(Cbo)-Gly-Arg-pNA·AcOH]反应后的A值变化率(ΔA/min),确定能... 目的建立人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 or C1 inhibitor,C1-INH)活性的动态显色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棋盘法分析C1酯酶与发色底物C1E 5603[CH3OC-Lys(Cbo)-Gly-Arg-pNA·AcOH]反应后的A值变化率(ΔA/min),确定能使不同浓度酶饱和的最低底物浓度。将C1-INH浓缩制剂标准品与C1酯酶孵育,剩余的C1酯酶与底物C1E 5603作用产生A值,将ΔA/min与C1-INH活性进行拟合,绘制标准曲线。验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选择性、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并进行样品添加试验。将验证后的该方法应用于C1-INH制备工艺过程样品的分析。结果确定C1酯酶的浓度为28μg/mL,底物浓度为2.4 mmol/L,反应结果监测4 min。C1-INH标准品在0.15~0.025 IU/m 范围内与ΔA/mi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校正标样回算浓度在标示值的90.2%~105.4%内;CM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缓冲液、HIC疏水层析平衡缓冲液、人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人纤溶酶(plasmin,Plm)的响应值均低于定量下限响应的7.2%,并低于内标响应的2.7%;20 mmol/L以下的pH 5.0Na Ac及300 mmol/L以下的Na Cl对C1-INH活性检测无影响;检测定量上限、高、中、低、定量下限质控样品,批内准确度在90.0%~114.8%之间,批内CV在0.7%~13.7%之间,批间准确度在94.2%~108.3%之间,批间CV在1.2%~9.7%之间;C1酯酶与底物C1E 5603室温放置3 h不影响检测结果;样品添加试验回收率在94.5%~106.1%之间。CM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液、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洗脱液、HIC疏水层析流穿液中C1酯酶抑制剂的特异性活性逐渐升高,分别为0.79、1.84、2.61 IU/g。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及稳定性,可作为C1-INH制备工艺中的内部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酯酶抑制剂 动态显色法 活性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含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志军 林连珍 +3 位作者 彭焱 李陶敬 李策生 胡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用配对的VWF抗体进行棋盘滴定来确定最佳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浓度,建立检测人VWF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用配对的VWF抗体进行棋盘滴定来确定最佳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浓度,建立检测人VWF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用VWF国际标准品(NIBSC07/316)标定内控标准品(无FⅧ的VWF),确定VWF∶Ag的国际单位(Ag/ml)与质量单位(μg/ml)的关系;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样品稳定性验证;将验证后的该方法用于FⅧ纯化工艺的监控及产品质量分析。结果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稀释度均为1∶200;VWF∶Ag的1 Ag/ml对应16μ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60~10 ng/ml,各浓度回收率在95.8%~103.2%之间,变异系数(CV)<5%,R2≥0.99;不同浓度样品检测结果的批内回收率在93.0%~113.9%之间,批间回收率在95.1%~105.5%之间;批内CV在0.7%~8.2%之间,批间CV在3.8%~9.6%之间;样品添加试验的回收率在96.9%~114.7%之间。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样品应-80℃冻存,复融1次后立即检测;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FⅧ纯化工艺中PEG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去除了95%以上的VWF,工艺稳定性较好,成品具有与血浆接近的FⅧ∶Ag/VWF∶Ag比值。结论建立的人VWF抗原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用该方法进行VWF的抗原含量检测可作为FⅧ纯化工艺内部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原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特定蛋白检测仪检测血浆IgG含量方法的验证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焱 林连珍 +3 位作者 喻剑虹 周志军 吴凡 李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340-1343,1346,共5页
目的对特定蛋白检测仪BN-P检测血浆IgG含量的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进行验证,并用于层析法制备IgG的工艺过程监控。方法使用BN-P和IgG相关试剂对检测IgG含量的散射比浊法进行线性和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耐用性验证,并进行... 目的对特定蛋白检测仪BN-P检测血浆IgG含量的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进行验证,并用于层析法制备IgG的工艺过程监控。方法使用BN-P和IgG相关试剂对检测IgG含量的散射比浊法进行线性和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耐用性验证,并进行样品添加试验,将用该方法检测5批IgG成品的结果与凯氏定氮法比较,同时检测层析法制备的3批IgG工艺过程样品中IgG含量。结果用该方法检测蛋白SL标准品中IgG的线性范围为0.107~0.003 34 g/L;高、中、低浓度的SL/H(高水平)蛋白质控品的批内准确度为87.60%~91.05%,批间准确度为88.5%~90.5%;批内精密度CV值为1.85%~3.65%,批间精密度CV值为2.46%~3.16%;检测方法不受血浆白蛋白的干扰,专属性良好;样品经反复冻融5次以内检测,耐受性良好,5次以上耐受性较差;样品添加试验的回收率在90.2%~93.1%之间。该方法检测5批IgG成品中IgG含量,与凯氏定氮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法检测3批IgG工艺过程中间品重复性较好,步骤回收率一致,工艺稳定。结论特定蛋白检测仪BN-P检测血浆IgG含量的散射比浊法准确可靠,可用于IgG制备工艺的过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蛋白检测仪 散射比浊法 凯氏定氮法 IgG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