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认知无线电技术由于其高效的频谱利用效率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协同认知网络中,当第一用户(Primary User,PU)之间的信道状况恶劣时,特定的第二用户(Secondary User,SU)被选为中继协同PU完成信息传递,作为回报,PU分配一定的信...协同认知无线电技术由于其高效的频谱利用效率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协同认知网络中,当第一用户(Primary User,PU)之间的信道状况恶劣时,特定的第二用户(Secondary User,SU)被选为中继协同PU完成信息传递,作为回报,PU分配一定的信道资源给SU,使其用于传输自己的信息。当SU系统中一个节点拥有多天线时,假设其可以很好的获悉其与PU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波束成形设计可以使其在中继PU信息的同时完成自身信息的发送,而且使两者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这种频谱共享式的接入方式可以节约信道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本文对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中继协议的SU发射端分别采用最小化加权均方误差和准则(Minimizing Sum of Weighted Mean Square Errors,MSWMSE)和迫零准则(Zero Forcing,ZF)对波束成形参数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式都可以满足消除用户间干扰的要求;另外,由于基于MSWMSE准则的波束成形参数能够更好的平衡噪声和用户间干扰项对信号的损耗,因而获得更优的性能表现,而且通过调整加权系数可以满足PU用户不同的性能要求。展开更多
在利用伴随编码提升系统安全性方面,现有研究多是从改善系统结构、增大信道差异性角度出发的,而如何从码本身的特性入手,进行物理层安全码的设计是迫切而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类物理层安全中二元随机线性码的伴随编码算法。基于系统安...在利用伴随编码提升系统安全性方面,现有研究多是从改善系统结构、增大信道差异性角度出发的,而如何从码本身的特性入手,进行物理层安全码的设计是迫切而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类物理层安全中二元随机线性码的伴随编码算法。基于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推导了窃听方疑义度公式。基于伴随编码的基本思想,对码的一致校验矩阵进行构造,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距离优化的码构造算法,使得在扩展校验矩阵的同时,码的最小距离可以达到可取的最大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码长、码率的最佳线性码(Best Known Code,BKC)以及最佳疑义度码(Best Equivocation Code,BEC)相比,所提算法构造的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且在算法效率方面也明显优于BEC码。展开更多
文摘协同认知无线电技术由于其高效的频谱利用效率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协同认知网络中,当第一用户(Primary User,PU)之间的信道状况恶劣时,特定的第二用户(Secondary User,SU)被选为中继协同PU完成信息传递,作为回报,PU分配一定的信道资源给SU,使其用于传输自己的信息。当SU系统中一个节点拥有多天线时,假设其可以很好的获悉其与PU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波束成形设计可以使其在中继PU信息的同时完成自身信息的发送,而且使两者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这种频谱共享式的接入方式可以节约信道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本文对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中继协议的SU发射端分别采用最小化加权均方误差和准则(Minimizing Sum of Weighted Mean Square Errors,MSWMSE)和迫零准则(Zero Forcing,ZF)对波束成形参数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式都可以满足消除用户间干扰的要求;另外,由于基于MSWMSE准则的波束成形参数能够更好的平衡噪声和用户间干扰项对信号的损耗,因而获得更优的性能表现,而且通过调整加权系数可以满足PU用户不同的性能要求。
文摘在利用伴随编码提升系统安全性方面,现有研究多是从改善系统结构、增大信道差异性角度出发的,而如何从码本身的特性入手,进行物理层安全码的设计是迫切而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类物理层安全中二元随机线性码的伴随编码算法。基于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推导了窃听方疑义度公式。基于伴随编码的基本思想,对码的一致校验矩阵进行构造,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距离优化的码构造算法,使得在扩展校验矩阵的同时,码的最小距离可以达到可取的最大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码长、码率的最佳线性码(Best Known Code,BKC)以及最佳疑义度码(Best Equivocation Code,BEC)相比,所提算法构造的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且在算法效率方面也明显优于BEC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