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华智慧
1
作者 王义桅 廖欢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3,共12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对复杂全球安全挑战的战略性回应,集中反映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总体国家安全观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三个总体、五重国家身份、两种安全解读的综合性、多维度的安全观念,按照乘法原理(3×5×2=30),总...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对复杂全球安全挑战的战略性回应,集中反映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总体国家安全观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三个总体、五重国家身份、两种安全解读的综合性、多维度的安全观念,按照乘法原理(3×5×2=30),总共三十种安全子类,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基于对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的综合判断,不仅在本体论上展现了一种发展的视角,与时俱进地调整安全观念与策略,而且在认识论上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汲取人类文明中的一切有益成果为我所用,方法论上则采取了“从后天看明天”的战略思维,从长规划,力求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和行动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挑战。儒家、道家、墨家等传统中华智慧,对于解决中国与世界的安全挑战有着独到的贡献,不仅帮助重新定位中国的安全战略,也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华智慧 安全治理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不同解读 被引量:22
2
作者 宋秀琚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7,共6页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中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从各自的理论假设出发,演绎推论出了不同的国际合作理论:霸权合作论、制度合作论和合作文化论。文章简要总结了在这些国际合作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学者取得的主要理论成...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中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从各自的理论假设出发,演绎推论出了不同的国际合作理论:霸权合作论、制度合作论和合作文化论。文章简要总结了在这些国际合作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学者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其特点。然后,作者评价了这些国际合作理论。结论部分吁请中国学者关注国际合作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理论 霸权合作论 制度合作论 合作文化论
下载PDF
国际政治中的新权力观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长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现实主义权力观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美国学者迈克尔·巴内特和雷蒙德·杜瓦尔在批判现实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将权力分为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以及生产性权力四种形式...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现实主义权力观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美国学者迈克尔·巴内特和雷蒙德·杜瓦尔在批判现实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将权力分为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以及生产性权力四种形式,重新赋予了权力以巨大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权力 制度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生产性权力
下载PDF
国际体系视角下的中非合作:地位、现状及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秀琚 刘楠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中国和非洲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级,非洲在总体上处于国际体系的边缘,而中国处于国际体系的上过渡区。中非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从国际体系层次而言,这些合作还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 中国和非洲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级,非洲在总体上处于国际体系的边缘,而中国处于国际体系的上过渡区。中非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从国际体系层次而言,这些合作还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国应将中非合作纳入现存国际体系内,从五个方面着手应对这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期 国际体系 中非合作 体系地位 和谐世界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代领导集体争取国际和平的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秀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思想也从毛泽东时代"以正义战争谋和平"思想转变为更为积极地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的思想。从到邓小平的&... 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思想也从毛泽东时代"以正义战争谋和平"思想转变为更为积极地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的思想。从到邓小平的"以发展促和平"思想到江泽民的"合作和平、秩序和平与新和平"思想,发展到胡锦涛提出"以和谐世界永葆持久和平"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和平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表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自信地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任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 发展 合作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下载PDF
西方学界对“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新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秀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无政府状态假定密不可分,但无政府状态假定的樊篱限制了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始,一批学者开始超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假定并对之重新进行解读,他们要么根本否认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存在;要...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无政府状态假定密不可分,但无政府状态假定的樊篱限制了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始,一批学者开始超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假定并对之重新进行解读,他们要么根本否认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存在;要么重新评判无政府状态的价值,对无政府状态的强势逻辑进行了修正;要么完全抛弃无政府状态的基本假定,提出了新的研究路径。这些解读既存在问题,也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无政府状态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混沌体系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义桅 刘雪君 《前线》 CSSCI 2019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及"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智慧化愈加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互联互通客观要求城市加速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行为体,而嵌入国际体系的城市也能更好地在其独特的城市性格和资源基础之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及"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智慧化愈加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互联互通客观要求城市加速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行为体,而嵌入国际体系的城市也能更好地在其独特的城市性格和资源基础之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北京作为首都,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通过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北京国际化进程,从政治、人文、经济等角度为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化 北京 国际交往中心
下载PDF
构建和谐国际制度:缘起、构想与中国战略定位
8
作者 宋秀琚 麻陆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8,170,共6页
和谐世界无论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全球治理范式,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未来的国际秩序模式,都离不开国际制度的支撑。因此,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重点应该是构建和谐国际制度。本文以和谐国际制度为着眼点,阐述和谐国际制度的... 和谐世界无论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全球治理范式,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未来的国际秩序模式,都离不开国际制度的支撑。因此,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重点应该是构建和谐国际制度。本文以和谐国际制度为着眼点,阐述和谐国际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和谐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希冀能够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国际制度 和谐世界 联合国宪章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俄罗斯在亚洲的互联互通战略:从合作到胁迫
9
作者 杨子桐(编译) 《俄罗斯学刊》 2024年第4期98-117,共20页
本文作者认为,俄罗斯的互联互通战略主要针对3个地理空间:俄远东地区、后苏联空间的中亚地区以及大欧亚地区。俄在改善远东地区合作性互联互通的尝试是浅尝辄止且三心二意的。相比之下,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内保持和重建互联互通的努力则... 本文作者认为,俄罗斯的互联互通战略主要针对3个地理空间:俄远东地区、后苏联空间的中亚地区以及大欧亚地区。俄在改善远东地区合作性互联互通的尝试是浅尝辄止且三心二意的。相比之下,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内保持和重建互联互通的努力则遵循了竞争、遏制和胁迫的逻辑。此外,通过推进“大欧亚伙伴关系”,俄试图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与其保持平等地位。尽管俄罗斯的互联互通战略与实际实施之间存在重大差距,但俄仍然是一个独立自主推行互联互通战略的行为体。原文刊登于《东亚》(East Asia)季刊2023年第3期,经作者授权,在《俄罗斯学刊》以中文发表,发表时作者对原文进行了修改。本文观点不代表《俄罗斯学刊》编辑部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互通 俄罗斯 欧亚 一体化
下载PDF
全球化与国际体系转型
10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9,64,共6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最不同的体系转型。中国需要基于对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多元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战略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体系转型 对外战略
下载PDF
讲好丝路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
11
作者 王义桅 《网络传播》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讲好21世纪的丝路故事,其精髓在于发掘、传播、阐释好21世纪的丝路文明,把握好复兴、包容、创新三部曲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后,唤起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回忆,它们或自豪于往日的辉煌——从亚历山大远征到成吉... 讲好21世纪的丝路故事,其精髓在于发掘、传播、阐释好21世纪的丝路文明,把握好复兴、包容、创新三部曲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后,唤起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回忆,它们或自豪于往日的辉煌——从亚历山大远征到成吉思汗扩张,或向往将本国梦想与中国梦对接,开创21世纪的丝路戴然而,域外国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疑虑,必须妥善应对,以实现民心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话语权 国际 21世纪 古丝绸之路 成吉思汗 亚历山大 习近平
下载PDF
浅析太平洋岛国论坛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兼论太平洋计划 被引量:12
12
作者 鲁鹏 宋秀琚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1,80,共6页
地区一体化随着上世纪6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世界其他地区也效仿欧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作为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区域组织,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与一体化。在论坛... 地区一体化随着上世纪60年代"欧共体"的成立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世界其他地区也效仿欧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作为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区域组织,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与一体化。在论坛发展的40多年间不断地推动着地区政治、经济、环保等不同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提出了太平洋地区一体化的总战略———"太平洋计划"之后,其已经成为推动太平洋地区一体化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论坛 区域一体化 南太平洋 太平洋计划
下载PDF
“1978-2008:中国对外关系三十年回顾与前瞻高层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秀琚 付强 杨慧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对外关系 回顾与前瞻 高层 华中师范大学 综述 国际政治研究 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西方质疑“一带一路”的三维分析:心理·利益·体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义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7-174,248,共8页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疑是对自身不确定性的转移。二是对中国的质疑:1)意图质疑:过剩产能倾销?中国改写国际规则?2)套路质疑:中国把国内那套带到国外?3)能力质疑:中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国外能否推广?4)结果质疑:中国主导?中国中心秩序?三是对"一带一路"本身的质疑,包括:1)性质质疑:"一带一路"是公共产品还是中国战略?2)路径质疑:开放透明?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能否坚持公平竞争?3)方式质疑:"一带一路"如何融资?能否坚持高标准,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与现有机制什么关系?4)效应质疑:如何评估"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效应?如何处理地区领土争端?一国一策会否导致歧视性安排?5)有效性质疑:"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克服种种风险?6)后果质疑:"一带一路"是否制造债务危机?如何事先评估?本文从心理、利益、体系三个维度对此做了一一剖析,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方 心理 体系 利益
下载PDF
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根源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26-32,共7页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 新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 社会民主党 民主社会主义 游击中心主义 暴力革命 共产党 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勇辉 胡翊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5期71-78,共8页
由于同中国的特殊血缘和文化关系,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奠基人""纽带"和"推动者"的角色。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展,中国可以进一步挖掘华侨华人在中... 由于同中国的特殊血缘和文化关系,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奠基人""纽带"和"推动者"的角色。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展,中国可以进一步挖掘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中的潜力,使其为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 作用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广伟 《国际展望》 2012年第5期72-84,97,共14页
本文将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秩序划分为形成时期、英国霸权下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经济秩序等三个阶段,并从权力结构对经济秩序创立和维护,不平衡增长引起世界经济秩序的调整与变革,市场机制引导经济秩序发展演变等方面,分析... 本文将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秩序划分为形成时期、英国霸权下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经济秩序等三个阶段,并从权力结构对经济秩序创立和维护,不平衡增长引起世界经济秩序的调整与变革,市场机制引导经济秩序发展演变等方面,分析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演变进程,以期发现其演进的内在规律,探究影响经济秩序变迁的内在原因,为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寻找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秩序 权力结构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义桅 《当代世界》 2016年第11期14-17,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深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越来越多。中国正在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和更加自觉的心态,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深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越来越多。中国正在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和更加自觉的心态,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中国应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这种贡献越来越体现在全球治理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6年新年贺词时表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相互依赖关系 二十国集团 和平与发展 社会期待 体系变革 安全观 全球伙伴关系 全球性挑战 经济治理
下载PDF
欧美种族主义何去何从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义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种族主义在当代已经演变为鼓吹"文化间差异的绝对化"的文化性种族主义,其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兴起同难民危机、逆向歧视和民粹运动等背景环境息息相关。欧美种族主义未来将会受到来自政治体制内的更多制衡与约束,但同时其激发的... 种族主义在当代已经演变为鼓吹"文化间差异的绝对化"的文化性种族主义,其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兴起同难民危机、逆向歧视和民粹运动等背景环境息息相关。欧美种族主义未来将会受到来自政治体制内的更多制衡与约束,但同时其激发的身份政治热潮可能带来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新种族主义
下载PDF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建构主义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历史延续下来并被不断重构的霍布斯文化就是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安全困境 建构主义 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