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儒学联合会获奖感言
1
作者 曹凤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各位嘉宾、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此时此刻,我站在世界儒学大会的领奖台上,心情分外激动。我知道,这个奖是对国际儒联十几年来在儒学园地辛勤耕耘的肯定,是对集结在儒联旗帜下的专家学人、企业界朋友及各界人士所付出的心血的褒扬,... 各位嘉宾、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此时此刻,我站在世界儒学大会的领奖台上,心情分外激动。我知道,这个奖是对国际儒联十几年来在儒学园地辛勤耕耘的肯定,是对集结在儒联旗帜下的专家学人、企业界朋友及各界人士所付出的心血的褒扬,是对以发扬儒学精华为职志,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追求的所有朋友们的礼赞。国际儒联先后在谷牧会长、叶选平会长和理事会的领导下,以“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思想 国际 联合会 感言 民族优秀文化 企业界 理事会 朋友
下载PDF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综述
2
作者 牛喜平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员大会 孔子 纪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综述 专家学者 联合会
原文传递
儒学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现代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沂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4,共2页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研讨儒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精神中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以"儒学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重点讨论交流"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四个专题的内容,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学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本刊围绕论坛主题,择其精要,选编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现代价值 历史演变 儒学 社会责任 人伦关系 冯友兰 强调
下载PDF
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存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研讨儒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精神中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以"儒学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重点讨论交流"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四个专题的内容,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学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本刊围绕论坛主题,择其精要,选编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常道 反思 先秦儒学 一以贯之 普遍意义 核心价值 以民为本
下载PDF
牟钟鉴教授为《国际汉学》题词
5
作者 牟钟鉴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3期I0003-I0003,F0002,共2页
下载PDF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光 庞金友 干春松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6期32-35,共4页
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学界历来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此刊发的吴光、庞金友、干春松三位先生对话录,是今年4月中句浙江儒学学会以“儒学与民间”为主题会议上的发言集萃,反映了当代学者对于儒学如何可能民主化... 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学界历来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此刊发的吴光、庞金友、干春松三位先生对话录,是今年4月中句浙江儒学学会以“儒学与民间”为主题会议上的发言集萃,反映了当代学者对于儒学如何可能民主化问题的某种深度思考,其中所及诸问题,例如民主是一种价值理性,抑或是一种工具理性?如何确定“民主儒学”的体用?这些都是有待于学界继续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栏目端呈三位先生的讨论,旨在贡献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事业,以资有关的思想讨论商榷之鉴,裨益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儒家思想 民主化 追问 秩序 王道 价值理性 当代中国
下载PDF
中国儒学经典跨文化传播的学术大师理雅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西平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第5期37-49,共13页
理雅各,19世纪中国儒学经典翻译大师,先后翻译了五卷本《中国经典》等,其翻译的中国经典在数量上前无古人,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上至今仍有重要地位,开创了英国汉学新时期。《中国经典》是一部西方汉学的简史。理雅各广泛阅读中国历史经... 理雅各,19世纪中国儒学经典翻译大师,先后翻译了五卷本《中国经典》等,其翻译的中国经典在数量上前无古人,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上至今仍有重要地位,开创了英国汉学新时期。《中国经典》是一部西方汉学的简史。理雅各广泛阅读中国历史经典注释著作,特别是清代学者训诂著作,在每一本经典的翻译前各加入一长篇绪论,并在各卷后列出相关中文参考书、西方汉学参考书,翻译风格别具特色,较为详细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重要典籍。理雅各在汉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一则来自中国的实际经验,二则在于与中国文人的密切交往与合作。作为中国文化"他者"的理雅各,在对中国经典精神的理解上,在对中国经典的具体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上都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讨论,这里既有思想理解上的问题,也有在翻译中的知识性问题。但"他者"作为"异文化"的阅读者和批评者永远是其所阅读和观察文化反思自身和确立自身的对话者,跨文化之间的"误读"是文化间交流与思想移动的正常现象。从中国经典外译的维度,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从推动西方世界对中国理解的角度看,理雅各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其工作是伟大的,可圈可点,值得尊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儒学经典 翻译 跨文化
下载PDF
儒学转型——由“君子儒学”到“公民儒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安梧 《当代儒学》 2020年第2期169-195,共27页
楔子:从血缘、地缘到公民儒学的唤醒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华侨大学我来过几次,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泉州到厦门。我记得在泉州的华侨大学本部,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黄海德教授。他请了他的研究生带我到外地去游览,看看老君岩,还有开元寺... 楔子:从血缘、地缘到公民儒学的唤醒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华侨大学我来过几次,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泉州到厦门。我记得在泉州的华侨大学本部,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黄海德教授。他请了他的研究生带我到外地去游览,看看老君岩,还有开元寺。他的研究生不会闽南话,最后我反而成了导览!其实厦门人讲的厦门话与台湾人讲的台湾话是最为接近的,因为它们都是漳州泉州交会互动融通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大学 闽南话 台湾人 老君岩 研究生 开元寺 厦门人 互动融通
下载PDF
儒佛道三教關係與隋唐佛教宗派 被引量:1
9
作者 洪修平 《佛教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3-23,2,549-550,558-559,共24页
隋唐佛教宗派的創立,既是漢魏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必然,也與隋唐社會環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關,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與儒佛道三教關係下中國佛教發展的新成果。隋唐時期三足鼎立的儒佛道三教關係,與儒佛道各自的特點以及中國思想... 隋唐佛教宗派的創立,既是漢魏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必然,也與隋唐社會環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關,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與儒佛道三教關係下中國佛教發展的新成果。隋唐時期三足鼎立的儒佛道三教關係,與儒佛道各自的特點以及中國思想文化的根本特質也有密切的關係。對于隋唐佛教宗派如何評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其中關涉許多有意義的重要問題。例如,宗派林立到底是不是隋唐時期佛教界的主要特點?隋唐佛教宗派作爲印度佛教中國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來藏佛性論,是否背離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認爲,契理與契機,是佛教中國化的基本原則。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中國佛教藉着怎樣的文化載體,其隨機教化的方便與印度是否一樣,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與佛陀創教的本懷是否一致。中國佛教宗派的理論具有儒學化、道學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認其對印度佛教的繼承及與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國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響中國佛教仍然是'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關鍵詞:儒佛道 三教關係 隋唐佛教宗派 佛教中國化 契理與契機
下载PDF
关于“船山学”及其对“新儒学”之后的反思:船山学答客问之一
10
作者 林安梧 《船山学刊》 2019年第5期18-26,共9页
以答客问的方式,回答了船山学研究的契机,并进而反思其在整个中国近当代思想观念史中的重要性。浮沉升降,船山学如何又受到重视的。船山学的可能发展如何,而其研究的方法论该当如何做一深层的反思,才不至于落入误解的境地。船山之作为... 以答客问的方式,回答了船山学研究的契机,并进而反思其在整个中国近当代思想观念史中的重要性。浮沉升降,船山学如何又受到重视的。船山学的可能发展如何,而其研究的方法论该当如何做一深层的反思,才不至于落入误解的境地。船山之作为人性史的哲学该如何理解,人性与历史性的辩证关联如何可能,这涉及到更深层的本体与方法的论题。更为关键的是,船山学对于宋明儒学的批判,反应在当代,可以对当代新儒学起着如何的对比反思,又如何迈向现代化之后的后新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牟宗三 熊十力 人性史 体用 本体
下载PDF
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
11
作者 夏長樸 《中国经学》 2007年第1期131-187,共57页
《四書》取代《五經》成爲儒學的重心,是宋代儒學發展過程中極爲重要的改變,也是宋代學術的一個特色。《四書》中的《論語》與《孟子》先秦時即是專書,爲人熟知。《大學》、《中庸》却有所不同,兩書本爲《禮記》中的两篇,遲到宋代,隨着... 《四書》取代《五經》成爲儒學的重心,是宋代儒學發展過程中極爲重要的改變,也是宋代學術的一個特色。《四書》中的《論語》與《孟子》先秦時即是專書,爲人熟知。《大學》、《中庸》却有所不同,兩書本爲《禮記》中的两篇,遲到宋代,隨着道學的形成與發展,地位纔逐漸上升。南宋時,朱熹將《學》、《庸》與《論》、《孟》二書合刻并做了注解,開始有《四書》之名,從此這部書成爲道學家最重視的必讀書籍。《大學》不是本文重點,暫且不論。《中庸》雖早在南朝梁武帝時即已有單獨注解,中唐李翱的《復性書》且以《中庸》爲立論基礎,對後代學者似乎没有直接的影響。《中庸》真正受到學界注意,引起儒、釋兩方熱烈討論,成爲學術争執的重點,却是進入宋代以後的事。就此而言,宋儒對《中庸》的討論與爭辯,與宋代儒學的轉變尤其是道學的興起,理當有着極爲密切的關連。有鑑於此,本文擬以《中庸》在宋代的崛起與發展爲研究重點,針對《中庸》在宋代興起的原因、在宋代發展的過程以及《中庸》受到宋儒重視所顯現的學術意義等相關問題,作較深入的探討。期望藉着這個研究,對宋代尤其是慶曆至慶元此一關鍵時期儒學的發展與轉變,能有比較具體而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四書 道學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2
作者 韩星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1,共1页
廖平是近代川籍经学大家,一生坎坷,为学多变。对其思想来源和思想倾向的研究很多,争议不断。但又两个观点:一是尊今,二是抑古,为其不变的基本观点。贝承熙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礼制与今古—陈立、邵懿辰背景下的廖平思想》一文... 廖平是近代川籍经学大家,一生坎坷,为学多变。对其思想来源和思想倾向的研究很多,争议不断。但又两个观点:一是尊今,二是抑古,为其不变的基本观点。贝承熙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礼制与今古—陈立、邵懿辰背景下的廖平思想》一文中一反廖平受张之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倾向 廖平 张之洞 主持人
下载PDF
《中庸》君子之道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星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6期5-13,2,共9页
几千年来,做君子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由对君子精神的企慕和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形成了君子文化,其思想源泉是儒家经典。系统梳理和挖掘经典之中的君子思想,是当今弘扬君子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中庸》对儒家君子之道有多重阐发,以... 几千年来,做君子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由对君子精神的企慕和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形成了君子文化,其思想源泉是儒家经典。系统梳理和挖掘经典之中的君子思想,是当今弘扬君子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中庸》对儒家君子之道有多重阐发,以中庸为主线,以修身为主体,由慎独、时中、和而不流、费而隐、忠恕之道、素位而行几个方面共同构建起了君子之道的思想结构,为修养君子人格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贤,但圣贤人格一般人难以达到,所以通常谈得最多的是比较现实的、平常人可以达到的君子人格。通过弘扬君子文化,使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得到提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备条件。《中庸》的君子之道对当今弘扬君子文化,提升国民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君子 君子之道 修身 现代意义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的经营开发与木材采运活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新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18,共18页
清水江流域的经略开发过程,本质上也是华夷秩序重建的历史过程。作为连接云贵高原与江南腹地的重要交通水道,清水江发挥了推动族群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作用,不仅见证了动态性的历史变迁发展,而且体现了河流文明的风格特征。依托水道运输... 清水江流域的经略开发过程,本质上也是华夷秩序重建的历史过程。作为连接云贵高原与江南腹地的重要交通水道,清水江发挥了推动族群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作用,不仅见证了动态性的历史变迁发展,而且体现了河流文明的风格特征。依托水道运输兴盛起来的木材贸易活动,主要由下游沅江溯江而上,率先开发清水江下游及中游的天柱、锦屏等地区,至清雍正年间以后,才开始深入"苗疆"腹地,形成范围广袤的木材贸易经济文化圈,推动当地打破族群界划,朝着内地化的方向发展。至于历史性形成的"内三江"与"外三江",主要围绕"江利"展开各种争斗,既反映了经济中心由下游向上游的移动,也表征了地缘落差所造成的利益搏弈,当也是区域内部秩序重建的必然现象,折射出社会变迁的整体发展趋势。秩序重建的力量固然离不开国家行政权力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地方草根性文化因素的活跃,二者均为社会变迁不可忽视的诱导动因,当然也是区域学分层研究必须关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学 例木采运 木材贸易 区域经济 社会变迁
全文增补中
制度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校规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荣霞 杨雪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4,42,共5页
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以及高校依法治校方略的实施,完善高校校规建设,成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然而,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只有经过制度德性考量的校规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制度德性将"以生为... 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以及高校依法治校方略的实施,完善高校校规建设,成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然而,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只有经过制度德性考量的校规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制度德性将"以生为本"与"依法治校"的理念有效地整合起来,具有道德教化、提升人性、自我约束的功能。因此,高校在制定和执行校规时,要从确立德性原则入手,遵循正义程序,从而为自身的合法性奠定基础,为管理的实效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德性 校规 程序正义
下载PDF
线条:中国绘画的元语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晓源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0,共2页
总是有人问我,中西绘画的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我说在绘画的元语言不同,中国绘画讲究的是线条,以线带面,以线带块,以线带体,充沛的线条、丰富的表现力、高华典雅的意境,构成了中国绘画独特而生意盎然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 中西绘画 元语言 线条 生意盎然 表现力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话语转换——许渊冲翻译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西平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第3期37-40,共4页
在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上,许渊冲先生是一个里程碑。先生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根基,关注中国当下社会实际,在近30年的中译外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等,而... 在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上,许渊冲先生是一个里程碑。先生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根基,关注中国当下社会实际,在近30年的中译外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等,而其中最具特色和创造性的是他从《易经》中汲取智慧,总结出的"译者八论"。先生注重社会现实和实践,将其视作学术生命的源泉,以极大的学术自主、自觉、自信,解决中英互译实践问题,在中国人文学术科学走出学术"学徒期"的转型时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翻译理论 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译者八论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文化价值是文化传播的关键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西平 《文化软实力》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化价值是文化传播的核心,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研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外传史的研究,它同样是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重新认识的过程。如果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外播的文化意义,首先要树立文化自觉。本文从文... 文化价值是文化传播的核心,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研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外传史的研究,它同样是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重新认识的过程。如果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外播的文化意义,首先要树立文化自觉。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 文化传播 文化自觉 中华文化
下载PDF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西平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8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论证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本身考察,而是将中国文化特质放在世界文明的宽阔空间加以分析。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文化曾经直接影响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形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现代生活内在统一的特质。这个特质就是... 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论证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本身考察,而是将中国文化特质放在世界文明的宽阔空间加以分析。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文化曾经直接影响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形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现代生活内在统一的特质。这个特质就是在世界文明范围内,中华文化是最早从宗教形态转型为世俗形态的文化,从而系统回答了人离开神后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中华文化的世俗性特质也使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赋予了中华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性 宗教 儒家 包容性
下载PDF
宋代文字禪、看話禪與禪教關係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修平 《佛教文化研究》 2016年第2期3-18,2,389,共18页
中國禪發展至宋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大量公案、語錄的出現,形成了區別於默照禪的文字禪,不立文字的禪宗走上了文字化的道路,遣既吸引了大批文入學士的關注,也受到了大意宗杲等人的批評。大意宗呆通過提倡'看話... 中國禪發展至宋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大量公案、語錄的出現,形成了區別於默照禪的文字禪,不立文字的禪宗走上了文字化的道路,遣既吸引了大批文入學士的關注,也受到了大意宗杲等人的批評。大意宗呆通過提倡'看話禪'反對宋代禪宗文字化和默照禪的兩種趨向,遣對於糾正禪宗發展中出現的偏向有一定的意義。從禪教關係來看,兩者的内在張力其實是推動禪宗創立和發展的一種動力,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别傳'的禪宗發展至宋代,在走向文字化的大背景下,禪教的融合仍然是其發展的基本趨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字禪 看話禪 默照禪 禪教關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