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合一”的当代转化
1
作者 刘悦笛 《当代贵州》 2018年第49期79-79,共1页
近期参加了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跨学科国际论坛,令人深思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一中国人历来所倡“天人合一”智慧,究竟如何得以在当代转化?中国人最擅长天人相合,而西方人则力主天人相分,当然这是一种最粗浅的中西二分的比较看法。自工... 近期参加了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跨学科国际论坛,令人深思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一中国人历来所倡“天人合一”智慧,究竟如何得以在当代转化?中国人最擅长天人相合,而西方人则力主天人相分,当然这是一种最粗浅的中西二分的比较看法。自工业文明之后,天人对立的苦果,却被人类屡屡品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然的人为污染,因而,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再度得以复苏。这就意味着,“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恰逢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当代 国际论坛 天人相分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中国人 跨学科
下载PDF
“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在亚洲艺术学会京都年会上的演讲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悦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4-12,共9页
从"生活美学"的视角出发,当代中国艺术史理应被重新审视,政治、精英与日常生活美学分别对应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
关键词 生活美学 当代中国艺术史 政治生活美学 精英生活美学 日常生活美学 新的中国性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艺术思潮史:“生活美学”嬗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悦笛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8-53,共6页
从政治生活、精英生活到日常生活美学,从现实、现代到当代主义,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艺术这三十多年来,已经基本形成了三种生活模式,也就是"反映生活模式"、"提升生活模式"与"回归生活模式"。
关键词 当代中国 生活美学 艺术思潮 中国艺术史 嬗变 2009年 艺术经历 艺术中心
原文传递
作为“看见世界”与“假扮成真”的电影——再论走向新的“电影本体论”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悦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在当代分析美学当中,电影本体论不仅在物质本性上被定位为"移动影像",而且从内容本性上更有推进。斯坦利·卡维尔认为,电影是作为"看见的世界"而存在的,这就回应在银幕上现实发生了什么转变的问题,而肯达尔... 在当代分析美学当中,电影本体论不仅在物质本性上被定位为"移动影像",而且从内容本性上更有推进。斯坦利·卡维尔认为,电影是作为"看见的世界"而存在的,这就回应在银幕上现实发生了什么转变的问题,而肯达尔·沃尔顿则将电影视为"假扮成真",这就回答了观众为何相信电影所呈现之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本体论 沃尔顿 肯达尔 斯坦利 巴赞 成真 电影理论家 电影哲学 自动主义 福贵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观:指向“新的中国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悦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X期1-1,共1页
新世纪过去十年了,已经到了建构新的"中国艺术观"的时候了!"中国艺术观"之所以要新构,那是因为艺术变化了,艺术观却没大变,而对艺术本身——美术建筑、音乐影视、诗歌小说、舞蹈戏剧、设计工艺——的理解却发生了... 新世纪过去十年了,已经到了建构新的"中国艺术观"的时候了!"中国艺术观"之所以要新构,那是因为艺术变化了,艺术观却没大变,而对艺术本身——美术建筑、音乐影视、诗歌小说、舞蹈戏剧、设计工艺——的理解却发生了重大转变。艺术观的变动并不是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主义 当代中国文化 十年 中华美学学会 设计工艺 生活美学 历史化 卷轴画 文字化 西方批评
原文传递
美术馆:从“殿堂化”到“本土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悦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2,共2页
"美术馆"通常就是Art Museum的简译,它的全译应是"美术博物馆",因而不同于所谓的"艺廊"(Art Gallery),因为Gallery的原意只是窄长的敞廊,但在中文里这两个英文却总被混用。需要警觉的是,中国现在的美术馆在市场的牵引下越来越... "美术馆"通常就是Art Museum的简译,它的全译应是"美术博物馆",因而不同于所谓的"艺廊"(Art Gallery),因为Gallery的原意只是窄长的敞廊,但在中文里这两个英文却总被混用。需要警觉的是,中国现在的美术馆在市场的牵引下越来越像艺廊,而作为博物馆的美术馆之基本功能(特别是其教育功能)却是"缺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本土化 美术博物馆 教育功能 AR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