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肃反”中的刘志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温相
-
机构
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协调发展委员会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
文摘
就在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万里长征,还没有完全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向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区工作部(后改为白军工作部)部长贾拓夫了解陕北的革命情况。毛泽东同意贾拓夫的"红军在陕北立足扎根"的建议,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前进阵地。"(周维仁《贾拓夫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这一决定让红军找到了得以休养生息的根据地,也就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也是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西北苏区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承认"中央救了陕北"。这种"互救"背后的历史,就是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西北"肃反"。
-
关键词
刘志丹
西北
中国工农红军
中共党史出版社
毛泽东
白区工作
总政治部
休养生息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习仲勋延安时期二三事
- 2
-
-
作者
温相
-
机构
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协调发展委员会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8年第12期47-47,共1页
-
文摘
1936年9月,习仲勋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关中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也是伸向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触角。国共在此敏感地带常有摩擦。1940年6月起,国民党方面开始动用武力对关中地区实行小范围的零敲碎打,习仲勋针锋相对,立刻组织边区军民予以还击。1941年8月关中分区警备司令部成立,
-
关键词
习仲勋
毛泽东
关中地区
刘志丹
延安时期
知识分子干部
抢救
绥德
土改
民团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饶漱石的前半生
- 3
-
-
作者
温相
-
机构
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协调发展委员会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9年第10期61-64,共4页
-
文摘
1975年3月2日,一位患有病毒性肺炎的72岁老者病死在北京,他的名字叫饶漱石。这个名字往往是与"反党阴谋"、"反党同盟"联系在一起的。事隔27年以后,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正式给饶漱石立了传,并且在传记的前言写道:"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秘密工作,曾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及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
-
关键词
饶漱石
《中共党史人物传》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党史人物研究
1975年
秘密工作
建设事业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上将肖华纪事
- 4
-
-
作者
温相
-
机构
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协调发展委员会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毛泽东的"爱将"】
肖华,人称"娃娃司令",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他还不足40岁,是我军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并不以显赫的军功见长,却以出色的政治工作令毛泽东、周恩来、罗荣桓等人刮目相看。
-
关键词
肖华
上将
纪事
政治工作
高级将领
毛泽东
周恩来
罗荣桓
-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再谈光绪——有关晚清政局的浅见
- 5
-
-
作者
温相
-
机构
国际间金融合作组织协调发展委员会
-
出处
《同舟共进》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
文摘
《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假如光绪帝能多活一天》一文,勾起了笔者再谈光绪的兴趣。
-
关键词
光绪帝
晚清政局
2009年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