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设施番茄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淋失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德龙 王莹 +4 位作者 周珺 付瑞桐 张玉玲 虞娜 邹洪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2-1803,共12页
探讨设施蔬菜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淋失风险,可为设施蔬菜栽培合理施肥提供重要参考。以连续8 a设施番茄栽培田间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及与低、中、高量有机肥配施(M1NPK、M2NPK、M3NPK)5... 探讨设施蔬菜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淋失风险,可为设施蔬菜栽培合理施肥提供重要参考。以连续8 a设施番茄栽培田间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及与低、中、高量有机肥配施(M1NPK、M2NPK、M3NPK)5个处理,研究各施肥处理土壤全磷(Total-P)、有效磷(Olsen-P)和可溶性磷(CaCl_(2)-P)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磷素环境阈值和农学阈值随剖面分布的变化以及设施番茄栽培适宜的磷素施用量。结果表明:在0~5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Total-P、Olsen-P和CaCl_(2)-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含量均表现为0~10 cm土层显著高于30~50 cm土层(P<0.05);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Total-P、Olsen-P和CaCl_(2)-P含量均有所增加,且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施用中量(M2)和高量(M3)有机肥对0~20 cm土层土壤Total-P、Olsen-P和CaCl_(2)-P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土层,土壤磷素环境阈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数值依次为139.6 mg·kg^(−1)、152.4 mg·kg^(−1)、133.5 mg·kg^(−1)、86.1 mg·kg^(−1)和42.3 mg·kg^(−1);在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磷素农学阈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依次为185.1 mg·kg^(−1)、120.5 mg·kg^(−1)、92.8 mg·kg^(−1)和56.0 mg·kg^(−1)。以土壤磷素农学阈值所对应的土壤Olsen-P含量作为磷素淋失风险评价标准,通过土壤Olsen-P含量与施磷量(P2O5)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出设施番茄栽培适宜磷素(P2O5)用量为344.9~530.3 kg∙hm^(−2),其中有机肥供应的磷素(P2O5)用量为119.9~305.3 kg·hm^(−2)。综上,连续8 a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条件下,在施用化学氮磷钾肥(N 375 kg·hm^(−2)、P2O5225 kg·hm^(−2)和K2O 450 kg·hm^(−2))的基础上配施低量有机肥(15000 kg·hm^(−2)),不仅可以提高0~2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使番茄产量显著增加,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磷素淋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番茄 有效磷 可溶性磷 淋失风险 农学阈值 环境阈值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县级尺度玉米估产研究
2
作者 钱凤魁 王化军 +3 位作者 王祥国 于远俊 辛家佶 顾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52,共15页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研究区,采用WOFOST(world food studies)模型与遥感同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铁岭县玉米进行估产研究。通过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算法(exten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玉米估产敏感性参数的分析,以及本地化;通过采用参数自动率定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实现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为采样点产量的平均误差为852.39 kg·hm^(-2),模型模拟的精度达到92.82%。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模型估产精度,将遥感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与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数据同化,平均误差从同化前的852.39 kg·hm^(-2)降低为435.01 kg·hm^(-2),估产精度从92.82%提高到96.33%,有效提高了WOFOST模型估产的精度。结果表明:水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限制并不大,其产量形成主要受光温影响,对温度、光能利用效率和最大同化速率有关的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化后的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铁岭县玉米生长发育情况,产量验证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反演模型精度较好,反演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抽雄吐丝期差距较大,而在成熟期的差距不大;经过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之后,估产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说明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是一种有效地提高作物估产和产量预测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food studies模型 遥感 数据同化 玉米估产 铁岭县
下载PDF
不同量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番茄栽培土壤硝化潜势和pH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莹 周珺 +2 位作者 孙德龙 付瑞桐 张玉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目的】利用9年设施番茄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硝化潜势和pH的影响,为提高设施土壤供氮能力和减缓设施土壤酸化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田间试验位于辽宁沈阳,始于2013年,每年种... 【目的】利用9年设施番茄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硝化潜势和pH的影响,为提高设施土壤供氮能力和减缓设施土壤酸化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田间试验位于辽宁沈阳,始于2013年,每年种植一季番茄。设置施用尿素N 0、187.5、375.0、562.5 kg/hm^(2)4个水平(N0、N1、N2、N3),在每个氮水平下又设置施有机肥75000 kg/hm^(2)处理(MN0、MN1、MN2、MN3),共8个处理。2021年,于番茄第一穗果膨大期(S1)、第二穗果膨大期(S2)、收获期(S3)和休耕期(S4),采集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硝化潜势(NP)、pH、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以及休耕期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计算矿质氮(N_(min))占TN的比例(N_(min)/TN)。【结果】化学氮肥施用量、施用有机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土壤NP、pH和NO_(3)^(−)-N含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了S1期土壤NP,但提高了S2~S4期土壤NP。N1处理土壤pH与N0处理无显著差异,N2、N3处理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pH,且N3处理降幅显著大于N2处理(P<0.05);4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pH在S1、S2期无显著差异,在S3、S4期随化学氮肥施用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单施化肥处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pH下降速率分别为0.00~0.20ΔpH/a和0.00~0.08ΔpH/a。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番茄生长期土壤NO_(3)^(−)-N含量及收获期和休耕期土壤NH_(4)^(+)-N含量,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NO_(3)^(−)-N含量分别为4.43~197.35 mg/kg和35.16~400.04 mg/kg。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SOC和TN含量,显著降低土壤N_(min)/TN(P<0.05)。单施化肥处理土壤NP与NO_(3)^(−)-N含量和pH呈正相关,与NH_(4)^(+)-N含量呈负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NP与SOC、TN和S2期NO_(3)^(−)-N含量均呈正相关,与S2期pH和休耕期N_(min)/TN呈负相关。单施化肥处理土壤pH在S3和S4期与NH_(4)^(+)-N、NO_(3)^(−)-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pH在S1、S2和S4期与NH_(4)^(+)-N、NO_(3)^(−)-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pH在休耕期均与N_(min)/TN呈显著负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pH还与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番茄生长中后期土壤NO_(3)^(−)-N含量(硝化潜势),同时降低土壤N_(min)/TN,有效减缓土壤pH下降速率。尿素N 187.5 kg/hm^(2)与有机肥75000 kg/hm^(2)配施处理提高设施土壤供氮能力、减缓土壤酸化的效果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栽培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硝化潜势 土壤PH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三线融合的城市周边耕地分区保护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凤魁 项子璇 +1 位作者 王贺兴 孙福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4-1173,共10页
城市周边耕地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量化耕地自然质量特征以及周边立地条件的关系,融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要... 城市周边耕地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量化耕地自然质量特征以及周边立地条件的关系,融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要求,在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LESA)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特征的综合评价系统,建立鞍山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利用与保护分区,提出耕地保护分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鞍山市域主城区耕地可分为4类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区占80.70%,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占10.15%,城镇开发边界弹性用地区占3.98%,生态保育区占5.17%。评价结果综合反映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质量的差异性及立地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融合国土空间中三线划定的政策要求,对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布局进行有效探索,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开发边界弹性发展空间用地需求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LESA体系 适宜性评价 三线划定 城市主城区 鞍山市
下载PDF
镉对土壤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鑫 党秀丽 +3 位作者 赵龙 侯红 耿健 敖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786,共9页
为明确镉(Cd)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线虫的毒性效应及不同类型土壤中Cd的毒性差异,以生长量、生育率和繁殖量为评价终点,研究江西鹰潭红壤、江苏苏州水稻土、吉林长春黑土3种土壤中外源Cd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为明确镉(Cd)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线虫的毒性效应及不同类型土壤中Cd的毒性差异,以生长量、生育率和繁殖量为评价终点,研究江西鹰潭红壤、江苏苏州水稻土、吉林长春黑土3种土壤中外源Cd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以3种土壤总Cd含量推导出的Cd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毒性的EC50(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54.37、197.54 mg·kg^(-1)和287.02 mg·kg^(-1),对生育毒性的EC50分别为7.07、77.41 mg·kg^(-1)和103.09 mg·kg^(-1),对繁殖毒性的EC50分别为5.75、13.84 mg·kg^(-1)和85.94 mg·kg^(-1)。通过毒性阈值可知,线虫的评价终点对Cd毒性的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繁殖、生育、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碳酸钙和锰氧化物含量是影响土壤中Cd毒性的主要因素。基于有效态Cd含量推导得出3种土壤中的Cd毒性阈值与基于总Cd含量的毒性阈值相比差异缩小,说明有效态Cd含量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土壤中Cd毒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态镉 毒性效应 秀丽隐杆线虫 土壤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东滨海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珊 杨越超 +3 位作者 姚媛媛 刘燕 张淑刚 张衍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2-1024,共13页
山东滨海盐碱土壤盐分高、养分低、结构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因此有效开发和利用该地区土地对其农业增产增收至关重要。以东营市垦利区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荒地、草地、耕地、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滨海... 山东滨海盐碱土壤盐分高、养分低、结构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因此有效开发和利用该地区土地对其农业增产增收至关重要。以东营市垦利区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荒地、草地、耕地、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滨海盐碱土基本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的电导率(EC)和水溶性K^(+)、Na^(+)含量均表现为荒地>耕地>草地>林地,且荒地的EC和N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地;(2)土壤的全氮(N)和总有机碳含量(SOC)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荒地,各土壤0.25~2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SOC最高;(3)林地的机械稳定性平均质量直径(MWD)和>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R_(0.25))显著低于其他样地;(4)荒地的水稳性平均质量直径(WMWD)和>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_(0.25))显著低于其他样地;(5)团聚体破坏率(PAD)依次表现为荒地>耕地>草地>林地。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中>2 mm水稳性团聚体的表面和内部有较明显的颗粒、孔隙及黏结物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机械组成与MWD、R_(0.25)存在显著相关性;PAD与水溶性Na^(+)含量、0.25~2 mm组分水稳性团聚体SOC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有不同的影响。草地和林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滨海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均显著,林地具有更高的碳储量及团聚体水稳性,但机械稳定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土 土地利用类型 有机质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
7
作者 李庭宇 刘旭 +5 位作者 刘瑶岑 曲天儒 彭畅 朱平 葛壮 李双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黑土中微生物标识物氨基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调节黑土碳循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2018年选取其中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黑土中微生物标识物氨基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调节黑土碳循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2018年选取其中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三个处理进行秸秆微区田间试验。这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分别再设加入1 cm长玉米秸秆6000 kg/hm^(2)的处理(CKS、NPKS、MNPKS)和不加入玉米秸秆的处理(CK、NPK、MNPK),共6个处理。秸秆与土壤混匀后置于PVC框(长0.9 m、宽0.6 m、高0.6 m)内,PVC框上端高于地面20 cm。在PVC框埋入土壤60天(夏季)、150天(秋季)后,取土样测定理化性状及氨基葡萄糖(GluN)、氨基半乳糖(GalN)和胞壁酸(MurN)含量。微生物真菌残体碳和细菌残体碳含量依据各氨基糖含量计算。【结果】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能够促进氨基糖在土壤中的积累,其中第60天氨基葡萄糖分别显著增加18.81%和105.36%;胞壁酸分别显著增加19.62%和129.30%。两种施肥措施均能提升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的含量,而且MNPK处理微生物残体碳积累量较CK处理高出近1倍。各处理中真菌残体碳含量要远高于细菌残体碳含量,两种施肥措施均会降低真菌残体碳占微生物残体碳的比重,说明施肥会增加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对黑土有机碳积累的贡献。NPKS处理氨基葡萄糖占总氨基糖含量百分比明显增加,MNPKS处理真菌来源的氨基葡萄糖所占百分比也在第60天、第150天这两个时期内逐渐上升,表明真菌细胞死亡残体积累量在增加。【结论】添加秸秆后的MNPK处理促进了黑土中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NPK处理与秸秆添加相结合可以提高真菌残体碳在微生物残体碳中所占比重。因此,施肥和秸秆添加会使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残体的积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 长期施肥 秸秆添加 微生物残体碳 氨基糖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设施农田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曹万德 崔嘉华 +5 位作者 李娜 何雪莲 张玉玲 邹洪涛 张玉龙 虞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3,共9页
水氮措施影响设施土壤氮素的转化及硝化微生物活性,但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作用差异的影响尚不明确。以连续8年设施水氮耦合田间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WHC)(40%WHC、60%WHC和80%WHC)进行室内微宇... 水氮措施影响设施土壤氮素的转化及硝化微生物活性,但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作用差异的影响尚不明确。以连续8年设施水氮耦合田间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WHC)(40%WHC、60%WHC和80%WHC)进行室内微宇宙培养试验,通过添加乙炔抑制剂抑制自养硝化途径,研究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及参与自养硝化的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分析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古细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对自养硝化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水氮耦合下,不同硝化途径NH_(4)^(+)-N、NO_(3)^(-)-N含量以及参与自养硝化的AOA amo A和AOB amo A基因拷贝数均有显著差异。无乙炔培养7 d后,NO_(3)^(-)-N含量显著增加,而NH_(4)^(+)-N含量显著降低,AOA amo A和AOB amo A的基因丰度显著增加。添加乙炔后,NO_(3)^(-)-N、NH_(4)^(+)-N含量基本保持恒定,AOA amo A和AOB amo A基因丰度显著减少。水氮耦合显著影响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冗余分析(RDA)表明,NH_(4)^(+)-N含量、AOB amo A、NO_(3)^(-)-N-C_(2)H_(2)、AOA amo A可分别解释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变异的68.9%、34.9%、32.8%和24.4%。设施土壤存在自养硝化和异养硝化两种途径,60%~80%WHC各施氮处理均以自养硝化为主,占总硝化速率的65%~86%;仅40%WHC下,氮纯养分量300和525 kg·hm^(-2)处理以异养硝化为主,占总硝化速率的61%~77%。AOB和AOA共同驱动自养硝化,且AOB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水氮耦合 自养硝化 异养硝化 氨氧化微生物
下载PDF
稻秆碳氮在黑土种稻土壤颗粒有机质中的分配特征
9
作者 吴怡慧 王鸿飞 +4 位作者 张瑞 安晶 张玉玲 虞娜 邹洪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0-1441,共12页
颗粒有机质是土壤活性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敏感指标。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稻田土壤淹水期短,非淹水期长且多处于冻结状态,水稻秸秆碳氮在黑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颗粒有机质中的分配如何尚不清楚。通过室内培养试验,... 颗粒有机质是土壤活性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敏感指标。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稻田土壤淹水期短,非淹水期长且多处于冻结状态,水稻秸秆碳氮在黑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颗粒有机质中的分配如何尚不清楚。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将1%双标记(13C/15N)水稻秸秆添加到不同种稻年限(0、12、35、62和85 a)土壤,淹水培养150 d(培养温度20℃,淹水层1 cm),去除淹水层后冻结培养150 d(培养温度–15℃,饱和水分状态),研究水稻秸秆碳(氮)在不同种稻年限土壤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未添加和添加水稻秸秆处理,各年限稻田土壤POC和PON含量均低于对照土壤(0 a),添加秸秆处理的各年限土壤POC和PON含量在淹水培养5 d时明显增加,但其后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秸秆碳(氮)对各年限土壤POC(PON)的相对贡献率为0.2%~13.9%(0.4%~3.8%),分配进入到各年限土壤POC(PON)中的比率为0.7%~13.8%(1.4%~9.9%);经随后150 d冻结后,秸秆碳分配进入到0 a和12 a土壤POC和PON中的比率明显下降,秸秆氮分配进入到0 a和85 a土壤PON中的比率明显下降,而分配进入到其他年限土壤POC(PON)中的比率仍有增加。秸秆碳在土壤POC中的分配比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N、有效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秸秆氮在土壤PON中的分配比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东北典型黑土开垦种稻年限越长,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相对较低,而土壤C/N、有效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相对较高,秸秆碳氮在土壤颗粒有机质中的分配比率越大,土壤颗粒有机质对水稻秸秆添加的响应越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标记(13C/15N)水稻秸秆 颗粒有机碳(氮) 稻田土壤 黑土
下载PDF
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凤魁 王祥国 +2 位作者 顾汉龙 王大鹏 李鹏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推动农业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威胁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IPCC和农用物资投入数据核算2000—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利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通过LMDI指数分解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 推动农业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威胁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IPCC和农用物资投入数据核算2000—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利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通过LMDI指数分解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2015年农业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约为1759.66万t,较2000年(1048.19万t)增加67.88%,年均递增4.53%;研究期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碳排放增量变动可划分为“波动上升期(2000—2009年)—过渡期(2010—2015年)—平稳下降期(2016—2019年)”3个阶段。化肥施用是主要碳源,占比75.12%。2)分解模型测算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其碳减排比例分别为207.31%、21.56%、20.72%;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表现出较强的推动作用,实现349.59%的碳增量。3)相较于单因子来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交互结果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呈非线性增强特征,农业劳动力规模与其他因素叠加均呈现出双因子增强的作用效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受周边地区影响且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同时碳排放关键驱动因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本研究成果为推动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LMDI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东北三省
下载PDF
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龙海婷 荆桂花 +2 位作者 鹿美航 杨志峰 董元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盐(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液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IM,制备了ρ(IM)=3.15,6.30,9.45,12.60,15.75 g·L^(-1)的5种培养液,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IM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盐(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液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IM,制备了ρ(IM)=3.15,6.30,9.45,12.60,15.75 g·L^(-1)的5种培养液,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IM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添加IM能有效缓解小麦幼苗的盐胁迫效应,其中以ρ(IM)=12.60 g·L^(-1)的处理能显著促进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降低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与叶片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增加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并显著提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 小麦幼苗 盐胁迫 生长与生理特性
下载PDF
辽宁省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空间关联特征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钱凤魁 逄然然 +2 位作者 于洋 徐欢 韩春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探讨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的关联特征对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现有研究缺乏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制约了从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工作的发展。为此,本文以辽宁省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 探讨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的关联特征对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现有研究缺乏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制约了从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工作的发展。为此,本文以辽宁省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和西部丘陵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关联特征,应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各个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的具体作用影响。研究表明:1)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综合指数和耕地质量整体呈现中部平原区较优,西部丘陵区和东部山地区较差的综合特征。2)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综合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其中东部山地区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45;中部平原区居中,相关系数为0.24;西部丘陵区较低,相关系数仅为0.17。3)不同地貌区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作用影响机制不同。其中最大斑块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提升均具有显著影响;而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大小、聚合度指数分别对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西部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影响较大。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地貌区的耕地景观格局指数与耕地质量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关联性,同时各个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作用影响不同,为实现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质量高效协同作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景观 耕地质量 空间自相关 空间误差模型 地貌区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与LESA体系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凤魁 项子璇 +1 位作者 王贺兴 顾汉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248,共10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快速准确摸清耕地质量家底和建立耕地保护分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最小数据集精选指标,构建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LESA)体系,开... 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快速准确摸清耕地质量家底和建立耕地保护分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最小数据集精选指标,构建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LESA)体系,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分析耕地质量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特征并划定耕地保护分区。结果表明:(1)自然质量指标最小数据集由砂粒、有机质、全钾、有效磷、pH值、综合污染指数、耕层质地、容重、阳离子交换量组成,立地环境指标最小数据集包括排水条件、连片度、生态兼容性、河流距离、路网密度、灌溉能力、农田林网化率、耕地利用类型。(2)采用LESA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自然质量指数及立地环境指数,确定LESA体系为FLESA=0.5FLE+0.5FSA(FSA、FLE、FLESA分别为耕地立地环境条件、自然质量条件和综合分值),采样点综合评分为51.517~81.838。综合比选各插值误差检验结果后采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耕地质量结果空间插值,评价单元耕地质量综合评分为52.148~79.624。(3)铁岭县耕地资源可划分为5个等级区:1级区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核心保护区,占比20.52%;2级区划分为耕地自然地力条件重点治理区,占比36.79%;3级区和4级区耕地土壤和立地条件均存在多样性的限制因素,可划分为耕地综合整治区,占比36.33%;5级区划分为耕地生态自然保育区,占比6.36%。(4)经计算基于最小数据集与LESA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有效系数为0.615,相对偏差系数为0.009,说明该体系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准确,可信度较高。该研究成果简化了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了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为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LESA体系 铁岭县
下载PDF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萝卜氮代谢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庆彬 卢洁春 +4 位作者 徐宇飞 彭春娥 赵红玲 向亚美 张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4,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尿素配施ZNC(UZ)3个处理,研究基施和根部灌施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萝卜氮素吸收、同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处理相比,UZ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萝...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尿素配施ZNC(UZ)3个处理,研究基施和根部灌施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萝卜氮素吸收、同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处理相比,UZ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萝卜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显著增强,叶片和肉质根中氮素含量显著增高,萝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净收益分别提高8.64%、20.81%、8.60%和10.07%;萝卜肉质根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ZNC具有调控土壤氮素转化,促进萝卜氮素吸收、转运、同化和利用,提高萝卜氮素利用效率,达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 萝卜 氮素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范利荣 晁赢 +6 位作者 阎祥慧 王建新 诸葛玉平 娄燕宏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0-2339,共10页
为评价和比较不同来源谷子(Setaria italica)在萌发期的耐镉性,本研究选用58份谷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100 mg·L^(−1)镉溶液进行镉胁迫,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双层滤纸法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进行谷子种质萌发期的耐镉性鉴定;通过主... 为评价和比较不同来源谷子(Setaria italica)在萌发期的耐镉性,本研究选用58份谷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100 mg·L^(−1)镉溶液进行镉胁迫,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双层滤纸法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进行谷子种质萌发期的耐镉性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各萌发指标在耐镉性评价中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8份谷子种质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镉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的耐镉性差异显著(P<0.05),胚根较胚芽对镉胁迫更敏感;谷子品种的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对镉胁迫较为敏感,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0.83%、57.56%、57.80%。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可作为谷子耐镉性评价的关键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8份谷子种质分为耐镉型、中间型和镉敏感型3类,其中耐镉谷子品种占比20.69%,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得分值>5的8份耐镉型品种,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耐镉性 萌发期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高效解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能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成凯 蒙悦 +4 位作者 殷志秋 康耀卫 苑莹 王丹丹 解志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740-4751,共12页
【背景】硅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能力而被广泛报道,但传统施肥对硅肥的忽略使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不断降低,因此建立高效提高土壤有效硅的方式尤为重要。【目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影响作物对硅的吸收利用,通过施... 【背景】硅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能力而被广泛报道,但传统施肥对硅肥的忽略使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不断降低,因此建立高效提高土壤有效硅的方式尤为重要。【目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影响作物对硅的吸收利用,通过施用具有解硅能力的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有效硅的持续活化,不仅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减少化肥的施用。【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土壤解硅菌的富集、分离纯化,并测定其解硅能力、耐盐碱性、耐低氧性、解磷、解钾、解纤维素能力;利用孔雀绿染色及沙黄溶液复染法测定高效解硅菌芽孢形成率,最后通过盆栽试验探究高效解硅菌株对玉米的促生作用。【结果】筛选获得2株高效解硅菌,分别为菌株MB22及MB35-5,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鉴定为Priestia aryabhattai。培养液有效硅浓度分别为空白处理的1.5倍和1.7倍,为对照菌株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 3016处理的1.1倍和1.2倍。2株高效解硅菌表现出较好的耐盐碱性,MB35-5功能最强,在pH 10.0、10%NaCl、10%KNO_(3)条件下培养液有效硅浓度为0.28−0.37 mmol/L。MB22和MB35-5产芽孢率分别为68%和55%,分别为对照菌株3016的1.69倍和1.37倍。MB35-5对磷、钾和纤维素都有一定的活化利用能力。盆栽试验表明,2株菌均显著提升了玉米株高及根系干重,其中MB35-5促生效果最好,平均株高是空白处理的1.39倍,是对照菌株3016处理的1.14倍,根系干重为空白处理的1.37倍,是对照菌株3016处理的1.24倍。【结论】筛选得到2株高效解硅菌MB22和MB35-5,其中高芽孢率的MB35-5还具有解磷、解钾、降解纤维素和促生功能,同时具备耐盐碱、耐低氧等抗逆性,表明该菌株具有进一步试验和研发的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硅细菌 芽孢杆菌 耐盐碱细菌 芽孢形成率 促生
原文传递
农用无机纤维对镉胁迫下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欢欢 鹿美航 +1 位作者 鹿俊华 董元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64,共11页
研究农用无机纤维(IF)对镉(Cd)胁迫下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IF和污染土壤体积比分别为1∶19(IF1)、1∶9(IF2)和3∶17(IF3)的IF对Cd污染土壤(ω(Cd)=50 mg/kg)上黑麦草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和Cd质... 研究农用无机纤维(IF)对镉(Cd)胁迫下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IF和污染土壤体积比分别为1∶19(IF1)、1∶9(IF2)和3∶17(IF3)的IF对Cd污染土壤(ω(Cd)=50 mg/kg)上黑麦草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和Cd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抑制了黑麦草的生长,IF1处理能有效促进黑麦草的生长,降低黑麦草根系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提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土壤中有效硅的质量分数,增加黑麦草根和叶的Cd质量分数和地上部Cd积累量。IF2和IF3处理对Cd胁迫下黑麦草的促生作用不明显,但也能改善黑麦草根和叶的上述生理生化指标,且与IF1处理差异不显著;IF2和IF3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硅质量分数,降低土壤有效Cd质量分数,降低黑麦草叶片与根系中Cd质量分数与Cd积累量。本研究可为开辟外源物质提高植物耐Cd性,强化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绿色新途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无机纤维 土壤CD污染 黑麦草 植物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