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究竟何为金融社会工作: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进 方舒 周晓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6-23,共8页
金融社会工作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一个新兴实践领域。在这里,“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服务对象的一切与钱、经济和金融资源有关的事务,包括服务对象的收入、财富与资产、消费、信用、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金融社会工作采用改善服务对象... 金融社会工作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一个新兴实践领域。在这里,“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服务对象的一切与钱、经济和金融资源有关的事务,包括服务对象的收入、财富与资产、消费、信用、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金融社会工作采用改善服务对象金融能力的基本工作方法,来达到实现金融福祉的核心目标。美国金融社会工作建立在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的理论框架之上,它解释了普惠金融、金融知识与技能、金融能力和金融福祉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确定不同的金融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在中国,可以通过开创和完善课程课纲体系、开拓服务新场域、梳理和评估服务成效、增强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以及加强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个广泛的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工作 普惠金融 金融能力 金融福祉
下载PDF
金融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美国的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进 玛格丽特.谢若登 迈克尔.谢若登 《社会建设》 CSSCI 2019年第2期19-22,共4页
过去三十年来,金融社会工作,或者说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开展的与“钱财”相关的服务,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虽然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论、概念和实务仍在持续发展中,但把金融社会工作简单理解为帮助服务对象理财或者仅是帮助服务... 过去三十年来,金融社会工作,或者说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开展的与“钱财”相关的服务,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虽然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论、概念和实务仍在持续发展中,但把金融社会工作简单理解为帮助服务对象理财或者仅是帮助服务对象增加金融素养是不精确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原有的“金融社会工作”词条包含了一个比较狭窄的范畴。结合最新的理论和实务发展,我们重新撰写了这一词条,采用一个更宽泛的定义:金融社会工作通过完善个体和家庭的金融能力和推动资产积累来改善金融福祉,并进而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其他目标的实现。实现金融福祉是金融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提高金融能力和推动资产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工作内容。金融社会工作以金融能力和资产建设为核心工作内容,在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也在过去的努力和实践中取得了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金融能力 美国 牛津大学出版社 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服务 实务发展 资产建设
下载PDF
贫困治理转型中社会工作参与普惠金融的作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莹莹 黄进 《开发研究》 2023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会出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整体区域性反贫困向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精细化反贫困转变,从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治理向解决发展问题的相对贫困治理转变,从减缓...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会出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整体区域性反贫困向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精细化反贫困转变,从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治理向解决发展问题的相对贫困治理转变,从减缓贫困向预防贫困转变,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统性任务转变。这些转变对我国贫困治理以及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普惠金融在以往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和瓶颈,深刻制约了其反贫困实效。因此,要想提升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能,需要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社会服务,因其在价值追求、理论视野和方法技巧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推进普惠金融反贫困中发挥一系列重要作用,如测量评估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提升金融能力与素养,增强农民人力资本,协助开发针对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转型 普惠金融 社会工作
下载PDF
从想象力到实践力:社会工作创造社会新愿景——评《迈向宜居的生活:社会工作的21世纪议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进 《社会建设》 CSSCI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202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马克·罗兰特·兰克(Mark Rank)主编,郭申阳教授、彭瑾教授和付琳赟博士生共同翻译的《迈向宜居生活:社会工作的21世纪议程》一书。首先感谢郭申阳老师的赠书,让我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这一... 202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马克·罗兰特·兰克(Mark Rank)主编,郭申阳教授、彭瑾教授和付琳赟博士生共同翻译的《迈向宜居生活:社会工作的21世纪议程》一书。首先感谢郭申阳老师的赠书,让我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这一本美国社会工作研究者和教育者思考专业未来的新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在面临诸多社会挑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13项核心议程的努力,在新世纪实现“宜居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21世纪议程 实践力 申阳 博士生 想象力
下载PDF
以资产建设为平台整合社会服务:美国儿童发展账户的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进 邹莉 周玲 《社会建设》 CSSCI 2021年第2期54-63,共10页
儿童发展账户是一种通过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儿童长期发展积累资产的社会投资类型的社会政策。本文以美国儿童发展账户政策为例,系统阐述它的设计、执行、操作与成效,讨论它与贫困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并探索儿童发展账户与其他社会福利... 儿童发展账户是一种通过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儿童长期发展积累资产的社会投资类型的社会政策。本文以美国儿童发展账户政策为例,系统阐述它的设计、执行、操作与成效,讨论它与贫困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并探索儿童发展账户与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协调整合的模式。研究发现,儿童发展账户能够帮助贫困儿童家庭累积一定的资产,并在积累资产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儿童发展账户逐渐形成一个包容其他社会服务的政策平台,对儿童发展账户的研究有助于摸索综合的、多渠道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儿童贫困 资产建设 社会服务 儿童发展账户
下载PDF
青年父母资产建设对其教育期望和子女学业的影响--基于CFPS 2018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张莹莹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4期110-129,共20页
当前青年父母已成为应对“一老一小”人口问题的中坚力量,但现实中他们的婚育意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成本的压力。已有研究和政策实践表明,各国政府设置的旨在帮助家庭资产建设的公共政策能长期支持青年父母应对育儿成本压力,并且有... 当前青年父母已成为应对“一老一小”人口问题的中坚力量,但现实中他们的婚育意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成本的压力。已有研究和政策实践表明,各国政府设置的旨在帮助家庭资产建设的公共政策能长期支持青年父母应对育儿成本压力,并且有助于家庭子女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分析得出,青年父母为子女教育进行的专门储蓄能够对子女的学业表现产生积极影响,而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在产生这种影响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从资产建设政策理念出发思考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型逻辑,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推动家庭福利政策创新,需要重点关注青年父母这一关键群体,政府要积极推动家庭为本的资产建设政策和项目,如儿童发展账户制度,切实为青年父母提供制度性的育儿支持,进而增强青年人群的婚育意愿、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父母 资产建设 教育期望 学业表现 家庭福利
下载PDF
金融福祉:促进青年发展的新工具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晓春 方舒 黄进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0,共8页
在回顾青年经济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金融福祉这一新兴理论框架,结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论证了金融福祉对现有青年发展十大领域有多重的积极影响。结合规划的有关内容及现有提升青年金融福祉的实践探索,就通过... 在回顾青年经济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金融福祉这一新兴理论框架,结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论证了金融福祉对现有青年发展十大领域有多重的积极影响。结合规划的有关内容及现有提升青年金融福祉的实践探索,就通过提升青年内在金融素养和提供外在金融机会两个策略提升青年金融福祉、促进青年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展 青年政策 金融福祉 金融能力 金融社会工作
下载PDF
国际视域中的非正式志愿服务研究:概念、理论与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夏雨 李昂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2022年第4期2-21,201,共21页
开展志愿服务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其特殊的制度要求和实践方式。在我国,受传统仁爱、互助思想的影响,非正式志愿服务往往以“助人”的形式更加灵活、即时地发生在人们... 开展志愿服务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其特殊的制度要求和实践方式。在我国,受传统仁爱、互助思想的影响,非正式志愿服务往往以“助人”的形式更加灵活、即时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概念、理论与服务机制相比正式志愿服务并不清晰。为了促使非正式志愿服务在特定社会福利体系下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国际化的宏观视域中关注非正式志愿服务不同定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如此不仅能完善志愿服务学科体系,增进与志愿服务国际对话,还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将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志愿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回顾国际视域中非正式志愿服务的相关文献,梳理相关概念内涵,阐明影响人们参与非正式志愿服务的因素,并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志愿服务的理论定位和研究进展,以期对我国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志愿服务 国际视域 理论框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