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饮水除氟剂蛇纹石降氟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付松波 孙殿军 +4 位作者 宋丽 徐春蓓 于光前 吴玉 万桂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研究确定蛇纹石降氟效果和最佳降氟条件 ,为广大地氟病病区提供新的防病措施。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观察 ,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水温、p H、粒度、接触时间、再生剂浓度对蛇纹石降氟容量的影响。结果 对蛇纹... 目的 研究确定蛇纹石降氟效果和最佳降氟条件 ,为广大地氟病病区提供新的防病措施。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观察 ,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水温、p H、粒度、接触时间、再生剂浓度对蛇纹石降氟容量的影响。结果 对蛇纹石降氟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 :接触时间、粒度、再生剂浓度。降氟最佳操作条件为 :粒度 6 0~ 80目 ,明矾液浓度 0 .0 739mol/L ,接触时间 30 min。水温对降氟效果无显著影响 ;p H在 7.16~ 8.18之间 ,蛇纹石降氟容量没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利用蛇纹石降氟 ,效果明显 ,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剂 蛇纹石 饮水 降氟容量
下载PDF
国际氟研究最新进展——第24届国际氟研究协会学术会议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殿军 王丽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0-412,共3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日本、印度、波兰、英国等多个国家氟研究最新进展 ,内容涉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研究等。国外对氟的实验研究进行得较早 ,涉及面较广 ,此次会议包括氟对生化的影响、组织器官的损害、肿瘤基因表达和免疫等多方面的... 本文综述了中国、日本、印度、波兰、英国等多个国家氟研究最新进展 ,内容涉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研究等。国外对氟的实验研究进行得较早 ,涉及面较广 ,此次会议包括氟对生化的影响、组织器官的损害、肿瘤基因表达和免疫等多方面的研究 ,其中既包括了氟的危害 ,也包括了氟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尤其是对氟与肿瘤的关系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资料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现场流行病学 实验研究 研究进展 国际氟研究协会 学术会议
下载PDF
我国地方性砷中毒基础研究工作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付松波 陈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5-587,共3页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类确认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现已知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此病的流行,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是流行较重的国家。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类确认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现已知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此病的流行,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是流行较重的国家。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青海、贵州等省(自治区)发现了地砷病病区。特别近些年通过全国调查及水源含砷量筛查,又在安徽,河南、北京、四川等省(市)查出砷超标水井,其中有些地区还发现了可疑病人。目前,按病区乡人口计算,全国受威胁人口约300余万,确诊病人超过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基础研究 进展
下载PDF
亚砷酸钠处理前后人胚胎皮肤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付松波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处理前后人胚胎皮肤细胞(HE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NaAsO2处理前后HES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并反转录成cDNA。分别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成探针,与载有4096个靶基因的表达谱...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处理前后人胚胎皮肤细胞(HE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NaAsO2处理前后HES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并反转录成cDNA。分别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成探针,与载有4096个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经NaAsO2作用后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出包括细胞凋亡、DNA合成修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125个,其中65个表达上调,60个表达下调。结论NaAsO2能引起HES细胞内多种基因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人胚胎皮肤细胞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原癌基因 地方性砷中毒
下载PDF
克山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宇 王铜 +9 位作者 裴俊瑞 李兴洲 高琳 闫丽佳 李奇 侯杰 周令望 张立君 冯红旗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克山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选取41例克山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1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全血含硒量.采用5,5’-二硫双... 目的探讨克山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克山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选取41例克山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1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全血含硒量.采用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光光度法检测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同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克山病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先用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有意义变量,再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血含硒量病例组[(34.86±13.14)μg/L]明显低于时照组[(40.97±13.6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P〈0.05);GSH—Px活力病例组[(104.10±34.19)U/L]明显低于对照组[(118.57±25.49)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P〈0.05)。在问卷调查中,经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人均收入水平[比值比(OR)=2.570]、肉类(OR=0.284)和蛋类(OR=0.347)的摄入次数与克山病发生有统计学联系,结论在克山病病区人群中,机体内全血含硒量和GSH—Px活力的下降、年人均收入水平低很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动物性蛋白摄入的增加可能对克山病的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人群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松波(综述) 孙殿军(审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证实,长期砷暴露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慢性砷中毒.个体之间对砷中毒的易感性存在差异。Chung等采用氢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智利一个慢性砷中毒病区的11个家庭的尿中砷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胞孩子...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证实,长期砷暴露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慢性砷中毒.个体之间对砷中毒的易感性存在差异。Chung等采用氢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智利一个慢性砷中毒病区的11个家庭的尿中砷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胞孩子的尿砷甲基化模式的相关性比父母的高,表明遗传因素在个体间砷代谢差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墨西哥、中国和智利慢性砷暴露人群尿砷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发现.砷代谢有种族和性别的差异。这种差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剂量水平、暴露途径、饮食以及个体所暴露砷的特定类型。参与砷生物转化过程的某些酶,如砷甲基转移酶等的基因多态性也与这种差异有重要关系。对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最终从基因水平阐明砷中毒的作用机制。作者就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DN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玉霞 姜树林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0 mg/L的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 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 目的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0 mg/L的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 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动量。结果除氟组血、肝、肾3种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50.0 mg/L砖茶水组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0 mg/L砖茶水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砖茶水组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活化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含氟量1.5 mg/L)引起大鼠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DNA损伤 石棉 蛇纹石
下载PDF
全国第三次碘缺乏病防治监测实验室盐碘外质控样测定结果
8
作者 刘颖 于钧 +1 位作者 付可月 张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磺缺乏病 防治 监测 实验室 外质控样测定
下载PDF
全国地氟病、地砷病重点监测汇总会(2004—2005)在延吉市召开
9
作者 赵丽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1-661,共1页
2006年9月16—19日,全国地氟病、地砷病重点监测汇总会(2004—2005)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副主任孙殿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孙贵范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 2006年9月16—19日,全国地氟病、地砷病重点监测汇总会(2004—2005)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副主任孙殿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孙贵范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刘开泰教授及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氟砷组的部分专家和全国地氟病、地砷病重点监测项目省份的代表共计83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延吉市 氟砷 监测 病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方病控制中心 专家咨询委员会
下载PDF
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保证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10
作者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1,共1页
2007年1月16-18日,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实验室质量保证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孙殿军副主任、申红梅主任助理,黑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常铁中科长,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 2007年1月16-18日,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实验室质量保证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孙殿军副主任、申红梅主任助理,黑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常铁中科长,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以及地病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的专家共7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控制中心 氟病防治 防治机构 哈尔滨市 质量保证 实验室 砷测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下载PDF
PAS染色法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晓哲 阎玉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5期416-417,F003,共3页
本文介绍了PAS染色法(过碘酸-雪夫染色)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染色过程。应用缺碘病区粮食喂养大鼠,造成缺碘性甲状腺肿。由于甲状腺球蛋白(糖蛋白)对PAS呈阳性反应,因此应用PAS染色来确定滤泡腔内甲状腺球蛋白的... 本文介绍了PAS染色法(过碘酸-雪夫染色)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染色过程。应用缺碘病区粮食喂养大鼠,造成缺碘性甲状腺肿。由于甲状腺球蛋白(糖蛋白)对PAS呈阳性反应,因此应用PAS染色来确定滤泡腔内甲状腺球蛋白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为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提供较可靠的形态学指标。本文还对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染色 甲状腺肿 地方性 球蛋白
下载PDF
紫外线与砷化物对人胚胎皮肤上皮细胞联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立 沈雁峰 +1 位作者 傅松波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砷化物和紫外线是否具有联合作用。方法以紫外线(UV)照射启动人胚胎皮肤(HES)细胞后,加入砷化物(NaAsO2/DMA),采用彗星实验、电镜形态学观察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相应的变化。结果在彗星实验中,经UV与砷化物先后作用后,HES产生... 目的探讨砷化物和紫外线是否具有联合作用。方法以紫外线(UV)照射启动人胚胎皮肤(HES)细胞后,加入砷化物(NaAsO2/DMA),采用彗星实验、电镜形态学观察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相应的变化。结果在彗星实验中,经UV与砷化物先后作用后,HES产生的拖尾率30.12%(UV和NaAsO2处理组)和22%(UV和DMA处理组),高于UV处理组(8%)分别与NaAsO2处理组(9.8%)与DMA处理组(12.9%)之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有明显的细胞增长旺盛的形态学改变;基因芯片结果有旺盛的促细胞生长繁殖和细胞信号系统的蛋白基因表达。结论实验中UV和NaAsO2以及与DMA联合作用于HES细胞,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物 紫外线 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全国第七届地氟病地砷病学术交流会预备通知
13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地氟病 地砷病
下载PDF
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各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2 位作者 石玉霞 沈雁峰 赵新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大鼠分别补充酪蛋白 4 0 g/kg和 VC 1g/kg,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质和 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结果 不论是组织学改变还是超微结构 ,加蛋白质和加 VC组大鼠细胞损伤均较轻 ,尤其是加 VC组更为明显。结论 蛋白质和 VC对氟中毒大鼠细胞 ,尤其是亚细胞膜性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证明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氟的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蛋白质 维生素C 病理变化
下载PDF
饮茶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5 位作者 石玉霞 于光前 万桂敏 付松波 宋丽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复制饮茶型氟中毒动物病理模型。方法 通过生化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实验组大鼠血、尿、骨氟含量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 P <0 .0 0 1) ,且 10 0 %出现氟斑牙。2光镜下可见 ,饮砖茶... 目的 复制饮茶型氟中毒动物病理模型。方法 通过生化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实验组大鼠血、尿、骨氟含量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 P <0 .0 0 1) ,且 10 0 %出现氟斑牙。2光镜下可见 ,饮砖茶水组大鼠胫骨干骺端骨小梁增多、变密 ,相互连接成网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萎缩、形态不规则 ;肝细胞浊肿变性 ;心肌纤维间隙增大。结论 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水确实可以引起氟中毒 ;砖茶氟不仅损害骨组织 ,造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同时也影响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尤以肾脏受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形态学
下载PDF
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剂量效应关系及其上限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运起 孙殿军 +6 位作者 杨晓静 孙玉富 刘立志 李德云 周定友 张莉莉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儿童 摄人量 氟中毒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高海拔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钙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立志 孙殿军 +5 位作者 高彦辉 刘运起 杨晓静 邓佳云 王建光 头戈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方法动态观察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Ca)、磷(P)水平。结果砖茶水组ALP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砖茶水组血清Ca在30d时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渐回...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方法动态观察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Ca)、磷(P)水平。结果砖茶水组ALP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砖茶水组血清Ca在30d时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渐回升接近对照组水平;砖茶水组血清P在30d时高于对照组,以后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高海拔饮茶型氟中毒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碱性磷酸酶 砖茶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小时代谢实验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立志 王丽华 +10 位作者 徐春蓓 于光前 付松波 刘运起 石玉霞 宋丽 吴玉 于钧 高彦辉 万桂敏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 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 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 h 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 h时,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7 mg/kg,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94 mg/kg;血中砖茶氟高峰出现较NaF早,随时间延长,血氟水平逐渐降低,至24 h时,血中NaF和砖茶氟水平仍然很高,可见在 24 h内机体不能将摄入的氟全部排出。两组大鼠各器官不同时间氟水平比较可见,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大多数器官(脾脏除外)中含氟量峰值均出现在灌胃后0.25 h,然后逐渐下降,至24 h,除骨组织外,两组氟在肌肉、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等软组织中也有轻度蓄积作用。结论在高海拔大鼠体内,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砖茶氟在骨组织中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高海拔 大鼠 代谢
下载PDF
饮水砷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桂敏 于光前 +1 位作者 付松波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饮水砷快速检测方法,为生产饮水砷检测试剂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砷斑法原理进行反应酸、还原剂体系的配比、使用量及使用条件、检测试纸条及标准比色板的制备和条件实验。结果测定10ml样品饮水砷时,加入0.35ml硫酸(1+1)、0.... 目的研究饮水砷快速检测方法,为生产饮水砷检测试剂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砷斑法原理进行反应酸、还原剂体系的配比、使用量及使用条件、检测试纸条及标准比色板的制备和条件实验。结果测定10ml样品饮水砷时,加入0.35ml硫酸(1+1)、0.4~0.5g10~20目锌粒、0.03~0.04g碘化钾、0.03~0.04g氯化亚锡,反应30min。与国家标准方法同时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及现场采集的水样,几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半定量饮水砷快速测定方法可用于饮水砷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砷 饮水 标准比色板 筛查 试纸条 反应 快速测定方法 使用量 砷斑法 检测试剂盒
下载PDF
1991-2005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刘运起 赵丽军 +4 位作者 沈雁峰 于光前 赵新华 孙玉富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全国地氟病各年度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工作按国家地氟病重点监测方案执行。结果①饮水型地氟病... 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全国地氟病各年度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工作按国家地氟病重点监测方案执行。结果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长34个百分点,但水氟≤1.0 mg/L改水降氟工程数量则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增长了28个百分点,到2005年改炉改灶完成率达到47.22%;降氟炉灶合格率增长了26个百分点,达到92.54%;③饮水氟≤1.0 mg/L的监测点数量呈下降趋势,与水氟≤1.0 mg/L的改水工程数量减少一致;④玉米氟≤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减少, >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增加;辣椒氟≤1.0和>1.0 mg/kg的监测点数量增减变化甚微,但92%以上监测点辣椒含氟量超标:⑤饮水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和>30%~6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60%~80%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燃煤污染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结论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加,但≤1.0 mg/L改水工程减少和水氟回升;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年度递增,降氟炉灶合格率达到90%以上;玉米和辣椒含氟量下降,但幅度不大;③无论饮水型地氟病还是燃煤型地氟病,其病情被控制的监测点数量均增加,重病区监测点数量则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监测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