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50,共7页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褶皱5种类型的参照系、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褶皱5种类型的参照系、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包裹物所显示的对凹式显微褶皱(oppositelyconcavemicrofold即OCM),按其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足虫结构
对凹式显微褶皱
造山带变质岩
变质变形史
变斑晶
包裹物
显微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东秦岭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本仁
张宏飞
+3 位作者
许继锋
凌文黎
欧阳建平
韩吟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归属于扬子陆块构造-地球化学省的地球化学论证;(3)关于东秦岭蛇绿岩铅同位素的Dupal型特征及其同三江地区(属古特提斯范围)蛇绿岩的相似性的揭示;(4)北秦岭元古宙基底可能为古洋岛型微陆块的地球化学证据;(5)东秦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消减及聚汇带壳-幔再循环的地球化学证据;(6)关于陆-陆碰撞过程中杨子陆块边缘(南秦岭)俯冲于华北陆块边缘(北秦岭)之下,从碰撞型花岗质岩浆源区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的直接证据。这些初步成果说明同位素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造山带研究中是具有重要前景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填图
化学地球动力学
造山带
东秦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游振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地矿部壳幔体系组成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文摘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褶皱5种类型的参照系、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包裹物所显示的对凹式显微褶皱(oppositelyconcavemicrofold即OCM),按其形态特征。
关键词
百足虫结构
对凹式显微褶皱
造山带变质岩
变质变形史
变斑晶
包裹物
显微构造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东秦岭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本仁
张宏飞
许继锋
凌文黎
欧阳建平
韩吟文
机构
地矿部壳幔体系组成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1-5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总结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东秦岭造山带的初步经验,并以较成功的实例来说明,内容包括:(1)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幔源和壳源岩石化学和Nd、Pb同位素组成及壳幔演化差异的确定;(2)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应归属于扬子陆块构造-地球化学省的地球化学论证;(3)关于东秦岭蛇绿岩铅同位素的Dupal型特征及其同三江地区(属古特提斯范围)蛇绿岩的相似性的揭示;(4)北秦岭元古宙基底可能为古洋岛型微陆块的地球化学证据;(5)东秦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消减及聚汇带壳-幔再循环的地球化学证据;(6)关于陆-陆碰撞过程中杨子陆块边缘(南秦岭)俯冲于华北陆块边缘(北秦岭)之下,从碰撞型花岗质岩浆源区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的直接证据。这些初步成果说明同位素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造山带研究中是具有重要前景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同位素
填图
化学地球动力学
造山带
东秦岭
Keywords
isotopic mapping
chemical geodynamics
crust-mantle recycling at ancient convergent zone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subduction.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与化学地球动力学在东秦岭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
张本仁
张宏飞
许继锋
凌文黎
欧阳建平
韩吟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