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卫星遥感对通南巴油气地质特征的研究
1
作者 祁林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1期16-19,T005,共5页
通南巴(原称涪阳坝—南阳场)背斜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米苍山和大巴山前缘,在东经106°30′—107°15′、北纬31°15′—32°15′之间。本文是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功能,对MSS影像信息进行解译识别。即... 通南巴(原称涪阳坝—南阳场)背斜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米苍山和大巴山前缘,在东经106°30′—107°15′、北纬31°15′—32°15′之间。本文是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功能,对MSS影像信息进行解译识别。即对地层区分进行探讨;对构造的圈闭形态和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部分钻井和物探资料,对圈闭及含油气性预测做出肯定的评价;同时对勘探工程、钻井孔位选择提出建议。图像处理是在S_(101)系统和S_(575)系统上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油气地质 构造圈闭 地层单元影像 构造影像 勘探
下载PDF
浅谈石油测井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与防护
2
作者 任学华 战利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7年第3期50-51,64,共3页
浅谈石油测井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与防护任学华,战利(地矿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610081)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有补... 浅谈石油测井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与防护任学华,战利(地矿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610081)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有补偿中子和岩性密度测井;使用的射线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业 测井 放射性同位素 防护
下载PDF
现实与思考──对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剖析
3
作者 虞孟良 唐黎明 +3 位作者 孟伟 陈加荣 靳诺 王冠军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1998年第1期1-13,共13页
关键词 石油公司 工业发展 发展战略 新星石油公司 中国
下载PDF
应用铁谱和光谱技术监测柴油机磨损状况 被引量:4
4
作者 严永年 杜大昌 +2 位作者 蒋松 喻典鑫 王超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40,6-7,共4页
应用铁谱定性和定量技术以及光谱金属含量分析对石油地质钻井用柴油机的磨损状况进行监测,经研究发现,铰谱与光谱之间有一定的对应性,对于同一型号、同一用途但使用地域不同的柴油机,这种对应性存在差别。试图对铁谱和光谱建立具有普遍... 应用铁谱定性和定量技术以及光谱金属含量分析对石油地质钻井用柴油机的磨损状况进行监测,经研究发现,铰谱与光谱之间有一定的对应性,对于同一型号、同一用途但使用地域不同的柴油机,这种对应性存在差别。试图对铁谱和光谱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关性是困难的,两种技术配合使用可望获得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磨损 铁谱 光谱 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一种多层神经网络快速学习算法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科 陈伟明 郭崇华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90-94,共5页
本文针对前馈多层神经网络BP算法所存在的缺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学习算法,有效地缩短了网络的学习训练时间,并将其应用于储层识别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多层神经网络 储层识别 学习算法 石油
下载PDF
华蓥山志留纪地层的再认识及其在油气普查勘探上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边立曾 彭德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一、华蓥山志留系与“石炭系”华蓥山以东、以北和重庆以下,三峡以上的长江南北两岸的川东地区,70年代后期至今,由原石油工业部,即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气矿,先后在这里勘探到“石炭系”工业气层,现已建成近十... 一、华蓥山志留系与“石炭系”华蓥山以东、以北和重庆以下,三峡以上的长江南北两岸的川东地区,70年代后期至今,由原石油工业部,即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气矿,先后在这里勘探到“石炭系”工业气层,现已建成近十个大、中、小型多层气田,其中高产气层常与被称为“石炭系”角砾白云岩密切相关。这个气层分布广,多在100m厚度以内,横向变为或厚或薄的不均一体。但往东南向湖北方向,公认的中石炭统黄龙灰岩,厚度多大于100m,且几乎全是灰岩,至今尚未发现有好的气层或油气显示。该区中石炭世确有浅海碳酸盐沉积,自东向西,自湖北向四川东部和东南部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 川东地区 产气层 白云岩 油气显示 中石炭统 普查勘探 地层层序 碳酸盐沉积 四川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27
7
作者 邓康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12,共6页
本文从龙门山的形成发展入手,论述了四川盆地的演化过程。认为上扬子区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前陆盆地和拗陷盆地之后,在特提斯和滨太平洋构造城以压应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于喜山早期形成了四川构造盆地;成盆后的演化集中反映在构造形变... 本文从龙门山的形成发展入手,论述了四川盆地的演化过程。认为上扬子区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前陆盆地和拗陷盆地之后,在特提斯和滨太平洋构造城以压应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于喜山早期形成了四川构造盆地;成盆后的演化集中反映在构造形变上。进而据盆地的演化、形变特点,预测了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板内形变与晚期次生成藏——扬子区海相油气总体形成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65
8
作者 孙肇才 邱蕴玉 郭正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7-142,共36页
如何将诞育于大洋的板块构造概念,应用于大陆(板内)地质,是近十多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或岩石圈研究计划)的一个重点。而大陆内部的形变研究,特别是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包围的中国西南和东南(包括了整个扬子区)大... 如何将诞育于大洋的板块构造概念,应用于大陆(板内)地质,是近十多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或岩石圈研究计划)的一个重点。而大陆内部的形变研究,特别是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包围的中国西南和东南(包括了整个扬子区)大陆变形的解释,又是重中之重。 在“六五”攻关基础上,“七五”攻关在上述指导思想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了以“板内形变和晚期次生成藏”为核心的一整套在板内地球动力学引导下的油气地质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板块构造 海相
下载PDF
油气活动的烟囱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金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3-200,共8页
构造相对活跃地区,深部已形成的油气聚集,通过断层和裂缝里向上窜,大部分可能散失于地表,部分被封盖截流成为各种较浅的次生油气藏,有其特定的油气规律。本文着重研究烟囱作用的烃源基础、通道和动力、截流的阻抗形式、岩层致密化... 构造相对活跃地区,深部已形成的油气聚集,通过断层和裂缝里向上窜,大部分可能散失于地表,部分被封盖截流成为各种较浅的次生油气藏,有其特定的油气规律。本文着重研究烟囱作用的烃源基础、通道和动力、截流的阻抗形式、岩层致密化程度等成藏机理,突出探索次生富集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油气运移 油气活动 烟囱作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非构造圈闭类型及含油气性判别实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23,共7页
应用地震地层学的观点和方法,在地震剖面上识别、追踪各种反射层面的终止,可发现沉积体系中与地层侧变、尖灭、起覆和间断面等有关的圈闭类型。在同沉积的“等时体”内用测井声速与地震声速对比和“密点”速度分析,可鉴别其含油气性及范... 应用地震地层学的观点和方法,在地震剖面上识别、追踪各种反射层面的终止,可发现沉积体系中与地层侧变、尖灭、起覆和间断面等有关的圈闭类型。在同沉积的“等时体”内用测井声速与地震声速对比和“密点”速度分析,可鉴别其含油气性及范围,为优选有利地区及层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上三叠统 非构造圈闭 油气
下载PDF
储集体是致密碎屑岩气的重要储集型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凤岭 刘纪常 +1 位作者 李贵学 郭东晓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9,共9页
本文据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建立了储集体的概念。储集体是一个具备有效孔间和渗滤通道、不受岩性和层界严格限制的三度空间的地质块体,是致密碎屑岩气的重要储集形式。文中结合了川西拗陷的地质情况,划分了储集体类型,探讨... 本文据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建立了储集体的概念。储集体是一个具备有效孔间和渗滤通道、不受岩性和层界严格限制的三度空间的地质块体,是致密碎屑岩气的重要储集形式。文中结合了川西拗陷的地质情况,划分了储集体类型,探讨了储集体的识别方法及形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体 致密碎屑岩气 储集层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书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4-30,共7页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学分支学科,为沉积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架设了新的桥梁。本文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地震 地层学 层序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川西平原地区浅层气钻井完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德利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3,共2页
川西平原地区浅层气钻井完井工艺技术李德利(四川成都610081)一、浅气层地质概况川西平原地区浅层天然气钻井的地层层序是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Q),其厚度一般在40~60m左右;岩性为植表土、土黄色粘土、胶结不好的砾石... 川西平原地区浅层气钻井完井工艺技术李德利(四川成都610081)一、浅气层地质概况川西平原地区浅层天然气钻井的地层层序是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Q),其厚度一般在40~60m左右;岩性为植表土、土黄色粘土、胶结不好的砾石层及流砂层。第四系后,进入白垦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工艺 浅层气 钻井 完井
下载PDF
川孝155A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远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4-26,共3页
川孝155A井在井深2460m处进行套管开窗侧钻。在导斜器固放不到位及导斜面部分损坏的情况下,该井利用自制小铣锥切割掉套管接箍处的“死点”,为今后利用完钻井上部直升段侧钻新井眼提供了一条成功经验。
关键词 套管开窗 侧钻 铣鞋 陀螺测斜仪 川孝155A井 川西气田
下载PDF
对2PN-800D泥浆泵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秋生 曹屹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0,共1页
对2PN-800D泥浆泵的再认识黄秋生,曹屹(四川成都610081)一、问题的提出2PN-800D型泥浆泵系罗马尼亚80年代初生产的3DH-250C钻机配套设备。随着喷射钻井技术的发展,该泥浆泵故障较多,既影响了钻井... 对2PN-800D泥浆泵的再认识黄秋生,曹屹(四川成都610081)一、问题的提出2PN-800D型泥浆泵系罗马尼亚80年代初生产的3DH-250C钻机配套设备。随着喷射钻井技术的发展,该泥浆泵故障较多,既影响了钻井效率的提高,同时又增加了中深井段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泥浆泵 钻机
下载PDF
CLS3700数控测井系统功能的扩展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必孝 《测井技术》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07-315,共9页
本文在消化、吸收CLS3700数控测井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功能进行扩展的方法,并给出了模拟试验操作过程及有关数据。
关键词 数字测井仪 数字测井系统 程序
下载PDF
泉171井小井眼长尾管固井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浪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2,共2页
针对四川西部地区泉171井小井径长裸眼下Φ127mm套管及低压地层固井面临的难题,采用混油优质钻井液、严格控制套管下入速度、漂珠低密度水泥固井等措施,保证了该井在复杂条件下,下套管、固井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 井眼 裸眼深井 下套管 固井
下载PDF
从上扬子地台西部古生代构造演化探讨川中古隆起 被引量:6
18
作者 甘昭国 《四川地质学报》 1991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从沉积旋回、海陆变迁等方面探讨上扬子地台西部的古生代构造演化,提出建立川中运动和上扬子运动的建设,并对云贵运动也作了新的阐述。认为南龙门山隆起形成于兴凯期,川中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期,两者均呈北东东向,其间为鞍部相连。据此... 本文从沉积旋回、海陆变迁等方面探讨上扬子地台西部的古生代构造演化,提出建立川中运动和上扬子运动的建设,并对云贵运动也作了新的阐述。认为南龙门山隆起形成于兴凯期,川中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期,两者均呈北东东向,其间为鞍部相连。据此,对川中古隆起下古生界的找气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构造演化 古隆起 气藏
下载PDF
TM卫星图象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分析和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袁佩新 印仁高 +9 位作者 何允中 秦举礼 刘尚忠 黄洁 戴弹申 周建平 欧振州 郝骅 谢泽华 廖国兴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 1994年第2期30-34,8,共6页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构造 四川盆地 地震勘探 星图 隐伏断裂 靶区 专题制图 深化认识 油气资源 预测
全文增补中
TM卫星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分析和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袁佩新 印仁高 +7 位作者 秦举礼 黄洁 郝骅 戴弹申 周建平 欧振州 谢泽华 廖国兴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依据多年来在四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关键词 TM图像 潜伏构造 地腹裂缝带 油气勘探 靶区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