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冲刷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继成 张科利 +2 位作者 董建志 代加兵 刘宏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2-1108,共7页
径流冲刷和分离土壤是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过程,准确预测径流分离土壤过程对完善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坡钢槽,在不同坡度(8.8%~46.6%)和流量(0.5~2.5Ls-1)组合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坡面土壤... 径流冲刷和分离土壤是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过程,准确预测径流分离土壤过程对完善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坡钢槽,在不同坡度(8.8%~46.6%)和流量(0.5~2.5Ls-1)组合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坡面土壤分离速率与坡度、流量以及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的关系,对比了相同流量典型坡度组合下黄壤与黄土的分离速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分离速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和流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值(R2=0.9)。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径流分离速率呈现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比较接近(R2=0.83、0.79);而水流剪切力预测黄壤分离速率较差(R2=0.18)。黄土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明显大于黄壤坡面,且二者分离速率差异随坡面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尽管坡度、流量、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均可以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且回归方程形式与国内他人研究相差不大,但方程中表征土壤可蚀性的系数相差较大,体现了黄壤坡面侵蚀过程及其受径流影响作用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径流分离速率 水动力参数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北京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热点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瑛 吴丹 +1 位作者 张冰琦 田育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北京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的相关文献,对北京地区旅游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同时讨论了旅游和地区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最后对可持续旅游研究及其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北京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的相关文献,对北京地区旅游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同时讨论了旅游和地区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最后对可持续旅游研究及其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北京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自然及人文旅游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使城市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稳定和低碳环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未来北京地区旅游的研究当中以下方面应加以关注:1)科学地定量评价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2)促进城市化与旅游之间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3)可持续性旅游尤其是低碳旅游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自然旅游 人文旅游 可持续旅游 热点问题
下载PDF
SCS-CN径流模型中CN值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符素华 王向亮 +2 位作者 王红叶 魏欣 袁爱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5-421,共7页
径流计算是区域径流量预报和水土资源评价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SCS-CN径流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径流计算方法。径流曲线数(CN)是SCS-CN模型中反映降雨前流域特征的一个综合参数。用北京密云石匣3个小区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用平均值法、中值... 径流计算是区域径流量预报和水土资源评价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SCS-CN径流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径流计算方法。径流曲线数(CN)是SCS-CN模型中反映降雨前流域特征的一个综合参数。用北京密云石匣3个小区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用平均值法、中值法、算术平均值法、S对数频率分布法以及渐近线法来反推CN值,并用反推的CN值计算了径流深。用模型效率系数、相关系数和合格率比较了这5种方法确定的CN值计算径流深的优劣。结果表明:从模型有效系数来看,渐近线法得到的模型有效系数最好;从相关系数和合格率来看,算术平均值法的结果最好。相对于渐近线法来讲,算术平均值法计算CN简单,因此建议在计算CN值时用算术平均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径流曲线数 径流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乌审旗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晓旭 邹学勇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6,共8页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以乌审旗1986-2005年5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以乌审旗1986-2005年5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2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经历着"涨势"与"落势"的波动。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方向来看,林地、草地和沙地相互转换频繁;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沙地;水域主要向其他未利用地转换,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向草地和沙地转换,工矿用地没有转出。从200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来源看,耕地主要是由林地、沙地和草地转变而来;林地主要由沙地和草地转变而来;草地主要是由沙地和林地转变而来;水域主要是由沙地和耕地转变而来;居民地主要是由沙地、草地和林地转变而来;其他未利用地主要是由草地、水域和林地转变而来。(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表现为:除居民点外各类景观斑块形状指数都呈增加趋势;除水域外,各类景观斑块密度下降、分离度减少;全旗景观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升高。(3)人为因素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演变 人为驱动力 乌审旗
下载PDF
贵州省河流水文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卫香 张科利 +2 位作者 熊亚兰 杨光檄 张兴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河流泥沙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规律,可以反映水土流失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利用贵州省1956—2000年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研究了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 河流泥沙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规律,可以反映水土流失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利用贵州省1956—2000年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研究了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河流泥沙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上与植被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相吻合;河流输沙模数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逢3~4a就出现一个极端值,形成波峰或波谷。1965年之前的时间段内,输沙模数较小值年份出现的频率高,1965年以后则是输沙模数较大值年份出现的频率则高。1966—1967年枯水和低输沙量、1971—1972年的平水和高输沙量现象的出现,对进一步研究分析贵州省径流泥沙关系和水土流失演变过程具有莺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水文泥沙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土壤分离能力测定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光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土壤分离能力是含沙量为零时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最大值,是确定细沟可蚀性和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基础,也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推广应用的前提,因此,对其准确测量非常关键。在系统分析野外坡面径流小区无法测定土壤分离能力的基础上,从室内试... 土壤分离能力是含沙量为零时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最大值,是确定细沟可蚀性和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基础,也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推广应用的前提,因此,对其准确测量非常关键。在系统分析野外坡面径流小区无法测定土壤分离能力的基础上,从室内试验水槽的类型与规格、土样采集的代表性、测试样品的长度、扰动程度、初始土壤含水量及土样冲刷时间等方面,系统讨论了它们对土壤分离能力的潜在影响与机制,探讨了土壤分离能力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深刻理解土壤侵蚀过程的动力机制、选择合理的土壤分离能力测定方法与试验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预报模型 坡面径流 试验水槽
下载PDF
红松和西伯利亚红松遗传关系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阿衣加玛丽·库都热提 王红芳 +1 位作者 鲍蕾 葛剑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9-602,共4页
本研究利用植物的3套基因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探索红松(Pinus koraiensis)与西伯利亚红松(P.sibirica)的遗传关系,查明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神秘五针松"飞来松"的确切分类地位.研究发现红松与西伯利亚红松具有各自独特的叶绿... 本研究利用植物的3套基因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探索红松(Pinus koraiensis)与西伯利亚红松(P.sibirica)的遗传关系,查明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神秘五针松"飞来松"的确切分类地位.研究发现红松与西伯利亚红松具有各自独特的叶绿体、线粒体单倍型,部分核单拷贝基因也在物种间表现出明显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与西伯利亚红松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飞来松应属于西伯利亚红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西伯利亚红松 飞来松 分子标记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北京西部山地黄芩主要有效成分与不同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肖雁青 江源 +3 位作者 李磊 张文涛 李俞萍 张文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91-129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西部山区黄芩主要有效成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揭示生态因子对黄芩有效成分量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8~9月在北京西部山地采集了800~1800m8个海拔上85株黄芩样本,经HPLC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西部山区黄芩主要有效成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揭示生态因子对黄芩有效成分量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8~9月在北京西部山地采集了800~1800m8个海拔上85株黄芩样本,经HPLC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以及千层纸素A的量;同时,实验测定了垂直梯度上各采样地的土壤养分指标,并获取了各样地相应的气候条件。结果只有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垂直梯度上土壤养分对黄芩主要有效成分的量影响不明显,决定山地所生长黄芩质量的主要因素不是土壤养分,而是气候条件;黄芩生境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与黄芩的黄芩苷及汉黄芩苷的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均太阳辐射量与这两种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年均温在2~6℃的生境,有利于提高黄芩有效成分的量,年均温在3~4℃的生境,生长的黄芩质量很有可能达到最佳,与黄芩的传统道地产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有效成分的量 生态因子 最适生境 北京西部山区
原文传递
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忆慧 龚吉蕊 +5 位作者 刘敏 黄永梅 晏欣 张梓瑜 徐沙 罗亲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草地利用方式影响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环境,制约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该文通过测定温带草原在放牧、割草、围封3种利用方式下湿润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1年)的凋落物产量、质量及其分解速率和土壤碳通量,分析了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 草地利用方式影响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环境,制约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该文通过测定温带草原在放牧、割草、围封3种利用方式下湿润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1年)的凋落物产量、质量及其分解速率和土壤碳通量,分析了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和凋落物的影响,探讨了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机制。结果表明:在干旱年份,放牧样地土壤呼吸最大,分别达到割草和围封样地的1.5倍和1.29倍;在湿润年份,割草样地土壤呼吸最大,为309 g C·m–2·a–1,明显高于放牧样地和围封样地。不论干旱年还是湿润年,围封样地凋落物产量都大于放牧样地和割草样地。3种利用方式下湿润年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均比干旱年增强。因此,水分是温带草原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限制因子,草地利用方式则显著影响凋落物生产和分解。进一步分析表明,经过两年的分解,同一样地内凋落物质量C:N下降,N含量和木质素:N升高,土壤呼吸与凋落物产量、凋落物分解速率以及木质素:N正相关,而与凋落物C:N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利用方式 土壤呼吸 凋落物分解 凋落物生产 凋落物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