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秩奋斗 成绩斐然——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发展与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翔 赖绍聪 +1 位作者 喻明新 华洪 《中国地质教育》 2009年第4期185-189,共5页
本文回顾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建系70年来,伴随祖国的艰难复兴、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历经的不断开拓奋进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地质学系通过几代西大地质人的奋斗,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地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的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 “211”工程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办学特色
下载PDF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师授课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隆平 叶培哲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0年第5期44-47,共4页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努力从中寻找问题,在...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努力从中寻找问题,在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抓基础 促兴趣 重能力——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一年级野外实践教学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丹玲 赖绍聪 +2 位作者 张云翔 滕志宏 刘养杰 《中国地质教育》 2009年第3期49-52,共4页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已成为2l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一年级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探讨了实践教学改革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强调突出实践...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已成为2l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一年级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探讨了实践教学改革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摆脱简单的重复性和验证性,是我国高等理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一年级学生 秦皇岛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地质学系综合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华洪 喻明新 刘涛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4期12-16,共5页
围绕地质学系"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一院一策"综合改革试点,结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实际,制定了"地质学系全面深化改革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该方案按照"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大胆探索、稳步推进,... 围绕地质学系"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一院一策"综合改革试点,结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实际,制定了"地质学系全面深化改革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该方案按照"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着眼长远、激发活力"的改革思路,围绕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交流和合作等学科建设的几个方面,提出了"五个一流"的整体设计。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全面综合改革较好地体现了院系自主办学的特点,在高校教师用人机制、学科运行与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可为其他院系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综合改革 地质学
下载PDF
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洸 何国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27,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丁文江 地质学 地质事业 地质人才 创始人
下载PDF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一流学科建设暨十三五科研成果总结——献礼西北大学百廿华诞
6
作者 张志飞 龙晓平 +3 位作者 李青彦 李政伦 封从军 黄康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2-I0007,共6页
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创建于抗战时期。学科创立之初,全体师生即以保家卫国、民族振兴为目标,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服务国家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1949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石油地质专业,... 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创建于抗战时期。学科创立之初,全体师生即以保家卫国、民族振兴为目标,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服务国家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1949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石油地质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据统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14个大油田中,曾有13个油田的局长、总地质师或总工程师均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因此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和"中国石油战线的黄埔军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西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创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地质学 石油地质专业 民族振兴
下载PDF
简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贡献
7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学术机构 地热田 研究成果 牙形石 前寒武纪 地热资源 生物地层 北京地质学院 李春昱 地壳演化
下载PDF
孙云铸与北大地质学系的发展
8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4-606,共3页
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 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对北大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中国古生物学 学系主任 三叶虫化石 CAMBRIAN 孙云 中国古生物志 地层划分 标准化石 动物群
下载PDF
“地质学知识进中小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初期成果——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为例
9
作者 白琳 任津杰 +1 位作者 华洪 王云龙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地质学走出科研机构、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中小学教育和地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依托优质科研和教育资源,有责任将地质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努力推动地质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通过开展"地质学知识走进... 地质学走出科研机构、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中小学教育和地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依托优质科研和教育资源,有责任将地质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努力推动地质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通过开展"地质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系列活动,将地学知识与实践探索融会贯通,探索出一套全新的青少年地学教育进阶体系,从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与途径等五个方面对"地质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探讨,为"地质学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精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中小学生 科学教育 科普活动
下载PDF
汉中地区构造演化及寒武系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研究
10
作者 韩伟 蒋兴超 +4 位作者 王建强 李玉宏 郭望 张云鹏 陈高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9-1839,共11页
近年来陕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其同属扬子板块北缘的汉中地区也被认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岩石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汉中地区构造演化及寒武系页岩气地质条件开展研究。结... 近年来陕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其同属扬子板块北缘的汉中地区也被认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岩石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汉中地区构造演化及寒武系页岩气地质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汉中地区经历了南华纪—三叠纪海相演化、三叠纪末—白垩纪陆内演化和新生代断陷盆地三个演化阶段,寒武系牛蹄塘组和石牌组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其中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TOC含量0.45%~2.79%,Ro为0.61%~1.21%,整体属于中等—好的成熟烃源岩,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且牛蹄塘组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有机质较为丰富,石英等脆性矿物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微裂缝及孔隙发育,有利于页岩气生成、赋存以及后期开发。综合分析认为汉中地区寒武系具备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且东部地质条件优于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页岩气 构造演化 寒武系 牛蹄塘组
下载PDF
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
11
作者 罗金海 李玮 +1 位作者 冀文斌 封从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新兴学科和新知识点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以实例分析该课程的...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新兴学科和新知识点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以实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旅游地质、生命起源、碳循环和大气成分演变、地球系统科学、行星地质学等新兴学科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要求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与融合 大学教学 “构造地质学” 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延河剖面长7段全景地质模型的地质信息捕捉与分析
12
作者 唐耀辉 高建武 +3 位作者 吴赛赛 邓圣学 王利霞 魏荣浩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70-378,共9页
为客观全面认识露头在区域的展布情况,实现沉浸式体验野外露头搭建信息流,将VR实景技术应用到露头沉积-地层的研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露头地层展布的360°可视化,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延河剖面数字露头。基于VR全景模... 为客观全面认识露头在区域的展布情况,实现沉浸式体验野外露头搭建信息流,将VR实景技术应用到露头沉积-地层的研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露头地层展布的360°可视化,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延河剖面数字露头。基于VR全景模型开展延长组长7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等地质信息的捕获与分析;以典型的沉积现象和程序界面识别特征为标志,在VR全景模型上,进行层序追踪,识别出一个三级层序界面即长7和长6油层组分界。通过对延河剖面长7的逐层实测,发现长7沉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层序演化过程,包括长7和长8接触界面代表的海侵体系域中的洪泛面。张家滩页岩标志着层序演化由海侵体系域演化至高水位体系域,长7和长6底部发育的水道侵蚀面代表了低水位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实景技术 延长组 数字露头 层序界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及其研究中的系统工程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重远 刘池洋 任战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是作者倡仪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子系统:①背景系统——即盆地是在何种构造背景下形成的;②演化和变形系统——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内变形;③沉积系统;④水动力系统;⑤热力系统;⑥油气...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是作者倡仪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子系统:①背景系统——即盆地是在何种构造背景下形成的;②演化和变形系统——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内变形;③沉积系统;④水动力系统;⑤热力系统;⑥油气系统;⑦改造系统——盆地演化中最后一次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怎样的改造。最后,是对各子系统向着盆地演化中的成油过程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的统一和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地质学 盆地演化 系统工程 油气资源评价
下载PDF
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被引量:41
14
作者 周鼎武 赖绍聪 +2 位作者 张成立 张复新 张云翔 《中国地质教育》 2006年第4期47-53,共7页
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十余年来在野外实习、课程实习实验及课间实习等实践教学领域的系统改革与创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 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十余年来在野外实习、课程实习实验及课间实习等实践教学领域的系统改革与创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体系 实习实验 地质学
下载PDF
理论联系实际 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金海 于在平 周鼎武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4年第3期75-77,共3页
强化理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辅以系统配套的教学实习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型是提高构造地质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为例,认为除了这些主要手段之外,还应强化构造地质学野外教... 强化理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辅以系统配套的教学实习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型是提高构造地质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为例,认为除了这些主要手段之外,还应强化构造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科研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学习构造地质学的积极性;根据工程地质专业的专业特点,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构造内容.这样做的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教学 实习 实例 新构造
下载PDF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41
16
作者 赖绍聪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4,共5页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更要加强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西北大学地质...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更要加强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地质学 改革与创新
下载PDF
高校地质资料室的现状与改革方向之探索——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党晓红 蒲仁海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16,共4页
网络图书查阅的快速发展削减了地质资料室绝大部分现有功能,投入购买的纸质书刊与网络资源重复,且纸质资源使用效率极为低下。然而,由于高校地质资料室在保存西文多语种书期刊、经典书刊、保密资料和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暂时还... 网络图书查阅的快速发展削减了地质资料室绝大部分现有功能,投入购买的纸质书刊与网络资源重复,且纸质资源使用效率极为低下。然而,由于高校地质资料室在保存西文多语种书期刊、经典书刊、保密资料和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暂时还无法将其裁撤或完全与图书馆合并,为此在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上必须尽快改革。目前最急迫的改革目标应该是科研成果资料的建档和有价值藏品的数字化和管理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资料室 研究报告 资料归档 改革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8
作者 魏柳斌 刘文汇 +8 位作者 王前平 罗厚勇 武春英 王晓锋 师平平 张东东 陈晓艳 张雯 管晓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3-69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马四段多次钻获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和来源尚不明确。通过系统采集马四段天然气、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样品,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盐下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马四段多次钻获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和来源尚不明确。通过系统采集马四段天然气、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样品,测定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结合盆地中东部地质实际开展天然气成因和气源研究。结果显示,马四段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干气,干燥系数平均值为0.97,乙烷平均含量为1.07%,丙烷平均含量为0.32%,其余重烃气平均含量0.38%;硫化氢平均浓度为124774×10-6,是TSR作用的产物,明显区别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和乌拉力克组页岩气,研究区内由西向东硫化氢含量逐渐降低;马四段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44.8‰~-36.4‰,平均值为-40.3‰;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介于-27.7‰~-19.1‰,平均值为-24.3‰;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72‰~-140‰,平均值为-162‰;乙烷氢同位素组成介于-140‰~-112‰,平均值为-119‰;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较轻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指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与上古生界煤成气不同的气源。以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及组分作为高含硫天然气的主要判识参数,识别出马四段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征,气源岩为马家沟组含膏层系发育的海相烃源岩;TSR促进了烃类向非烃的转化,重烃气向甲烷的转化,也会导致烃类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部分气藏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明显重于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超出了热演化的影响范围,凸显TSR作用对乙烷碳同位素影响较大。基于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的形成演化地质背景,初步估算TSR能导致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重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天然气成因 碳氢同位素组成 硫化氢
下载PDF
鱼粪化石特征对晚三叠世湖泊生态系统的启示——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为例
19
作者 尤继元 周小虎 +5 位作者 杨奕曜 白云云 张鹏 杨桂林 梁正中 李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粪化石是一类重要的遗迹化石,其内含物常保存被捕食生物的残余及一些微生物、软组织甚至古DNA信息,对解读地质历史时期的湖泊生态信息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下部页岩的鱼粪石,其为略扁平的纺锤形化石,... 粪化石是一类重要的遗迹化石,其内含物常保存被捕食生物的残余及一些微生物、软组织甚至古DNA信息,对解读地质历史时期的湖泊生态信息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下部页岩的鱼粪石,其为略扁平的纺锤形化石,尖而薄,表面有明显的螺旋纹。观察粪化石的内含物情况,发现其主要由未完全消化的动植物残体组成,包括鱼鳞、骨骼碎片,以及以含磷白云岩为生长基的大量矿物聚集体。鱼粪化石形成于开放型淡水湖泊中的半深湖—深湖区,大部分保存完好,属于典型的原地埋葬。该鱼粪的生物源为一种大型的、鱼肠内具有较多螺旋瓣的肉食性鱼类。晚三叠世湖泊中出现了复杂的多层营养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构成,食物链较为复杂。该研究成果表明经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晚三叠世多层级营养湖泊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恢复。另外,微生物的参与及泥质含量较高的厌氧环境使得粪化石保存完好,可为恢复和重建晚三叠世卡尼期湖泊生态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粪石 湖相富有机质页岩 湖泊生态系统 古环境 晚三叠世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建设前瞻性的教学体系 培养新型地球科学人才——“地质学概论”创建名牌课程项目阶段性成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云鹏 《高等理科教育》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地球科学是解决目前全球问题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教育是引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以教育部创建国家名牌课程项目为依托,对高等学校“地质学概论”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梯队建设、教... 地球科学是解决目前全球问题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教育是引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以教育部创建国家名牌课程项目为依托,对高等学校“地质学概论”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梯队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初步创建出一套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本系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育 高等学校 地球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