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含油气盆地含水系统和水文地质期的划分──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 被引量:38
1
作者 汪蕴璞 林锦璇 汪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怎样划分含水系统和水文地质期,提出了含水系统的内涵,划分了5种基本形式的水文地质初,建立了西湖凹陷新生代沉积体系的层序和期序,并从宏观上概化了地下水成生演化的模式。
关键词 地下水 含水系统 水文地质期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油气运聚成藏的水文地质论证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蕴璞 汪珊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年第5期305-312,共8页
在论述西湖凹陷沉积演化,生烃岩、生烃凹陷和油气生成期的基础上,对油气运移的时间、过程和动力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生烃岩在压实固结过程中释放的压实水和粘土矿物转化释水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贡献,进行了排烃量的估算,论述了渗透层... 在论述西湖凹陷沉积演化,生烃岩、生烃凹陷和油气生成期的基础上,对油气运移的时间、过程和动力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生烃岩在压实固结过程中释放的压实水和粘土矿物转化释水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贡献,进行了排烃量的估算,论述了渗透层中重力水的流动态势和油气二次运移的时间和指向,并从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了西部斜坡,中央长垣和东部断阶利于油气运聚成藏的条件和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油气运聚 成藏 水文地质 沉积体系 渗流场
全文增补中
西北地区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被引量:2
3
作者 方鸿慈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7,3,共7页
本文主要根据气候、地形和大地构造进行了西北地区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共计划分出十三个水文地质单元:1)阿尔泰山及其山前地区;2)准噶尔盆也;3)天山山间盆地;4)塔里木盆地;5)柴达木盆地;6)青南高原,7)阿拉善高原;8)河西走廊;9)青东陇... 本文主要根据气候、地形和大地构造进行了西北地区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共计划分出十三个水文地质单元:1)阿尔泰山及其山前地区;2)准噶尔盆也;3)天山山间盆地;4)塔里木盆地;5)柴达木盆地;6)青南高原,7)阿拉善高原;8)河西走廊;9)青东陇—中高原;10)贺兰六盘山及宁夏平原;(11)陕甘宁盆地;12)关中平原;13)秦巴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单元 西北
下载PDF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中生物─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以华北平原沧州金丝小枣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敏 侯春堂 邵时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土壤溶液既是养分,又是养分载体,在养分由岩土→水(土壤溶液)→植物体系统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本文以金丝小枣所需养分供、输、耗系统为主线,采用生物─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计算输入系数、配比系数、吸收系数等一系列生物─... 土壤溶液既是养分,又是养分载体,在养分由岩土→水(土壤溶液)→植物体系统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本文以金丝小枣所需养分供、输、耗系统为主线,采用生物─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计算输入系数、配比系数、吸收系数等一系列生物─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探讨地质环境影响枣林品质的作用机制,即地质环境的农业生态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地质环境 生物 水文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宗祜 刘平贵 +3 位作者 钱方 闵隆瑞 王强 宗冠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8,共18页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第四纪下限(N/Q界限)的各种标志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元谋盆地第四纪下限为2.48MaB.P.左右,并对该盆地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作者认为过去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所谓“元谋组”,实际上是一套跨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地层。作者根据不同级别岩石地层单元划分方案和命名原则,将这套河湖相地层按地层规范定为元谋群,其中的下部地层沿用周明镇最早提议的名称“沙沟组”,上部地层称为“元马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盆地 晚新生代 地层划分
下载PDF
昆明盆地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童国榜 白土英 +2 位作者 周顺江 张俊牌 陈乐尧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本文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昆明盆地1号孔的孢粉时间序列进行了波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演变存在着四种显著的周期,分别为:大于100万年的长周期,25-31万年的中等周期,9.7-12.5万年及4.8-6.3万年的短周期。“三通”(低通、带通、高通)... 本文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昆明盆地1号孔的孢粉时间序列进行了波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演变存在着四种显著的周期,分别为:大于100万年的长周期,25-31万年的中等周期,9.7-12.5万年及4.8-6.3万年的短周期。“三通”(低通、带通、高通)滤波曲线显示了植被演变阶段和演变模式的信息,展现出地质断代特征。本文还将三通滤波曲线与气候波动、深海氧同位素及地球轨道偏心率曲线加以对比,可比性很好。在定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应用古植被古气候分析和测年成果对昆明缸地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时间序列 古环境
下载PDF
地质灾害图形图象分析系统在天津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建省 张凤斌 程彦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74-181,共8页
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空间特性,其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作者开发的地质灾害图象分析系统(GHMIAS)是以典型地质灾害为主要对象、以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有独特的... 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空间特性,其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作者开发的地质灾害图象分析系统(GHMIAS)是以典型地质灾害为主要对象、以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有独特的空间分析模型扩充,融矢量、栅格和Windows图形用户对象为一体,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相互转换,具有丰富的制图功能和高质量的制图输出,可以快速生成灾害专题图件。利用GHMIAS对京津唐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生机理、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分析,对天津市区地面沉降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体现出GHMIAS在解决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发生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图形 图象分析系统 地面沉降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特征空间模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宗祜 石建省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过去气候变化记录为主线,探讨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分析方法;在时间尺度上,通过综合研究分别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建立了概念化的高分辨率气候指标(温度、降水)演化过程曲线,作为分区...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过去气候变化记录为主线,探讨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分析方法;在时间尺度上,通过综合研究分别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建立了概念化的高分辨率气候指标(温度、降水)演化过程曲线,作为分区的特征演化曲线;在空间尺度上,对研究较深入的现代和全新世最佳期(7500aB.P.前后)、18000aB。P.前后的冷期等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重建;利用空间分析计算机软件,对典型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连续空间分析,进而由分区特征演化曲线与典型时段地质环境空间分布模型耦合。这一分析对认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今后的环境变化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地质环境 环境演化 空间模型
下载PDF
京津唐地质灾害地质信息管理系统(GHDBS)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永波 纪真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3-39,共7页
GHDBS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自行开发研制的地质灾害数据信息管理专用软件,构成一个独立的Windows应用程序,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该系统在数据信息检索、数据报表输出、数据通讯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并实现了数据... GHDBS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自行开发研制的地质灾害数据信息管理专用软件,构成一个独立的Windows应用程序,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该系统在数据信息检索、数据报表输出、数据通讯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并实现了数据库维护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字典管理。在数据库建设上,从对京津唐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预测防治的角度出发,采用Acces数据库格式建立了29个数据子库,具有数据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信息 管理系统
下载PDF
台湾省的地质灾害
10
作者 段永侯 赵宝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台湾省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育分布规律。地震、火山、边坡灾害、河流侵蚀与淤积、地面沉降及水环境污染是台湾省的主要地质灾害。加快地质灾害调查和勘探进度,控制和消除人类诱发... 本文在简要介绍台湾省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育分布规律。地震、火山、边坡灾害、河流侵蚀与淤积、地面沉降及水环境污染是台湾省的主要地质灾害。加快地质灾害调查和勘探进度,控制和消除人类诱发因素,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健全预警系统,是减轻台湾省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地质灾害 防灾措施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与成盐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沈振区 童国榜 +2 位作者 张俊牌 于淑凤 李银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9-99,共11页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下限位于Ⅲ/Ⅱ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M/G界面。中更新世底界位于Ⅵ/Ⅴ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B/M界面。晚更新世底界位于Ⅷ/Ⅶ孢粉带之间,铀系测年为距今15—17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 地质环境 成盐期 古气候
下载PDF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环境地质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12
作者 石长青 李孟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2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范例,介绍了一种环境地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心思想是将传统的地质环境分区研究同多级模糊数学评价研究相结合,从服务于区城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建设出发,划分区城环境地质质量小区。
关键词 环境地质 模糊数学 评价 分区
下载PDF
黄河上游唐克—拉干峡段拟建梯级电站坝址区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向红 《青海环境》 199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黄河上游唐克—拉干峡段拟选八座梯级电站坝址,因受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坝肩及坝址稳定,边坡稳定。
关键词 黄河 唐克-拉干峡段 水电站 坝址 环境工程地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缘宗家——巴隆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初探
14
作者 杨世新 《青海环境》 1998年第4期159-162,共4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南缘宗家——巴隆地区环境地质现象的分析后认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貌单元下产生了高寒山区以冻融作用为主、基层山区以重力作用为主、干旱盆地区以蒸发和风力作用为主的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水平分...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南缘宗家——巴隆地区环境地质现象的分析后认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貌单元下产生了高寒山区以冻融作用为主、基层山区以重力作用为主、干旱盆地区以蒸发和风力作用为主的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水平分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灾害防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被引量:30
15
作者 童国榜 石英 +2 位作者 吴瑞金 羊向东 瞿文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3-61,共9页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周期),两个突变事件(3kaB.P.前后的冷暖急剧变化及1kaB.P.的降温事件)。这些变化与敦德冰心及固城湖孢粉反映的气候波动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感湖 孢子花粉 硅藻 古气候 晚全新世 植被
下载PDF
云南鹤庆古湖晚更新世的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被引量:44
16
作者 羊向东 王苏民 +2 位作者 童国榜 吴敬禄 蒋雪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5-343,共9页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 本文通过鹤庆古湖沉积物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晚更新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内部气候波动性特点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着较好的可比性,反映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上,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样在本区有明显的响应。而且不同季风区气候资料对比也表明,本区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组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末次冰期该区夏季锋面降水增多,而间冰期则与之相反。造成这种区域环境效应的原因,与西南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复杂性、云贵高原的地貌部位以及由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古湖 孢粉记录 云南 古气候 晚更新世 地层
下载PDF
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3 位作者 山发寿 童国榜 罗绍杰 范淑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90,共12页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 数值分析 古气候
下载PDF
银川盆地晚第四纪环境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童国榜 石英 +6 位作者 范淑贤 张俊牌 宋祥华 刘振西 乔光东 张纪祥 张梅英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1-426,共6页
依据银川盆地8个钻孔(深300m)的第四系的研究(古地磁、14C测年、孢粉分析、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分析等),对该区近12万年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时期植被经历了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4个发展阶段... 依据银川盆地8个钻孔(深300m)的第四系的研究(古地磁、14C测年、孢粉分析、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分析等),对该区近12万年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时期植被经历了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4个发展阶段,其中短时间尺度的植被演替主要是在森林草原与草原类型间频繁发生。与其相应的气候经过了由暖湿-凉湿-冷干到暖干的变化,次级气候波动中的冷暖、干湿的配制极为复杂。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区域性干旱,开始于30k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古环境 古气候 银川盆地
下载PDF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迁 被引量:11
19
作者 瞿文川 吴瑞金 +4 位作者 羊向东 王苏民 吴艳宏 薛滨 童国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7-43,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龙感湖沉积物中的色素、孢粉、硅藻研究结果,探讨该区近300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结果表明:3200一2400aBP,色素含量较高,与温度条件较好有关.该带孢粉浓度也最高,阔叶乔木树种花粉丰富,湿生及水生植物经常出现.... 本文通过分析龙感湖沉积物中的色素、孢粉、硅藻研究结果,探讨该区近300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结果表明:3200一2400aBP,色素含量较高,与温度条件较好有关.该带孢粉浓度也最高,阔叶乔木树种花粉丰富,湿生及水生植物经常出现.总体上为相对暖湿阶段,其中仍有凉湿波动.2400-1600aBP,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约2400-2000aBP.CD、TC、Myx含量明显较低,水生、湿生草本减少,气候偏凉干;后期各种色素含量均升高,与暧性木本属种增多相对应.表明气温有升高趋势.这一时期色素总体含量较上一阶段略低,与孢粉组合反映的气候温凉略湿特征一致.1600-1500aBP,该段CD、TC、Osc、Mry均为谷值.反映湖泊生物量减少,富营养化程度低,对比孢粉曲线其木本为谷值段,以禾本科为主,气候上反映为明显的降温事件.1500-1100aBP,CD、NC、TC、Osc及Myx含量均明显增大.湖泊生产力有所提高,反映了此时期气候好转,这也与孢粉资料吻合.1100-100aBP,整个阶段色素含量低,达到整个剖面的最低段.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低,水质好转.而孢粉资料表明此阶段孢粉浓度低,针叶花粉增多,反映气温低,植被不发育,与色素结果对比较好.时段上相当小冰期.100aBP至今,各项色素含量明显增高,一方面反映湖泊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龙感湖 沉积物 硅藻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早更新世沉积及其下限 被引量:31
20
作者 陈华慧 林秀伦 +1 位作者 关康年 徐建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8-47,共10页
经过对新疆天山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广泛、综合研究,提出该区早更新世由两套沉积组成:下部西域砾岩层,为随青藏高原隆升而发生的山前磨拉石堆积,后受盐水沟运动影响,岩层褶皱,组成山前成排的背斜构造,并受剥蚀。上部为五梁司砾石层... 经过对新疆天山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广泛、综合研究,提出该区早更新世由两套沉积组成:下部西域砾岩层,为随青藏高原隆升而发生的山前磨拉石堆积,后受盐水沟运动影响,岩层褶皱,组成山前成排的背斜构造,并受剥蚀。上部为五梁司砾石层,按岩性分为两层:下层为山麓冰川前缘冰水堆积;上层为经长途搬运的间冰期冰水沉积物。五梁司层与西域岩层呈不整合接触,并构成天山山前最高台地顶部。根据对安集海和独山子两剖面的地层岩性、古地磁、孢粉、重矿物等的综合对比研究,确定新疆第四系下限应依西域砾岩层底界年龄而定。本文指出西域砾岩层底界特征,并根据古地磁测试确定其底界位于古地磁柱高斯正极性时凯恩纳负极性亚时的顶面,年龄为2.92MaB.P。本文还分析了新疆早更新世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山地区 早更新世 沉积 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