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安评”工作中历史地震目录的规范化──以厦漳跨海大桥为例
1
作者 彭艳菊 吕悦军 张晓梅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0期21-26,共6页
编制完整可靠的历史地震目录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但目前的现状是, 最新版本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中的某些参数在一些地区很难被认同. 本文以厦漳跨海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编制完整可靠的历史地震目录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但目前的现状是, 最新版本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中的某些参数在一些地区很难被认同. 本文以厦漳跨海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例, 在该工作的区域范围内, 分别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和福建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逐条进行对比. 再分析几个影响较大的6级以上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参数的差异, 以及对工程场址影响的差异. 最后, 对今后'安评'工作中的历史地震目录的使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目录 安评工作 规范化 厦漳跨海大桥
下载PDF
《中国地震年鉴》十年回顾
2
作者 张存德 《国际地震动态》 1993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对《中国地震年鉴》十年来编纂、出版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年鉴的框架设计、选题原则的制定到各专栏刊载的内容、数量以及范围等均作了概述。同时,对1949—1981年版本(补编本)的编纂、出版工作也作了介绍。它们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地... 本文对《中国地震年鉴》十年来编纂、出版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年鉴的框架设计、选题原则的制定到各专栏刊载的内容、数量以及范围等均作了概述。同时,对1949—1981年版本(补编本)的编纂、出版工作也作了介绍。它们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记载,它们将成为我国地震工作发展进程的史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年鉴 框架设计 规范化 地震
下载PDF
北京地区活动断裂带上的重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敏 王彧 吴兵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0年第4期15-24,共10页
对断裂带活动性与重力变化关系的研究,过去一般采用研究断裂带上的实测重力段差值随时间、空间变化特征来实现。但由于受某些条件的制约,目前供该项研究的实测重力段差值在数量上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弥补上述不足的方法... 对断裂带活动性与重力变化关系的研究,过去一般采用研究断裂带上的实测重力段差值随时间、空间变化特征来实现。但由于受某些条件的制约,目前供该项研究的实测重力段差值在数量上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弥补上述不足的方法:采用计算跨活动断裂带两重力点间的差值来代替实测重力段差值。 作者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十几年的重力复测成果进行了处理后指出:在唐山地震前后,该区跨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带上部分测段有100×10^(-8)m/s^2左右的重力变化,且跨北西向断裂带的重力变化较北北东向上的明显。重力场的这一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为用重力复测手段预报强震发震的时间与地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重力 变化 地震 活动 北京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层壳──幔结构比值R与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毛桐恩 刘占波 +2 位作者 徐常芳 姚家榴 孙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3-793,共11页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完成了中国东部大陆(105°E以东)1°×1°壳-幔结构比值R(R=C/L,C为地壳厚度,L为岩石层厚度)分布图的编绘.研究了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岩石层分块、...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完成了中国东部大陆(105°E以东)1°×1°壳-幔结构比值R(R=C/L,C为地壳厚度,L为岩石层厚度)分布图的编绘.研究了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岩石层分块、大地构造形态特征;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特征;R值分布的动力学内涵.结果表明:1.R值等值线特征反映了岩石层块体划分、大地构造形态,R值特征与岩石层块体划分、大地构造形态有其深部成因上的联系;2.高R值区对应地震高活动区,因而R值可作为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定量指标,R值是地震活动的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比值R 岩石层结构 动力学
下载PDF
星体和地球构造线研究综述
5
作者 李树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3,共7页
关键词 星体 地球构造线 经向构造 纬向构造 X共轭断裂 地震
下载PDF
汉代以前易学关于自然变化观念的演化
6
作者 李树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6-69,共4页
1 引言 自然辩证法表明,自然界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以来的自然科学以研究自然的“可变性”为主,故科学门类划分越来越细,而不会影响其对科学可变性的研究。即使其中也探讨能量与物质不灭定理,但是其最终目的仍是... 1 引言 自然辩证法表明,自然界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以来的自然科学以研究自然的“可变性”为主,故科学门类划分越来越细,而不会影响其对科学可变性的研究。即使其中也探讨能量与物质不灭定理,但是其最终目的仍是为研究可变性服务。以《周易》为代表的东方思维是以研究“不变性”为主,虽然《周易》也重视可变性的研究(《周易》即译为“Book of Change”《变化之书》),易学的创始者伏羲氏亦是从“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对各类自然变化的观察、比较,而画八卦的。但是,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观察找出其不变性。源出《周易》的《内经》既谈到生理解剖和望闻问切,亦谈到男八女七的定常生理周期和五运六气模式,前者为可变性,后者为不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易学 自然科学
下载PDF
介绍一本好书《我当人民代表》
7
作者 陈非比 《中国人大》 2002年第8期46-48,共3页
《我当人民代表》由3部分组成:一是作者自述,沈代表以坦诚的心情、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位科技人员从初涉政治,到成为一个奋发有为、群众拥戴的人大代表的真实历程。二是沈代表多年来认真调查研究、领衔撰写的议案和代表建议的选辑... 《我当人民代表》由3部分组成:一是作者自述,沈代表以坦诚的心情、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位科技人员从初涉政治,到成为一个奋发有为、群众拥戴的人大代表的真实历程。二是沈代表多年来认真调查研究、领衔撰写的议案和代表建议的选辑,这是作者倾心代表工作,尽职尽责为民奉献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 代表建议 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 议案 群众 体现 政治 奉献 历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