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凌苏群博士访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1
作者 龚凯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56-56,共1页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留日博士凌苏群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做了题为《微动勘探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地震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杜瑞林主持,姚运生所长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勘探 访问 对中 应用实例 学术报告 所长 博士 讲话 会议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发展的三段历史回顾
2
作者 郭增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2-8,共7页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关键词 兰州地震研究所 历史 回顾
下载PDF
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庭朝教授访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3
作者 刘汉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127-127,共1页
2004年7月15日至22日,越南科学技术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庭朝(Cao Dinh Trieu)一行4人访问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此次访问主要目的是执行国家科技部“关于越南境内地壳运动的基本科学研究方法(5—203V)”。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地球物理研究 地壳运动 一行 访问 执行 越南 内地 目的
下载PDF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吕宠吾研究员等访问越南
4
作者 刘汉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员 越南 地球物理研究所 硬件设备 形变仪器
下载PDF
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保罗博士应邀访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5
作者 刘汉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7,共1页
应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姚运生研究员的邀请,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University“G.D’Annunzio”)教授保罗(Paolo Boncio)博士,于2004年7月8日至11日来我所进行访问。访问期间,保罗博士作了题为《临汾盆地地震断层与地震灾害预... 应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姚运生研究员的邀请,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University“G.D’Annunzio”)教授保罗(Paolo Boncio)博士,于2004年7月8日至11日来我所进行访问。访问期间,保罗博士作了题为《临汾盆地地震断层与地震灾害预测模型》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2002年9至10月间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饶扬誉博士在临汾盆地调查的合作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 中国 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学术交流 学术访问
下载PDF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又有两硕士学位点获准立项
6
作者 范春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硕士学位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地电场预报地震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7
作者 赵和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地电场 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部分学生向母校敬赠郭增建先生铜像
8
作者 耿大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38-1738,共1页
2020年10月,兰州地震研究所的部分历届学生联名向母校敬赠了郭增建先生铜像.此举得到甘肃省地震局领导的赞许,认为他们赠送来郭增建先生塑像是一件好事,体现了他们对母校的深情厚意和对郭先生的崇敬之情.
关键词 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省地震局 郭先生 增建
下载PDF
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澍荪副教授访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9
作者 刘汉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遥感 INSAR 配淮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地震研究所“七五”计划期间科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分析
10
作者 李蓉川 《华南地震》 1992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文从研究所科研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较翔实的统计资料,对“七五”计划期间科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所取得了良好的科学活动效益,但科技开发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科研管理 投入产出分析 经济效益
下载PDF
2020年西藏定日M_(W)5.6地震震源参数估计和应力触发研究
11
作者 李琦 李承涛 +4 位作者 赵斌 黄勇 万永革 谭凯 董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8,共17页
2020年3月20日青藏高原西南缘定日县发生M_(W)5.6地震,距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250 km.尼泊尔地震,尤其是震后余滑是否触发了此次定日地震还有待研究.本文联合合成孔径雷达和区域地震波资料研究定日地震的破裂特征.首先利用近场形... 2020年3月20日青藏高原西南缘定日县发生M_(W)5.6地震,距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250 km.尼泊尔地震,尤其是震后余滑是否触发了此次定日地震还有待研究.本文联合合成孔径雷达和区域地震波资料研究定日地震的破裂特征.首先利用近场形变和宽频带地震波资料,通过贝叶斯自举优化算法揭示定日地震的均匀滑动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断层几何模型并反演震源滑动分布.研究发现定日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334°,倾角~51°.破裂主要集中在约2.0~5.5 km深度范围内.破裂范围~5.6 km×4.4 km,释放总的地震矩~3.33×10^(17)N·m.最大滑动量~1.27 m,发生在3.786 km深度.破裂以正断滑动为主兼少许右旋走滑分量,同区域历史地震表现出相似的破裂机制,表明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挤压欧亚板块,在藏南地区产生了近东西向的张应力.库仑应力变化研究表明,尼泊尔M_(W)7.9地震主余震和定日地区四次历史地震共同触发了2020年定日M_(W)5.6地震,其中尼泊尔地震震后2年的余滑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占库仑应力增加总量的~40%,震后余滑在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定日M_(W)5.6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形变 滑动分布 尼泊尔M_(W)7.9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基于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的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研究
12
作者 廖成旺 庞聪 +1 位作者 江勇 吴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5,435,共6页
利用机器学习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全连接(multi-layer fully connected, MFC)神经网络的六分量(six-component, 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6C地震波各波型极化向量数学模型和一系列仿真参数得到5种波型和噪声波型各5 000个... 利用机器学习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全连接(multi-layer fully connected, MFC)神经网络的六分量(six-component, 6C)地震波极化向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6C地震波各波型极化向量数学模型和一系列仿真参数得到5种波型和噪声波型各5 000个极化向量数据集,然后随机选取其中5 000个作为测试集,其余划分为训练集,进行MFC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综合辨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FC神经网络模型识别5种极化向量类型(SH波和Love波视为一类)和6种极化向量类型的效果均显著优于SVM模型,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99.786%和87.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向量识别 六分量地震波 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走滑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传播影响的研究回顾
13
作者 王辉 曹建玲 +2 位作者 姚琪 王力维 朱亚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9,共19页
活动走滑断裂带上强震频发,对几何结构复杂区及其导致的分段破裂模式开展研究对于评估区域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型研究2个方面入手,对走滑断层上地震破裂行为中的几何结构、断层分段和级联破裂... 活动走滑断裂带上强震频发,对几何结构复杂区及其导致的分段破裂模式开展研究对于评估区域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型研究2个方面入手,对走滑断层上地震破裂行为中的几何结构、断层分段和级联破裂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走滑断裂带上广泛存在的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可能会终止地震破裂的传播。前人基于地表破裂带野外调查,给出了走滑断裂带上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方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与断层动态破裂过程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不仅从动力学角度展示了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断层动态破裂传播的控制作用,还表明初始应力、岩石介质性质等其他因素也影响了断层动态破裂的传播。在研究程度较高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基于断层探测、地球物理场密集观测和高性能计算的3D动力学模拟有望进一步深化对区域复杂断层系统中破裂行为的认识,并为判定区域最大潜在震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带 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 野外调查 动态破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小震经验格林函数研究中等地震破裂方向性:以2008年攀枝花M_(S)6.1地震为例
14
作者 罗艳 赵里 朱音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中小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在确定实际发震面以及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_(S)6.1地震为研究实例,以较小余震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地震,利用表观震源时间函数随台站方位角变化特性,确定了主震的破裂方向... 中小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在确定实际发震面以及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_(S)6.1地震为研究实例,以较小余震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地震,利用表观震源时间函数随台站方位角变化特性,确定了主震的破裂方向、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震的破裂方向为几乎正南的184°,破裂长度8.05 km,破裂速度3.35 km·s^(-1),进一步确认了主震震源机制解其中沿南北向的节面是地震实际发震面,主震在水平方向沿着南北向元谋断裂从北往南破裂.攀枝花地震震源破裂速度接近地壳剪切波速度,这可能是造成此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破坏性严重的重要原因.本文综合分析主震的矩心深度、震源机制解、破裂方向性以及构造应力背景等信息,探讨了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以及灾害严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地震 破裂方向性 经验格林函数 2008年攀枝花地震
下载PDF
基于PCA-PSO-ELM模型预测地震死亡人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韶金 刘子维 +2 位作者 周浩 江颖 翟笃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筛选42个历史地震震例,对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抗震设防烈度、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ΔL)、人口密度以及发震时刻7个影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构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 筛选42个历史地震震例,对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抗震设防烈度、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ΔL)、人口密度以及发震时刻7个影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构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地震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将37个震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训练,并使用5个震例数据来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PCA-PSO-ELM组合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10.87%,相比于PCA-ELM模型和ELM模型,其平均误差率分别降低8.70个百分点和18.38个百分点。因此,采用PCA-PSO-ELM组合模型预测地震死亡人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死亡人数预测 主成分分析 粒子群优化 极限学习机 震后评估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平 姜立新 +1 位作者 杨天青 刘钦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7,共13页
为快速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尝试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回归算法,以1993—2017年震害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年份经济数据与抗震设计数据,经特征选择与参数优化后,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模型输入特征... 为快速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尝试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回归算法,以1993—2017年震害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年份经济数据与抗震设计数据,经特征选择与参数优化后,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模型输入特征的情况下,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可得到更优的评估结果。通过删除含有缺失特征样本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86,优于中值补齐缺失特征数据预处理下的评估模型,更适用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经济损失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随机森林 特征选择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PSO-ELM的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煜 韩旭昊 +2 位作者 孙艳萍 史一彤 陈文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对于地震应急响应至关重要。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对地震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内地按照分区开展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为充分考虑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性影响,根...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对于地震应急响应至关重要。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对地震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内地按照分区开展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为充分考虑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性影响,根据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建筑结构等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为西北、西南和东部三个区域,并按地震最大烈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然后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和自助采样法,根据每个特征的重要性排序选取震级、震区面积和人口密度三参数,建立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预测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在不同地区和烈度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泛化性,能够为地震应急响应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伤亡 评估模型 PSO-ELM
下载PDF
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研究与实验
18
作者 周云耀 齐军伟 +2 位作者 向涯 吕永清 吴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1-775,共5页
介绍了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计JCZ-360的研究进展、定型测试、台站实验观测等情况。结果显示,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能有效抑制外界大气压力、外部磁场干扰及温度变化对仪器的影响,性能更稳定,在超低频端噪声水平更低。JCZ-360超宽带地... 介绍了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计JCZ-360的研究进展、定型测试、台站实验观测等情况。结果显示,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能有效抑制外界大气压力、外部磁场干扰及温度变化对仪器的影响,性能更稳定,在超低频端噪声水平更低。JCZ-360超宽带地震计不仅可以观测到全频段地震波,还可以记录到固体潮汐、地球自由振荡等信息,具备传统地震和地球物理场的综合观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Z-360超宽频带地震计 自噪声 对比测试 综合观测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震后余滑研究
19
作者 张宇 汪建军 +1 位作者 刘洋 熊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Nm,相当于M_(W)6.62地震,5~15 km深度的震后余滑约占总量的80%。最优拟合模型显示,以13 km深度为界,断层上部和下部的参考滑动速率参数V0分别为6.50 m/a和0.15 m/a,表明玛多地震震后余滑界面的摩擦属性在深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震后余滑 应力驱动 GPS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诱发中川乡滑坡-泥流滑动过程与成因机理研究
20
作者 王辽 谢虹 +3 位作者 蒲小武 李智敏 郭晓 姚赟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801,共11页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滑坡-泥流灾害事件。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含水率实验...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滑坡-泥流灾害事件。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含水率实验等综合手段,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动态发展过程及成灾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滑坡事件经历了分级和分块启动,呈现出渐退式的滑移特征。滑坡产生的原因如下:村民长期灌溉活动导致地下形成了饱水黄土层,在地震作用下这些饱水黄土层的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导致黄土液化,随后液化的饱水黄土层携带着上覆的非饱和土层迅速向沟道滑移;此外,滑坡体与地下冒水及干渠补给水混合,进一步促进了滑坡-泥流灾害的形成。研究区域附近多分布类似的灌溉区,因此未来地震发生时,对这类滑坡事件的预防与治理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黄土液化 滑坡-泥流灾害链 灌溉 滑动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