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评估
1
作者 赵巧 崔淑霞 皮甜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接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急诊...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接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36.15±6.12)分、抑郁情绪评分(35.45±5.11)分比对照组的(50.12±5.17)分、(47.45±4.61)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0、12.329,P均<0.05)。观察组不良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预后,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 抢救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赵巧 崔淑霞 皮甜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时间、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1.62±0.20)min、建立输液通道时间(4.70±1.12)min、心电图时间(4.24±0.77)min、总抢救时间(45.62±5.41)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3、2.455、4.774、2.693,P均<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对缩短急诊抢救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抢救时间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探究糖尿病对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毛冰格 董胜 +3 位作者 吕小菲 蔺世会 马承泰 顾华丽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细菌性肝脓肿(PLA)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529例PLA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 = 251)和非糖尿病组(n = 278),分析各组之间...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细菌性肝脓肿(PLA)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529例PLA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 = 251)和非糖尿病组(n = 278),分析各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更高(p < 0.05),患病平均年龄更大(p < 0.05);而糖尿病组近3月内腹腔术后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 <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腹泻症状(p <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合并肺炎、出现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及预后不佳的比例更高(p <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细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更高(p < 0.05),而非糖尿病组更容易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p <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降钙素原更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p < 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肝脓肿患者既往史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更容易出现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结局,其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胰头癌的外科手术综合治疗1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刁同进 赵晓东 +2 位作者 陈新 庄兴俊 袁伟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76-380,384,共6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外科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外科治疗的14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7例)、姑息性手术组(88例)、手术切除组(28例)。结果本组外科治疗胰头癌143例,随...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外科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外科治疗的14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7例)、姑息性手术组(88例)、手术切除组(28例)。结果本组外科治疗胰头癌143例,随访率97.4%(140/143),中位生存时间11.3个月,1、3及5年术后生存率分别49.1%、10.3%、4.3%。其中,外科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为24.1%(28/116),手术切除组1、3及5年术后生存率(85.7%、42.9%、17.9%,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较非手术治疗组(0、0、0,中位生存时间6.6个月)或姑息性手术组(37.5%、0、0,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明显提高(P<0.01),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三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减黄组与术前未减黄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1、3、5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愈胰头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联合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半肝切除的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提高了胰头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临床治愈的机会以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春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9X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并定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随访,对教育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结果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率为95%,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后为60%,明显效果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住院—出院后整个过程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监控意识和依从性,降低患者住院重复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糖尿病患者
下载PDF
心肺复苏诊疗技术及给药途径探析
6
作者 迟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4期191-191,共1页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快速地识别心脏骤停。心肺的复苏是一般生命支持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判断病人有无脉搏和有效的心脏按压以及除颤。心肺复苏的高级生命支持是建立高级...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快速地识别心脏骤停。心肺的复苏是一般生命支持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判断病人有无脉搏和有效的心脏按压以及除颤。心肺复苏的高级生命支持是建立高级气道、优选给药途径和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心脏按压 除颤 高级气道
下载PDF
百草枯急性中毒50例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7
作者 迟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6期116-116,共1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死亡26例,死亡率为53%。病人有局部刺激症状和心、肺、肝、肾、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死亡率随...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死亡26例,死亡率为53%。病人有局部刺激症状和心、肺、肝、肾、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死亡率随着服毒量的增加而增大,昏迷和低血压病人全部死亡。进行血液灌流的有21例,其中死亡14例,死亡率为66.7%。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能够引起多脏器的损害,早期洗胃和血液灌流以及血浆置换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8
作者 黄学磊 刘树征 张瑞芝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急救术,观察组给予损伤外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复苏... 目的探究与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急救术,观察组给予损伤外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复苏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后与对照组复苏后相比体温、pH、血氧饱和度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应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可获得更好的急救复苏指标,同时显著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腹部创伤 急救
下载PDF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瑞芝 《药物与人》 2014年第11期140-140,共1页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7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与参考组(开腹手术组)各为3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置管时间及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7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与参考组(开腹手术组)各为3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置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胆结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结石复发率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彻底,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胆结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