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10年增城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斯瑜 李尔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9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了解增城市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增城无偿献血者56180(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的血液ALT、HBsAg、抗-HCV、... 目的了解增城市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增城无偿献血者56180(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的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人群与血液检测阳性率的关系。结果56180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6.47%;ALT指标不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HBsAg指标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献血者阳性率为8.21%,女性献血者的阳性率为3.41%,P〈0.05,差异有显著性。其中ALT的阳性率男性为5.31%,女性为1.69%,P〈0.05,差异有显著性。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含高中)”与“高中以下”的人群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为主要献血人群。结论增城地区ALT指标不合格率占总的报废率的61.81%,采血前有必要对献血者进行ALT快速筛查,特别是男性献血者。招募低危献血者人群对减少输血传播疾病,提高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ALT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斯瑜 钟丽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96-198,2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实验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后Ⅷ因子含量。将5袋确诊HBV和5袋确诊HCV的新鲜冰冻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含量为(1.097±0.047)IU/m L(0.824±0.027)IU/m 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均达到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 L。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 病毒灭活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斯瑜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3期87-88,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显著增加,医疗事业对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与血液供应相关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被广泛关注。各级血站的血液检验实验室作为提供血液并检测血液是否合格的单位,在供血的各个环节中极其关键,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 随着我国人口的显著增加,医疗事业对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与血液供应相关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被广泛关注。各级血站的血液检验实验室作为提供血液并检测血液是否合格的单位,在供血的各个环节中极其关键,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显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实验室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管理分析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采血前ALT初筛实验在广州增城地区的评价与分析
4
作者 黄斯瑜 郭悬崖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30-31,共2页
对广州血液中心增城市血站2013年用干式生化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1132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与2012年未实施ALT初筛的1136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 对广州血液中心增城市血站2013年用干式生化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1132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与2012年未实施ALT初筛的1136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学法初筛会大大降低因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干式生化仪操作简单、可靠、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适合中小型血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干化学法 初筛检测
下载PDF
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练新飞 黄永梅 杨宁丽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4332-4334,共3页
目的:分析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增城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 目的:分析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增城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人群与血液检测阳性率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其血液检测总阳性率及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增加,18~30岁组阳性率最低;②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③不同职业阳性率不同,其中农民血液检测阳性率最高;④大专以上文化献血者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其他献血者,小学文化献血者阳性率最高。结论:18~30岁献血者、学生和军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是增城地区招募固定献血者的主要对象,为加强献血者招募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血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中小型血站ALT检测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永梅 陈显堂 练新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5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小型血站在仪器和方法及成本的选择上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最佳方法。方法对几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定值样本、临界可疑样本(40—45U/L)进行酶标仪(370C条件下微板速率法与丙酮酸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仪、半自... 目的探讨中小型血站在仪器和方法及成本的选择上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最佳方法。方法对几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定值样本、临界可疑样本(40—45U/L)进行酶标仪(370C条件下微板速率法与丙酮酸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仪、半自动生化仪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生化仪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最佳,但成本也最高。全自动生化仪与半自动生化仪之间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居第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酶标仪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精密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成本居第三。酶标仪法中微板速率法与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之间准确度、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临界样本检测的可靠性依次为全自动生化仪、半自动生化仪、酶标仪。结论中小型血站对献血者血液ALT的检测最佳方法是使用全自动生化仪,但成本较高,中小型血站在考虑成本的同时,可使用微板速率法或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利用全自动加样仪,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自动传送,联合使用半自动生化仪(用于临界样本的复检)的方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能保证血液的检测质量及节省样本检测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斯瑜 李尔凡 钟丽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根据2012年颁发的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分析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灭活过程中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 目的根据2012年颁发的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分析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在血浆灭活过程中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双缩脲法、磁珠法、比色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的血浆量、血浆蛋白含量、凝血因子Ⅷ含量、亚甲蓝残留量、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容量分别为(235±15.51)g、(230±14.17)g;Ⅷ因子含量为(1.084±0.045)IU/ml、(0.826±0.029)IU/mk血浆蛋白含量为(83.71±3.24)g/L、(79.09±3.21)g/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容量和血浆蛋白在灭活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的残留率为(0.0638±0.013)μmol/L;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l。结论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血浆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均达到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简便、无毒、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等显著特点,可有效消除临床输血带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 病毒灭活 血浆 疗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斯瑜 李尔凡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91-192,共2页
标本采集工作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最终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1]。标本采集工作主要包括采血姿势、采集时间以及使用止血带、抗凝剂使用、采集标本量和容器要求等。我们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150例正常... 标本采集工作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最终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1]。标本采集工作主要包括采血姿势、采集时间以及使用止血带、抗凝剂使用、采集标本量和容器要求等。我们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150例正常查体人员和住院病人,分析血液采集过程的差异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检测数据,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检测结果 影响分析
下载PDF
3093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尔凡 严海燕 +1 位作者 钟丽玲 罗晓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4期1735-1736,共2页
目的通过对到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就(下称本院)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的了解,加深对HIV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住院的30 934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法试纸... 目的通过对到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就(下称本院)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的了解,加深对HIV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住院的30 934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法试纸条初筛HIV抗体,两种方法任一结果阳性者的血清标本再送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确认。结果在30 934例患者血清中初筛结果阳性25例(2008年5例,2009年6例,2010年14例),阳性率0.081%;由CDC确认阳性23例,符合率92%。感染者均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性感染者19例(2008年3例,2009年5例,2010年11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女性感染者4例(2008年2例,2009年1例,2010年1例),无明显规律。结论艾滋病的感染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大对HIV感染宣传和控制力度,尤其是医务人员更需加强对HIV感染的认识及自我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分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常用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不同组合模式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尔凡 严海燕 +1 位作者 钟丽玲 罗晓红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3期4150-4152,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TSH、T3、FT3、T4及FT4在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2008年3月~2008年12月3643例门诊、住院患者血清中的TSH、T3、FT3、T4及FT4五种激素水平,按出现结果的方式组合... 目的分析比较TSH、T3、FT3、T4及FT4在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2008年3月~2008年12月3643例门诊、住院患者血清中的TSH、T3、FT3、T4及FT4五种激素水平,按出现结果的方式组合进行统计,并从诊断甲亢和甲低两方面分别统计五种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在诊断甲亢方面,五种指标的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TSH(27.31%)〉FT3(16.91%)〉FT4(16.55%)〉T3(14.08%)〉T4(7.99%);在诊断甲低方面,五种指标的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TSH(20.72%)〉FT4(11.61%)〉FT3(10.38%)〉T4(10.29%)〉T3(9.11%)。结论无论是在诊断及指导治疗甲亢还是甲低,TSH都是一项非常灵敏的指标,诊断甲亢时,FT3要优于FT4,在诊断甲低方面,FT4要优于FT3,同时游离类激素比总激素能更好地反映甲状腺功能的实际水平;而五种指标的联合使用,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用药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检测指标 组合模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某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调查
11
作者 黄斯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广州市增城地区Rh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技术和试管法检测5587份检验合格的无偿献血者标本Rh血型D、C、c、E、e5种抗原。结果增城市按表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增城市固定人口和流动... 目的研究广州市增城地区Rh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技术和试管法检测5587份检验合格的无偿献血者标本Rh血型D、C、c、E、e5种抗原。结果增城市按表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增城市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男与女进行对比,A型、B型、O型、AB型四种ABO血型进行对比,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各比较组别的P值均>0.05。结论增城市Rh血型各表型和基因的分布频率没有地区差异,没有性别差异,没有血型类别差异。为了充分及时满足临床RhD阴性患者输血治疗,掌握更多的RhD阴性供者信息,为成立增城地区RhD阴性稀有血型检索库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RH血型
下载PDF
ELISA、TPPA和TRUST、RPR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永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8期88-89,共2页
目的比较血站或临床常用的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ELISA、TPPA和TRUST、RPR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258例梅毒和10204例对照组非梅毒血清,比较四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ELISA、... 目的比较血站或临床常用的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ELISA、TPPA和TRUST、RPR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258例梅毒和10204例对照组非梅毒血清,比较四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ELISA、TPPA和TRUST、RPR检测梅毒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8.8%、98.8%和78.3%、77.9%,ELISA和TPPA的检出率高,均显著高于TRUST、RPR,但分层分析发现TRUST、RPR对II期梅毒的检出率与ELISA和TPPA无差异;检测对照组ELISA、TPPA和TRUST、RPR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11%、0.098%和0.31%、0.36%,ELISA和TPPA的假阳性率相似,低于TRUST、RPR。结论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强,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TPPA TRUST RPR 梅毒抗体
下载PDF
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练新飞 杨宁丽 +2 位作者 黄斯瑜 黄永梅 罗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625-2626,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成分的影响。方法分析经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血浆电解质、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中主要成分有一定的影响,Ⅷ因子活性、Ⅴ因... 目的探讨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成分的影响。方法分析经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血浆电解质、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亚甲兰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中主要成分有一定的影响,Ⅷ因子活性、Ⅴ因子活性、K+和Na+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灭活后的含量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临床安全用血需求。结论亚甲兰光化学法对血浆中主要成分有一定影响,但灭活后的新鲜血浆主要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临床安全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兰 血浆成分 病毒 光化学法
下载PDF
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献血前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14
作者 黄永梅 陈显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5期2297-2298,共2页
目的探讨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参加献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1组1~5年、2组〉5年)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献血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血液血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 目的探讨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参加献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1组1~5年、2组〉5年)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献血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血液血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人群献血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接触时间延长各指标跟着下降;1组与对照组在献血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献血后第5天各指标均下降,其中自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献血前、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5天各指标与献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0天各指标与献血前或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各组男女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时间接触混合苯(〈5年)的人群与正常人在献血前后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类人群可以正常参加无偿献血;长时间接触混合苯(〉5年)的人群在献血后血液学指标较正常人恢复慢,在献血初期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应关注这类人群的献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混合苯从业人员 献血 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