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壤塘县人间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
1
作者 蒋和柱 李富忠 +1 位作者 廖普 黎能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血清学 调查
下载PDF
壤塘县大骨节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华 廖普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检出率 现况调查
下载PDF
2004~2007年壤塘县结核病人痰检及就诊情况调查分析
3
作者 何四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6期645-646,共2页
  壤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西部,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邻,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邻,北靠青海省班玛县,是"老、少、边、穷"的藏族聚居区,全县有藏、羌、回、汉...   壤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西部,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邻,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邻,北靠青海省班玛县,是"老、少、边、穷"的藏族聚居区,全县有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1958年建县,幅员6863平方公里,辖1镇、11个乡,60个村,总人口35545人.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仅4.8℃,县城所在地海拔3285米.壤塘县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全县共11个乡镇,其中以藏族为主要民族.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人群结核涂阳率及胸片诊断符合治疗的病人为28.25%,为进一步了解我县不同地貌和地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现对2004年~2007年就诊病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人 南木达 片区 初治涂阳 痰检 就诊情况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壤塘县包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何四清 张福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9期144-146,共3页
包虫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虫病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类型,分别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关键词 包虫病 流行病学 壤塘县
下载PDF
四川省壤塘县基础免疫接种监测与评价
5
作者 张建华 廖普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接种 监测 评价
下载PDF
壤塘县麻风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何四清 龙国文 吴天琼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2期999-999,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分析 壤塘县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麻风 国家卫生部 青藏高原 四川省 农牧民
下载PDF
2005年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富忠 邓佳云 +9 位作者 周定友 杨荣明 李德文 马光建 廖普 侯昌华 郑云太 张林 邓启才 赵咏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儿童右手X线检查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①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4.86%(0.96%~6.93%);②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32.1...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儿童右手X线检查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①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4.86%(0.96%~6.93%);②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32.10%,其中Ⅰ度患病率17.2%,Ⅱ度患病率10.2%,Ⅲ度患病率4.8%;各地区中若尔盖患病率最高,达50%,壤塘、色达、阿坝、旺苍、汉源患病率分别为41.0%、33.3%、30.4%、24.4%、15.8%;③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70±0.079mg/kg;④粮食硒含量平均为0.0123±0.0102mg/kg。结论所调查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但仍然有新发,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2005年四川省成人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富忠 邓佳云 +7 位作者 杨荣明 李德文 马光建 廖普 侯昌华 郑云太7 张林 吴光勤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人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每县调查一个乡,500个成人,并按要求填写调查登记表,统计并分析Ⅰ、Ⅱ、Ⅲ度患病率。结果(1)平均患病率32.10%,其中Ⅰ度患病率17.2%,Ⅱ度...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人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每县调查一个乡,500个成人,并按要求填写调查登记表,统计并分析Ⅰ、Ⅱ、Ⅲ度患病率。结果(1)平均患病率32.10%,其中Ⅰ度患病率17.2%,Ⅱ度患病率10.2%,Ⅲ度患病率4.8%。(2)男性患病率30.2%,女性患病率33.9%。(3)各地区中若尔盖患病率最高,达50%,壤塘、色达、阿坝、旺苍、汉源患病率分别为41.0%,33.3%,30.4%,24.4%,15.8%。(4)青年组、中年组、壮年组、老年组患病率分别为2.9%,12.7%,48.6%,73.3%。结论所调查地区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两个地区属于中等病区外,四个病区为重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四川
下载PDF
土壤和动物毛皮中炭疽芽胞杆菌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四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732-733,共2页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动物皮毛、肉及被病畜污染的土壤等,也会感染炭疽。
关键词 土壤 动物 炭疽杆菌
下载PDF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林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73-273,共2页
探究在妊高症的临床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应用治疗效果。方法:2014 年8 月至2015 年12 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诊治的妊高症产妇9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 探究在妊高症的临床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应用治疗效果。方法:2014 年8 月至2015 年12 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诊治的妊高症产妇9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压指标以及24h 尿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血压和蛋白尿相关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下载PDF
扩大免疫规划切实防控传染病的研讨
11
作者 马文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233-233,共1页
免疫规划是采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的规划和策略,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免疫规划的推行,更多的疫苗开始出现,而免疫规划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对免疫规划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 免疫规划是采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的规划和策略,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免疫规划的推行,更多的疫苗开始出现,而免疫规划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对免疫规划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免疫规划发展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控制我国的传染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传染病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交替联合用药治疗藏族牧民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燕 喻文杰 +13 位作者 尚婧晔 何伟 张光葭 王奇 杨柳 廖沙 李汭芮 姚人新 曾明才 张福斌 李树成 刘阳 钟波 王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ABZ)和吡喹酮(PQT)交替联合用药及ABZ单药治疗藏族牧民棘球蚴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药物治疗棘球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超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对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和壤塘县牧民进行棘球蚴病筛查,确诊患者纳入...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ABZ)和吡喹酮(PQT)交替联合用药及ABZ单药治疗藏族牧民棘球蚴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药物治疗棘球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超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对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和壤塘县牧民进行棘球蚴病筛查,确诊患者纳入治疗和观察。将病例随机分为ABZ+PTQ交替联合用药治疗组(ABZ+PQT组)和ABZ单药治疗组(对照组,ABZ组)。ABZ+PQT组患者ABZ片剂15 mg/(kg·d),分2次服用,连服25 d,随后改服PQT片剂40 mg/(kg·d),顿服,连服5 d,依次交替服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中间不停药。ABZ组患者ABZ片剂15 mg/(kg·d),分2次服用,连续服药3个月,停药1周后开始下个疗程。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影像学疗效评估、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检测和肝功能指标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和主要肝功能指标监测了解不良反应。结果纳入治疗随访观察的临床诊断棘球蚴病病例共97例。ABZ+PQT组共55例病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CE) 31例、多房棘球蚴病(AE) 24例;ABZ组共42例病例,其中CE 22例、AE 20例。通过2年的治疗和随访观察,ABZ+PQT组对CE的治愈率为19.4%(6/31),有效率为58.1%(18/31);对AE的治愈率为12.5%(3/24),有效率为50.0%(12/24)。ABZ组对CE的治愈率为9.1%(2/22),有效率为18.2%(4/22);对AE的治愈率为5.0%(1/20),有效率为20.0%(4/20)。两组在抗棘球蚴IgG抗体滴度变化差异不显著。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ABZ+PQT组血清抗体吸光度(A450值)为0.39±0.06,服药3个月后上升至0.45±0.05,此后基本维持在相同水平,但在治疗12月后下降至0.38±0.07,后保持稳态;ABZ组血清抗体A450值变化趋势与ABZ+PQT组相似,服药前为0.41±0.07,服药3个月后升至0.43±0.08,治疗12个月时降为0.39±0.07,后基本平稳;不同疗程时间对血清抗体A450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23/97),其中ABZ+PQT组有8例(占34.8%), ABZ组有15例(占65.2%),主要是胃肠不适等轻度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受损,服药3个月时,6例(ABZ+PQT治疗组1例,ABZ治疗组5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升高,此后随访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ABZ+PQT组对CE和AE的治疗有效率高于ABZ组;ABZ+PQT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BZ组;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变化不能反映病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吡喹酮 治疗 细粒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 疗效
原文传递
川藏高原地区以牧业组为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立英 伍卫平 +2 位作者 王旭 王谦 张福斌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索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在疾控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价该模式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四川省壤塘县随机选择康隆村和壤塘村分别作为包虫病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KAP问卷调查、犬粪抗原检测、人群B超筛查等评价干... 目的探索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在疾控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价该模式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四川省壤塘县随机选择康隆村和壤塘村分别作为包虫病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KAP问卷调查、犬粪抗原检测、人群B超筛查等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村共查出51例包虫,其中50例为泡型包虫病,1例为囊型包虫病。实施干预后干预村人群包虫病知晓情况比对照组有了更为明显的积极转变;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为83.73%,约为干预前的7倍;对照村覆盖率为37.42%,较之前增加1倍。干预后干预村犬驱虫覆盖率与对照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93%和11.64,与干预前26.8%和29.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1和P<0.05);干预后干预村与对照村比较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干预村完成全村犬驱虫需422人·h,对照组要1 393人·h。结论壤塘县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包虫病重流行区。以牧业组为基础单位的包虫病防治模式能够促进疫区包虫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显著降低环境的传播风险,有利于遏制包虫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病 牧业组 防治模式 干预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林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267-267,共1页
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 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的常规剂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有效率82.2%与对照组8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药物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其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小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