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介菌多糖核酸免疫治疗结核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任涛 蔡映云 +4 位作者 金美玲 李传友 袁正宏 田苗 赵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6,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成BCGPSN免疫治疗组和结核菌感染对照组,每组24只。两组小鼠制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感染后1周,每天分别腹腔内注射...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成BCGPSN免疫治疗组和结核菌感染对照组,每组24只。两组小鼠制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感染后1周,每天分别腹腔内注射BCGPSN(10mg/kg)或生理盐水(10mL/kg),连续7d。感染后3周和4周每组处死12只小鼠,检测小鼠体重以及肺、脾脏湿重,观察肺脏病理改变,取肺、脾组织进行结核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用real-timePCR法测定肺、脾组织IFNγmRNA、IL10mRNA和IL4mRNA的表达。结果感染后4周,治疗组小鼠体重和脾脏重量高于对照组,肺脏重量低于对照组,且肺部病变较轻。感染后3周和4周,治疗组小鼠肺、脾组织结核菌落均低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IFNγ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IL10mRNA和IL4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感染后3周,治疗组小鼠脾组织IFNγ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似;感染后4周,脾组织治疗组脾组织IFN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3周和4周,IL10mRNA和IL4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BCGPSN可减轻结核病小鼠体重下降,减少结核病小鼠肺和脾脏结核菌数量,并增强Th1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小鼠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鼻腔黏膜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闻哲 姚忻 +3 位作者 夏怡然 于垂亮 侯惠民 闻玉梅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12期730-732,758,共4页
目的评价小鼠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鼻腔黏膜免疫效果,寻找非注射乙肝免疫途径。方法 Balb/c小鼠分别经鼻腔、舌下及肌注给予重组HBsAg免疫3次,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抗HBsAg抗体水平评价3种途径的免疫效果。结果经鼻... 目的评价小鼠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鼻腔黏膜免疫效果,寻找非注射乙肝免疫途径。方法 Balb/c小鼠分别经鼻腔、舌下及肌注给予重组HBsAg免疫3次,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抗HBsAg抗体水平评价3种途径的免疫效果。结果经鼻腔免疫小鼠BALF可检测到IgA抗体,提示产生黏膜免疫;与肌注免疫类似,经鼻腔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大于1:500,提示产生体液免疫。结论重组HBsAg经鼻腔免疫小鼠可同时产生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提示鼻腔黏膜免疫可能是有效的非注射乙肝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重组 鼻腔黏膜免疫 非注射途径
下载PDF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汹汹来袭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晓晨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突发传染性疾病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1997年香港暴发H5N1禽流感、2003年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2009年墨西哥流行H1N1流感,2012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屡屡暴发的疫情让人们... 突发传染性疾病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1997年香港暴发H5N1禽流感、2003年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2009年墨西哥流行H1N1流感,2012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屡屡暴发的疫情让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紧张起来。这一次我们面临的威胁是H7N9禽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 人类健康 H5N1 墨西哥 疫情
下载PDF
独立生长因子1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祝敏芳 瞿介明 +3 位作者 张辉军 周双宬 张静 董生福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独立生长因子1(Gfi1)在内毒素耐受小鼠接受大剂量内毒素(LPS)刺激后的表达。方法:7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0.9%NaCl注射后用大剂量LPS刺激,内毒素耐受组用小剂量LPS预处理后用大剂量LPS刺激。比较两组小鼠存活率,... 目的:研究独立生长因子1(Gfi1)在内毒素耐受小鼠接受大剂量内毒素(LPS)刺激后的表达。方法:7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0.9%NaCl注射后用大剂量LPS刺激,内毒素耐受组用小剂量LPS预处理后用大剂量LPS刺激。比较两组小鼠存活率,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RT-PCR检测肺组织Gfi1 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Gfi1蛋白表达。结果:内毒素耐受组小鼠存活率高,肺组织炎症反应轻,LPS刺激后TNF-α水平未见上升;LPS刺激后2h,6h小鼠肺组织Gfi1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1);LPS刺激后6h、12h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肺组织Gfi1表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内毒素耐受时,大剂量内毒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较轻可能与肺部Gfi1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生长因子1 内毒素耐受 脂多糖
下载PDF
DNA的识别分子及其识别模式
5
作者 张伟娟 徐洁杰 +1 位作者 徐薇 熊思东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9-614,共6页
固有免疫以TLR9依赖和TLR9非依赖的方式对DNA识别,在保护性免疫和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TLR9,DAI(DLM-1/ZBP1),RIG-I,尚未定义的识别B-DNA的分子,损伤DNA结合分子如:DNA-PKcs,Ku70,p53,ATM,ATR和含有SAP或PHD结构... 固有免疫以TLR9依赖和TLR9非依赖的方式对DNA识别,在保护性免疫和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TLR9,DAI(DLM-1/ZBP1),RIG-I,尚未定义的识别B-DNA的分子,损伤DNA结合分子如:DNA-PKcs,Ku70,p53,ATM,ATR和含有SAP或PHD结构域等的分子可以识别DNA,并且分别以不同的识别模式识别细胞不同部位或不同类型的DNA.近几年来国内外针对DNA识别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给研究保护性免疫和自身免疫提供了新的视野.文中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探索,对DNA的识别分子和识别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TLR9 RIG-I DAI(DLM-1/ZBPl)
下载PDF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武有聪 许涛 +4 位作者 刘华勇 韩海燕 吴旸 白丽 瞿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6-1807,共12页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能感应外界O2浓度,并将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在有氧条件下促进毒力因子的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在厌氧条件下抑制毒力因子的表达,...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能感应外界O2浓度,并将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在有氧条件下促进毒力因子的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在厌氧条件下抑制毒力因子的表达,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另外,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调控生长代谢的途径也不一致。表皮葡萄球菌中也存在类似的双组分系统SrrAB,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具有较高同源性,但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在生长代谢及毒力调控方面的异同。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葡萄球菌SrrAB的调控机制,着重比较其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的调控差异,这对临床诊治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SrrAB 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icaC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表型的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洁敏 朱于莉 +2 位作者 欧元祝 谢红梅 瞿涤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构建表皮葡萄球菌icaC阴性突变株,以期获得仅icaC基因不同而其他遗传背景与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相同的突变株,对icaC基因产物在细菌形成生物被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BT2-△icaC,经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株修饰后... 目的构建表皮葡萄球菌icaC阴性突变株,以期获得仅icaC基因不同而其他遗传背景与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相同的突变株,对icaC基因产物在细菌形成生物被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BT2-△icaC,经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株修饰后电转化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将含重组质粒的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在40℃多次传代,筛选出icaC敲除突变株(△icaC株)。检测△icaC株生长曲线,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并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菌多糖黏附因子的合成。结果使用同源重组法敲除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基因组中的icaC基因,△icaC株的生长曲线与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相似,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细胞外多糖黏附因子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表皮葡萄球菌1457株中icaC基因的缺失对细菌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细胞外多糖黏附因子含量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表皮葡萄球菌icaC基因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ICAC 多糖黏附因子
原文传递
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双组分系统VraSR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玲 孟媛媛 +2 位作者 武有聪 白丽 瞿涤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6,共7页
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vancomycin-resistance associated sensor/regulator,VraSR)双组分系统能感应细胞壁的损伤,并将此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相关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压力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VraSR通过调控... 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vancomycin-resistance associated sensor/regulator,VraSR)双组分系统能感应细胞壁的损伤,并将此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相关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压力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VraSR通过调控一系列与肽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引起耐药性增加。表皮葡萄球菌中也存在类似的双组分系统,而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VraSR具有较高同源性,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在耐药性及致病性上有什么异同。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葡萄球菌VraSR双组分系统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系统 VraSR 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