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2个微单倍型复合检测体系的构建及法医学应用
1
作者 云鹏 陈安琪 +1 位作者 陈丽琴 李成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42个微单倍型(microhaplotype,MH)遗传标记进行复合检测体系构建与法医学验证,探讨该体系在法医物证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前期研究中筛选42个高多态性MH并构建复合检测体... 目的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42个微单倍型(microhaplotype,MH)遗传标记进行复合检测体系构建与法医学验证,探讨该体系在法医物证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前期研究中筛选42个高多态性MH并构建复合检测体系(42-plexMHs),通过MiSeqFGxTM平台进行测序,对该检测体系的重复性、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混合样本解析能力进行验证。通过对102例中国江苏省溧阳市汉族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调查,评估该体系的法医学应用价值。结果 该复合检测体系(42-plexMHs)的测序结果重复性可达100%,灵敏度低至0.062 5 ng,可耐受靛蓝(≤2 500 ng/μL)、腐殖酸(≤9 ng/μL)、血红素(≤20μmol)、尿素(≤200 ng/μL)的干扰,并可鉴定2人(1∶19)、3人(1∶1∶9)和4人(1∶1∶1∶9)的混合样本。基于102例个体数据,42-plexMHs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3.45×10^(-30)、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3.77×10^(-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值为2.899。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42-plexMHs复合检测体系,该体系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与灵敏度,良好的抗干扰物能力与混合物解析能力,所含MH遗传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兼顾族源推断同时在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相关案件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微单倍型 二代测序 混合样本 个体识别
下载PDF
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教学改革
2
作者 俞瑾 马淑兰 +4 位作者 毛应启梁 冯异 褚玉霞 王彦青 朱粹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87-190,共4页
给西医院校的在校学生讲授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医院校的学生没有任何中医背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个课时里让西医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学,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意义和相关内容是一个值得攻克的难... 给西医院校的在校学生讲授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医院校的学生没有任何中医背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个课时里让西医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学,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意义和相关内容是一个值得攻克的难题。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摸索,目前课程的思政建设、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并且引领了更多的西医学生关注及投身到中西医结合事业中来,深刻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初心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 教学改革 思政建设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石佼玉 张志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9期2079-2085,共7页
免疫电镜技术是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标记的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来观察和研究超微结构水平组织细胞形态和功能。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胶体金技... 免疫电镜技术是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标记的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来观察和研究超微结构水平组织细胞形态和功能。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胶体金技术。在电镜水平,金颗粒具有很高的电子密度,清晰可辨,因此利用胶体金标记的二抗,与相应一抗结合,从而将目标抗原标记。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法近年来被成功地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解决一些医学上的微观结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 胶体金 肾病 肿瘤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上海株(nCoV-SH01)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荣 易志刚 +19 位作者 王玉燕 滕峥 徐巍 宋武慧 蔡霞 孙志平 谷陈建 周艳秋 陈洪友 叶荣 韩文东 朱云凯 冯飞 房方皓 李崇山 张曦 瞿涤 付晨 谢幼华 袁正宏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病毒的分离是构建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细胞感染模型和动物感染模型的基础。本研究利用冠状病毒易感的Vero E6细胞,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病毒的分离是构建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细胞感染模型和动物感染模型的基础。本研究利用冠状病毒易感的Vero E6细胞,从1例上海感染者的咽拭子中分离到一株2019-nCoV,命名为nCoV-SH01。对该毒株全基因组采用一代Sanger和二代Illumina法测序,发现该毒株与GenBank MN908947的同源性>99.99%。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该毒株与COVID-19康复者的血清呈阳性反应。当nCoV-SH01感染Vero E6细胞后,导致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细胞病变效应明显且进展迅速,提示nCoV-SH01可用于进一步建立2019-nCoV的细胞感染和动物感染模型,为开展致病性研究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合胞体 VERO E6细胞 鼻/咽拭子 细胞模型
下载PDF
儿童肿瘤患者营养筛查量表的应用和筛选
5
作者 王佳钰 李婉琪 +4 位作者 吴焱 李若愚 宋春花 杜振兰 陶灵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585-590,共6页
营养不良降低儿童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增加其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尽早对儿童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对存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极为重要。在我国,儿童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率相对较高... 营养不良降低儿童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增加其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尽早对儿童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对存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极为重要。在我国,儿童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率相对较高,而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性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评估儿童肿瘤患者是否营养不良的复杂性。目前,多数研究采用国外的营养风险评估量表,不同量表之间的结果难以统一和比较。因此,制订一套针对性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临床营养筛查量表成为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当前儿童营养筛查量表的筛查目标、适用人群、评估内容、评分标准、实际应用、使用限制及效果评估方面的异同,归纳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对现有量表的改进建议及制订适用于我国儿童肿瘤患者营养筛查量表的意见,旨在推进我国儿童肿瘤患者营养筛查量表的制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营养筛查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风险 营养不良 量表分析 量表筛选
下载PDF
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4例病例系列报告
6
作者 张海 王文婕 +1 位作者 孟新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的相关情况、临床表现、发病时免疫相关指标、病原学检测结果、治疗、转归和肌力恢复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现和免疫相关指标。结果4例iVAPP患儿均为男孩,发病年龄为7~12月龄,处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4~7个月后;首剂均在3月龄接种OPV,例1、2、4分别接种OPV 1、2、3剂,例3接种OPV 2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1剂。2例为联合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CID-VAPP),因“肺部感染、腋下淋巴结破溃”入院,T、B细胞数量均严重降低,呈现多部位肢体瘫痪,存在多侧肢体的肌力减退,积极治疗后未发生缓解;感染累及部位多,感染病原种类多,均发生卡介苗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重症肺炎,在1周岁内因严重感染死亡。2例为原发性抗体缺陷病(PAD)-VAPP,因“肢体活动障碍”入院,仅B细胞数量降低和抗体分泌障碍,肢体瘫痪症状可累及一侧或双侧,经治疗后肌力可恢复正常,且感染症状轻,预后良好。结论CID和PAD患儿口服OPV均有可能导致iVAPP,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免疫缺陷病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急性迟缓性麻痹
下载PDF
基于聚谷氨酸聚氨基酯的核酸递送载体构建
7
作者 姚婷婷 杨荣 +1 位作者 苏润萍 高西辉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核酸疫苗已成为现代传染病疫苗中的研究热点,然而,核酸疫苗的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转染效率低下和生物相容性不佳等瓶颈,迫切需要研发安全、高效的核酸递送载体。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核酸递送策略,在聚(β-氨基酯)[poly(β-amino ester),PB... 核酸疫苗已成为现代传染病疫苗中的研究热点,然而,核酸疫苗的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转染效率低下和生物相容性不佳等瓶颈,迫切需要研发安全、高效的核酸递送载体。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核酸递送策略,在聚(β-氨基酯)[poly(β-amino ester),PBAE]和核酸自组装形成PBAE纳米颗粒(PBAE nanoparticles,PBAE-NPs)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聚谷氨酸[poly(glutamic acid),PGA]进行修饰,形成PGA修饰的PBAE纳米颗粒(PGA modified PBAE nanoparticles,PPs)。本文将通过结构表征和生物学评价探究PPs作为核酸递送载体的性能。体外表征结果显示,PPs具有粒径小、Zeta电位低和血清稳定性强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溶酶体逃逸实验结果表明,PGA修饰能够提高PPs的溶酶体逃逸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相较于PBAE-NPs,PPs显著增强了核酸转染效率。此外,CCK-8实验结果显示,PP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PPs具有安全性好、核酸转染效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核酸递送载体,为今后核酸疫苗载体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聚(β-氨基酯) 聚谷氨酸 纳米颗粒
下载PDF
靶向SARS-CoV-2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嵌合抗体表达及功能研究
8
作者 石慧春 焦凡珂 +3 位作者 徐巍 陈永康 陆路 邹鹏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1期2-12,共11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所致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该病毒仍然在广泛传播,针对SARS-CoV-...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所致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该病毒仍然在广泛传播,针对SARS-CoV-2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有限,因此寻找广谱中和抗体阻断SARS-CoV-2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成功表达并纯化了3株靶向SARS-CoV-2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的人鼠嵌合抗体,并且检测了这几株抗体对多种SARS-CoV-2假病毒和活病毒的中和活性。本研究表明这3株抗体能特异性地中和SARS-CoV-2野生型假病毒,IC 50分别为0.03μg/mL、0.06μg/mL、0.03μg/mL。此外,这3株抗体对Alpha株假病毒、Delta株假病毒和Lambda株假病毒也具有广谱中和活性,并可以抑制SARS-CoV-2 Delta株活病毒的复制。机制研究表明,这些抗体可以阻断SARS-CoV-2的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且RBD上的K417、E484和N501位点可能是其与这3株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受体结合结构域 嵌合抗体 中和抗体
下载PDF
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建立单细胞水平研究HBV的方法
9
作者 马华杰 邬敏 +3 位作者 张占卿 袁正宏 易志刚 张小楠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5期269-277,共9页
在单细胞水平研究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十分重要的,但相关研究技术尚处于推进阶段,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基于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digital drople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单... 在单细胞水平研究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十分重要的,但相关研究技术尚处于推进阶段,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基于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digital drople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单细胞水平绝对定量HBV DNA和RNA的单细胞微滴数字PCR方法(single-cell ddPCR,sc-ddPCR)。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HBV阳性和阴性细胞来模拟HBV慢性感染状态下的肝脏,分析此方法检测HBV DNA的线性和检测下限。以cccDNA来源RNA(episome-derived RNA,eRNA)为例,进一步设计针对eRNA的sc-ddPCR检测方案。利用不同来源转录本在结构上的差异,设计针对eRNA的特异性引物探针体系,在HBV肝癌细胞系中验证此引物和探针体系的特异度,并利用梯度稀释的HBV细胞株分析此方法检测eRNA的线性和检测下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ddPCR的DNA和RNA的单细胞水平检测方法,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HBV DNA:R^(2)=0.9987;eRNA:R^(2)=0.9425),梯度稀释的HBV细胞株均能准确检测出阳性信号,具有高灵敏度(检测下限:HBV DNA为0.16%,eRNA为0.2%)。本研究建立的sc-ddPCR方法可针对多种DNA和RNA进行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肝组织内HBV病毒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可以更深入地分析肝组织内HBV的病毒学特征,从而有利于HBV治疗策略的优化和研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cccDNA来源RNA 微滴数字PCR 单细胞
下载PDF
基于杂交链反应的新一代RNA-FISH技术检测EV-A71 RNA及其与病毒3D聚合酶的相互作用
10
作者 邢一凡 傅美贤 龙健儿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4期203-210,共8页
RNA荧光原位杂交(RNA-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FISH)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探针,通过互补链杂交,对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RNA序列进行检测和定位。由于RNA-FISH产生的阳性信号较弱,需要结合特异性信号放大,提高信噪比... RNA荧光原位杂交(RNA-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FISH)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探针,通过互补链杂交,对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RNA序列进行检测和定位。由于RNA-FISH产生的阳性信号较弱,需要结合特异性信号放大,提高信噪比。但传统信号放大技术的背景难以消除,无法定量且分辨率低,是RNA-FISH技术应用的巨大障碍。本文基于第3代杂交链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version 3.0,HCR v3.0),利用一对分裂式探针消除非特异杂交背景,并引发荧光信号放大反应,建立了针对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A71,EV-A71)RNA的敏感、特异的FISH检测方法,并将该技术与蛋白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结合,通过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成像,成功地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了EV-A71感染细胞后病毒RNA与其聚合酶3D蛋白的分布变化和相互作用情况,并对细胞中病毒RNA和3D蛋白进行定量。发现相较于传统定量方法,如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新一代RNA-FISH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病毒RNA和3D聚合酶的表达情况与群体细胞检测的结果在趋势上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基于杂交链反应的新一代RNA-FISH技术,可以克服群体细胞数量增减掩盖病毒组分变化的缺点,从而真实反映病毒在单个细胞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代杂交链反应 RNA原位杂交技术 肠道病毒A71 3D聚合酶
下载PDF
急慢性感染中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比较研究的病毒工具构建
11
作者 金程萌 白露 +2 位作者 李雨檬 王倩瑜 李建华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6期321-330,共10页
在急性或慢性等不同感染情况下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各异。本研究旨在构建重组Armstrong株和重组Clone13株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以诱导针对WE株糖蛋白(glycoprotein,GP)特异的B细胞受体(B c... 在急性或慢性等不同感染情况下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各异。本研究旨在构建重组Armstrong株和重组Clone13株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以诱导针对WE株糖蛋白(glycoprotein,GP)特异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转基因细胞KL25HL B细胞应答,从而为比较急慢性感染过程中宿主B细胞的免疫应答差异建立实验模型。首先,通过共转染细胞,使之转录LCMV基因组片段并表达病毒蛋白,成功拯救出重组LCMV-Armstrong(recombinant LCMV-Armstrong,rARM)和重组LCMV-Clone13(recombinant LCMV-Clone13,rCL13)。测序分析表明,这2种重组病毒的GP序列被成功替换为LCMV-WE株的GP序列,并证实它们在感染细胞后具备蚀斑形成能力。随后,本研究使用rARM及rCL13感染野生型C56BL/6J小鼠。结果表明,这2种重组病毒保留了野生LCMV-Armstrong(wild type LCMV-Armstrong,wtARM)或野生LCMV-Clone13(wild type LCMV-Clone13,wtCL13)株等所具备的急性或慢性感染特性。具体而言,在rARM和rCL13建立感染后,rARM将在1周内被宿主免疫系统快速清除,而rCL13可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超过2个月。最后,用不同LCMV感染过继转移了KL25HL B细胞的野生型小鼠。结果显示,与wtARM或wtCL13相比,感染rARM或rCL13后可明显诱导特异性B细胞发生激活、增殖等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构建的rARM及rCL13在感染小鼠并过继KL25HL B细胞后,可作为急慢性感染中B淋巴细胞应答规律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对于深入理解体液免疫应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B细胞 感染 模型
下载PDF
甲病毒单轮感染颗粒的构建及其应用
12
作者 孙欣然 田思成 +2 位作者 马艳龙 冯飞 张荣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3期129-136,共8页
甲病毒(alphavirus)主要包括致关节炎的旧世界甲病毒和引发致命性脑炎的新世界甲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疾病。为了使用安全方便的工具来研究甲病毒的入侵机制,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 virus,MLV)的假病毒颗... 甲病毒(alphavirus)主要包括致关节炎的旧世界甲病毒和引发致命性脑炎的新世界甲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疾病。为了使用安全方便的工具来研究甲病毒的入侵机制,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 virus,MLV)的假病毒颗粒和基于新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的病毒复制子颗粒(virus replicon particle,VRP)系统。利用包装的假病毒和复制子颗粒,验证了硫酸乙酰肝素生成相关基因B3gat3(beta-1,3-glucuronyltransferase 3)和致关节炎甲病毒入胞受体基因Mxra8(matrix remodeling associated 8)的敲除对不同甲病毒成员入胞的影响。本研究构建的MLV假病毒和SINV复制子颗粒系统,为甲病毒成员的入侵感染机制研究和抗病毒策略开发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病毒 假病毒 复制子颗粒 病毒感染
下载PDF
颅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质量对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症状性斑块的影响
13
作者 赵海燕 彭雯佳 +5 位作者 陈玉坤 王烁 王皓冉 张雪凤 陈录广 陆建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1268,共8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MR-VWI)的图像质量对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症状性斑块预测模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行MR-VWI检查且因图像质量不佳而即刻重复扫描的病例作为本研究的第一部分。MR-VWI序列包括全脑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MR-VWI)的图像质量对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症状性斑块预测模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行MR-VWI检查且因图像质量不佳而即刻重复扫描的病例作为本研究的第一部分。MR-VWI序列包括全脑3D SPACE T_(1)WI平扫和增强,目标血管(单侧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的2D TSE T_(2)WI。拟分析100个常用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状特征9个,一阶梯度特征18个,纹理特征73个。通过比较重复扫描的斑块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易受图像质量影响的不稳定特征。回顾性搜集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行MR-VWI检查的病例作为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基于全部病例的斑块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症状性斑块的预测模型(模型A);其次,剔除所有不稳定特征后构建预测模型(模型B);最后,剔除图像质量不佳者,构建预测模型(模型C)。重复扫描影像组学特征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诊断效能高低主要通过曲线下面积(AUC)体现,以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效能的差异。结果:第一部分纳入24例患者,发现3D SPACE T_(1)WI序列的形状特征和一阶梯度特征均无不稳定特征,纹理特征中的不稳定特征仅占1/73。3D SPACE T_(1)WI增强序列的形状特征、一阶梯度特征以及纹理特征中的不稳定特征占比分别是3/9、2/18和17/73。2D TSE T_(2)WI序列的形状特征、一阶梯度特征以及纹理特征中的不稳定特征占比分别是2/9、2/18和19/73。第二部分,102例患者的120个斑块纳入分析,其中症状性斑块51个,无症状斑块69个。模型A的AUC为0.708±0.022;与第一部的不稳定特征比对,模型A筛选出的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有3个不稳定特征。模型B的AUC为0.740±0.007。模型C预测颅内症状性斑块的预测效能最好,AUC为0.758±0.013;与第一部分的不稳定特征比对,模型C的8个影像组学特征均为稳定特征。结论:基于MR-VWI影像组学构建颅内症状性斑块的预测模型时,图像质量的优劣对斑块影像组学特征的有一定影响,图像质量越好则预测效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组学
下载PDF
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洪创跃 杨婷婷 +4 位作者 李金莉 李霜君 吴利凯 杨争 谭卫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83-589,共7页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的耐药基因突变类型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各区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收集的所有449株MDR-MTB临床分离株...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的耐药基因突变类型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各区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收集的所有449株MDR-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基因组模板序列比对后获得447株满足分析要求的全基因组测序菌株。每株菌株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定后与H37Rv各基因型和亚型的特异性突变和对11种抗结核药品已知的耐药基因突变进行比对,获得各菌株独属的基因型或亚型和耐药基因突变,并分析不同药品耐药基因中的主要耐药突变类型不同基因型或亚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47株MDR-MTB中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432株(96.6%)发生基因突变,MTB对11种药品主要的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katG-315-S/T[INH,81.7%(353/432)]、rpoB-450-S/L[RFP,59.7%(258/432)]、rpsL-43-K/R[Sm,66.0%(198/300)]、embB-306-M/V[EMB,35.5%(94/265)]、pncA启动子-11-T/C[PZA,8.9%(11/123)]、gyrA-90-A/V[Ofx,31.5%(39/124)]、rrs-1401-A/G[Am,48.1%(25/52)]、rrs-1401-A/G[Cm,100.0%(27/27)]、rrs-1401-A/G[Km,84.4%(27/32)]、inhA-15-C/T[Eto,84.2%(48/57)]、thyA-75-H/N[PAS,31.3%(10/32)],且发现存在2种及2种以上联合突变者有对INH、RFP、EMB和Sm耐药的菌株。深圳市MDR-MTB菌株的3个基因型为L1[0.4%(2/447)]、L2[84.6%(378/447)]和L4[15.0%(67/447)]型,其中L2型又分为3个亚型[L2.1型:1.9%(7/378)、L2.2型:37.0%(140/378)、L2.3型:61.1%(231/378)]。突变类型为katG-315-S/T、rpsL-43-K/R和embB-306-M/V在L2型菌株中的突变率[分别为79.6%(301/378)、50.5%(191/378)、23.0%(87/378)]明显高于L4型菌株[分别为61.2%(41/67)、10.4%(7/67)、10.4%(7/67)](χ~2值分别为10.874、37.021、5.396,P值分别为0.001、0.000、0.020),且PAS耐药突变类型folC43-I/T和thyA-75-H/N仅出现在L2型菌株中;其中katG-315-S/T在L2.2型菌株中突变频率[88.6%(124/140)]高于L2.3型[74.5%(172/231)](χ~2=10.764,P=0.000),而inhA-15-C/T(INH)、rpoB-450-S/L、rpsL-43-K/R和inhA-15-C/T(Eto)在L2.3型菌株中的突变频率[分别为8.2%(19/231)、61.9%(143/231)、59.3%(137/231)、15.6%(36/231)]明显高于L2.2型[分别为2.9%(4/140)、49.3%(69/140)、37.9%(53/140)、3.6%(5/140);χ~2值分别为4.319、5.668、16.053、12.797,P值分别为0.038、0.017、0.000、0.000)]。结论深圳市MDR-MTB菌株中11种药品耐药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katG-315-S/T、rpoB-450-S/L、rpsL-43-K/R、embB-306-M/V、pncA启动子-11-T/C、gyrA-90-A/V、rrs-1401-A/G、inhA-15-C/T、thyA-75-H/N;基因型为L1、L2和L4型,以L2.2型、L2.3型和L4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基因组 细菌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基因型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深圳
下载PDF
实事求是抓住核心脚踏实地精准防控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谦 梅建 谭卫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074-1079,共6页
随着WHO提出2035年消灭结核病的伟大目标,对结核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干预作为重要的创新策略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高负担国家,结核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对我国结核病疫情保持清醒的认识,抓住结... 随着WHO提出2035年消灭结核病的伟大目标,对结核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干预作为重要的创新策略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高负担国家,结核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对我国结核病疫情保持清醒的认识,抓住结核病控制的核心和重点。作者从结核潜伏感染的定义、潜伏感染人群发病的时间,以及国外结核病控制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进一步说明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近期传播是导致结核病高疫情的主要原因,发现传染源仍然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核心;同时,提出重视留取痰液质量和建立区域性实验室是提高我国病原学检测能力、发现传染源、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潜伏性结核病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传染病控制 评论
下载PDF
我国学校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31
16
作者 高谦 梅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95-199,共5页
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学校结核病控制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稍有不当,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作者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暴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以及学生结核病休复学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希望引... 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学校结核病控制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稍有不当,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作者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暴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以及学生结核病休复学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希望引起业界同道的关注、思考和讨论.更好地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学校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院校 综合预防 传染病控制
下载PDF
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HBV cccDNA的影响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捷亮 袁正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1-1187,共7页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但均无法有效清除病毒和治愈乙型肝炎。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作为HBV转录复制的模板,以微小染色体形式持续存在于细胞核内,被认为是HBV慢性感染和难以治愈...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但均无法有效清除病毒和治愈乙型肝炎。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作为HBV转录复制的模板,以微小染色体形式持续存在于细胞核内,被认为是HBV慢性感染和难以治愈的关键核心。鉴于cccDNA很难被彻底清除,近年来以cccDNA持续沉默为基础的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已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从现有治疗手段对cccDNA的影响切入,介绍当前对cccDNA含量和活性受控因素的认知,探讨cccDNA池难以清除的关键特性环节,在此基础上展望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目标下研究cccDNA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 共价闭合环状DNA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莺莺 王健 雷群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15,共5页
细胞代谢异常和肿瘤发生发展密不可分,糖代谢异常在肿瘤代谢异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肿瘤细胞摄入大量葡萄糖,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也主要是通过糖酵解途径来产生能量和满足快速生长需求。糖代谢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互为因果,肿瘤细胞... 细胞代谢异常和肿瘤发生发展密不可分,糖代谢异常在肿瘤代谢异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肿瘤细胞摄入大量葡萄糖,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也主要是通过糖酵解途径来产生能量和满足快速生长需求。糖代谢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互为因果,肿瘤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网络互作来协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控代谢网络,反之,异常的代谢酶或代谢物能够调控癌基因或抑癌蛋白。代谢酶作为细胞代谢的直接执行者,在肿瘤细胞糖代谢异常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葡萄糖 代谢异常 糖酵解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饶琳 韩文东 +1 位作者 李红 陈力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1期44-51,共8页
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装备,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国内已确诊7万多例患者,死亡人数超过... 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装备,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国内已确诊7万多例患者,死亡人数超过2700人。此外,医护人员的感染超过3000多例,这给医护人员(尤其是为COVID-19患者提供近距离诊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从PPE的应用标准,正确穿、脱方法及预防防护后暴露的注意事项进行汇总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个人防护装备 风险评估 防护后暴露
下载PDF
安全、便捷技术再生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武慧 潘滨 +2 位作者 阚海东 徐燕意 易志刚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疫情中,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一次性医用口罩是普通民众必不可缺少的防护品。然而,随着2019-nCoV的蔓延,口罩短缺现象严重。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口罩)的再生方法,以...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疫情中,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一次性医用口罩是普通民众必不可缺少的防护品。然而,随着2019-nCoV的蔓延,口罩短缺现象严重。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口罩)的再生方法,以达到既有个人防护的效果又能节省资源。用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模拟2019-nCoV污染口罩,采用常用的恒温烘箱干烤及电吹风机热风处理2种方法,对表面污染有流感病毒的医用口罩进行病毒灭活,洗脱口罩上已灭活处理的病毒,感染Mardin-Darby狗肾细胞(Mar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并定量检测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以评价病毒灭活效果。同时采用抽滤系统和PM 2.5监测仪对以2种相似热灭活方式处理过的口罩滤过截留PM 2.5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电吹风机30 min热风处理后病毒基因组拷贝数降低至原来的1/1000000~1/10000000,接近未感染组,但烘箱56℃30 min干热处理仅灭活部分病毒。2种热灭活方式对口罩的PM 2.5滤过截留效果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处理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方法,为个人防护用品口罩表面污染病毒的灭活及其再生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应注意的是在口罩匮乏的非常时期,普通人群可采用该简便技术再生口罩后再次使用,但该方法再生的口罩不适合密切接触患者的人群、医护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灭活 医用口罩 滤过截留 流行性感冒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