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氧化还原微环境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梦瑶 隋宜伦 +1 位作者 谢飞舟 施冬云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421,共11页
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染色体,防止其降解、末端融合和重组。端粒酶是通过逆转录维持端粒长度的蛋白核酸复合体。二者共同构成了端粒-端粒酶系统。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人们发现该系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氧化应激... 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染色体,防止其降解、末端融合和重组。端粒酶是通过逆转录维持端粒长度的蛋白核酸复合体。二者共同构成了端粒-端粒酶系统。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人们发现该系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可导致端粒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影响端粒、端粒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途径,并分析了氧化还原微环境和氧化应激对其的影响及对人类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氧化还原微环境
原文传递
“课堂教学设计”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康湘萍 王丽影 +5 位作者 张学礼 夏花英 许言午 姚领爱 龚张斌 金国琴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上述理念,本研究尝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上述理念,本研究尝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分析教学中重要的“情境因素”(如学情分析、课程特点、班级情况等),从而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如启发策略、探究策略、问题策略等)、“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等)及“评价方式”(如终结性评价兼顾形成性评价)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馈与教学反思”,将教学延伸至课外。结果表明,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生物化学
原文传递
西红花酸抗氧化干预脂肪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廖中强 胡梦瑶 +3 位作者 王静 谢飞舟 冯颖 施冬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油酸和棕榈酸的脂肪酸混合液诱导L02肝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加入一定浓度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油酸和棕榈酸的脂肪酸混合液诱导L02肝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加入一定浓度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以及细胞内氧化还原指标包括谷胱甘肽(GSH)、还原型辅酶Ⅱ(NADP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反映西红花酸对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使用西红花酸后脂肪肝细胞中TG含量降低,细胞中脂质沉积有效缓解,ROS、MDA水平呈明显下降,且NADPH,GSH,SOD等抗氧化系统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西红花酸通过降低脂肪肝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对脂肪肝防治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 抗氧化干预
原文传递
内质网应激 被引量:12
4
作者 方欢 申宗候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是真核细胞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通过ER stress细胞降低胞内未折叠蛋白的浓度,阻碍未折叠蛋白发生凝集,哺乳动物细胞ER stress过程比原生动物和酵母细胞要复杂,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真核细胞 保护性应激反应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HIF-1与肿瘤Warburg effect.的调节机制
5
作者 施冬云 高红阳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1-402,共2页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中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微环境与Warburg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细胞株结合低氧环境处理模拟肿瘤体内微环境。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糖酵解 Warburg效应 HIF-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