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届复旦国际神经病学论坛: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进展2009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新技术”学习班会议通知
1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继续教育项目 神经病学 临床医学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变性 复旦 临床进展
下载PDF
上海复发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曾军 洪震 +4 位作者 黄茂盛 周玢 金美华 沈明庭 吕传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分析复发性脑卒中的疾病监测分布。方法 对1996~1999年上海市静安区约82 220人群进行长达4年的脑卒中发病监测。结果 4年中共有复发性脑卒中153例。各年复发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依次为:26.6/10万、50 0/10万、59.6/10万、48.4/10万... 目的 分析复发性脑卒中的疾病监测分布。方法 对1996~1999年上海市静安区约82 220人群进行长达4年的脑卒中发病监测。结果 4年中共有复发性脑卒中153例。各年复发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依次为:26.6/10万、50 0/10万、59.6/10万、48.4/10万。在男性中复发性脑卒中的百分比为23.0%,其中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别为4.8%、18.2%;在女性中复发性脑卒中的百分比为20.5%,其中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别为5.4%、15.2%。复发性脑卒中病例中,复发1次者占64.7%。复发次数最多为5次。复发性脑卒中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首次脑卒中病例。结论 复发性脑卒中百分比相当高,且每年脑卒中发病者中复发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百分比高于脑出血。无性别及年龄差异。复发性脑卒中所患各主要危险因素的百分率也较高,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及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卒中 脑出血 流行病学研究 中脑 危险因素 脑梗死 发病率 上海市静安区 百分比 百分率
下载PDF
上海部分城乡地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洪震 周玢 +3 位作者 黄茂盛 曾军 丁玎 金美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调查上海部分城乡地区血管性痴呆 (VaD)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上海地区基线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选择 5个居委会和 4个村委会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 ,根据文化程度划分的分界值进行初筛 ,在... 目的 调查上海部分城乡地区血管性痴呆 (VaD)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上海地区基线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选择 5个居委会和 4个村委会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 ,根据文化程度划分的分界值进行初筛 ,在分界值以下的对象和正常人群中随机选择 4 %进入细查。细查项目有体格检查、详细病史记录以及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试 ,包括 :Pfeffer功能活动、Fuld物体记忆、快速物体回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积木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HachisKi缺血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等。以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作为痴呆的诊断标准。 6个月后对所有进入细查的对象进行复查 ,根据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 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的标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AD) ;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病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的标准诊断VaD。结果 在实际完成初筛的 35 4 5例中 ,确诊新发痴呆病例 112例 ,其中VaD 2 8例 ,发病率是 2 .5 4 3 千人年 (标化率为 2 .4 0 3 千人年 )。VaD与年龄呈正相关 ,其OR =1.12 7(95 %CI :1.0 76~ 1.179,P =0 .0 0 0 ) ,与教育呈负相关 ,其OR =0 .6 5 4 (95 %CI:0 .4 5 1~ 0 .94 3,P =0 .0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发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文伟 朱敏 吕传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2,共6页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细胞器,频繁地出现分裂和融合,线粒体分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对于神经元来说,线粒体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已知线粒体融合介导蛋白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细胞器,频繁地出现分裂和融合,线粒体分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对于神经元来说,线粒体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已知线粒体融合介导蛋白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和Charcot-Marie-Tooth病等神经变性疾病。近来发现,在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中,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在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调控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地位等方面综述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程序性死亡 神经变性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癫癎的临床及神经心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丁玎 洪震 +4 位作者 周玢 王蓓 黄茂盛 曾军 郭起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后癫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对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973~1994年患乙型脑炎的 85例患者进行随访。结合病史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智力(WAIS或WISC)和记忆力 (WMS)测定及日常...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后癫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其对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973~1994年患乙型脑炎的 85例患者进行随访。结合病史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智力(WAIS或WISC)和记忆力 (WMS)测定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评定。结果  10例患者均有不同类型的癫发作 ,9例为全身强直 阵挛样发作 (GTCS) ,1例为失神发作。另有 2例在随访前因癫发作 (GTCS)死亡。合计发现 12例 ( 14 .1% )乙型脑炎后癫病例 ,其中 9例在出院后 1~ 17年出现癫发作 ,迟发癫的发生率为10 .6 % ( 9/ 85例 ) ,由生存分析计算得出病后 17年的累积发生率为 16 .1%。在接受检查的 10例癫患者中 ,有2例MMSE得分为 0分 ;分别有 6例和 8例存在智力缺陷和记忆力低下 ;4例ADL评分异常。结论 儿童期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所致的后遗症中 ,癫是发生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的一种 ,预防和控制乙型脑炎在降低癫发病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癫痫 神经心理学 并发症 发生率 儿童
下载PDF
合成病毒多肽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行为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研究
6
作者 毛悦时 肖保国 吕传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研究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的4条病毒多肽免疫大鼠后能否诱导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6只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A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B组用豚鼠MBP... 目的研究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的4条病毒多肽免疫大鼠后能否诱导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6只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A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B组用豚鼠MBP68-86免疫;C组—F组分别用乙型肝炎病毒、JC病毒、EB病毒和HHV-6病毒肽段免疫。EAE评分按国际标准。免疫后第15天处死大鼠,制备淋巴结细胞悬液和腰段脊髓冰冻切片。用MBP68-86和PBS分别刺激6组的淋巴结细胞,测定各组T淋巴细胞对MBP68-86的增殖反应,MBP68-86刺激下的IFN-γ分泌及每条病毒肽与MBP68-86诱导抗体间的交叉反应性。对脊髓切片进行细胞浸润的评级,并用免疫组化法对浸润细胞分类。结果B组(MBP68-86免疫组)和D组(JC病毒肽免疫组)分别有10只鼠和6只鼠出现EAE表现;MBP68-86显著刺激B组和D组大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与CF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D组的淋巴细胞在MBP68-86刺激下释放的IFN-γ量上升,明显高于CFA组(P<0.05);MBP68-86免疫大鼠的血清与4条病毒肽之间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性;发病鼠脊髓内有大量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为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并有小胶质细胞激活。结论JC病毒肽具有与MBP68-86相似、但较弱的致病原性;其可能具有与MBP68-86相似的T细胞表位,而缺乏相似的B细胞表位;提示病毒的分子模拟学说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分子模拟 JC病毒肽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兔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研究以及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
7
作者 施永德 秦芝九 +7 位作者 陈丽莲 唐镇生 顾国柱 杨景文 乐忠庆 陈蓉莉 陈生申 步燕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81,F0002,共11页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流变学指标,并进行脑基底动脉内腔面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机理。方法设计了4个实验动物组:A组(对照组),B组(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甘露醇干预组),D组(动脉粥样硬...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流变学指标,并进行脑基底动脉内腔面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机理。方法设计了4个实验动物组:A组(对照组),B组(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甘露醇干预组),D组(动脉粥样硬化+甘露醇干预组)。实验兔喂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组动物饲养到期后抽静脉血,采用上海航天局研制的HT流变仪,进行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流变学指标的检测。获取4组动物的脑基底动脉标本,继之进行其内腔面内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与A组相比,B组的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多项流变学的指标,观察到有高调76%,促动脉粥样硬化方向的变化数据。(2)与A组相比,C组与D组的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多项流变学的指标,由于甘露醇的血液扩容作用,出现约50%的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等流变学指标的低调变化。(3)脑基底动脉内腔面的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展示:A组,表面平整,细胞呈长梭形,细胞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排列,细胞间连接紧密;B组,内膜内皮细胞高低不平,呈搓板状,细胞间的连接断断续续,部分内皮细胞肿胀隆起,表面微绒毛少而粗短;C组,内膜内皮细胞基本平整,但有少量非特异性损伤,部分内皮细胞隆起,如同卵石状态排列,示细胞的体积明显缩小;D组,具有B与C两组共有特点,内皮细胞排列比较紊乱,但基本上仍平行于血管的长轴,隐约可见一些接近正常的内皮细胞。结论(1)从血液滞后环角度,观察到正常人与正常兔子间有一定程度的区别。该文已成功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甘露醇进行干预后血液滞后环有明显的变化。(2)从兔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展示,A组细胞具有健康性,但B组的细胞已受损。C、D两组的内皮细胞,既没有A组那么好,也没有B组那么坏,其形态学的观察处于A与B两组之间。(3)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策略而言,该文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造成了兔子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说明不利的饮食与营养可达到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损伤表现,这也影射出科学地设计饮食谱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血液滞后环、黏弹性、触变性以及有关流变学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很大,通过血液可测出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可进行科学的补液进行纠正,这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病发生是值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兔 血液滞后环 黏弹性 触变性 脑基底动脉 内皮细胞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体外缺血/再灌注神经元DNA损伤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罗玉敏 秦震 陈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胎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 ,建立神经元的体外“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神经元缺血 /再灌注后DNA链的损伤。应用PANT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缺血 /再灌注后DNA单链和双链损伤。结果 :神经元缺糖缺氧 2h引起极少量细胞死亡 ,4... 目的和方法 :应用胎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 ,建立神经元的体外“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神经元缺血 /再灌注后DNA链的损伤。应用PANT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缺血 /再灌注后DNA单链和双链损伤。结果 :神经元缺糖缺氧 2h引起极少量细胞死亡 ,4h引起少于 30 %的细胞死亡 ,而 6~ 8h的缺糖缺氧引起的细胞死亡数量达到80 %以上 ,6h缺糖缺氧再灌注 10~ 18h ,细胞死亡达高峰 ,而在 8h缺糖缺氧再灌注 2h细胞死亡已经达高峰。在缺糖缺氧 2 ,4 ,6 ,8h再灌注 5min ,PANT阳性细胞分别达 30 % ,5 0 % ,80 % ,90 %。而在同样的情况下 ,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增加。结论 :体外神经元缺糖缺氧再灌注早期即出现DNA链的损伤 ,且以单链损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糖缺氧 体外培养 缺血 再灌注 神经元 DNA损伤
下载PDF
第四届复旦国际神经病学论坛:神经变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9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2期167-167,共1页
由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和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国际神经病学论坛:神经变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暨2011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新技术"学习班,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技术学习班 神经病学 疾病诊断 神经系统 医学研究 转化 论坛
原文传递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六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神经免疫学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10
作者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第3期360-360,共1页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神经免疫学新进展"学习班拟定于2020年8月20~2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召开。
关键词 神经免疫学 神经病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教育处
原文传递
松果菊苷对鱼藤酮诱导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封新影 朱敏 +2 位作者 张琦琪 陈依萍 李文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77-783,共7页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中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肝、肾等组织的损伤及松果菊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松果菊苷干预组。运用鱼藤酮2.75mg/(kg·d)腹腔注射4周的...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中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肝、肾等组织的损伤及松果菊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松果菊苷干预组。运用鱼藤酮2.75mg/(kg·d)腹腔注射4周的方法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每日注射同等体积不含鱼藤酮的溶解液;干预组除注射鱼藤酮外,分别给予松果菊苷20、40、80mg/(kg·d)灌胃处理。运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测量大鼠的神经行为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其肝、肾损伤的指标,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染色观察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比色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鱼藤酮模型组肝、肾损伤的指标明显上升(P<0.05),mNSS升高(P<0.01),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P<0.05),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肝、肾功能没有显著改善(P>0.05),但mNSS显著降低(P<0.05),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增加(P<0.05),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也增加(P<0.05),以上保护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鱼藤酮能引起大鼠严重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以及肝、肾等组织的损伤,松果菊苷可以选择性地改善其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鱼藤酮 松果菊苷 肝损伤 肾损伤 多巴胺能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俞永林 任志伟 +4 位作者 乔健 杨丰建 肖保国 金慰芳 王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兔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白兔关节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兔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白兔关节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了解葡萄糖胺多糖(GAGs),Ⅱ型胶原的合成情况并鉴定细胞。结果成功建立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方法。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呈多角形,传代3次后出现反分化。形态学、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3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冷冻复苏存活率为92%。结论本文建立的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简单可行。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细胞表型能保持3代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可用于实验研究,可经深低温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施普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洪震 朱国行 +5 位作者 陈海波 陈生弟 杨期东 曾进胜 张勤奕 丁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共10天;对照组(140例)接受非施普善的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NIH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除在治疗后第3天时无显著差异外,在治疗后第11、21、28天时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在治疗后28天时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施普善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活素 生活质量 治疗等效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和阴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祥 李翔 +2 位作者 邓波 乔健 陈向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21-5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和阴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临床表现差异的分析,探讨NMOSD基于临床及病理机制的异质性。方法根据2015版NMOSD诊断标准确诊NMOSD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 目的通过对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和阴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临床表现差异的分析,探讨NMOSD基于临床及病理机制的异质性。方法根据2015版NMOSD诊断标准确诊NMOSD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AQP4-IgG水平,将患者分为AQP4-IgG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其与2006版NMO诊断标准的差异,同时对两组性别比例构成、年龄、起病首发症状、受累脊髓节段、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DSS)、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水平、是否伴颅内病灶、是否伴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异常及寡克隆区带阳性比例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采用2015版NMOSD诊断标准较2006版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对伴有AQP4-IgG阳性患者;脊髓受累节段长度同EDSS评分呈正相关(P〈0.01,r=0.952);AQP4-IgG阳性患者抗体滴度水平同EDSS评分呈正相关(P〈0.01,r=0.286);同AQP4-IgG阴性患者比较,阳性患者女性比例更高(P〈0.01),而两组患者年龄、起病首发症状、受累脊髓节段、EDSS评分、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水平、是否伴颅内病灶和伴ANA和ENA抗体谱异常及寡克隆区带阳性所占比例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版NMOSD诊断标准对临床诊疗有实用性指导意义,对AQP4-IgG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观察将加深对NMOSD临床及病理机制的异质性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临床表现 疾病异质性
下载PDF
碘乙酰胺对Aβ海马注射AD模型大鼠认知及生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倩华 罗玉敏 +1 位作者 周玢 洪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降解酶激动剂碘乙酰胺对AD模型大鼠认知、病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海马CA3区注射Aβ42建立AD大鼠模型,外周皮下注射碘乙酰胺干预,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的变化,同时进行Aβ免疫... 目的:探讨胰岛素降解酶激动剂碘乙酰胺对AD模型大鼠认知、病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海马CA3区注射Aβ42建立AD大鼠模型,外周皮下注射碘乙酰胺干预,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的变化,同时进行Aβ免疫组化和ELISA定量测定。结果:Aβ+碘乙酰胺组海马Aβ沉积明显少于Aβ组(23.9%),Aβ含量亦少(24%),水迷宫认知测试表现优于Aβ组。结论:碘乙酰胺可显著减少AD模型大鼠的脑内Aβ沉积,改善其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碘乙酰胺 胰岛素降解酶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海马活化素βA亚基基因表达与神经元对抗兴奋性损害内源性保护效应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巨明 杨德本 +1 位作者 任惠民 蒋雨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2-225,共4页
背景:自从发现活化素可促进鸡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以来,活化素在神经系统的研究受到关注。近年发现,缺血、缺氧等多种脑损伤模型的海马组织活化素βAmRNA表达上调,但癫痫活动后活化素βAmRNA表达的变化有待研究。目的:观察小鼠毛果芸香碱... 背景:自从发现活化素可促进鸡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以来,活化素在神经系统的研究受到关注。近年发现,缺血、缺氧等多种脑损伤模型的海马组织活化素βAmRNA表达上调,但癫痫活动后活化素βAmRNA表达的变化有待研究。目的:观察小鼠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PC)致惊后不同时间海马活化素βA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2-07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及上海医学院病理室完成。选择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8只,体质量20~25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PC350mg/kg(10g/L),并于注射PC前30min皮下注射东莨菪碱1mg/kg,以拮抗其外周胆碱能反应。注射PC后呈连续的肌阵挛或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并持续1h为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模型鼠。成模后即刻腹腔注射安定(4mg/kg)终止发作,未成模鼠(NSE)于注射PC1.5h后亦注射相同剂量的安定。对照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代替毛果芸香碱腹腔注射,余同实验组。SE鼠、NSE鼠及对照组鼠按致模后时间随机分为0,1,3,6,24,48h6小组,每小组6只(原位杂交分析中无NSE组及0h点)。主要观察指标:应用RT-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毛果芸香碱 海马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位杂交
下载PDF
CSS、ESS的比较及其与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云成 赵永波 +1 位作者 乔健 谈永基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 评价两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同时采用中国卒中评分 (CSS)、欧洲卒中评分 (ESS)两种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其结果与病程第 5天CT显示的损害体积及3个月末的预后 (ADL量表 )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目的 评价两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同时采用中国卒中评分 (CSS)、欧洲卒中评分 (ESS)两种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其结果与病程第 5天CT显示的损害体积及3个月末的预后 (ADL量表 )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时间点ESS与CSS两种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 - 0 .94~ - 0 .98(P <0 .0 1) ,入院时二者评分与损害体积的相关系数为 0 .4 7和 -0 .5 9(P<0 .0 5 ) ,评分与预后的相关系数范围为 0 .6 2~ 0 .91(P<0 .0 1)。结论 两种评分均能较好地反映卒中损害的严重程度 ,并对卒中预后的评估具有同样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 ESS 卒中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变性构象病及其分子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伟 蔡定芳 任惠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2,共6页
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 构象病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命名与蛋白质的构象异常相关的疾病。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发现几乎所有的此类疾病,诸如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以及朊蛋白病(PrD)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病变细胞中蓄积有大量错误折叠并易于聚合的蛋白质,这符合构象病的特点,所以又派生了神经变性构象病的新概念。近年来,人们在神经变性构象病的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合以及其细胞毒性方面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入,这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构象病 蛋白质错误折叠 蛋白质聚合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相关性蛋白水解
下载PDF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文志 吴升平 +5 位作者 洪震 杨期东 刘红梅 黄茂盛 刘运海 李涤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脑卒中高发的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城市约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研究。对其中约14万人口进行以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控烟为主的特殊干预,另外半数...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脑卒中高发的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城市约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研究。对其中约14万人口进行以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控烟为主的特殊干预,另外半数人口设为对照人群。结果 4年后,干预社区人群中几种主要危险因素水平下降,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41.4%,女性下降了46.3%。干预前后相比,脑卒中死亡率男女各下降31.8%和19.0%;用5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两社区人群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人群中开展经常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同时采用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社区人群 干预试验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神经丝重链SMI-35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祥 陈向军 +2 位作者 李翔 乔健 顾悦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液神经丝重链(NfH)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7例NMO患者、2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26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NfHSMI-35水平及NMO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抗体(AQP4-IgG)水平,观察NfH在...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液神经丝重链(NfH)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7例NMO患者、2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26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NfHSMI-35水平及NMO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抗体(AQP4-IgG)水平,观察NfH在NMO、MS和健康人群间以及在NMO患者AQP4-IgG阳性和阴性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NMO患者NfH水平同NMO受累脊髓节段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NMO组、MS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NfHSMI-35水平分别为(0.100±0.024)、(0.082±0.012)和(0.064±0.021)ng/mL,NMO组和MS组血清NfHSMI-3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NMO组NfHSMI-35水平高于MS组(P<0.05);NMO患者AQP4-IgG阳性和阴性者间NfHSMI-35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106±0.029)ng/mνs.(0.091±0.013)ng/mL,P>0.05〕;NMO组NfHSMI-35水平与脊髓受累节段长度呈正相关(r=0.556,P<0.01),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DSS)无相关性(r=0.214,P>0.05)。结论 NMO患者外周血NfHSMI-35明显升高,有可能成为NMO的生物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与MS相鉴别的临床监测指标,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神经丝重链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