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纵裂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解剖学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崇璟 谢涛 +6 位作者 张晓彪 朱卫 李文生 顾晔 王红章 刘腾飞 黄智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索顶枕部注入上矢状窦桥静脉的分布规律,比较各种至侧脑室三角区的经纵裂入路在外侧方向暴露范围,为临床设计、选择和改良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4%甲醛固定、乳胶灌注动静脉血管的国人头颅标本5具,开颅...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索顶枕部注入上矢状窦桥静脉的分布规律,比较各种至侧脑室三角区的经纵裂入路在外侧方向暴露范围,为临床设计、选择和改良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4%甲醛固定、乳胶灌注动静脉血管的国人头颅标本5具,开颅并保留人字缝作为测量标志,观察后囟点前后桥静脉的分布情况,总结顶枕部桥静脉在后囟点前、后的分布规律。取4%甲醛固定、乳胶灌注的国人头颅标本5具,导航辅助下模拟同侧和对侧的经胼胝体、经扣带回、经楔前叶入路共6种手术入路的手术路径,以导航棒模拟手术视线,以导航棒与正中矢状面所成的角度代表手术入路在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记录、计算各入路在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并相互比较。结果没有桥静脉于后囟点和窦汇之间注入上矢状窦。在后囟点前方距离为s(s代表后囟点到窦汇的距离)的范围内注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平均每个标本左侧有(1.4±0.5)条,右侧(1.6±0.5)条,双侧共(3.0±0.6)条。在同侧入路中,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经胼胝体入路<经扣带回入路<经楔前叶入路;对侧入路与同侧入路相同,暴露范围经胼胝体入路<经扣带回入路<经楔前叶入路。在切开脑组织位置相同的同侧和对侧入路中,外侧方向暴露范围同侧入路<对侧入路。所有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顶枕部桥静脉集中分布在后囟点之前,后纵裂入路采用人字缝后方开颅较其前方更为安全。在经纵裂入路中,向外侧方向的暴露,经楔前叶入路优于经扣带回入路、优于经胼胝体入路,对侧入路优于同侧入路;对侧入路有利于保证导航准确性。对侧后纵裂经大脑镰经楔前叶(CITT)入路在功能保护、增加外侧方向暴露、保证导航准确性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裂入路 侧脑室三角区 桥静脉 暴露范围 解剖学
下载PDF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2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中我们对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的技术和应用策略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血管新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核纤层蛋白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3
作者 王鹏 樊文科 +2 位作者 朱克明 卓恺明 咸伟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该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公共数据库TCGA中LMNA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LMNA基因的敲减慢病毒,构建胶质母... 目的:研究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该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公共数据库TCGA中LMNA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LMNA基因的敲减慢病毒,构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的LMNA基因稳定敲减株;进一步对U87的LMNA基因敲减株及其对照细胞株进行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3D成球实验,检测LMNA基因对细胞增殖与成球能力的影响;通过替莫唑胺加药实验检测LMNA基因敲减细胞株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最后经裸鼠颅内种瘤实验检测LMNA基因敲减在体内对胶质母细胞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TCGA数据显示,LMNA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患者生存预后呈负相关,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LMNA基因敲减显著降低了U87细胞株的克隆生成及细胞成球能力,显著增加了U87细胞株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裸鼠颅内种瘤实验显示,LMNA基因敲减的U87细胞株在裸鼠脑内生成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且小鼠存活时间延长。结论:LMNA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增高,与患者生存呈负相关,LMNA基因敲减可抑制U87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增殖,并增加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是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纤层蛋白 核纤层蛋白基因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下载PDF
小鼠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成熟肽基因/腺相关病毒重组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春敏 钟翠平 +4 位作者 郑宁 吴欣 孙瑞霞 刘银坤 叶胜龙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构建含小鼠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SLC)cD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方法 以C5 7BL 6J小鼠的淋巴组织为材料抽提总RNA ,用RT PCR方法克隆小鼠SLC的成熟肽基因。PCR产物回收后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 ,插入pAAV IRES hrGFP质粒 ,... 目的 构建含小鼠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SLC)cD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方法 以C5 7BL 6J小鼠的淋巴组织为材料抽提总RNA ,用RT PCR方法克隆小鼠SLC的成熟肽基因。PCR产物回收后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 ,插入pAAV IRES hrGFP质粒 ,用磷酸钙法 ,与pAAV RC和pHelper三者共同转染HEK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的病毒颗粒 ,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荧光检测及抽提病毒DNA ,进行PCR扩增等进一步证实重组病毒的形成。 结果 约 5 0 0bp的小鼠SLC成熟肽基因被成功克隆 ,序列分析表明 ,所克隆的SLC基因与基因库注册的相同 ,重组载体的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SLC基因被定向插入。重组载体转染HEK2 93细胞 ,经荧光显微镜和病毒DNA的PCR检测 ,证实已完成对重组病毒的包装 ,并表达GFP。 结论 成功构建了SLC成熟肽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成熟肽基因 腺相关病毒 重组载体 构建
下载PDF
整片组织免疫染色显示淋巴管构筑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Pober Jordan S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整片组织内淋巴管免疫染色,并与间接注射法和组织切片免疫染色法比较。方法用普鲁士蓝间接注射新生儿肝被膜内淋巴管,观察肝浅淋巴管的构筑。通过火棉胶切片分析肝浅淋巴管的流向。取人大腿皮肤,作石蜡切片和冷冻切片,免疫染色... 目的探讨整片组织内淋巴管免疫染色,并与间接注射法和组织切片免疫染色法比较。方法用普鲁士蓝间接注射新生儿肝被膜内淋巴管,观察肝浅淋巴管的构筑。通过火棉胶切片分析肝浅淋巴管的流向。取人大腿皮肤,作石蜡切片和冷冻切片,免疫染色后观察淋巴管的分布。取大鼠耳和背部的皮肤、膈和小肠,将整片组织作免疫染色,观察组织内淋巴管构筑。结果间接注射普鲁士蓝可显示淋巴管构筑和流向,但淋巴管染色缺乏特异性。组织切片免疫染色可显示淋巴管分布,然而不能准确地分析淋巴管密度。整片组织的免疫染色很理想,毛细淋巴管盲端、毛细淋巴管网和淋巴管丛清晰可见。结论整片组织免疫染色能够很好地显示组织内完整的淋巴管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整片组织封片 免疫染色 皮肤 小肠
下载PDF
多模态脑影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及在脑解剖教学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生 陈碧娟 孙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2-853,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内容繁杂、名词众多且抽象难以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其中尤以脑的教学最为困难,传统的脑解剖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内容繁杂、名词众多且抽象难以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其中尤以脑的教学最为困难,传统的脑解剖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人脑各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更是难以理解。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及分析能力成为脑解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医学生以后成为优秀的临床神经病学专家或神经科学研究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教学 脑解剖 图像处理 影像数据 多模态 临床神经病学 应用 学习兴趣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7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F-肌动蛋白重组 被引量:17
8
作者 谭玉珍 王海杰 +3 位作者 张文彩 李奇 孙丽莉 李鸿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对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探讨VEGF C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 方法 从狗的胸导管分离和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内皮细胞的VEGFR 3和F 肌动蛋白 ,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对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探讨VEGF C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 方法 从狗的胸导管分离和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内皮细胞的VEGFR 3和F 肌动蛋白 ,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用VEGF C刺激后 ,计数增殖细胞和迁移细胞 ,测量细胞迁移距离 ,并与bFGF和VEGF的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 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R 3,静脉内皮细胞为阴性。bFGF和VEGF C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VEGF C的作用比bFGF强。与对照组相比 ,bFGF、VEGF和VEGF C组引起迁移细胞的数目增多和迁移距离增大 ,VEGF C的作用最强。在VEGF C组的迁移细胞 ,F 肌动蛋白和应力纤维明显增多。 结论 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VEGFR 3,VEGF C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引起F 肌动蛋白的重组和应力纤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淋巴管新生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国海东 张贵焘 +2 位作者 王海杰 王新艳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单克隆培养技术从S...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单克隆培养技术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BMP-2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诱导后细胞内p-Akt水平的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BMP-2诱导前MCSCs内p-Akt水平较低,诱导后渐增强,20~30min达高峰,1h后逐渐降低。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p-Akt水平明显降低。RT-PCR检测显示,诱导前MCSCs的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增强,4周表达更加明显。cTnT和Cx-43 mRNA在诱导前未见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明显,4周表达增强。用Ly294002处理后,细胞的Nkx2.5、GATA-4和cTnT、Cx-43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BMP-2能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在BMP-2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贺其志 谭玉珍 +2 位作者 王海杰 王新艳 孙丽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的作用,探讨MCSC向心肌分化中的BMP-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用BMP-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RT-PCR检测诱导前后BMP-2受体BMPRIA和BMPRII、心肌早...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的作用,探讨MCSC向心肌分化中的BMP-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用BMP-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RT-PCR检测诱导前后BMP-2受体BMPRIA和BMPRII、心肌早期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以及cTnT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诱导后细胞cTnT和Cx-43的表达.结果用BMP-2诱导后,MCSC的形态和排列发生变化.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前BMPRIA和BMPRII以及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1周表达增加,3~4周表达明显.cTnT mRNA在诱导前不表达,诱导后1周开始表达,3~4周表达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TnT和Cx-43从诱导后2周开始表达.3~4周cTnT表达增强,呈现密集的横纹样结构.Cx-43在2周位于细胞膜下,3周分布于相邻细胞连接处,4周呈颗粒状密集分布于肌管的相邻细胞连接处. 结论BMP-2通过BMPRIA和BMPRII的介导作用诱导MCSC分化为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 心肌早期转录因子 CTNT Cx-43 大鼠
下载PDF
尘粒引起人支气管肺淋巴结巨噬细胞的凋亡和bcl-2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1 位作者 李奇 李鸿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肺淋巴结尘细胞和大鼠腹膜腔巨噬细胞吞噬碳粒后的凋亡和bcl 2表达 ,探讨巨噬细胞凋亡与淋巴结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取人支气管肺淋巴结 ,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 ,观察尘粒分布、凋亡尘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用...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肺淋巴结尘细胞和大鼠腹膜腔巨噬细胞吞噬碳粒后的凋亡和bcl 2表达 ,探讨巨噬细胞凋亡与淋巴结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取人支气管肺淋巴结 ,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 ,观察尘粒分布、凋亡尘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用TUNEL染色法和bcl 2抗体标记法观察淋巴结内尘细胞和碳粒处理后的巨噬细胞的凋亡变化和bcl 2表达。 结果 成人淋巴结巨噬细胞的尘粒明显沉积 ,淋巴组织减少 ,胶原纤维增生 ,血管密度增加。在超薄切片上 ,尘细胞的细胞核固缩 ,出现空泡。淋巴结尘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碳粒后 2 4h都出现TUNEL染色和bcl 2抗体标记阳性细胞。分解尘粒和碳粒活跃的巨噬细胞 ,bcl 2表达特别明显。 结论 尘粒沉积引起人支气管肺淋巴结巨噬细胞的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 2高表达 ,尘细胞凋亡与成人支气管肺淋巴结的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粒 支气管肺淋巴结 巨噬细胞 BCL-2 表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4-849,共6页
目的自噬是细胞受到刺激后吞噬自身的细胞质或细胞器,最终将吞噬物在溶酶体内降解的过程。按吞噬物进入溶酶体的途径,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在巨自噬,自噬前体包裹细胞质或细胞器后形成自噬体,继而自噬体... 目的自噬是细胞受到刺激后吞噬自身的细胞质或细胞器,最终将吞噬物在溶酶体内降解的过程。按吞噬物进入溶酶体的途径,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在巨自噬,自噬前体包裹细胞质或细胞器后形成自噬体,继而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在微自噬,溶酶体膜凹陷,直接吞噬细胞质、细胞器或细胞核,形成自噬体,然后被溶酶体酶降解。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是通过溶酶体膜的受体将细胞质内的蛋白质转运入溶酶体。自噬从酵母至哺乳动物细胞均很保守,对于耐受饥饿和缺血,清除衰老细胞器,清除细菌和异物,维持细胞活性和延长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自噬活动受自噬基因的调控,自噬基因缺失或功能障碍时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深入认识自噬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噬体等结构及其功能有助于探讨自噬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作用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巨自噬 微自噬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溶酶体
下载PDF
透明质酸在巨噬细胞的分布以及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奇 王海杰 +1 位作者 谭玉珍 王宇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的透明质酸 (HA)分布以及HA对于巨噬细胞黏附和迁移 ,探讨HA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聚集蛋白聚糖标记后 ,在光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外的HA分布。 结果 巨噬细胞产生HA。静止细胞的HA多位于细...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的透明质酸 (HA)分布以及HA对于巨噬细胞黏附和迁移 ,探讨HA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聚集蛋白聚糖标记后 ,在光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外的HA分布。 结果 巨噬细胞产生HA。静止细胞的HA多位于细胞表面、细胞膜下和核周。游走细胞内的HA主要分布在伪足、尾部和核周 ,细胞外的HA主要分布于伪足和尾部周围。巨噬细胞表面HA和底物HA增加细胞黏附 ,促进细胞迁移 ,但游离HA降低细胞黏附。 结论 HA在巨噬细胞的分布有特征性。细胞自身产生的HA和底物HA促进巨噬细胞黏附和迁移 ,而游离HA降低巨噬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巨噬细胞 分布 细胞黏附 迁移 细胞运动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和不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玉珍 王海杰 +1 位作者 张文彩 李鸿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比较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特点,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从狗的胸导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肺微血管分离内皮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PECAM... 目的比较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特点,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从狗的胸导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肺微血管分离内皮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PECAM-1I、CAM-1I、CAM-3、VCAM-1和CD44在各种内皮细胞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分析表达强度。结果动脉、静脉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1I、CAM-3、VCAM-1和CD44。其中,ICAM-1和ICAM-3的表达较弱。VCAM-1在动脉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比静脉强。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1I、CAM-3和CD44,未观察到VCAM-1的表达。ICAM-3和CD44的表达比血管内皮细胞强。结论与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比较,淋巴管内皮细胞不表达VCAM-1,而ICAM-3和CD44表达较强,这有助于解释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的黏附以及淋巴管新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内皮细胞 淋巴管 血管 微血管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自噬在巨噬细胞清除凋亡淋巴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韬 谭玉珍 王海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吞噬凋亡淋巴细胞后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探讨自噬对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作用。方法用环磷酰胺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自噬前体、...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吞噬凋亡淋巴细胞后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探讨自噬对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作用。方法用环磷酰胺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结构特点,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自噬结构的断面面积。以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标记巨噬细胞的自噬体,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巨噬细胞活跃地吞噬凋亡淋巴细胞、凋亡细胞核、凋亡小体或其他细胞碎片,形成异噬体。与对照组比较,吞噬凋亡细胞组的自噬细胞及其自噬体数目增多,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之比增大。许多自噬体内可见凋亡小体或其他细胞碎片,这些自噬体的体积较大,多位于细胞膜下。未观察到含有整个凋亡细胞或凋亡细胞核的自噬体。结论巨噬细胞清除凋亡淋巴细胞时自噬功能显著增强。自噬对于凋亡淋巴细胞的清除起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凋亡细胞 异噬 自噬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下载PDF
CD44介导的透明质酸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宇鲲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CD44。在噬动轨迹实验中,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吞噬后在其周围形成的无颗粒区面积,扫描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在吞噬荧光微珠实验中,计数吞噬的微珠...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CD44。在噬动轨迹实验中,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吞噬后在其周围形成的无颗粒区面积,扫描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在吞噬荧光微珠实验中,计数吞噬的微珠,观察细胞内F-肌动蛋白的分布。在吞噬HA包被微珠实验中,计数吞噬的微珠,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分析吞噬HA包被微珠时细胞内Ca2+水平。用CD44阻断抗体处理后,观察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巨噬细胞表达CD44。吞噬细胞较圆,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较短。在吞噬颗粒和微珠时,细胞膜出现杯状凹陷。在HA组,吞噬氯化金颗粒和荧光微珠的数目增多,吞噬荧光微珠处的F-肌动蛋白丰富。在包被HA微珠组,吞噬微珠的数目增多,吞噬处的Ca2+水平显著升高。阻断CD44后,细胞吞噬氯化金颗粒、荧光微珠和HA包被微珠减少。结论HA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CD44介导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CD44 细胞吞噬 巨噬细胞 扫描电镜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大鼠
下载PDF
细胞自噬机制开启疾病治疗新途径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5,共3页
自噬是指细胞内细胞器和蛋白质等在溶酶体被降解及其降解产物被重新利用的过程。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发现了15个自噬相关基因并阐述了自噬机制,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为探讨细胞自噬的... 自噬是指细胞内细胞器和蛋白质等在溶酶体被降解及其降解产物被重新利用的过程。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发现了15个自噬相关基因并阐述了自噬机制,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为探讨细胞自噬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治疗疾病开辟了新途径。自噬是一种普遍性细胞反应,正常情况下细胞自噬水平很低,受生理或病理性刺激后自噬水平显著升高。自噬相关基因缺失或自噬功能障碍时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近来,人们试图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自噬预防和治疗自噬障碍相关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 自噬 自噬相关基因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逆转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中平 熊小琴 +2 位作者 崔卫刚 张应花 李瑞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是否对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有逆转作用。方法:用丙戊酸及K252a分别或共处理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神经元,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BDNF/Trk...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是否对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生长有逆转作用。方法:用丙戊酸及K252a分别或共处理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神经元,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BDNF/TrkB通路蛋白BDNF及TrkB的表达变化,同时以免疫荧光技术观测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丙戊酸处理后,显著增加神经元BDNF- mRNA的表达,TrkB mRNA的表达则未见明显变化;丙戊酸处理也导致BDNF蛋白表达上调。而用K252a处理后,神经元BDNF及Trk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形态学结果显示,丙戊酸处理后,神经元过度生长,表现为神经元突起数目及总长度显著增加;而K252a处理后,丙戊酸引起的神经元突起过度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BDNF/TrkB通路抑制剂K252a可逆转丙戊酸导致的神经元过度生长。该结果为丙戊酸及K252a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神经发育与退行性疾病如自闭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抑制剂K252a 神经元生长
下载PDF
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承载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晓军 谭玉珍 +4 位作者 谢华 国海东 王存 张剑凯 郭金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303-307,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承载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承载心肌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注射性生物材料。方法通过单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筛选具有心肌特异分... 目的探讨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承载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承载心肌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注射性生物材料。方法通过单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筛选具有心肌特异分化潜能的MCSC,固相合成自聚多肽。将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MCSC移植组、支架承载MCSC移植组。细胞移植后4周,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恢复情况;对心脏组织切片进行Masson染色,利用图像分析检测胶原纤维比率;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标记心肌组织中Y染色体细胞,并检测其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结果支架承载MCSC移植组与MCSC移植组相比,大鼠的心功能指数明显提高,胶原纤维比率明显减小,Y染色体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承载MC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受损心肌内的存活和向功能性心肌分化,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 心肌梗死 移植
下载PDF
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瑾 胡宝洋 +4 位作者 刘坤 郑华 肖虹蕾 佘振珏 周国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胚龄17d(E17)及生后3d(P3)SD大鼠的视网膜细胞,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过滤后与DMEM按2:3混合,用此混合液诱导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对... 目的探讨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胚龄17d(E17)及生后3d(P3)SD大鼠的视网膜细胞,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过滤后与DMEM按2:3混合,用此混合液诱导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丝蛋白(NF)、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视网膜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化学染色,统计分析阳性细胞数;再用RT-PCR进一步检测诱导结果。结果E17和P3细胞上清液均能诱导BMSCs表达NF[(10.35±2.66)%,(10.64±3.94)%]和GFAP[(27.86±7.97)%,(24.38±5.80)%],但只有P3细胞上清液诱导的BMSCs表达视蛋白(opsin),同时RT-PCR也检测到视细胞发育调节转录因子Crx mRNA的表达。结论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诱导BMSCs向神经元、胶质细胞与视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视网膜 诱导分化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