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伟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文化 地理 出版 核心问题 晋文化 中国文化 理念 部门 区域 西南
下载PDF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环境与绿色发展——曾雄生研究员访谈
2
作者 曾雄生 张瑞胜 +3 位作者 李伊波 何国璠 李美娇 李慧娟 《鄱阳湖学刊》 2021年第1期49-66,126,共19页
曾雄生研究员生于江西新干,自幼随父母行走于畎亩之间,1979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习史学,毕业后曾在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任教两年;1985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农史研究室攻读农史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农史专家、稻作史专家游修龄教授;1... 曾雄生研究员生于江西新干,自幼随父母行走于畎亩之间,1979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习史学,毕业后曾在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任教两年;1985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农史研究室攻读农史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农史专家、稻作史专家游修龄教授;1988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业遗产分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农史》《农业考古》《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家刊物编委。他长期从事中国农业史和农业文化研究,承担过“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农业通史”“科学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亚洲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合作或农业部及科学院、所级项目,主持“中国科学院农业史编纂与研究”项目。他在中国稻作史和宋元农业史方面颇有建树,已出版专著《中国农学史》(2008)、《中国稻作文化史》(与游修龄合作,2010)、《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2013)、《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2014)、《中国稻史研究》(2018)、《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2018)、A History of Rice in China(2021)等多种,主编《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010)等著作,并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等多种著作的编撰,同时在《历史研究》《九州学林》《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南开学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及科普文章等百余篇。他曾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并特邀在《稻米之路》等纪录片中担任学术撰稿,还曾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http://agri-history.ihns.ac.cn)网站。2017年7月11日,“历史维度下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文明”暑期学校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开班,曾雄生研究员应邀作为主讲老师做了一期讲座,演讲的题目是“稻香梅雨:1608年江南的天人之际”。课后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2114室与几位学员进行了访谈,李伊波、李美娇、李慧娟根据录音对访谈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张瑞胜、李伊波、何国璠受《鄱阳湖学刊》的委托,又对曾雄生研究员进行了补充提问,本刊编者也参与提问,曾雄生研究员一一作答,内容涉及自然灾害与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与环境,江西农业的生态智慧及其绿色发展,以及农史研究方法等方面。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 浙江农业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农学会 游修龄 暑期学校 科普文章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满志敏 葛全胜 张丕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 1 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 ,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 ,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 1 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 ,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 ,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同时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系统起作用的 ,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过渡带附近对峙时 ,气候向寒冷方向的变化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触发因素 ,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过渡带 历史时期 个例研究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0
4
作者 葛全胜 何凡能 +2 位作者 郑景云 满志敏 方修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本文在回顾中国历史与近 5 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 ,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 ,分析历史上... 本文在回顾中国历史与近 5 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 ,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 ,分析历史上人地交互作用的时空特征为核心 ,以探寻当今地理学历史渊源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 ,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 ,以编制5 0 0 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的发展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历史地理学 思考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0
5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2 位作者 满志敏 方修琦 张丕远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5,共7页
根据最近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结合最近其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序列的重建方法、小冰期及魏晋南北朝冷期的起迄时间与寒冷状况、中世纪暖期与隋唐暖期的温暖程度、过去2000年中国冷... 根据最近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结合最近其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序列的重建方法、小冰期及魏晋南北朝冷期的起迄时间与寒冷状况、中世纪暖期与隋唐暖期的温暖程度、过去2000年中国冷暖变化的幅度与速率、温度变化的千年波动周期、20世纪气候增暖是否超出过去2000年气候波动的最大范围及20世纪暖期历史相似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中国 气候波动 线性回归法 物候学
下载PDF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10年度学术动态
6
作者 戴佩娟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2期138-140,45,共4页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简称史地所)设有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人口史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复旦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拥有教育部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复...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简称史地所)设有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人口史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复旦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拥有教育部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创新基地“历史地理创新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复旦大学 研究所 2010年 学术动态 中国 国家重点学科 “211工程”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藉述评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伟然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9-373,共5页
本文回顾佛教地理的研究历史,评析佛教地理的研究成果,认为宗教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宗教理论、宗教实体、宗教信仰三个层面,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地理研究应该分别进行探讨,然后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关键词 文化地理 佛教地理 宗教地理 史藉
下载PDF
民间文献与历史地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振忠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 珠江三角洲 土地 契约 国内 福建 广东 文献 徽州文书 典籍
下载PDF
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逸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安阳作为七大古都谭其骧先生曾作过长期思考。从建都的历史悠久性,地理位置,山川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建规模等条件考虑,安阳均够条件称作大古都,否定之说不能成立。
关键词 安阳 七大古都 大古都条件 殷都
下载PDF
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修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本文认为 ,战役的整个过程 ,包括赤壁遭遇战、乌林追逐战和华容道逃窜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场纵深三百余里。展开遭遇战的赤壁 ,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 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本文认为 ,战役的整个过程 ,包括赤壁遭遇战、乌林追逐战和华容道逃窜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场纵深三百余里。展开遭遇战的赤壁 ,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虽已湮没 ,应为其正名。沿江追逐战至乌林结束 ,其对岸的今赤壁市赤壁山 ,虽非初战赤壁 ,但也是整个赤壁古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逃窜的华容道 ,横贯于今江汉平原的中部。黄州赤鼻山 ,与“赤壁之战”的赤壁当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之战 赤矶山 乌林 华容道
下载PDF
探索与拓展——评张伟然的《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湖北 历史文化地理 书评
下载PDF
山西何以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省区之一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介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山西地区在中国建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其各个亚区在历史上都有创建都邑的历史,这在中国的各省区中是较为罕见的,其中,最著名的都邑有古史传说中的"尧舜之都"、北魏的代都、唐朝的北都与中都等。笔者以为:历... 山西地区在中国建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其各个亚区在历史上都有创建都邑的历史,这在中国的各省区中是较为罕见的,其中,最著名的都邑有古史传说中的"尧舜之都"、北魏的代都、唐朝的北都与中都等。笔者以为:历史时期山西地区所呈现出的区位优势,正是众多民族政区首选山西地区建造都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中国历史 都城 区位优势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逸麟 《人文地理》 CSSCI 1996年第S1期44-48,43,共6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本世纪30年代现代科学方法的传入,促使中国学者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转变。中国历史地理学真正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四十年余来,...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本世纪30年代现代科学方法的传入,促使中国学者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转变。中国历史地理学真正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四十年余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和成就大体可有下列几个方面:(1)学科理论的探讨确定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上限应与古地理学衔接,下限与当代地理学挂钩,将整个地理现象变化连贯起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现有的环境。(2)学科基本建设《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是现今研究历史地理各分支最基本的工具。(3)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深入四十余年来,历史自然地理中的气候、水文、植被、灾害、沙漠、海岸各分支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现。近十余年来,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热门的课题。历史人文地理自80年代以来开始兴旺起来,政区、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工矿业、商业以及社会、文化各分支都有明显的进展和成就,估计到下一世纪,历史人文地理学将有更大的发展。(4)研究方法、手段的革新近三十年来新技术的运用给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 现代历史地理学 沿革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 历史时期 历史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下载PDF
从中国历史地理认识郑和航海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剑雄 《中国文化》 2004年第21期10-13,共4页
从明朝永乐永乐三年(1405年)起,由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进行了人类历史亡空前规模的七次航海,历时28年,遍及亚洲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已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产生了... 从明朝永乐永乐三年(1405年)起,由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进行了人类历史亡空前规模的七次航海,历时28年,遍及亚洲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已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中国历史 联系 意义 航海 产生 规模 经济实力 历时 地区
下载PDF
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历史地图新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杰 赖忠平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2016年第1期27-64,共38页
本文报道了新发现的欧美历史地图中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的资料。本研究共发现14幅记录有钓鱼岛的18-19世纪(1895年以前)的英文和法文地图。在这些地图中,钓鱼岛的名称都以中文地名的音译标注。这些新发现的第... 本文报道了新发现的欧美历史地图中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的资料。本研究共发现14幅记录有钓鱼岛的18-19世纪(1895年以前)的英文和法文地图。在这些地图中,钓鱼岛的名称都以中文地名的音译标注。这些新发现的第三方历史地图和地名证据表明,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前,钓鱼岛已被中国人发现和命名,并且这一事实得到欧美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本文认为钓鱼岛在历史上应为中国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历史地图资料 地名音译 《马关条约》
下载PDF
我对学术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
16
作者 葛剑雄 《学术界》 2000年第3期153-159,共7页
关键词 学术批评 学风建设 学术规范
下载PDF
历史研究无关个人情感——评英国《经济学家》发表的伪地图
17
作者 周振鹤 《中国测绘》 2006年第2期64-65,共2页
在英国退休军官孟席斯以前,没有人认为郑和的船队到过美洲大陆,尽管郑和航海被公认为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行动之一。前两年孟席斯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出版,引起了一阵狂飙。著书立说总是要语出惊人才能引起注意,看来孟... 在英国退休军官孟席斯以前,没有人认为郑和的船队到过美洲大陆,尽管郑和航海被公认为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行动之一。前两年孟席斯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出版,引起了一阵狂飙。著书立说总是要语出惊人才能引起注意,看来孟氏深谙此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家》 历史研究 英国 世界航海史 地图 情感 美洲大陆 孟席斯 郑和
下载PDF
历史时期上海浦东地区经济开发与政区演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拓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通过历史时期长时段的考察 ,结合其他因素 ,揭示浦东经济开发与政区设置的相关性特征 。
关键词 上海 浦东地区 经济开发 政区演变
下载PDF
徽州文书与明清以来的中国史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振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近数十年来,中国各地都陆续发现了不少民间文献,其中,徽州文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较之其他区域的民间文献,徽州文书所独具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当规模的同类文书前后接续、自成体系,而且,各类文书又可彼此补充、相互印证。大批徽州... 近数十年来,中国各地都陆续发现了不少民间文献,其中,徽州文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较之其他区域的民间文献,徽州文书所独具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当规模的同类文书前后接续、自成体系,而且,各类文书又可彼此补充、相互印证。大批徽州文书的发现,使得历史学者可以立足于徽州区域研究提供的丰富内涵,深化对整体中国的认识,更好地解释中国的大历史。即将出版的《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三十册,所收文献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民间收藏家经精心挑选所获的稀见史料,对于商业史、历史地理、社会史、法制史等方面的研究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即简要概述相关文书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所在,希望进一步推动徽州文书与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书 民间文献 中国史研究
下载PDF
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收获
20
作者 吴越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124-,15,共2页
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收获──读《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吴越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实际也是人对自然的破坏过程,这种破坏虽然会不可免的,但需要将之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这种破坏超过一定限度,人类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 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收获──读《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吴越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实际也是人对自然的破坏过程,这种破坏虽然会不可免的,但需要将之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这种破坏超过一定限度,人类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研究人与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区域 地理研究 人地关系 黄淮海平原 历史地理学 生态环境变迁 区域经济 人类活动 研究方法 中国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