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笔谈——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义和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章培恒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 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首倡人,章培恒重点指认了“孤立”研究的弊端,即难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如果不能互为“坐标”,将极大地影响对双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胡明认为,通过古今演变与历史贯通的研究方法,可使研究对象吐露其隐蔽的、内在的和深层的信息,提供其生命史各个发展阶段生理、心理衍化成熟的关键秘密。黄曼君从古今文学“对话”的角度考察了精神启蒙、个性解放文学观范式的建构与重构,深入思考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学资源的传统观这一重要问题。关爱和深入分析了梁启超所倡导、力行的文学界革命在20世纪初年文学演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由此说明了近代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梅新林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科生成与内在逻辑出发,对作为这一学科范式学理基础与逻辑构架的“古代—现代”、“西方—本土”、“文学—文化”三重维度结构做了科学论证。廖可斌认为,倡导“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潜在意义在于解构一些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打破现行文学学科分类和管理体制,拓展、丰富文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古今演变 文学源流 贯通古今
下载PDF
论宓妃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演变——兼论由此反映的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冠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42,共11页
宓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象之一,从战国屈原至汉代扬雄、张衡,经汉末建安的蔡邕、曹植的作品到唐代传奇,直至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比较清晰的演变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趋势... 宓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象之一,从战国屈原至汉代扬雄、张衡,经汉末建安的蔡邕、曹植的作品到唐代传奇,直至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比较清晰的演变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趋势,尤其是引导中国文学走向勇于表现自我、尊重个性之路的建安至唐代的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宓妃形象 演变 屈原 曹植 甄后
原文传递
论雅言词研究与词典编纂 被引量:5
3
作者 季忠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雅言词是指中古文献中为达到典雅的修辞目的而使用的源自儒家经典的词语。对它的专题研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亟待填补的空白。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实践来看,雅言词的典据渊源、构成方式、意义及其历时演变等对于词典编纂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雅言词 中古汉语 儒家经典 词典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与汉语俗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贤章 谷舒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对汉语俗字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一、可助我们识别佛典中的许多疑难俗字;二、可补充或纠正我们在俗字研究上的不足或错误;三、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四、可助我们了解一些佛典俗字形成的原由;五、... 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对汉语俗字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一、可助我们识别佛典中的许多疑难俗字;二、可补充或纠正我们在俗字研究上的不足或错误;三、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四、可助我们了解一些佛典俗字形成的原由;五、可为我们的俗字考释增加一些新的说法。可洪《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俗文字研究资料,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洪 随函录 俗字
下载PDF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伟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是集唐疏大成之作,被后世尊称为《因明大疏》、《大疏》。本文论述了该书之所以能成为汉传佛教逻辑权威著作的原因,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和失误作了钩玄提要。
关键词 窥基 汉传因明 佛教逻辑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与古籍版本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司马朝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7,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是版本目录 ,它有着比较丰厚的版本学内容 。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古籍 版本鉴定 版本学 版本目录
下载PDF
《玉台新咏》的编者与梁陈文学思想的实际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培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香奁集序》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确非徐陵所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台新咏》《文选》女性文学观
下载PDF
图文协商:杜甫形象塑造中的图像制造
8
作者 安天鹏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杜诗文本对自我形象的规范,在经由编选与评注层累而成的文集系统中逐渐失范,宋人由此建构出作为典范的诗圣杜甫,成为公共话语中杜甫的历史主体形象。与此同时,宋人亦开始利用图像媒介,在相对私人的语境中,形塑杜甫更为鲜活的形象侧面。... 杜诗文本对自我形象的规范,在经由编选与评注层累而成的文集系统中逐渐失范,宋人由此建构出作为典范的诗圣杜甫,成为公共话语中杜甫的历史主体形象。与此同时,宋人亦开始利用图像媒介,在相对私人的语境中,形塑杜甫更为鲜活的形象侧面。文本话语体系与图像谱系中杜甫形象的同异,直观表现为两套符号系统的表意方式,受限于各自的传播主体、受众群体、媒介形式与流通网络,而根植于两套系统背后的文化政治。图文之间不仅在语义符号层面互文,更多的时候作为两套体系生产着不同形象的杜甫,在彼此对话、竞争与协商中,合塑出一个立体的历史中的杜甫。杜甫在文本和图像中的神在与形变,既显示出历史塑造雕像的权力,也讲述着历史中重塑雕像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形象 规范与失范 神在与形变 图像制造 图文协商
下载PDF
《度人经》异文考辨
9
作者 刘琪 《现代语文》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度人经》是东晋末年道教灵宝派的重要经典,对中古道教史和中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度人经》版本众多,异文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三类:校勘性异文、用字性异文、修辞性异文。对勘整理其异文条目,对“德”“層—嶒—■”“供养—供奉”... 《度人经》是东晋末年道教灵宝派的重要经典,对中古道教史和中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度人经》版本众多,异文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三类:校勘性异文、用字性异文、修辞性异文。对勘整理其异文条目,对“德”“層—嶒—■”“供养—供奉”等18条重要异文进行考辨,勘定异文是非,辨析异文字际关系和意义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度人经》在校勘整理与释读利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道经语言研究和道教文献整理提供可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人经》 异文 校勘性异文 用字性异文 修辞性异文 道教
下载PDF
“札”字音义考
10
作者 徐有声 徐朝东 吴忌 《辞书研究》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上古至中古汉语文献中“札”字的音义材料,厘清了“札”字两系词义及其语音脉络:(1)本义为“木片”系义项,音在庄母黠韵;(2)假借义为“死亡”系义项,由于音近而从精母薛韵的“”字借入,该词可能来源于南亚语。由此,文...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上古至中古汉语文献中“札”字的音义材料,厘清了“札”字两系词义及其语音脉络:(1)本义为“木片”系义项,音在庄母黠韵;(2)假借义为“死亡”系义项,由于音近而从精母薛韵的“”字借入,该词可能来源于南亚语。由此,文章指出了《汉语大字典》等辞书在“札”字义项编排方面的不足;又从语言出发,进一步检讨了高本汉、罗杰瑞、梅祖麟等外国学者对于“札”字音义的分析,认为在进行上古音构拟时,不应当拘泥于字形,而应在考求本字后再进行科学的古音构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义梳理 假借义 南亚语
下载PDF
朦胧美的本体价值及历史发展——以宋前诗歌发展史为中心
11
作者 徐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4,共6页
朦胧既非政治策略,更非修辞技巧,而是文学本体的重要特征。朦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语言按照独特的情感逻辑加以组织,而并不遵守现实逻辑。情感逻辑与现实逻辑间的张力构筑了美妙的朦胧场,这从肌理上模拟了情感之弥散特质。综观宋... 朦胧既非政治策略,更非修辞技巧,而是文学本体的重要特征。朦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语言按照独特的情感逻辑加以组织,而并不遵守现实逻辑。情感逻辑与现实逻辑间的张力构筑了美妙的朦胧场,这从肌理上模拟了情感之弥散特质。综观宋前诗歌发展史,存在着一条不断超越现实逻辑而创造情感逻辑的主要脉络:意象是语言离开现实逻辑而创造情感逻辑的最重要凭借;与之一脉,"无题诗"是更大范围的朦胧追求,在其失去题旨的同时也失去了诗歌总体旨意与现实所指的确切相关性。对有关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反省中国现代诗的朦胧与传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 意象 无题诗 宋前诗歌
下载PDF
文献丰实功夫密 彰明前贤惠学林——评钱汝平著《董玘研究》
12
作者 郭乾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相比于流派、母题、时段等的研究,个案研究显得格局相对较小,难以体现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的宏大叙事。然而,个案研究恰恰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方式,为流派、母题、时段等研究范式研究提供最基本、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
关键词 文献 宏大叙事 统一性 连贯性 流派 母题 时段 个案
下载PDF
唐《刘智墓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续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5-50,共6页
唐《刘智墓志》全称《大唐故刘君合葬墓志铭并序》,墓志嘉道间出土于陕西西安。结合出土之《刘奉芝墓志》《刘升朝墓志》及相关史料,碑史互证,志主刘智之父、祖、曾祖与刘奉芝相同,二人当为兄弟关系。墓志存世有两种拓本:其一为"... 唐《刘智墓志》全称《大唐故刘君合葬墓志铭并序》,墓志嘉道间出土于陕西西安。结合出土之《刘奉芝墓志》《刘升朝墓志》及相关史料,碑史互证,志主刘智之父、祖、曾祖与刘奉芝相同,二人当为兄弟关系。墓志存世有两种拓本:其一为"进士张遘文"本,其二为"武功苏灵芝书"本。其中,标题下方题"进士张遘文"本为此志原石拓本,而题"武功苏灵芝书"者实为碑估为射利所伪作。墓志曾归山东刘燕庭所得,被其携以至浙,存放在杭州净慈禅寺六舟法师的万峰山房之中。太平天国动乱期间,净慈禅寺遭受重创,此志石也毁于兵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智墓志》 《刘奉芝墓志》 张遘 苏灵芝 刘燕庭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徐乃昌旧藏金石拓片述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续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年第7期82-85,96,共5页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有徐乃昌旧藏金石拓片4 500余通。拓片是建校之初由徐乃昌之女徐姮先生捐赠,历史系戴家祥教授负责接收并编成简目。拓片之中皆另纸附有徐乃昌手书题签,题签体例悉仿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拓片包含文物、...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有徐乃昌旧藏金石拓片4 500余通。拓片是建校之初由徐乃昌之女徐姮先生捐赠,历史系戴家祥教授负责接收并编成简目。拓片之中皆另纸附有徐乃昌手书题签,题签体例悉仿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拓片包含文物、文献以及艺术等多重价值。文章试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徐乃昌旧藏金石拓片的基本风貌以及价值进行综合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乃昌 金石拓片 题签
下载PDF
元明之際宗唐詩風傳播的一個側面——以“二藍”師法淵源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陳廣宏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第2期281-305,共25页
元末明初的闽中地区,被认为是有明一代宗唐诗学观念与诗风播迁的一大策源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以林鸿、高棅为首,所谓“闽中十子”的倡鸣唐诗之诗派,尤其自高棅《唐诗品集》、《唐诗正声》出,史称“终明之世,馆阁... 元末明初的闽中地区,被认为是有明一代宗唐诗学观念与诗风播迁的一大策源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以林鸿、高棅为首,所谓“闽中十子”的倡鸣唐诗之诗派,尤其自高棅《唐诗品集》、《唐诗正声》出,史称“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厥后李梦阳、何景明等,摹拟盛唐,名为崛起,其胚胎实兆於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唐诗风 渊源 侧面 传播 闽中地区 诗学观念 李梦阳 元末明初 “二蓝”
下载PDF
宋代江浙语音研究的浓墨重彩一笔 ——评《宋代江浙诗韵研究》
16
作者 刘晓南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古代韵文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宋代江浙诗韵研究》以宋代江浙文人诗歌用韵作为研究对象,对八百年前宋代江浙语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无疑成为全面揭示宋代江浙地区语音的韵部系统及其特征的首部专著,填补了宋代语音史以及方音... 古代韵文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宋代江浙诗韵研究》以宋代江浙文人诗歌用韵作为研究对象,对八百年前宋代江浙语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无疑成为全面揭示宋代江浙地区语音的韵部系统及其特征的首部专著,填补了宋代语音史以及方音史的一个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 方音 诗歌 江浙 宋代
下载PDF
《起数诀》研究综述
17
作者 田森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5-58,65,共5页
等韵图,尤其是宋元等韵图,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宋元等韵图中,南宋鄱阳术数家祝泌所作的《起数诀》受到关注较少,直到20世纪晚期才有学者对其作专门研究。学者们对《起数诀》的版本、作者、所据韵书进行了考证,对它的术语、分... 等韵图,尤其是宋元等韵图,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宋元等韵图中,南宋鄱阳术数家祝泌所作的《起数诀》受到关注较少,直到20世纪晚期才有学者对其作专门研究。学者们对《起数诀》的版本、作者、所据韵书进行了考证,对它的术语、分图、入声分布诸问题也做了相关讨论。把《起数诀》目前的研究加以总结,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起数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数诀》 韵图 综述
下载PDF
邵雍《伊川击壤集》用韵研究
18
作者 田森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1-16,共6页
邵雍《伊川击壤集》有近体诗韵部22个、古体舒声韵部15个、入声韵部7个。古体韵部与“声音唱和图”基本一致,舒声韵部和宋词用韵也很接近。
关键词 《伊川击壤集》 韵部 十声图
下载PDF
江户时代明人尺牍选集之编刊及其背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广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5,共15页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来,随着荻生徂徕一派倡言古文辞,在流行编选明代名家诗文集的同时,骤然出现单独的明人尺牍选集编刊热。所编选作品以复古派领袖李攀龙、王世贞为中心,包括同时及前后精英文人与“韦带林壑之夫”在内,辐射面颇广。与...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来,随着荻生徂徕一派倡言古文辞,在流行编选明代名家诗文集的同时,骤然出现单独的明人尺牍选集编刊热。所编选作品以复古派领袖李攀龙、王世贞为中心,包括同时及前后精英文人与“韦带林壑之夫”在内,辐射面颇广。与学习七子派诗文的目标一致,徂徕视尺牍为古文修辞之绪余,以期掌握典正汉诗文,并由此得明六经之道。看似是明代文学及其思潮东传的一个案例,却显示明、日社会实各有关怀的目标,有各自的立场与精神意脉,以及所要回应的问题。这种文化传播、接受的结构性差异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古文辞派 明人尺牍选集 文化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经济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专题讨论)——经济与文学之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章培恒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章培恒认为,文学的形态和发展都与经济具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人性的影响而影响文学的内容,通过推动人的生活方式及需求的演化而影响文学的发展。胡明找到了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研究中国... 章培恒认为,文学的形态和发展都与经济具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人性的影响而影响文学的内容,通过推动人的生活方式及需求的演化而影响文学的发展。胡明找到了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四条途径:(一)体现在文学作品与作家头脑里的经济意识与经济理念;(二)传统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形态;(三)经济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学生存发展的促进与制约;(四)文学史人物微观具体的经济活动与其文学活动的关系。陈大康通过对《瀛寰琐纪》的产生、出版延误乃至最终停刊的现象及背后原因进行个案分析后认为,报刊文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其发展既遵循文学发展的规律又受到商品交换法则的制约,两种约束形成融为一体的舍力,规定着文学的生存形态。董乃斌指出,唐代获得文体独立的小说,萌芽维形阶段的说唱、戏剧和市民文艺,包括寺庙中发达的演说经变和俗讲,以及一度极为兴盛的敦煌文学,都和其时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刺的联系。许建平认为,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精神的属性又有经济的属性,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精神属性与层面的研究,而应扩大为物质一经济属性与层面的研究。这样,文学的研究才能还其本原,文学研究被遗失的部分才能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文学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