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科住院患者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印庆红 李晓蓉 龚漪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通过介入科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住院患者临床实践,规范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的全面观察与记录,为有效开展疼痛管理提供渠道。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介入科住院患者的疼痛评... 目的通过介入科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住院患者临床实践,规范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的全面观察与记录,为有效开展疼痛管理提供渠道。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介入科住院患者的疼痛评估的临床实践,全面准确评估记录住院患者疼痛强度及止痛效果。结果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提高了住院患者疼痛评估记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增强了医护人员整体意识,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用药减轻患者痛苦,为有效开展疼痛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结论在介入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明确易行的疼痛评估工具和记录表单,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真正提高介入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疼痛 记录单 临床管理
下载PDF
不同栓塞材料在脊柱肿瘤术前介入栓塞中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2
作者 林生淦 范卓阳 +3 位作者 张巍 徐振宇 刘嵘 钱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4-1189,共6页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与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在脊柱肿瘤术前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院区接受脊柱肿瘤手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术...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与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在脊柱肿瘤术前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院区接受脊柱肿瘤手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术中使用栓塞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明胶海绵颗粒组(n=36)、明胶海绵条组(n=36)及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组(n=20)。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间术中出血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除术均成功实施。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条组、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组术中中位出血量分别为400(200~950)mL、1000(513~2000)mL、1000(500~1350)mL,明胶海绵颗粒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明胶海绵条组(P=0.0008)及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组(P=0.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明胶海绵颗粒组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局部脓肿形成,明胶海绵条组有1例出现切口裂开,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组有1例出现局部血肿形成。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弹簧圈应用于脊柱肿瘤介入栓塞均安全有效。在减少外科手术中出血方面,超选择插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支的疗效优于非超选择插管使用明胶海绵条或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介入栓塞 明胶海绵 弹簧圈 出血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120例疗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涂文辉 侯伟 +3 位作者 宋玉龙 杨雪梅 刘清欣 颜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年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术278次,平均2.32次,术后1个月AFP下降明显,与术前AFP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5);术后6个月治愈好转率66.67%,无效恶化率33.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51.67%、33.33%。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疗效确切,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治疗 介入 疗效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急症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龚溪明 吕福华 +1 位作者 叶贤德 罗剑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症介入栓塞在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中的价值。方法对7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行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栓塞组),36例行手术修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脾脏保存率以及手... 目的探讨急症介入栓塞在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中的价值。方法对7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行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栓塞组),36例行手术修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脾脏保存率以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61),与手术组比较,栓塞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脾脏保存率明显为高(P=0.026)。结论急症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与传统外科修复术比较,提高了脾脏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栓塞 介入治疗 外科修复术
下载PDF
术前介入治疗对早期宫颈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军 罗剑钧 +2 位作者 张雯 曹跃勇 黄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132例,其中试验组70例,子宫根治术前行经导管介入化疗栓塞术,对照组62例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试验组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132例,其中试验组70例,子宫根治术前行经导管介入化疗栓塞术,对照组62例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试验组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短期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形态学变化,评价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试验组术后14d行宫颈癌根治术。两组根治术中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除组织病理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侵犯、阴道切缘侵犯等高危因素指标。长期随访患者生存及肿瘤情况,统计3年期生存率及复发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妇科镜检肿瘤体积均有缩小,部分完全缓解,短期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87.14%。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394±104)ml和(3.64±0.62)h,较对照组(466±110)ml和(4.51±0.57)h明显减少(T检验,P<0.05)。术后病理学比较,试验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阴道切缘侵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脉管侵犯在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3年期间,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3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术前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动脉 化疗 栓塞 复发
下载PDF
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毛健 张振岳 +2 位作者 吴林霖 顾庆春 黄永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评价动脉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价值。方法:3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经动脉血管造影26例发现出血动脉。9例手术治疗,22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16例灌注血管加压素或止血药,6例进行栓塞治疗。结果:随访2~6个月,3例... 目的:评价动脉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价值。方法:3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经动脉血管造影26例发现出血动脉。9例手术治疗,22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16例灌注血管加压素或止血药,6例进行栓塞治疗。结果:随访2~6个月,3例复发出血,9例手术切除,2例内科治疗,22例介入治疗。结论: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行动脉造影,可发现内镜和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出血部位,动脉造影是上述检查的重要补充,同时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亦能为手术做好准确的定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影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国权 颜志平 +5 位作者 王建华 程洁敏 王小林 钱晟 刘清欣 龚高全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对策。方法: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33~91岁。胃癌肝门淋巴结转移8例、肝癌21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6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导管扩张,置入金属胆道内... 目的:分析影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对策。方法: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33~91岁。胃癌肝门淋巴结转移8例、肝癌21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6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导管扩张,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或行PTCD引流。对术前后的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92.68%,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0.73%,术后胆红素下降(105.47±100.96)μmol/L。11例出现并发症,30d内死亡3例。疗效相关因素有:肿瘤类别、肝功能级别、肝硬化情况、白蛋白与球蛋白数值、梗阻部位与性质及并发症。结论:PTCD及PTIBS治疗梗阻性黄疸效果显著。注意术前全身状态的改善,提高操作技巧,及时发现和控制胆系感染,减少并发症,加强术后综合治疗,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有望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阻塞性黄疸 内支架 胆道引流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瞿旭东 颜志平 +4 位作者 程洁敏 刘清欣 刘嵘 钱晟 王建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1例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的患者进行TACE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中位生存期等。结果:患者在TACE术后均出... 目的:探讨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1例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的患者进行TACE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中位生存期等。结果:患者在TACE术后均出现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3.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3.0,CTCAE v3.0)评价,均未出现Ⅳ级不良反应。TACE总有效率为74.2%。第一次TA-CE治疗至研究终点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TACE治疗肝癌破裂后腹腔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在TACE术中,仔细寻找肿瘤供血动脉并应用超选择插管技术对肿瘤病灶进行化疗栓塞是提高TACE治疗效果、减轻栓塞不良反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肿瘤破裂 腹腔转移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肺栓塞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林霖 颜志平 罗剑钧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5期755-756,共2页
肺栓塞(PE)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近十年来随着介入器材和技术的发展,介入在诊断和治疗PE中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
关键词 肺栓塞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致下腔静脉梗阻的介入性开通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朝加 刘清欣 +2 位作者 罗剑钧 王成刚 刘红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引起的下腔静脉恶性梗阻Z形自膨式腔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6例原发性肝癌所致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前对患者行CT或MRI检查了解下腔静脉梗阻情况及临床梗阻症状。放置支架...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引起的下腔静脉恶性梗阻Z形自膨式腔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6例原发性肝癌所致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采用Z形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前对患者行CT或MRI检查了解下腔静脉梗阻情况及临床梗阻症状。放置支架前后分别行下腔静脉造影,测量梗阻段两端压力差。术后每1~2个月行下腔静脉造影或CT检查随访支架通常情况。结果:46例患者梗阻下腔静脉均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46/46)。2例患者因梗阻段超过10cm而置入2个支架,其余均置入1个支架。开通前后下腔静脉压由术前2.4±0.5kPa降至0.6±0.12kPa。经t检验,开通前后下腔静脉狭窄端压力变化具有非常显著差异(t=3.135,P<0.05)。术后1~5天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10个月,4例患者出现下腔静脉再狭窄,支架通畅率为91.3%(42/46)。结论:置入Z形自膨式金属支架,是对原发性肝癌引起的下腔静脉梗阻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下腔静脉 狭窄或阻塞 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介入放射治疗肝癌腹壁转移癌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峰 程洁敏 王小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放射治疗 肝癌 腹壁转移癌 病例
下载PDF
中国肝细胞癌TACE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展望——纪念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林贵教授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嵘 程永德 +2 位作者 王小林 王建华 颜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最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20世纪70年代,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之一林贵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研究,为肝癌TACE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肝癌TACE治疗正向...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最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20世纪70年代,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之一林贵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研究,为肝癌TACE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肝癌TACE治疗正向规范化、精细化和“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向发展。以TACE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案已成为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模式。本文总结中国肝癌TACE治疗历史,阐述其治疗现状及对未来肝癌TACE治疗的展望,以此铭记林贵教授等介入先驱对肝癌TACE的贡献,做好新时代下肝癌TACE,同质化提高我国肝癌TACE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林贵 历史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术前T2磁共振影像组学在预测介入治疗大肝癌近期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跃军 白洪林 +8 位作者 王栋 冉昭 徐李刚 钱晟 杨国威 张巍 王建华 高欣 刘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介入术前MR的影像组学对肝癌6个月内介入治疗局部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大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术后1~2个月、半年随访多功能MRI,按照mRECIST标准对介入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进行评... 目的探讨基于介入术前MR的影像组学对肝癌6个月内介入治疗局部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大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术后1~2个月、半年随访多功能MRI,按照mRECIST标准对介入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进行评估,利用MITK软件在T2图像上进行勾画肿瘤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剔除冗余特征,利用mRMR特征排序方法筛选得到组学标签。采用留一法划分样本,与LASSO分类器共同构建大肝癌介入治疗后6个月进展预测模型。计算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70例患者6个月后随访52例病灶未进展(N-PD),18例进展(PD),两组术前T2-MRI的Wavelet-HHH firstorder Mean等3个的影像组学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这些差异性影像组学特征所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AUC=0.657,ACC=0.714,SEN=0.588,SPE=0.755)。结论基于MRI组学特征能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大肝癌进行近期进展风险预测,可在TACE术前筛选进展危险性高的患者,为其提早采取联合治疗提供个体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介入治疗 疗效预测 T2磁共振影像组学
下载PDF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茂舜 钱晟 +2 位作者 高文辉 陈洲 张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6-818,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介入性溶栓治疗33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0例患者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溶栓抗凝治疗。23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同期患侧股髂静脉开通术。结果随访33例患... 目的评价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介入性溶栓治疗33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0例患者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溶栓抗凝治疗。23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同期患侧股髂静脉开通术。结果随访33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3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溶解,10例部分溶解。结论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山医院结直肠癌MDT讨论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德祥 韦烨 +12 位作者 任黎 叶青海 王晓颖 崔越宏 刘天舒 周波 陈漪 王明亮 饶圣祥 王健 丁建勇 许剑民 秦新裕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讨论后制定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MDT讨论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T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MDT总计为1 95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讨论后制定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MDT讨论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T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MDT总计为1 95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4 535人次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553例患者肝转移灶和111例患者肺转移灶被认为可切除。另有261位最初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以及介入等综合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建议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手术。实际上总计772位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肝转移灶切除,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581例,而接受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的患者有248例。肝切除手术中仅有87例患者(11.3%)实施解剖性肝切除,绝大多数实施非解剖性肝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手术中联合射频消融的有62例(8.0%)。术后病理提示R1切除的有18位(2.3%)。结论复杂结直肠癌病例推荐行MDT讨论。扩展手术适应证、应用二步肝切除术、联合射频消融等局部毁损治疗可以扩大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人群。初始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如状况耐受,建议给予强烈的个体化转化治疗,争取转化后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学科诊疗团队 手术切除 转化治疗
原文传递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继成 赵过超 +11 位作者 姚秀忠 饶圣祥 董怡 纪元 黄成 周俊 范越 刘凌晓 吴莉莉 周宇红 楼文晖 吴文川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06-610,共5页
本例为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病例。影像学表现为胰腺体尾部低信号灶,内有钙化,增强后强化明显低于胰腺实质;肝脏内见多个高信号结节,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见环形无强化带,不符合典型胰腺癌肝转移表现;而PET-CT检查结果提示糖代... 本例为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病例。影像学表现为胰腺体尾部低信号灶,内有钙化,增强后强化明显低于胰腺实质;肝脏内见多个高信号结节,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见环形无强化带,不符合典型胰腺癌肝转移表现;而PET-CT检查结果提示糖代谢升高。本例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且影响后续治疗策略的选择。中山医院胰腺肿瘤MDT团队分析了该患者的病史资料与可能的诊断,据此制订了后续治疗方案,使患者最终诊断明确,并获得手术机会。MDT的诊疗模式为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提供了个性化的诊疗平台,给患者带来了切实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转移 多学科团队协作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瞿旭东 张雯 +6 位作者 张巍 杨国威 罗剑钧 刘嵘 钱晟 王建华 颜志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适合指导介入治疗的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方法:根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或MR影像学表现,将门静脉癌栓分为Ⅰ~Ⅴ共5型,包括Ⅰ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Ⅲc型、Ⅳa型/Ⅳb型、Ⅴ型,其中将Ⅰ... 目的:探讨适合指导介入治疗的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方法:根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或MR影像学表现,将门静脉癌栓分为Ⅰ~Ⅴ共5型,包括Ⅰ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Ⅲc型、Ⅳa型/Ⅳb型、Ⅴ型,其中将Ⅰ~Ⅳ型同时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归为Ⅴ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治疗的效果。结果:117例入选患者介入分型为Ⅰ型占10.2%(12/117)、Ⅱ型占17.1%(20/117)、Ⅲ型占53%(62/117)、Ⅳ型占19.6%(23/117)、Ⅴ型占16.2%(19/117)。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8例(93.1%)患者门静脉灌注明显改善。术后1~3个月增强MR/CT随访显示,植入碘-125粒子部位的癌栓均较术前明显萎缩,有效控制。结论: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介入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放射学 介入性 门静脉癌栓 分型
下载PDF
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婧嶔 罗剑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53-2057,共5页
随着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确诊率不断提高,针对PVT的介入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机械性碎栓及药物性溶栓配合全身性抗凝治疗能部分甚至完全地逆转门静脉血栓后的局部及全身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恢复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介入治疗PVT... 随着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确诊率不断提高,针对PVT的介入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机械性碎栓及药物性溶栓配合全身性抗凝治疗能部分甚至完全地逆转门静脉血栓后的局部及全身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恢复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介入治疗PVT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途径。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创伤及风险相对较小,但对亚急性、慢性血栓或侧支已形成的单纯门静脉主干血栓溶栓效果多不理想。经门静脉途径是目前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包括经皮穿肝、经皮穿脾和经肠系膜静脉等多种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可为门静脉系统提供一个低阻力的流出道,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血流瘀滞。PVT的介入治疗是多手段多途径联合的综合介入治疗。根据病情分别或联合应用多种治疗途径及多种治疗手段能取得更好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DSA图像叠加技术辅助肝动脉标记在TIPS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鞠帅 李姚 +3 位作者 李文强 李小燕 董智慧 罗剑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叠加技术辅助肝动脉标记引导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门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TIPS术的患者,并分为超声引导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叠加技术辅助肝动脉标记引导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门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TIPS术的患者,并分为超声引导组(超声引导TIPS门静脉穿刺)及新技术组(DSA图像叠加技术辅助肝动脉标记引导TIPS门静脉穿刺)。比较2组门-体分流道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手术时间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48例患者纳人该研究。与超声引导组相比,新技术组的穿刺时间(P<0.001)及手术时间(P=0.018)均明显降低。2组患者术后的天冬氨酸转氨酶、B型脑钠肽及门静脉压力均明显降低。新技术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P=0.004)、丙氨酸转氨酶(P=0.022)明显降低。结论:DSA图像叠加技术辅助肝动脉标记能够很好的引导TIPS穿刺门静脉,缩短穿刺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数字减影技术 图像叠加技术 肝动脉标记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动脉造影下腹主动脉球囊血流临时性阻断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泌尿生殖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妇儿介入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韩新巍 颜志平 王艳丽 段旭华 张凯 张雯 赵亮 赵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7-735,共9页
胎盘植入患者行剖宫产术及骨盆/骶骨肿瘤患者行切除手术都存在术中大出血的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皮股动脉穿刺动脉造影下腹主动脉球囊血流临时性阻断... 胎盘植入患者行剖宫产术及骨盆/骶骨肿瘤患者行切除手术都存在术中大出血的风险,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皮股动脉穿刺动脉造影下腹主动脉球囊血流临时性阻断技术在此类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此技术在术中能有效减少子宫、胎盘、骨盆及骶骨肿瘤的血液灌注量,由此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关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应用中的相关技术要点如球囊放置位置、术中阻断时长等尚无统一认识。本共识由国内放射介入科、产科及骨科等专家共同制定,聚焦于适应证的选择、术中操作细节把控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关键点,旨在提高胎盘植入、骨盆及骶骨肿瘤切除等高风险手术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骨盆及骶骨肿瘤 球囊阻断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