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刻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评一九六三年优秀话剧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元 朱立元 +3 位作者 庄松盛 陈金珠 钟元凱 张建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25-32,共8页
一九六三年的话剧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它的重要标志,是在话剧创作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剧目,比之前几年,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论是在全国舞台上盛行的... 一九六三年的话剧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它的重要标志,是在话剧创作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新剧目,比之前几年,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而且在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论是在全国舞台上盛行的《霓虹灯下的啃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或是在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的《丰收之后》、《小足球队》、《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等,都以崭新的思想艺术面貌,强烈的时代气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些优秀剧目,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戏剧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现代剧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阶级斗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创作 现代剧 时代气息 话剧艺术 思想艺术 戏剧创作 观摩演出 新剧目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下载PDF
“建安凰骨”是怎样形成的
2
作者 苑民声 马圣贵 +1 位作者 陈祖赞 李宝均 《文学遗产》 1959年第243期1-1,共1页
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叙述文学发展过程的时候.突出地夸大了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发展史 建安 文学发展过程 文学史 刘大杰 叙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