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钟与科举之关系及其对清代台湾文学的影响
1
作者 黄乃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3-188,共6页
诗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诗钟活动中的诸多环节就是参照封建科举取士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式建立起来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科举,助长了人们梦幻科场、热衷科名的社会心理与社会风气。二者相互推助,共同促进,最终影响到清代文学特别是清代台... 诗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诗钟活动中的诸多环节就是参照封建科举取士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式建立起来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科举,助长了人们梦幻科场、热衷科名的社会心理与社会风气。二者相互推助,共同促进,最终影响到清代文学特别是清代台湾文学的整体风貌。清末,诗钟一经传入台湾,便得到台湾文士的热情欢迎,迅速传布全岛,占据台湾诗坛的主流地位,使得台湾诗风为之一变,从而进入了一个"击钵联吟"的创作时代,并为日据后台湾诗坛的复苏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钟 科举制度 清代台湾文学
下载PDF
谈谈《佛所行赞》的艺术性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2
作者 袁书会 仲红卫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佛所行赞》是汉译佛教文学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 ,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梁启超、胡适等曾撰文对之赞誉有加。
关键词 佛所行赞 艺术性 中国文学
下载PDF
美国化,还是文化转型?——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再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涵 蒋慰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美国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其优点是补实证主义学派之不足 ,其缺点是视美国大众商业文化在世界的流行为对世界文化的同化 ,混淆了“流行”和“同化”两个不同的概念 ,夸大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忽略了文化交往的复杂... “美国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其优点是补实证主义学派之不足 ,其缺点是视美国大众商业文化在世界的流行为对世界文化的同化 ,混淆了“流行”和“同化”两个不同的概念 ,夸大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忽略了文化交往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动态性。实际上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正经历历史性的转型 ,总方向是多极共存和多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 美国化 文化转型
下载PDF
“报道”与“报导”的区别 被引量:2
4
作者 陆丙甫 荒客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报道” “报导” 汉语词汇 词义
下载PDF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是“鸳鸯蝴蝶派”的刊物吗? 被引量:4
5
作者 柳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207,共19页
关键词 1910-1920年 <<小说月报>> 鸳鸯蝴蝶派 恽铁樵
下载PDF
外部的黑暗,还是黑暗的内部——鲁迅笔下女性深层心理活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亚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鲁迅 女性 人物形象 心理活动 封建礼教 社会伦理道德
下载PDF
沈从文创作中的湘楚文化特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春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本文重在考察沈从文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给沈从文的心灵烙上鲜明的湘楚文化的印记,表现于创作上,则是通过描绘富有湘西地域色彩的意境、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来展现充满生命力和人性美的湘西人民的生命状... 本文重在考察沈从文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给沈从文的心灵烙上鲜明的湘楚文化的印记,表现于创作上,则是通过描绘富有湘西地域色彩的意境、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来展现充满生命力和人性美的湘西人民的生命状态,顽强地、鲜明地体现出湘楚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沈从文 湘楚文化 独特性 地域文化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传统考据的现代阐释——古典文学考据方法论述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凌郁之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4期87-90,95,共5页
考据作为研究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中起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考据作为学风,是以求真崇实为特色的学风,对于蹈虚浮薄的学风具有纠偏扶正的意义;考据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批评的、开放的和人文精神诸层面。古典文学研究应当... 考据作为研究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中起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考据作为学风,是以求真崇实为特色的学风,对于蹈虚浮薄的学风具有纠偏扶正的意义;考据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批评的、开放的和人文精神诸层面。古典文学研究应当在“实学求是”的精神原则下,既提倡严谨的学风,又鼓励自由的思想,其最高境界是理性与诗性、文献学与文艺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考据 学风 精神
下载PDF
《光明之城伪书考》存疑——兼与黄时鉴教授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夫 《海交史研究》 2003年第1期91-99,共9页
一、缘起 1999年秋,英国李脱·布朗出版公司推出了THE CITY OF LIGHT(by Jacob d' Ancona).该书中译本名为<光明之城>,原作者是雅各·德·安科纳,英文本的编译者是大卫·塞尔本.书的封页上说:"在马可... 一、缘起 1999年秋,英国李脱·布朗出版公司推出了THE CITY OF LIGHT(by Jacob d' Ancona).该书中译本名为<光明之城>,原作者是雅各·德·安科纳,英文本的编译者是大卫·塞尔本.书的封页上说:"在马可·波罗之前,一位意大利犹太商人冒险远航东方,他的目的地是一座中国都市,称作光明之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莱语 安科纳 意大利 考论 塞语族 南欧 泉州城 光明 伪书
下载PDF
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民初小说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培成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在不断地流变,在清末民初这个社会多变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尤其突出。本文以前期《小说月报》(1910—1920)为例,通过具体考察它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栏名称调整的用意以及对言情小说认识,来审视、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在不断地流变,在清末民初这个社会多变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尤其突出。本文以前期《小说月报》(1910—1920)为例,通过具体考察它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栏名称调整的用意以及对言情小说认识,来审视、解读清末民初小说观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月报》 小说观念 清末民初 中国古代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的文化资本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才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3-168,共6页
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所达到的生产高度。导演从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获取了某种文化资本,并在后来的文化实践中进一步积累文化资本。由于导演们拥有不同的声誉和成就,所占有的文化资本存在差异,导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等... 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所达到的生产高度。导演从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获取了某种文化资本,并在后来的文化实践中进一步积累文化资本。由于导演们拥有不同的声誉和成就,所占有的文化资本存在差异,导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等级关系。不同导演在文化实践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占据重要位置的导演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同时,新的导演凭借影片的颠覆性策略侵入旧有的竞争关系中,在电影场域中取得一席之地。导演通过文化实践的占位不仅强化了自身的文化资本,而且潜在地塑造了当下中国电影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导演 文化资本 占位
下载PDF
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遐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80,共5页
唐地方行政级制伴随着一系列使职的设置与发挥作用而发展演变。初唐在正常官制之外临时差遣巡察、安抚等特使 ,对两级行政制带来的问题进行补救 ;玄宗时按道广置采访等使 ,使职已具有较广泛具体的行政实权 ;中晚唐节度、观察等使常设化... 唐地方行政级制伴随着一系列使职的设置与发挥作用而发展演变。初唐在正常官制之外临时差遣巡察、安抚等特使 ,对两级行政制带来的问题进行补救 ;玄宗时按道广置采访等使 ,使职已具有较广泛具体的行政实权 ;中晚唐节度、观察等使常设化、固定化 ,道 (方镇 )成为实际一级行政机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使职 行政 级制 演变
下载PDF
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研究的意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士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章认为: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是对于杜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艰难探索,而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思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误解、歪曲和利用,直到今天一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仍... 文章认为: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是对于杜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艰难探索,而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思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误解、歪曲和利用,直到今天一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仍然对此一理论误解很深。这关系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作者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存天理 灭人欲 道德伦理 物质欲望
下载PDF
郑板桥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坚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文艺思想 创作实践 郑板桥 主体意识 现实主义思想 经世致用 审美创造 个性解放 文艺美学思想 艺术个性
下载PDF
中国古代男性的非竞技性身体残损问题——阉人现象的反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9,共6页
现代竞技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类自身的完美,在如此观念映照下的中国古代阉人现象则成了一种东方人无以逃避的巨大的观念性误区和现象性缺失。中国古代文化存在天然的缺陷,儒学并未阻止儒学文化体系内的强势集团对另外男性实施阉割行为... 现代竞技学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类自身的完美,在如此观念映照下的中国古代阉人现象则成了一种东方人无以逃避的巨大的观念性误区和现象性缺失。中国古代文化存在天然的缺陷,儒学并未阻止儒学文化体系内的强势集团对另外男性实施阉割行为。阉人现象一直与其他中国负面文化一道,组成了中国古代另类的发明系列。而被阉割或自愿阉割的男人又构成了一大群特异的东方族类。阉人现象诞生于中国的先秦时代,至唐朝始形成制度化,结束于清末。它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东方阴性人格的最大域限,阉人群体以暴力为动力核心的对抗性与顺从性的矛盾型人格内涵,以及具有奴隶宗教性质的特殊信念,都对中国男性的健康的人体观和类似于欧洲的优雅化的绅士气质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阉人 儒学缺陷 阴性人格 选奴制度 进化改良
下载PDF
论孔子美学的功利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林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1-84,共4页
孔子重美学之“用” ,强调美学在伦理政治上的功利性。社会现实、伦理政治问题是其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美学观主要体现于他的“仁”论、“礼”论、“善”论和“乐”论。其合理性和缺陷都较为明显。
关键词 孔子 美学 功利性
下载PDF
戏曲《鞭花记》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云亭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梨园屯教案后,义和拳和教民发生了多次冲突,这些事件都被乡民编写成了戏曲在家乡演出。其戏曲形态、故事情节、演出规模、观众反响等,都在当地广有传闻。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大战芦苇坡》《柳条记》和《鞭花记》,这里仅就现存资料做... 梨园屯教案后,义和拳和教民发生了多次冲突,这些事件都被乡民编写成了戏曲在家乡演出。其戏曲形态、故事情节、演出规模、观众反响等,都在当地广有传闻。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大战芦苇坡》《柳条记》和《鞭花记》,这里仅就现存资料做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考辨 演出规模 故事情节 义和拳
下载PDF
从学习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组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永德 史初例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文章从语言学习和认知的角度论述了语言教学侧重点由教到学的变化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组织需要注意输入的可理解性、语言知识的可交际性、教与学比例的合理性、教学节奏的起伏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五个方面问题。文章重点... 文章从语言学习和认知的角度论述了语言教学侧重点由教到学的变化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组织需要注意输入的可理解性、语言知识的可交际性、教与学比例的合理性、教学节奏的起伏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五个方面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出发,依据留学生母语类型或记录母语的文字系统分类教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 组织
下载PDF
民俗事象里实物的修辞功能论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世松 《江淮论坛》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本文从民俗事象里以物寓意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以物寓意的方式等方面讨论民俗事象里实物的修辞功能。民俗区域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低下与生活理念多样化的矛盾,使先民们表达群体理想时有借助实物来达意传情的必... 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本文从民俗事象里以物寓意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以物寓意的方式等方面讨论民俗事象里实物的修辞功能。民俗区域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低下与生活理念多样化的矛盾,使先民们表达群体理想时有借助实物来达意传情的必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方物产等现实条件以及民俗区域社会群体的认知关联性使实物达意传情成为可能。民俗事象的以物寓意一般按实物名称读音物化民俗意义和实物形状特征物化民俗意义等方式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事象 以物寓意 认知 修辞
下载PDF
在民间立场上营造的诗意世界——谈影片《暖》的改编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金平 《写作》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暖》是一次成功的电影改编。它扬弃了原作小说的主题、意境、气氛,仅保留了大致的叙事框架和秋千的意象,大胆地对情节、人物、场景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站在民间的立场上营运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因此,与其说《暖》改编自《白狗... 《暖》是一次成功的电影改编。它扬弃了原作小说的主题、意境、气氛,仅保留了大致的叙事框架和秋千的意象,大胆地对情节、人物、场景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站在民间的立场上营运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因此,与其说《暖》改编自《白狗秋千架》,不如说取材于《白狗秋千架》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 民间立场 世界 诗意 《白狗秋千架》 影片 营造 电影改编 叙事框架 艺术加工 再创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