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Rosai-Dorfman病的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14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孔蕴毅 孔今城 +2 位作者 罗燕 陆洪芬 施达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皮损临床表现特征,结合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可提高CRDD的正确诊断。方法:收集14例CRD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并进行归类分型,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4例CRD...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皮损临床表现特征,结合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可提高CRDD的正确诊断。方法:收集14例CRD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并进行归类分型,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4例CRDD患者的皮损表现可分为丘疹结节型(64.7%),浸润斑块型(5.9%)及肿瘤样型(29.4%)3种基本类型,无淋巴结增大等其他系统性病变。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为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内数量不一的S-100蛋白阳性大型组织细胞,伴大量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质内常吞有数量多少不一的淋巴细胞。1例脉管内可见组织细胞。少数患者出现淋巴滤泡、纤维化及脂膜炎样和血管炎样组织病理形态。结论:CRDD皮损表现多种多样,3种基本皮损类型的分型方法能提高临床对CRDD诊断的皮损鉴别能力,结合组织病理改变和免疫表型可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肿瘤作鉴别。CRDD可复发,应作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ffman病 皮肤 皮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旭霞 孔蕴毅 +3 位作者 戴波 蔡旭 王丽薇 孔今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9至2012年间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8例,总结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9至2012年间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8例,总结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40~69岁(平均58岁),男女比3:1,发生部位分别为背部4例,足底2例,足趾腹面I例,上臂1例。临床上,6例初始表现为逐渐增大的皮肤黑斑,随后出现局部区域皮损颜色变浅并扩大,最终可呈瘢痕样。2例表现为散在簇状分布多灶黑点黑斑。组织学上,完全消退型3例,其中1例表现为肿瘤样黑变病。广泛消退型5例,消退比例达75%~90%,大部分区域示完全消退期图像,局部区域呈消退进行期改变,Breslow厚度0.5~1.0mm。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淋巴结内转移灶和广泛消退型原发灶内残留的少量黑色素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HMIM5和MelanA。吞噬黑色素的组织细胞CD68阳性。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5例无瘤生存;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1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结论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黑色素瘤,诊断时应综合临床病史和病理学改变。消退≥75%是T1期(Breslow厚度≤1mm)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一个不利因素,建议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同时予以前哨淋巴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 消退 预后
原文传递
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孔蕴毅 戴波 +2 位作者 蔡旭 邓静静 孔今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8例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总结其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1~54岁... 目的:探讨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2年8例先天性痣伴增生性结节,总结其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患者年龄1~54岁(平均27.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面部3例、背部2例、上肢2例、下肢1例。组织学上,8例均于先天性痣背景中见到膨胀性生长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结节,结节内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多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不等,其中6例增生性结节内黑色素细胞与结节周围先天性痣细胞有局部过渡现象。根据组成增生性结节的黑色素细胞组织学形态不同,分为卵圆形大细胞型(4例)、小细胞型(2例)和Spitz 痣样型(2例)。增生性结节中的黑色素细胞与其周边先天性痣细胞的免疫表型一致,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但不表达或仅散在表达HMB45。8例增生性结节Ki-67阳性指数均<5%。随访时间9~82个月(中位时间54.5个月),7例行单发结节切除者均无复发,1例多发性结节者随访62个月后结节无显著变化。结论增生性结节是一种伴发于先天性痣的罕见的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充分认识其组织病理形态可以避免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此类病变特别是伴有不典型性组织学特征的增生性结节患者的预后有待于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的新概念 被引量:4
4
作者 孔蕴毅 孔今城 +3 位作者 沈磊 陆洪芬 许越香 施达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组织起源和预后。方法:按照2005年皮肤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WHO-EORTC)新分类分析6例SPTL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并... 目的:研究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组织起源和预后。方法:按照2005年皮肤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WHO-EORTC)新分类分析6例SPTL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对6例患者石蜡组织和1例患者冰冻新鲜组织切片进行βF1标记。结果: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中位年龄25.5岁。临床皮损以无痛性皮下结节和(或)斑块为主,少数患者有发热、贫血和脾大。瘤细胞主要限于皮下脂肪组织内,有异形性和核分裂,并见不同程度脂肪坏死和组织细胞吞噬现象。瘤细胞表达βF1、CD3、CD8、TIA-1、GB、LCA和CD45RO,不表达CD4、CD30、CD56、CD20和CD79a。6例SPTL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内均获缓解,仅1例在确诊42个月后因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衰而死亡。结论:SPTL是一种起源于αβT淋巴细胞的罕见类型细胞毒性皮肤淋巴瘤,临床病程迁延反复,5年生存率高达80%以上。完整充分的免疫组化标记对SPTL的确诊和分型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脂膜炎 淋巴瘤分类 WHO—EORTC
下载PDF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孔蕴毅 戴波 +2 位作者 孔今城 陆洪芬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多样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CALCL44例,总结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44例C...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多样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CALCL44例,总结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44例CALCL患者临床皮损以结节、肿块和(或)斑块为主,可伴溃疡形成。四肢最常受累。39例获得随访,生存率为87.2%(34/39)。46.2%(18/39)患者有疾病复发,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50岁与累犯92个解剖部位的病例组复发率显著升高(P〈0.05)。44例CALCL中,31例为经典型,6例为小细胞变型,另有7例为富于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变型。CD30、CD45、CD45RO、CD43、CD3、细胞毒性蛋白和上皮细胞膜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100%(44/44)、91.2%(31/34)、82.6%(19/23)、94.7%(18/19)、70.0%(28/40)、73.3%(22/30)和31.8%(7/22)。CD4^+/CD8^-、CD4^-/CD8^+和CD4^-/CD8^-免疫表型的比例分别为58.3%(21/36)、22.2%(8/36)和19.4%(7/36)。仅1例(3.7%)同时表达CD56。结论CALCL是一类低度恶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多变,认识CALCL特殊类型有助于避免与其他类型淋巴瘤和炎症性病变相混淆。年龄〉50岁和累犯92个解剖部位CALCL患者与高复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敏 孔蕴毅 +3 位作者 沈旭霞 吕矫洁 蔡旭 孔今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黑色素瘤病例中不同检测方法及样本类型对于BRAF突变检测的影响,并统计BRAF 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62例病例共计190件样本,BRA... 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黑色素瘤病例中不同检测方法及样本类型对于BRAF突变检测的影响,并统计BRAF 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62例病例共计190件样本,BRAF突变分子检测阳性样本62件,其中59件为V600E突变,阴性样本128件。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相较于分子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灵敏度为96.6%(57/59),特异度为97.7%(128/131)。28例配对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情况均符合(100%)。总体BRAF突变频率为30.9%,以V600E突变为主(94.0%)。统计分析显示较年轻(≤60岁)、躯干发病部位、浅表扩散型组织学类型及上皮样细胞形态为主的病例中BRAF V600E突变频率相对较高。结论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与分子检测有互补作用。同一患者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BRAF突变符合率高。我国黑色素瘤患者BRAF突变频率较低,但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特征 上皮样细胞 阳性样本 黑色素瘤 组织学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 互补作用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3
7
作者 任静 任敏 +2 位作者 孔蕴毅 蔡旭 孔今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ALK阳性Spitz肿瘤病例13例,常规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对7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Spitz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的ALK阳性Spitz肿瘤病例13例,常规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对7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相关融合基因,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1例,年龄4~47岁(平均年龄25岁)。12例诊断为不典型Spitz肿瘤,1例诊断为Spitz痣。临床上,多数患者表现为丘疹或结节,少数为扁平斑块。组织学上,大多数病变以外生型构型为主(9/13),半数以上病例无明显黑色素沉着,表皮内交界成分以黑色素细胞巢团状分布为主,未见Kamino小体。肿瘤基底部构型主要以楔形(5/13)及平坦形为主(7/13)。肿瘤细胞形态为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混合型8例,单一梭形细胞形态5例,所有病变细胞均呈丛状和/或交叉束状生长模式,3例存在小神经包绕。13例ALK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示肿瘤细胞胞质弥漫强阳性,其中7例行FISH检测证实存在ALK融合基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淋巴结播散。结论伴有ALK融合基因的Spitz肿瘤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发生于Spitz痣及不典型Spitz肿瘤中,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可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恶性雀斑/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敏 孔蕴毅 +2 位作者 沈旭霞 蔡旭 孔今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雀斑/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lentigo maligna melanoma,LMM)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至2017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24例恶性雀斑/LMM,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 目的探讨恶性雀斑/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lentigo maligna melanoma,LMM)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至2017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24例恶性雀斑/LMM,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随访资料。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HRP multimer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24例患者中恶性雀斑7例,LMM 17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32~88岁(平均67岁),所有病例原发灶均位于头面部。临床上,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长期存在的浅棕色或棕褐色斑片,部分伴有结节或溃疡,病灶直径0.5~3.0 cm。组织形态学上,所有恶性雀斑及LMM原位病灶均表现为不典型黑色素细胞沿着真皮及表皮交界处显著增生,细胞多形性明显,常累及皮肤附属器,多核巨细胞常见。LMM浸润成分以梭形细胞形态为主(13例);Breslow厚度平均为1.2 mm(0.1~2.7 mm)。恶性雀斑及LMM病灶普遍存在皮肤日光损伤性改变、真皮内散在淋巴细胞及吞噬黑色素的组织细胞浸润。统计分析显示,LMM病例组中病灶最大径≥0.6 cm、核分裂象≥4个/mm2及表皮内黑色素细胞成巢的病例数显著多于恶性雀斑病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恶性雀斑及LMM中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HMB45、PNL2、Melan A及SOX-1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23例行原发灶广泛切除的病例中仅有1例恶性雀斑复发,其余22例均无瘤生存;1例仅行活检术的恶性雀斑病例随访20个月后病灶增大并出现破溃。结论恶性雀斑/LMM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头颈部曝光部位的特殊类型恶性黑色素瘤,充分认识其组织病理形态可以与日光损伤性病变及其他类型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恶性雀斑/LMM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文献报道复发率较高,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钦森黑色素雀斑 黑色素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