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头部降温对胎羊缺血性脑损伤纹状体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骆菲 曹云 +6 位作者 Guan J Gunn AJ Bennet L George S Gluckman PD 杨毅 陈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降温对缺血性脑损伤胎羊纹状体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胎羊于妊娠117~124d时通过双侧颈动脉阻塞30min造成双侧脑缺血损伤,损伤后将胎羊随机分为:损伤组(n=10)、2h低温组(损伤后2h开始亚低温治...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降温对缺血性脑损伤胎羊纹状体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胎羊于妊娠117~124d时通过双侧颈动脉阻塞30min造成双侧脑缺血损伤,损伤后将胎羊随机分为:损伤组(n=10)、2h低温组(损伤后2h开始亚低温治疗,n=7)和6h低温组(损伤后6h开始亚低温治疗,n=8),另设正常对照组(n=5)。通过冷循环水进行选择性头部降温,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羊纹状体caspase-3(半胱天冬氨酸酶-3),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正常对照组中,caspase-3表达极少(11.00±13.77),损伤组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为177.70±48.69,明显增加(P=0.000),损伤后2h治疗组(54.14±39.44,P=0.000)和损伤后6h治疗组(122.43±52.36,P=0.017)均能减少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②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与正常对照组(163.40±21.98)相比,缺血性脑损伤组的GFAP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433.25±66.69,P=0.000),损伤后2h开始亚低温治疗(219.50±35.31,P=0.000)和损伤后6h开始亚低温治疗(272.50±86.20,P=0.000)均能减少GFAP免疫阳性细胞。③纹状体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中,PCNA免疫阳性细胞较少,为153.40±12.46,缺血性脑损伤组的PCNA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353.70±45.60,P=0.000),损伤后2h开始亚低温治疗(187.14±26.26,P=0.000)和损伤后6h开始亚低温治疗(230.25±67.46,P=0.000)均能减少PCNA免疫阳性细胞。结论亚低温可以抑制纹状体神经元的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可能为选择性头部降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缺氧缺血 脑损伤 纹状体 胎羊 细胞凋亡 星形细胞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其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俊 桂永浩 杨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SDF1的受体CXCR4mRNA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12例合并冠脉损害和44例无冠脉损...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SDF1的受体CXCR4mRNA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12例合并冠脉损害和44例无冠脉损害KD患者的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SDF1浓度及PBMC中CXCR4mRNA表达变化,并与6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KD患者急性期血浆SDF1蛋白水平为1833±395ng/L;PBMC中CXCR4mRNA表达水平为6.57±2.81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缓解期血浆SDF1蛋白和CXCR4mRNA表达水平较急性期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KD患者合并冠脉损害者PBMC中CXCR4mRNA表达为8.19±2.39,显著高于无冠脉损害者的6.13±2.77(P<0.01)。结论KD患者血浆SDF1水平及PBMC中CXCR4mRNA表达是增高的,有可能作为判断KD病情活动状态及冠脉损害的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腹泻病与一氧化氮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炽华 王志钢 +4 位作者 马登华 张业新 王青 沈惟堂 徐凤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 了解小儿腹泻病时体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方法  2 2例腹泻病住院患儿于入院 2 4h内及治疗后 72~ 96h各采静脉血检测NO值 ,并设对照组 30例。以经典镉还原比色法测定亚硝酸 /硝酸根离子水平 ,为指示NO合成与释放指标。结果  ... 目的 了解小儿腹泻病时体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方法  2 2例腹泻病住院患儿于入院 2 4h内及治疗后 72~ 96h各采静脉血检测NO值 ,并设对照组 30例。以经典镉还原比色法测定亚硝酸 /硝酸根离子水平 ,为指示NO合成与释放指标。结果  3组 (急性期 ,恢复期 ,对照组 )NO值分别为 (140 .96± 14.5 5 ) μmol/L ;(6 6 .40± 7.2 8) μmol/L ;(18.5 3± 9.5 8) μmol/L ,经各组两两比较 t值分别为 9.6 5 ,18.0 8,10 .6 6 ,均P <0 .0 0 1。结论 急性腹泻病时NO值明显增高 ,增高程度和腹泻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一氧化氮 儿童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勇 邵肖梅 +2 位作者 王莹 朱列伟 杨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8)、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组(n=28)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28),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d(P7,每组各6只)和14d...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8)、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组(n=28)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28),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d(P7,每组各6只)和14d(P14,每组8只)脑组织病理改变及MBP免疫组化变化;RT-PCR荧光定量法检测P7(每组6只)和P14(每组8只)脑组织MBP-mRNA的表达。结果BCAO组白质改变明显,ALLO组较之明显减轻;P14平均脑室大小指数,ALLO组较(2.44±0.71)%BCAO组(3.27±0.73)%明显减小(P<0.05)。P14MBP阳性染色光密度值,BCAO组(6.60±0.68)较Sham组(9.40±0.53)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7.10±0.18)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P7、P14MBP-mRNA拷贝数(log10),BCAO组和ALLO组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ALLO组则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用1日龄大鼠行BCAO可较好地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别嘌呤醇对缺血引起的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婴儿 早产 缺氧缺血 髓磷脂碱性蛋白类 大鼠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儿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5
作者 柳美秀 杨昌生 +4 位作者 李强 何磊燕 付盼 王爱敏 王传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临床诊断为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组,将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通量熔解曲线分析技术进行了载脂蛋... 目的研究我国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临床诊断为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组,将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通量熔解曲线分析技术进行了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应用SPSS 16.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组间性别和基因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混杂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收集研究对象285例,其中脓毒症组88例,15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组197例。共检测到4种载脂蛋白E基因型:ε3/ε3、ε2/ε3、ε3/ε4、ε2/ε4。脓毒症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64.4%、73.1%(ε3/ε3);16.8%、10.7%(ε2/ε3);18.8%、14.7%(ε3/ε4);0%、1.5%(ε2/ε4),脓毒症组ε3/ε3的基因型分布低于对照组(P=0.047,1-β = 0.334,OR=0.585,校正OR=0.559)。伴发中枢感染的脓毒症患者ε3/ε3基因型分布为33.3%、明显低于无中枢感染的脓毒症患者(67.1%)(P=0.014,1-β = 0.685,OR=0.245,校正OR=0.27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脓毒症发生及其中枢感染合并症相关,ε3/ε3基因型对脓毒症及中枢感染合并症的易感性明显低于其他几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脓毒症 中枢感染 高通量熔解曲线分析技术 儿童 中国
原文传递
五种牙周致病菌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龚逸明 曹凌峰 +1 位作者 杨毅 顾章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 目的探讨牙周致病菌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评价57例服用环孢素的肾移植患者的牙龈增生(gingival overgrowth,GO)指数,将GO指数为1、2.3的患者列为牙龈增生组(A组,28例),将GO指数为0的患者列为牙龈未增生组(B组,29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斑内的牙龈卟啉单孢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伴放线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 )、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赛氏类杆菌(Tannerella forsythia, Tf)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细菌数量和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g、Td和Tf的检出率在A组分别为96%、82%和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9%、55%和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出Pg、Td和Tf的概率在A组(79%)明显高于B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Td、Tf和Pi的细菌数量随着牙龈增生指数的升高而增加,Aa的细菌数量未发现与牙龈增生相关的变化。结论Pg、Td和Tf可能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增生 环孢菌素 细菌学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免疫受损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改变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倬哲 瞿介明 +3 位作者 何礼贤 孙波 陈雪华 王葆青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 了解免疫受损宿主肺部铜绿假单胞菌 (PA)感染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的改变。方法 建立免疫受损宿主肺部PA感染的大鼠模型 ,同时设置对照组 ,在接种PA前后不同时间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 ,测定灌洗液中的总蛋白 (TP)、总磷脂 (TPL... 目的 了解免疫受损宿主肺部铜绿假单胞菌 (PA)感染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的改变。方法 建立免疫受损宿主肺部PA感染的大鼠模型 ,同时设置对照组 ,在接种PA前后不同时间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 ,测定灌洗液中的总蛋白 (TP)、总磷脂 (TPL)、饱和磷脂酰胆碱 (DSPC)、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SP A)及右侧肺组织湿 /干比。结果 感染PA后 ,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PL及DSPC较感染前并无明显改变 ,但DSPC/TPL、DSPC/TP下降 ;免疫受损大鼠SP A和SP A/TP在感染前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但感染后下降明显 ,分别由感染前的 (4 1± 1 2 ) μg/ml、(2 2 5± 5 0 ) μg/mg下降至接种后 6h的 (1 8± 1 1) μg/ml、(1 4± 0 7) μg/mg(P <0 0 5 ) ,低于同期对照组大鼠水平 [分别为 (4 2± 1 5 ) μg/ml,(11 7± 8 1) μg/mg,P <0 0 5 ],免疫受损大鼠TP及湿 /干比升高更明显 ,两组大鼠SP A与TP、湿 /干比的改变呈负相关 ;免疫受损大鼠BALF中SP A/TPL、SP A/DSPC较感染前下降 ,感染后 6h达最低 ,且感染后 6~ 9h比例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免疫受损大鼠PA肺部感染时 ,磷脂改变表现为DSPC/TPL、DSPC/TP降低 ,SP A的下降与肺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肺表面活性物质中磷脂与蛋白成分的改变不同步 ,SP A下降幅度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受损宿主 铜绿假单胞菌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肺损伤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俊 桂永浩 杨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测川崎病(KD)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血浆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6例KD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MCP-1... 目的观测川崎病(KD)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血浆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6例KD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MCP-1浓度及PBMC中MCP-1 mRNA表达变化,并与60例非感染患儿、66例非KD发热患儿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MCP-1水平[(409.55±97.42)Pg/m1]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97±0.77)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与发热组;KD患儿缓解期血浆MCP-1水平[(301.64±71.55)pg/m1]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31±0.39)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与发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组中冠状动脉损害者血浆MCP.1水平和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结论MCP-1在川崎病患儿体内持续增高,可能参与了促使单个核细胞聚集于冠状动脉局部的趋化作用过程,有可能作为判断KD病情活动状态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白细胞 单核
原文传递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0例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碧君 吴冰冰 +3 位作者 郭晓红 刘仁超 杨琳 周文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 总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或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确诊为22q1 1.2DS的20例患儿的资料,... 目的 总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或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确诊为22q1 1.2DS的20例患儿的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20例患儿中男13例,女7例;确诊中位数年龄为3.9个月.先天性心脏病共17例(85%),9例患儿行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为法洛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均为20%(4/20例).免疫功能异常10例(50%),其中9例患儿为T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减少,1例仅为CD8细胞数量减少,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6例细胞免疫异常患儿经胸腺肽治疗,其中4例患儿经随访免疫功能提示明显好转.低钙血症为6例(30%),3例出现低钙抽搐、甲状旁腺素减低;面容异常3例(15%),2例仅表现为小下颌;腭咽喉部畸形4例(20%),3例喉部异常,1例腭裂;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9例(45%).结论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并低钙血症和/或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应考虑存在22q1 1.2DS的可能,最终需结合分子诊断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表型 分子细胞遗传学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血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炜 李晓静 +3 位作者 吴冰冰 王慧君 周文浩 罗飞宏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男,1个月,因“喂养困难伴体重不增3周”入院。患儿3周前(即生后1周)开始吃奶量减少,偶有吐奶,无发热、咳嗽、流涕、腹泻,无抽搐、哭闹不安等,每顿奶量由之前的...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男,1个月,因“喂养困难伴体重不增3周”入院。患儿3周前(即生后1周)开始吃奶量减少,偶有吐奶,无发热、咳嗽、流涕、腹泻,无抽搐、哭闹不安等,每顿奶量由之前的90ml渐减为30~40ml,每3—4小时喂养一次。人院前1d外院查血常规无异常,查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主治医师查房 代谢性酸中毒 喂养困难 住院医师 血气分析 入院后 血常规
原文传递
反复纳差伴皮肤色素沉着2月余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章乾 吴冰冰 +2 位作者 章淼滢 陆炜 罗飞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6-929,共4页
2月龄男性,新生儿期起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损害、肌酶显著增高、高脂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多系统损害,结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发现的X染色体短臂(Xp21.3-p21.1)8.7 Mb致病性拷贝缺失,确诊为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cGKD... 2月龄男性,新生儿期起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损害、肌酶显著增高、高脂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多系统损害,结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发现的X染色体短臂(Xp21.3-p21.1)8.7 Mb致病性拷贝缺失,确诊为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cGKD)。予氢化可的松替代和大剂量辅酶Q10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并随访4年。治疗1周患儿皮质醇水平即恢复正常,但肌酸肌酶、甘油三脂及转氨酶进行性升高,伴智力发育落后及肌力减退。cGKD又称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症状包括甘油激酶缺乏所致的高甘油三脂血症以及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智力发育迟缓(MR)等症候群。对于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为表现的患儿,应注意监测血肌酸激酶及甘油三脂水平,必要时行基因检测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 婴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