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腹壁反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金武 侯春林 +4 位作者 钟慈声 李继峰 朱静珍 陈爱民 张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667,I001,共3页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将SD大鼠右侧T13 前根近端与右侧S2 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 ,保持T13 后根完整 ,同时切断实验侧L5~S4脊神经前根 ,经 3...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将SD大鼠右侧T13 前根近端与右侧S2 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 ,保持T13 后根完整 ,同时切断实验侧L5~S4脊神经前根 ,经 3~ 4个月轴突再生后 ,建立“腹壁反射 脊髓中枢 膀胱”这一新的人工膀胱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 8个月 ,对该反射弧进行神经形态学观察。光镜下观察 ,T13 前根再生的神经纤维已通过T13 与S2 神经远端缝合部 ;电镜下观察 ,实验侧膀胱平滑肌内可见到副交感神经末梢 ,其基本结构与对照侧类似 ,而在阴性对照组未发现有正常结构的副交感神经末梢。本实验结果表明 ,腰骶髓截瘫平面以上的躯体运动神经轴突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 ,并由此将异化的躯体反射冲动传递到其支配的膀胱平滑肌细胞 ,是人工反射弧产生膀胱控制性排尿的神经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弧 脊髓损伤 膀胱 副交感神经纤维 节后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利用腹壁反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武 侯春林 +3 位作者 李继峰 陈爱民 张伟 王诗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可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神经传导通路,通过再生到盆神经的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可实现膀胱的神经再支配,探讨通过刺激下腹壁,该人工膀胱反射弧产生控制性排尿的神经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6只SD大鼠,... 目的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可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神经传导通路,通过再生到盆神经的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可实现膀胱的神经再支配,探讨通过刺激下腹壁,该人工膀胱反射弧产生控制性排尿的神经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6只SD大鼠,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右侧T13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3后根完整,经一段时间轴突再生后,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人工膀胱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horseradish,HRP)逆行追踪标记技术,用微量注射器在双侧膀胱壁上各注射30%HRP5μl,动物存活60h后经升主动脉灌注杀死。切取T11~L1及L4~S4节段脊髓,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呈色反应,观察切片内HRP标记细胞形态及分布情况。结果大鼠膀胱平滑肌注射HRP后,实验侧T13脊髓前角及双侧L6~S4节段脊髓中间带外侧核区有HRP标记阳性细胞,而对照侧T13脊髓前角未发现HRP标记细胞。结论腰骶髓截瘫平面以上的躯体运动神经轴突可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由此传递躯体反射冲动到膀胱平滑肌。利用“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这一人工反射弧,对实现SCI患者膀胱控制性排尿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学 人工反射弧 脊髓损伤 人工膀胱 副交感神经 辣根过氧化物酶 腰骶髓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