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历史书写 |
金光耀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2
|
反叛·视野与人文情怀——由汤因比看20世纪西方史学之变化 |
张广智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3
|
近代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邮电通讯 |
戴鞍钢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民生主义” |
章清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早期人类的火:从天而降到走上神坛 |
刘振
吴以义
|
《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日寇占港期间劫掠冯平山图书馆之始末 |
赵建民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0 |
1
|
|
7
|
论希罗多德的“探究”是何以成为“历史”的 |
吴晓群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中国声音——以近十年来青年学者的相关论著为中心 |
张广智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是什么造就了文明发展的走向——20世纪初年欧洲历史的反思 |
李宏图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 |
章清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11
|
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 |
余蔚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2
|
Eunomia:梭伦的理想政制 |
张巍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3
|
当代学术话语建设:一个长时段的思考 |
章清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文明形态史”研究补遗——影响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三位学者及其理论 |
冯玮
|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5
|
张謇与清末宪政史知识的译介与传播 |
邹振环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从《日记言行》手稿看梁发的宗教观念 |
司佳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技术进步与晚清社会变迁 |
戴鞍钢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8
|
"文革"时期上海社会的"非常"与"正常"--读《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 |
金光耀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