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设想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德庆 郭杰炎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4-43,共10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市场的调查,并结合科研实践,指出了当前我国微生态制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在介绍了人体肠道微生态规律、微生态制剂应有的质量标准,以及比较了多种产品的活菌含量和“亿活菌价”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提高...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市场的调查,并结合科研实践,指出了当前我国微生态制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在介绍了人体肠道微生态规律、微生态制剂应有的质量标准,以及比较了多种产品的活菌含量和“亿活菌价”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提高我国微生态制剂质量的4个关键应该是:选育优良菌种,提高活菌含量,延长保质期和添加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剂。为促进我国微生态制剂事业更快、更稳健地发展,作者提出了7项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 乳酸菌 中国
下载PDF
三株梭菌通过生物转化形成熊去氧胆酸的研究
2
作者 黄爱珉 胡宝龙 周德庆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用改进的薄层层析法定量测定了三株厌氧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HS-10、丁酸梭菌(C.butyrium)DL-20和LQ-29形成熊去氧胆酸(UDCA)的生物转化能力,并用正交法确定了HS-10菌株的最佳转化条件。发现该菌株在含0.2mmo... 用改进的薄层层析法定量测定了三株厌氧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HS-10、丁酸梭菌(C.butyrium)DL-20和LQ-29形成熊去氧胆酸(UDCA)的生物转化能力,并用正交法确定了HS-10菌株的最佳转化条件。发现该菌株在含0.2mmol/L鹅去氧胆酸(CDCA)的RCM培养基中培养6—48小时内,UDCA转化率均在80%以上。而且,当CDCA的浓度高达0.8—1.0mmol/L时,其转化率仍在70%以上。此外,还初步发现未加任何营养成分的豆腐废水也可作为良好的转化培养基。本文是这两种菌能单独将CDCA转化为UDCA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 生物转化 熊去氧胆酸 发酵
下载PDF
超甜蛋白的基因工程及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长胜 陈永青 +1 位作者 李爽 雷肇祖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甜蛋白是一类高甜度、低热量、多功能的新型超级甜味剂,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它们存在于几种稀有的植物中,产地偏僻,产量低,提取困难,因而不能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运用基因工程等高新生物技术,将甜蛋白基因克隆到微生物细胞中,构... 甜蛋白是一类高甜度、低热量、多功能的新型超级甜味剂,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它们存在于几种稀有的植物中,产地偏僻,产量低,提取困难,因而不能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运用基因工程等高新生物技术,将甜蛋白基因克隆到微生物细胞中,构建产生甜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蛋白 基因工程 甜味剂
下载PDF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一种简便快速计数法 被引量:81
4
作者 马向前 周德庆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2-64,共3页
当前,含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各种微生态调节剂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确保这类制剂的质量,活菌计数极其重要。可是,由于这两类细菌都是厌氧菌,在计数方法上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复杂的操作技术,因此现有方法还很不理想。我们根据高层半固... 当前,含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各种微生态调节剂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为确保这类制剂的质量,活菌计数极其重要。可是,由于这两类细菌都是厌氧菌,在计数方法上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复杂的操作技术,因此现有方法还很不理想。我们根据高层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具有良好厌氧性能的原理,在必要的条件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不产气厌氧菌的简便快速活菌计数法(下称“本法”),现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乳酸菌 计数法
下载PDF
嗜热芽胞杆菌乳糖酶产生菌的筛选
5
作者 郭杰炎 江行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7-68,共2页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主要糖类,一般牛乳中含量可达4.5%左右。由于部分人体(特别是亚州成年人)肠道中缺乏乳糖酶,因而,饮用牛乳或其他乳制品后,因不能分解消化其中的乳糖。
关键词 乳糖酶 产生菌 芽胞杆菌 细胞悬液 菌液浓度 分光光度计测定 嗜热菌 牛肉膏 斜面培养 硝基苯酚
下载PDF
外源基因pheA、aroG和tyrB在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小冰 范长胜 +2 位作者 江培翃 陈永青 黄伟达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1-674,共4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短杆菌的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 ,大幅度地增加了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的产量。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大肠杆菌的氟代苯丙氨酸抗性变异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与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aroG ,pheA和tyrB 3个基...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短杆菌的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 ,大幅度地增加了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的产量。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大肠杆菌的氟代苯丙氨酸抗性变异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与苯丙氨酸合成相关的aroG ,pheA和tyrB 3个基因。其中aroG编码 3 脱氧 2 阿拉伯庚酮糖 7 磷酸合成酶 (DS) ,pheA编码双功能酶蛋白 分枝酸变位酶 (CM)和预苯酸脱水酶 (PD) ,tyrB编码转氨酶 (AT)。设计不同的酶切位点 ,利用质粒pUC118的多克隆位点 ,将 3个基因按不同的顺序组合串联 ,然后插入穿梭质粒pCZ 10 ,导入短杆菌中表达。结果表明 3个大肠杆菌基因在短杆菌中能够表达。其中以aroG pheA tyrB顺序串联而构建的黄色短杆菌工程菌株1311 GAB中的DS酶活力提高 4 5倍 ,CM提高 4 2倍 ,PD提高 2 7倍 ,AT提高 3 2倍 ;它的苯丙氨酸合成量提高2 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生物合成 外源基因 表达
下载PDF
采用FM84-415菌株稳定提高谷氨酸发酵生产水平工作小结
7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0年第3期28-29,64,共3页
宁波味精厂是一个有六十年历史的老厂,对外挂宁波太丰面粉厂、宁波味精厂二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现有职工615人,是宁波市65家大中型企业之一,味精生产从五八年开始,目前拥有100m^3发酵罐两台,89年生产味精1600多吨。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FM84-415 发酵罐 生产水平 八年 倒罐 两台 发酵周期 发酵工艺条件 种子罐
下载PDF
谷氨酸产生菌FM84-415的一次性水解糖发酵的研究
8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0年第3期30-36,57,共8页
一、前言为了提高谷氨酸的发酵水平,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自1986年以来,接受了国家科委的“7·5”规划攻关任务,经过努力,首先以T6-13为出发菌株,经钴<sup>60</sup>处理,选育获得FM820-7菌株,在此基础上我们... 一、前言为了提高谷氨酸的发酵水平,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自1986年以来,接受了国家科委的“7·5”规划攻关任务,经过努力,首先以T6-13为出发菌株,经钴<sup>60</sup>处理,选育获得FM820-7菌株,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NTG诱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菌 微生物工程 FM84-415 诱变处理 谷氨酸发酵 国家科委 发酵水平 摇瓶发酵 摇瓶试验 平板培养基
下载PDF
盐单胞菌属一新种的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德强 黄静娟 +4 位作者 张纪忠 范钦 刘东来 彭伟 林弘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对辽宁省双岛盐场晒盐池分离到的S(3-3)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3-3)菌株符合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的特征,但与该属中的已知种特征有较大差别。它具有淀粉酶,但不具有Kovac’s氧化酶和鸟氨酸脱羧酶... 对辽宁省双岛盐场晒盐池分离到的S(3-3)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3-3)菌株符合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的特征,但与该属中的已知种特征有较大差别。它具有淀粉酶,但不具有Kovac’s氧化酶和鸟氨酸脱羧酶;能在硝酸钾存在下厌氧生长,并产气;能液化明胶和利用丙二酸盐;碳源和能源利用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也不相同。此外,该菌株的DNA中G+Cmol%也与已知种有较大差异。同时S(3-3)菌株与该属中的相关菌─—伸长盐单胞菌(HalomonaselongataATCC33173)的DNA杂交率为32%。因而将S(3-3)菌株定为盐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双岛盐单胞菌(Halomonasshungdaoensissp.nov.),且以S(3-3)菌株作为模式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岛盐单胞菌 真细菌 鉴定 盐单胞菌
原文传递
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诱发草地贪夜蛾细胞株Sf的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磊 张菁 苏德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75-680,共6页
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能够诱发草地贪夜蛾Sf细胞株发生早期死亡现象.依据死亡过程的细胞形态变化,DNA降解的梯状电泳特征以及对不同抑制剂敏感性的差异,可以初步断定该死亡现象为程序性死亡.早期死... 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能够诱发草地贪夜蛾Sf细胞株发生早期死亡现象.依据死亡过程的细胞形态变化,DNA降解的梯状电泳特征以及对不同抑制剂敏感性的差异,可以初步断定该死亡现象为程序性死亡.早期死亡伴随着病毒DNA复制与子代病毒生成的中止.同时发现野生型ACMNPV的共感染能够有效地抑制早期死亡的发生,并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性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 核型多角体病毒 草地贪夜蛾 细胞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