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宴之下的共同体:论《伊利亚特》中秩序的失衡与回归
1
作者 赵易安 吴勇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5-94,共10页
作为《伊利亚特》中除战斗外最频繁出现的活动,盛宴在反映史诗内神祇—人类等级系统之下社会关系变化和权力更替的同时,参与了集体意识形态中以秩序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塑造。作为推动史诗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两次阿基琉斯之怒不仅体现出... 作为《伊利亚特》中除战斗外最频繁出现的活动,盛宴在反映史诗内神祇—人类等级系统之下社会关系变化和权力更替的同时,参与了集体意识形态中以秩序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塑造。作为推动史诗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两次阿基琉斯之怒不仅体现出英雄对建立在杀戮与征服之上的荣誉体系的质疑,从而走上超越人类有限性、追寻自身生存价值之路的过程,还诠释了古希腊对超越片面敌我之分的理想共同体的构想。以盛宴这一文化表征为切入点,借助迈克尔·迪特勒提出的宴会作为象征性政治场所的三种共餐模式,分析和探讨阿基琉斯在两次愤怒中截然不同的选择,能够得出结论:指引世间万物发展方向的秩序在史诗的进程中经历了人类对其认知的失衡与回归,英雄个体道德追求的实现和理想共同体的发展路径刻画了古希腊对以特殊自由个体和普遍外部秩序构成的和谐世界的整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盛宴 秩序
下载PDF
甘泪卿为何是第一女英雄?——兼论侨易学的内因要素
2
作者 吴勇立 韩天雪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甘泪卿”这一文学形象的解读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把她看成了一个对缺点错误完全免疫的完人,认为她的悲剧完全是由于外力因素造成的,但这样的处理从根本上削弱了故事的悲剧意义。事实上甘泪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马...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甘泪卿”这一文学形象的解读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把她看成了一个对缺点错误完全免疫的完人,认为她的悲剧完全是由于外力因素造成的,但这样的处理从根本上削弱了故事的悲剧意义。事实上甘泪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马克思对她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更不是因为她完美,而是因为她在艰难的否定自我、突破自我的精神路程中体现出了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至为推崇的无限性精神。近十年兴起侨易学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视角,从该理论体系入手,通过详细分析和探讨甘泪卿在启蒙新思想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种种反应,导致她堕入了魔鬼设下的陷阱,沦为爱情的牺牲品,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甘泪卿在无限性能力的开发上优于浮士德,优胜的最终原因在于他们二人灵魂深处根本不同的“未曾言明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甘泪卿 未曾言明的前提 无限性 侨易
下载PDF
欧洲的保守主义:一个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历史及其疑难
3
作者 韩天雪(译) 叶瑶(校) 《伦理学术》 2023年第2期46-62,共17页
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保守主义是真正的欧洲思想——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欧洲人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某种痴迷。起初,保守主义是在思想层面对抗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以及1789年的平等主义理想,而后在19世纪初成为政治层面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支撑... 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保守主义是真正的欧洲思想——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欧洲人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某种痴迷。起初,保守主义是在思想层面对抗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以及1789年的平等主义理想,而后在19世纪初成为政治层面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支撑复辟和崛起的民族主义。尽管一些学者如帕纳约蒂斯·康迪利斯(Panajotis Kondylis)声称,保守主义不过是或曾经是法国大革命前旧政体留下的阴影,但几个世纪以来,它确已成为一场持续不断、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按照社会进步和政治极化的逻辑,保守主义始终站在公共政治舞台中心的右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陷入迷失方向和意识形态强烈对立的时代,保守主义未能区分右翼和激进右翼之别。曾经的保守主义(爱国主义、精英主义、英雄主义、宗教信仰等)变成了公开的反动和法西斯主义——这些现象在当今欧洲社会依旧可见。要想更好地理解政治思想的演变,保守主义是必须加以分析和思考的意识形态之一。它仍然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头恶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启蒙 法国大革命 非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 专制主义 战争 复辟
原文传递
阿多诺“论说文主义”的思想来源与风格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勇立 冯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303-313,共11页
德国巳故的文学大师汉斯·迈耶尔对阿多诺的论说文主义曾有过非常到位的描述。在他看来,阿多诺的这一反整体性、未完成的文风似乎是自天而降的个人天才创造。对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论说文"应当是由齐美尔首先在当时特... 德国巳故的文学大师汉斯·迈耶尔对阿多诺的论说文主义曾有过非常到位的描述。在他看来,阿多诺的这一反整体性、未完成的文风似乎是自天而降的个人天才创造。对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论说文"应当是由齐美尔首先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特殊文体。这一文学形式经过青年卢卡奇、本雅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本体论特征的文学写作方式。而阿多诺则是在本雅明及尼采的影响下,接受了这一文学形式,成为了论说文文体的集大成者,并将其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及文学写作的理论武器,发展出了自己的"论说文主义"。通过对论说文思想来源及风格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任何理论家的思想都有其理论来源,绝不是横空出世的。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阿多诺的"论说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说文 阿多诺 齐美尔 卢卡奇 本雅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