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1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下载PDF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及复发后二次手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金辉 瞿飞麟 +2 位作者 尤超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680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7例发生IBTR并在本院完成术前MRI检查,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纤维腺体密度进行1∶2匹配,纳入134例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可预测IBTR的独立因素。此外,在67例发生IBTR的患者中,筛选出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范围1.9~101.1个月),其中15例发生了远处转移,32例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资料中的组织学分级、阴性切缘距离及分子分型,临床资料中有无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前MRI中的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水平、病灶强化类型和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均与术后IBTR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和分子分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未接受放疗是发生IBT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ER2-和术前MRI中的高BPE水平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高风险相关。结论:术前MRI对辅助临床管理预保乳和IBTR患者有所裨益。术前MRI中的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提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而复发灶MRI中的高BPE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保乳手术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二次手术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及同侧乳腺肿瘤复发评估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金辉 尤超 +2 位作者 瞿飞麟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是保乳术后IBTR的高危因素,而不同患者预后各异,仍有待进一步开展风险分层评估。如何早期预测及准确诊断保乳术后IBTR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保障。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保乳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MRI在保乳治疗及术后IBTR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磁共振成像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下载PDF
基于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的量化研究
4
作者 吴秋萍 吴炅 +5 位作者 余科达 曹阿勇 黄晓燕 陈盛 王磊 管佳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127,共9页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行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自体乳房重建111例,行植入物乳...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行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自体乳房重建111例,行植入物乳房重建108例。应用中文版Breast-Q 2.0量表、乳腺癌特异性量表QLQ-BR23、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的PRO。结果自体重建组中Ⅲ期乳腺癌高于植入物重建组(64.9%vs.44.4%,P<0.001),自体重建组在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方面高于植入物重建(P<0.001),自体重建组术后行化疗、内分泌治疗低于植入物重建组(P<0.05)。基于BreastQ 2.0量表的研究显示自体重建组对乳房满意度高于植入物重建组(59.28±17.20 vs.54.94±14.48,P<0.05)。基于QLQ-BR23量表的研究显示在上肢症状领域自体重建组高于植入物重建组(20.02±20.80 vs.12.65±16.18,P<0.05)。基于QLQ-C30量表的研究显示患者在各功能领域及症状领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社会回归人数与回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房重建可提高乳腺癌患者PRO,肿瘤学因素会影响乳腺癌重建方式的选择,自体乳房重建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更高,但是上肢症状(如肿胀、疼痛)较植入物重建组明显,这与自体重建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比例较高有关。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方面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患者报告结局(PRO) 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MRI特征在BRCA基因突变与非突变型乳腺癌间的差异研究
5
作者 蔺璐奕 王泽洲 +3 位作者 肖勤 胡震 顾雅佳 尤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特征和MRI特征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基因突变与非突变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手术并经二代测序确定BRCA...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特征和MRI特征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基因突变与非突变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手术并经二代测序确定BRCA基因状态的81名BRCA基因非突变型和76例BRCA基因突变型乳腺癌患者(包括BRCA1基因突变38例,BRCA2基因突变3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活检前MRI扫描图像和预后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RCA基因突变型与非突变型、BRCA1突变型和BRCA2突变型乳腺癌之间临床病理特征及MRI特征的差异。结果 在BRCA基因突变组和非突变型乳腺癌之间,组织学类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BRCA基因突变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的比例较高,BRCA1基因和BRCA2基因突变乳腺癌中表现为IDC的比例分别为92.11%和94.74%。单因素分析中,BRCA非突变型乳腺癌更多表现为流入(Ⅰ型)或平台型(Ⅱ型)而非廓清型(Ⅲ型)强化曲线(P=0.041)。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和BRCA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间肿块型病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BRCA2基因突变的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的比例较高,占表现为肿块型的BRCA2基因突变病灶的87.10%。纤维腺体组成和BPE特征在BRCA基因突变和非突变乳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RCA基因突变型和非突变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和Ki-67指数存在显著差异,MRI中的病灶形态和强化曲线在单因素分析中也与BRCA基因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基因突变 鉴别 病灶形态特征 强化曲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
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胡夕春 +4 位作者 吴炅 任国胜 江泽飞 张瑾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34,共19页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60%的女性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与绝经后相比,未绝经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续大量分泌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已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数十年,大量循...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60%的女性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与绝经后相比,未绝经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续大量分泌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已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数十年,大量循证证据表明,单用OFS和加用OFS均可降低未绝经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并改善生存。部分OFS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SOFT/TEXT研究12和13年随访、STO-5研究20年随访、亚裔人群的ASTRRA研究8年随访)近期陆续公布,进一步证实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加用OFS可显著降低10年以上的复发风险,提高治愈可能。monarchE和NATALEE研究显示,部分CDK4/6抑制剂叠加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含有药物去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GnRHa)]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时仍可进一步增加生存获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了国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临床专家,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共同商讨编制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识建议,GnRHa仍作为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OFS方式的首选。GnRHa联合内分泌治疗基础上添加特定CDK4/6抑制剂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前乳腺癌获益人群包括:淋巴结阳性,淋巴结阴性且满足任一条件[G3,G2伴Ki-67增殖指数≥20%,G2伴多基因检测(21基因评分、Prosigna PAM50、MammaPrint、EndoPredict)高危]。本共识也认可将2023年St.Gallen共识中有化疗指征的风险因素作为OFS适用判定标准之一。GnRHa用药推荐根据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卵巢功能状态进行决策。如果考虑卵巢保护,推荐GnRHa同步化疗,不影响患者生存获益;如果不考虑卵巢保护,GnRHa同步化疗和GnRHa在化疗结束后序贯使用均被认可,后者更为推荐。围绝经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建议参照绝经前方案。GnRHa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时长建议为5年。中高危患者完成5年联合GnRHa的内分泌治疗后,如果未绝经且耐受性良好,可考虑继续2~5年联合GnRHa的内分泌治疗或单用2~5年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治疗。辅助治疗方案中添加GnRHa安全可耐受,推荐应用前和患者充分沟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可能的不良事件,安全性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接受药物去势的患者,在去势过程中不推荐常规监测雌激素水平,如怀疑不完全的OFS(包括改变用法如注射人员缺乏该药物熟练注射经验、更换剂型或出现某些可能提示卵巢功能恢复的生理变化如月经恢复或更年期症状的周期性波动时),可进行雌激素水平测定以辅助决策。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如有需求,无论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均可使用GnRHa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生风险,减少生育能力损害,推荐化疗前至少1周开始使用GnRHa,每28 d 1次,直至化疗结束后2周给予最后1剂。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开展的临床试验,不推荐仅纳入绝经后人群,也应当探索GnRHa应用条件下的绝经前人群,以明确试验药物对这类患者的实际效应。另外本共识还新增了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OFS药物应用的全程管理路径,以期进一步助力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专家共识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7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的证据总结
8
作者 张雪慧 袁潇逸 +2 位作者 裘佳佳 汤立晨 邢唯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的证据,为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并筛选各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综合数据库中与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2日。由4名研究者独立...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的证据,为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并筛选各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综合数据库中与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2日。由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汇总并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围绕确定调脂目标、调节生活方式、药物降脂管理和定期监测随访4个主题,汇总形成了24条证据。结论:本证据总结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降低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脂管理 脂代谢异常 循证护理学 证据总结
下载PDF
2023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9
作者 张琪 修秉虬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随着乳腺癌分期分型诊治原则的确立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中国乳腺癌患者基数大,具有独特的发病特征,需要不断探索更合...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随着乳腺癌分期分型诊治原则的确立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中国乳腺癌患者基数大,具有独特的发病特征,需要不断探索更合适的治疗策略,临床研究的体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均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外科治疗方面,关于靶向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试验和对侧乳腺癌风险预测BRCA-CRisk模型的建立为外科降阶梯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方面,吡咯替尼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疗效,在三阴性乳腺癌方面,精准分型治疗和免疫治疗持续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方面,对低风险患者豁免化疗以及探索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的可选方案均有重要研究成果,在BRCA突变方面,BGB-290-201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用于中国人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晚期HER2阴性携带BRCA胚系(germline BRCA,g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帕米帕利将会是一个理想的治疗选择。本文对2023年中国乳腺癌领域的重要临床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关键结果,以期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常用的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高 被引量:32
10
作者 叶蓓 柳光宇 +2 位作者 陆劲松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早期诊断 CEA AFP CA125 CA153 CA199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鹤成 刘刚 +1 位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机制及乳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乳腺外科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68
12
作者 邵志敏 余科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治疗 保乳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乳腺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鹤成 沈坤炜 沈镇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乳腺外科 现状 治疗 保乳手术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的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报告 被引量:28
14
作者 莫淼 袁晶 +8 位作者 周昌明 沈洁 王泽洲 余科达 柳光宇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5年和10年观察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为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5年和10年观察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为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5872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5和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根据年龄组、性别、首次治疗时期各亚组分别描述。结果:所有患者经中位4.7年随访后,5和10年OS分别为92.5%和83.0%,相应DFS分别为86.6%、77.0%。不同年龄段患者OS和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OS和D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2005年、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4年、2015—2017年各时期患者5年OS和DFS分别为85.8%、92.0%、92.1%、92.9%、93.8%和70.2%、84.7%、86.0%、87.8%、90.1%;2003—2005年、2006—2008年患者10年OS分别为71.0%、82.6%,DFS分别为56.0%、75.2%,后3年相比前3年分别提升了11.6%和19.2%。结论:首次报告国内乳腺癌患者的10年长期生存结果,发现2003—2017年乳腺癌患者OS和DFS呈明显的增长趋势,预后和长期生存正在不断改善,可能与筛查应用早诊早治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进步有关。35岁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稍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医院登记
下载PDF
上海市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德録 郑莹 +6 位作者 李敏 郁泉珍 冯晓刚 陈浩泉 徐耀昌 沈镇宙 卢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 :评价 1994~ 1999年间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 )的效果 ,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跟踪、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查 1994~ 1999年间二、三级医院乳腺癌出院病例 ,以《规... 目的 :评价 1994~ 1999年间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 )的效果 ,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跟踪、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查 1994~ 1999年间二、三级医院乳腺癌出院病例 ,以《规范》为标准 ,聘请乳腺癌专家评审。结果 :上海市乳腺癌总体规范治疗率为 4 1.36 % ,基本规范治疗率为 4 9.0 9% ,两率合计为 90 .4 5 % ;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规范治疗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三级医院无不规范病例 ;区级医院不规范治疗率由 1994年的 7.6 9%下降至 1999年的 3.70 %。手术治疗病例的规范治疗率 (4 6 .74 % )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的规范率 (13.89% ) (P <0 .0 0 1) ;明确分期的病例占 4 7.33%。结论 :上海市通过推行《诊治规范》 ,乳腺癌诊治现状有所改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加大培训和质控力度 ,创造支持性环境 ,探索有机的综合治疗的工作模式 ,重点加强非手术治疗的《规范》培训 ,探索建立长效、常态的教育、培训、实施和评估机制 ,制定转诊政策 ,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诊治水平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乳腺癌 诊治规范 效果评估
下载PDF
谈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56
16
作者 沈镇宙 李鹤成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治疗 生物学特性 前哨淋巴结 活检
下载PDF
转移性肿瘤抗原1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琼 严婷婷 陆劲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MTA1基因在乳腺的激素调控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MT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乳腺癌 转移性肿瘤抗原1 转移向肿瘤抗原1 转移
下载PDF
精准医疗时代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8
18
作者 司婧 吴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79-882,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乳腺微创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多学科合作,实施早期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精准医疗 外科治疗
下载PDF
p53蛋白、PCNA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虞贞凤 刘哲斌 +3 位作者 应学翔 冯丽青 张惠箴 何萍青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及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9%(77/111),阴性31%(34/111),对照组P53阳性比例58%(177/304),阴性42%(127/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x2值4.254,P值0.039);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CNA阳性比例73%(82/111),阴性27%(29/111),对照组PCNA阳性比例76%(231/304),阴性24%(73/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x2值0.196,P值0.658)。又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了p53及PCNA阴性、阳性组间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率,均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突变型肿瘤在伴发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更常见,具有临床病理指标价值;在预后方面,尚未见到p53或PCNA具有预后因子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PCNA 2型糖尿病 乳腺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嘉莹 吴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外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法保留乳房或乳房肿瘤广泛切除术后,乳房的缺失或乳房外形、轮廓的明显毁损会对病人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乳房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