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下载PDF
112例化疗有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闵大六 丁永为 +1 位作者 欧玉荣 周晓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化疗有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初治或经复治获得完全缓解的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化疗方式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112例NHL中,B系占76.8%(86/112),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目的:研究化疗有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初治或经复治获得完全缓解的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化疗方式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112例NHL中,B系占76.8%(86/112),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占40.2%(45/112);NK/T系占23.2%(26/112),以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PTCL)最常见,占12.5%(14/112)。(2)复治病例获得完全缓解时平均化疗周期数为9个,显著多于初治病例(平均化疗周期数为4个)(P<0.05)。(3)套细胞性淋巴瘤(MCL)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复治例数比例分别为57.1%(4/7)和66.7%(2/3),获得CR时化疗周期数均为12个,显著多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4)本组112例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其中82例随访5年以上,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56/112)和35.4%(29/82)。生存率主要与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结论:NHL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应根据患者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类型综合考虑治疗计划,制定适宜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VEGF、MVD、TIMP-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间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吉龙 李惠翔 朱雄增 《世界肿瘤杂志》 2004年第3期217-221,269,F002,共7页
目的 探讨与VEGF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MPs,TIMP-2)表达、血管形成对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 目的 探讨与VEGF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MPs,TIMP-2)表达、血管形成对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TIMP-2的表达。结果 ①46例食管鳞癌中VEGF蛋白在黏膜层、肌层和外膜层肿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2/9)、53.3%(8/15)、77.3%(17/22),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21/27)和31.6%(6/19),其表达在不同漫润深度、不同转移状态的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性;VEGFmRNA阳性表达率为39.1%(18/46)。②食管鳞癌中TIMP-2蛋白在Ⅰ、Ⅱ、和Ⅲ级分化程度的肿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0%(9/10)、53.8%(7/13)、34.8%(8/23),在不同漫润深度的肿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9%(8/9)、46.7%(7/15)、40.9%(9/22),其表达在不同分化、不同浸润深度的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性;VEGF与TIMP-2之间没有相关性。③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组MVD为(50.71±12.16)个/单位面积,显著高于阴性组的(31.74±17.93)个/单位面积;不同浸润深度的肿瘤之间MVD存在显著差异性;转移组肿瘤MVD为(49.81±14.70)个/单位面积,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的(33.00±16.45)个/单位面积。结论 ①VEGF蛋白表达和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②TIMP-2表达与抑制食管鳞癌浸润的机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无相关性。③MVD值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VEGF表达 TIMP-2 MVD 食管鳞癌 VEGF蛋白 阳性率 癌浸润转移 相关性 浸润深度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对N0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维香 费绍华 +3 位作者 祝蕾 伍建 丁君 陶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45例N0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45例N0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χ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χ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0,P<0.05)。结论CK20mRNA的FQ-PCR是检测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微转移 角蛋白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便的RNA制备方法
5
作者 夏惠群 孙孟红 袁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RNA 制备方法 Minh D To法
下载PDF
肿瘤淋巴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瑰红 杨文涛 施达仁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的出现 ,肿瘤淋巴管形成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其调控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 。
关键词 内皮 淋巴管 肿瘤转移 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表型和IgH基因重排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24
7
作者 易祥华 周晓燕 +3 位作者 张太明 周彩存 粟波 张韵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2例肺MALTL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7例进行IgH和T细胞受体γ链(TCRγ)基因重排检测,并对治疗后...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2例肺MALTL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7例进行IgH和T细胞受体γ链(TCRγ)基因重排检测,并对治疗后结果随访.结果12例中,开胸肺活检7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2例,细针肺穿刺活检3例.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12例有淋巴上皮病变,11例有反应性淋巴滤泡,10例有淋巴滤泡的克隆化,9例有血管受侵,4例有胸膜受侵;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7例行IgH 基因重排检测,FR2阳性6例,FR3A 阳性5例.TCRγ1 和TCRγ2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12例患者单纯化疗3例,手术切除8例,其中术后化疗6例,对症治疗1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1~12年,复发1例,死亡2例.结论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能对大多数具有典型病变的肺MALTLoma进行诊断;在肺MALTLoma与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IgH基因重排检测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诊断技术和方法 IGH基因重排 开胸肺活检 检测价值 黏膜相关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MLH1、MSH2基因mRNA突变分析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朝夫 周晓燕 +3 位作者 张太明 孙孟红 徐烨 施达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检测胚系MLH1和MSH2基因mRNA突变,确立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12个家系14名家庭成员外周血,用特异引物和耐热性逆转录酶特异地逆转录MLH1和M... 目的检测胚系MLH1和MSH2基因mRNA突变,确立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12个家系14名家庭成员外周血,用特异引物和耐热性逆转录酶特异地逆转录MLH1和MSH2的RNA;利用长模板PCR扩增酶扩增逆转录产物(cDNA);测序分析扩增产物。提取外周血的DNA,设计与利用上述方法检测出突变对应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利用TaqDNA聚合酶扩增测序,以检测上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利用基于外周血mRNA的方法,在6个家系中检出6个胚系突变,4个MLH1突变和2个MSH2突变,MLH1突变分别位于第8、12、16和第19外显子;MSH2突变分别位于第1和第2外显子。利用基于外周血DNA的方法,上述突变均在MLH1和MSH2相应的外显子中得到验证。突变类型为4个错义突变、1个同义突变和1个非编码区突变;其中5个突变国际上尚未报道;6个突变中有5个为病理性,分布于5个不同家系,该5个家系被确诊为HNPCC家系。结论基于外周血MLH1和MSH2mRNA异常的检测能确诊HNPCC家系;该方法敏感、省时、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H1基因 MSH2基因 结直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性 逆转录 胚系突变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 被引量:6
9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6 位作者 杨文涛 孙孟红 陆洪芬 张太明 郑爱华 曹裴珍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分析各种类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 ,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 135例B NHL[包括 5 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18例滤... 目的 分析各种类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 ,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 135例B NHL[包括 5 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18例滤泡性淋巴瘤 (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LL)、15例套细胞性淋巴瘤 (MCL)、7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LPL)、5例Burkitt淋巴瘤、3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LBL)、1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 ],5例T NH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LRH)、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样本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结果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仅见于DLBCL(结内和结外 )、FL和MALTL中 ,突变率分别为2 7 3%、2 0 7%、2 2 2 %和 2 2 2 % ,结内、结外DLBCL中BCL 6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SLL、MCL、LPL、Burkitt淋巴瘤、LBL、T NHL以及NLPHL中均未见BCL 6突变 (P <0 0 5 )。 2例LRH的生发中心细胞可见有BCL 6突变。突变频率为 0 14× 10 -2 /bp~ 0 6 8× 10 -2 /bp ;突变类型全部为碱基替换 ,其中颠换略多于转换 (P >0 0 5 )。结论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可作为生发中心相关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基因 5’-非编码区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bcl-6蛋白表达及基因重排 被引量:4
10
作者 闵大六 夏海龙 +5 位作者 周晓燕 孙孟红 杨文涛 张太明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0的表达作比较分析;应用断裂分离探针及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DLBCL(22例为石蜡组织,10例为新鲜组织)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1)淋巴结内、外DLBC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bcl-6蛋白均呈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75.9%(22/29)、100.0%(10/10);CD10的阳性率分别为40.9%(9/22)、41.4%(12/29)、100.0%(10/10),所有CD10阳性肿瘤均共同表达bcl-6蛋白。(2)40.9%(9/22)的淋巴结内DLBCL和41.4%(12/29)的淋巴结外DLBCL为两蛋白共同阳性表达;将之与两蛋白均不表达的DLBCL(27.3%,6/22和24.1%,7/29)相比,前者(Ⅰ或Ⅱ期)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Ⅲ或Ⅳ期,P<0.05)。(3)淋巴结内DLBCL样本中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1%(9/32),其中石蜡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7.3%(6/22),新鲜组织样本阳性率为30.0%(3/10),P>0.05。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样本中均未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与DLBCL相比P<0.05。结论(1)在DLBCL中bcl6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bcl-6和CD10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协助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和CD10共同阳性的DLBCL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2)bcl-6基因重排可能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生,并可作为DLBCL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荧光原位杂交(FISH) DLBCL 表达及 瘤组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NVISION法 BCL-6基因 诊断和鉴别诊断 CD10 临床病理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石蜡组织 P〉0.05 蛋白表达 淋巴结外 组织样本 细胞核表达
原文传递
原癌基因RE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晓丽 朱雄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77,共4页
许多肿瘤有其特异性的基因改变.RET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有着特殊关系的原癌基因.RET/PTC重排和甲状腺滤泡性癌中PAX8-PPARγ的重排,以及发生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基因重排,是迄今在人类上皮性癌中所确定的为... 许多肿瘤有其特异性的基因改变.RET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有着特殊关系的原癌基因.RET/PTC重排和甲状腺滤泡性癌中PAX8-PPARγ的重排,以及发生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基因重排,是迄今在人类上皮性癌中所确定的为数不多的融合基因.现已证实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着RET原癌基因的多种重排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RET 甲状腺乳头状癌 分子结构 发病学 RET/PTC重排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检测pN0期结直肠癌淋巴结中CK20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陈维香 费绍华 +3 位作者 祝蕾 伍建 丁君 陶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2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结果本组62例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有24例(3...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2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结果本组62例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有24例(39%)共55枚(10.0%)淋巴结中检出微转移。其中第Ⅰ、第Ⅱ、第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是15.8%、5.0%和3.3%。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x^2=5.462,P〈0.05)。结论检测N0期大肠癌淋巴结中CK20mRNA的表达可对精确临床分期、了解淋巴结微转移分布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角蛋白 肿瘤转移 淋巴结 微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