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软式内镜环氧乙烷灭菌包装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朱胜军 蔡贤黎 +2 位作者 王萍 朱博群 赵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行环氧乙烷灭菌的纸塑袋包装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内镜纸塑袋包装方法(A组:用40 cm×60 cm×10 cm的立体纸塑袋,把内镜盘成40 cm的大小放入纸塑袋;B组:用尺寸25 cm×185 cm的纸塑袋,把内镜直接从插入部至操...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行环氧乙烷灭菌的纸塑袋包装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内镜纸塑袋包装方法(A组:用40 cm×60 cm×10 cm的立体纸塑袋,把内镜盘成40 cm的大小放入纸塑袋;B组:用尺寸25 cm×185 cm的纸塑袋,把内镜直接从插入部至操作部垂直装入纸塑袋),将消毒干燥完的内镜包装灭菌,比较两种包装方法的差异及操作人员偏好。结果共计720根软式内镜,包括260系列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均为清洗、消毒、漂洗、干燥后打包,由2名工作人员操作完成,方法A与方法B各包装内镜360根。两组内镜灭菌后包内指示卡均完成变色,灭均后指示卡变色率均为100%。A组平均每根内镜包装时间(82.8±11.4)s,B组为(23.6±3.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28,P<0.001);A组5个包装袋发生破裂,B组2个包装袋发生破裂,两组包装破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7)。结论对软式内镜灭菌时,选用25 cm×185 cm的长形纸塑袋包装方便、省时、省力,符合供应室的灭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 环氧乙烷 纸塑袋 包装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异位胰腺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芸诗 时强 +5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陈世耀 马丽黎 陈巍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异位胰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E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的60例病人资料,评价ES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结果肿瘤位于...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异位胰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E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的60例病人资料,评价ES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结果肿瘤位于胃窦部51例(85.0%),大弯侧34例(56.7%),23例(38.3%)伴明显脐凹。超声内镜检查2例(3.3%)位于黏膜肌层,42例(70.0%)位于黏膜下层(有3例与固有肌层关系密切),16例(26.7%)位于固有肌层。病灶整块挖除率98.3%(59/60),9例(15%)术中出现动脉性出血,需热活检钳辅助止血或金属夹夹闭止血,术中发生气腹12例(20.0%),无术中或术后穿孔和不可控性出血而转外科手术病例。中位随访时间17(4~4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以ESE为基础的内镜外科治疗,不仅满足了胃异位胰腺局部切除的治疗原则,而且还可获得完整病理结果,避免误诊。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超声
原文传递
内镜全层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时强 钟芸诗 姚礼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目前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目前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eosalexcavation,ESE)等;病变组织破坏术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氩离子凝固法等。目前,国内外均以EMR和ESD技术作为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标准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治疗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肿瘤 病变组织 全层 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蔡贤黎 李全林 +3 位作者 徐美东 周平红 姚礼庆 王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ESD切除治疗且直径≥2em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54)和对照组(n=47),试验组使用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ESD切除治疗且直径≥2em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54)和对照组(n=47),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溶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对比分析2组手术完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变均于ESD术中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除标本的侧切缘和基底切缘均无肿瘤累及,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4±22.0)min和(41.5±18.7)min,2组在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中穿孔和术后迟发性穿孔。试验组术中发生少量出血39例、中量出血15例,对照组术中发生少量出血34例、中量出血12例、大量出血1例,2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例直肠病变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迟发性出血,对照组无术后迟发性出血,2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时,黏膜下注射液中不加用肾上腺素也能达到与加用肾上腺素相同的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 .肾上腺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注射
原文传递
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疗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医生给予迅速的诊断和处理。据报道,有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传统的治疗观念是急诊手术,剖腹探查解除梗阻和结肠造瘘。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急性结直肠梗阻...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医生给予迅速的诊断和处理。据报道,有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传统的治疗观念是急诊手术,剖腹探查解除梗阻和结肠造瘘。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急性结直肠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本文将就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直肠梗阻 内镜诊疗 急诊手术 内镜诊断 急性肠梗阻 内镜下治疗 首发症状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时强 钟芸诗 +6 位作者 侯英勇 姚礼庆 周平红 陈涛 任重 王萍 徐美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9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 目的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源于固有肌层,最大直径1.0—2.5em。2例向腔内生长为主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例向腔外生长为主的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4处病灶均整块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2—120min,中位时间62.5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纤维钙化性肿瘤。随访21—34个月,胃镜复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行ESE和EFR治疗来源于胃部固有肌层的纤维钙化性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为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钙化性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日间手术病房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蔡贤黎 沈月红 +3 位作者 李全林 王萍 周平红 陈巍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入住日间病房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8年5月25日至7月1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日间病房住院行结肠镜诊疗的35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除8例因第一次肠道准备失败未能完成结肠镜诊疗的患者,分析其余344... 目的探讨患者入住日间病房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8年5月25日至7月1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日间病房住院行结肠镜诊疗的35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除8例因第一次肠道准备失败未能完成结肠镜诊疗的患者,分析其余344例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肠道准备相关资料、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和患者主观感受。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消化内镜日间手术病房患者肠道准备不合格发生率为18.0%(62/344)。结肠镜诊疗时间在上午(P=0.005,OR=2.505,95%CI:1.312~4.781)和末次排便性状为黄色有残渣(P=0.045,OR=0.475,95%CI:0.230~0.982)是肠道准备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耐受度88.1%(303/344),满意度77.9%(268/344),54.9%(189/344)的患者愿意在必要时再次入住日间病房。结论消化内镜日间病房患者入院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可行,但尚未达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日间手术病房 肠道准备
原文传递
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价值的前瞻性评估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巍峰 李全林 +8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张轶群 钟芸诗 马丽黎 秦文政 胡健卫 蔡明琰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有699例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根据随机号将其分人肾上腺素染... 目的前瞻性评价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有699例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根据随机号将其分人肾上腺素染色放大组(240例)、靛胭脂染色放大组(246例)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组(213例)。详细记录不同染色方法下病灶胃小区腺体开口形态和毛细血管网络情况等,作出镜下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不同染色放大方法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Me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与普通白光、单独放大、窄带成像(NBI)放大镜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699例病例中炎性病变415例,肠化生19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77例。肾上腺素染色放大、靛胭脂染色放大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例分别占77.1%(185/240)、80.5%(198/246)和81.2%(173/213),Kappa值分别为0.579、0.502和0.667(均P〈0.01)。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的筛查,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0%、83.3%和92.9%,特异度分别为98.6%、97.3%和98.4%。3种染色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普通白光对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P〈0.01):靛胭脂染色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还可显著提高单独放大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均P〈0.05);但与NBI放大相比,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结论NBI放大和3种染色放大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放大色素内镜 肾上腺素 靛胭脂 醋酸 诊断
原文传递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全林 钟芸诗 +6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张轶群 陈巍峰 马丽黎 秦文政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EGJ处GIST患者20例.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20例EGJ处GIST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67(平均54.1)岁,病灶直径8-20(平均14.8)mm。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内镜切除手术.其中15例接受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4例接受了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1例接受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90(平均47.8)min,术中出血量5-200ml,病灶的完整切除率为100%。术中穿孔4例,气腹3例,气胸1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恢复。2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3-36(平均13-2)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处GIST的治疗中,以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食管胃连接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 全层切除术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胃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朱俊宇 时强 +6 位作者 周平红 陈天音 徐佳昕 刘靖正 姚礼庆 徐美东 张轶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是否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有负面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经ESD治疗或胃切除手术治疗的10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为...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是否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有负面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经ESD治疗或胃切除手术治疗的10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为ESD术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者[ESD追加胃切除组,追加胃切除的原因为:切缘阳性10例,淋巴管或血管侵袭5例,高分化黏膜内癌其肿瘤〉3 cm且有溃疡6例,低分化黏膜内癌期肿瘤〉2 cm 4例,肿瘤侵犯黏膜下层(SM1)且病灶〉3 cm 10例,肿瘤侵犯黏膜下层(SM2) 9例],63例行单纯胃切除手术者(单纯胃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经过评估,ESD追加胃切除组绝对治疗适应证和相对治疗适应证分别有19例(43.2%)和25例(56.8%),单纯胃切除组则分别有28例(44.4%)和35例(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7)。两组手术方式(P= 0.164)、淋巴结清扫方式(P= 0.330)、淋巴结清扫数目(P= 0.467)、淋巴结转移率(P= 0.690)、手术时间(P= 0.932)、术后发热或感染的发生率(P= 0.923)以及术后住院时间(P= 0.68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D追加胃切除组和单纯胃切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35.5±15.0)月和(29.5±18.1)月(P= 0.072);两组复发率分别为4.5% (2/44)和9.5% (6/63)(P= 0.229);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71)。结论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无负面影响,疗效与单纯行胃切除手术治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切除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治疗42例贲门失弛症 被引量:45
11
作者 周平红 蔡明琰 +5 位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任重 徐美东 陈巍峰 秦新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42例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42例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42例患者平均年龄43.9(10~70)岁,病程3个月至50年。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术,手术时间(68.5±25.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10.5±1.5)cm,环形肌切开长度(9.5±2.5)cm,无一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5(1-6)个月.41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1例术后15d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窦道形成.行内镜下窦道切开。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Ac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食管失弛症 内镜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全层切除术后胃壁缺损的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 被引量:36
12
作者 钟芸诗 时强 +4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马丽黎 陈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治疗后胃壁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 目的探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治疗后胃壁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计14例患者.中位年龄49(32-63)岁。病变位于胃体5例,胃底8例,胃窦与胃体交界l例。病变大小为0.6~3.0cm。应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成功率100%(14/14),内镜下修补中位用时12(8-201min,无中转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病例。4例于治疗后1d出现腹部胀痛或隐痛.体温升高.其中2例经B超提示腹腔有少量积液,给予穿刺引流;4例均继续半卧位,持续胃肠减压和抗感染治疗1~3d后好转出院。术后14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1~8)个月,2例创面金属夹和尼龙绳残留.给予内镜下异物钳取出,创面愈合好。结论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安全而有效,可以成为临床上消化道缺损内镜下修复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金属夹 尼龙绳
原文传递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在胃固有肌层肿瘤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3
13
作者 徐美东 陆巍 +5 位作者 李全林 周平红 钟芸诗 陈巍峰 张轶群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STER术的23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STER术的23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8-73(平均52.4)岁。23例胃SMT中贲门近胃体侧11例,贲门近胃底侧4例,胃体小弯5例,胃窦大弯侧3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14例,深层9例,其中5例与浆膜层粘连,密不可分。23例STER手术均获成功,所有SMT均完整切除。切除病变直径1.5-3.2(平均2.1)cm:肿瘤切除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30-125(平均54.8)min。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10例,胃肠间质瘤8例,血管球瘤2例,神经鞘膜瘤2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气胸伴皮下气肿3例次,气腹5例次,左侧膈下积液伴继发感染1例次,均予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黏膜下隧道内积血积液和感染病例。随访3-18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适宜部位的胃固有肌层SMT安全、有效。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且可以迅速恢复消化道完整性,避免消化道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黏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治疗老龄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靖正 任重 +5 位作者 秦文政 朱俊宇 刘祖强 钟芸诗 徐关东 周平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ERCP取石治疗老龄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颐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97例年龄〉70岁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完善术前... 目的探讨ERCP取石治疗老龄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颐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97例年龄〉70岁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行ERCP取石治疗,术后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结果: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取石成功率。(2)手术并发症:出血、穿孔、胰腺炎。(3)随访结果。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迟发性穿孔、患者生存情况、胆管炎再次急性发作、再次取石等内容。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贾±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肘(范围)表示。结果(1)治疗结果:29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取石治疗,插管时间为(5+4)min,插管成功率为100.00%(297/297)。297例患者中,292例一次取石成功,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8.32%(292/297);5例因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发作,仅能完成部分取石。(2)手术并发症:4例患者术中行EST发生即刻出血,1例予热活组织检查钳烧灼止血成功,3例单纯应用取石球囊压迫乳头切开出血处止血成功。2例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行急诊十二指肠镜检查,应用热活组织检查钳结合金属夹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患者术中穿孔,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重症胰腺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维持治疗,胰腺周围假性囊肿采用内镜下超声引导穿刺引流,4周后患者胰腺炎症状稳定。(3)随访结果:29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随访期间292例患者健康生存,无胆管炎、胆道结石等复发:5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3个月再次行ERCP取石。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迟发性穿孔及死亡。结论ERCP取石治疗年龄〉70岁壶腹周围憩室伴发胆总管结石病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憩室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原文传递
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114
15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10 位作者 秦新裕 徐美东 钟芸诗 马丽黎 张轶群 陈巍峰 秦文政 胡健卫 蔡明琰 刘靖正 王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经辅助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20例,择期行全麻下EFR治疗:(1)黏膜下注... 目的探讨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经辅助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20例,择期行全麻下EFR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预切开肿瘤周围黏膜和黏膜下层,显露肿瘤;(2)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沿肿瘤周围分离固有肌层至浆膜层;(3)应用Hook刀沿肿瘤边缘切开浆膜;(4)胃镜直视下应用Hook、IT刀或圈套器完整切除包括浆膜在内的肿瘤;(5)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创面。结果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中,病灶位于胃底9例、胃体11例。EFR成功切除所有病变,完整切除率为100%,未使用腹腔镜辅助;EFR时间为60—145min,平均85min。切除肿瘤最大直径1.8~3.5cm,平均2.6cm;病理诊断为问质瘤13例、平滑肌瘤4例、血管球瘤2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无一例出现胃出血、腹膜炎体征及腹腔脓肿,术后3d造影无一例造影剂外漏和胃排空障碍。住院天数3~8d,平均5.5d。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切除更深的胃壁肿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资料,它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内镜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附559例报告) 被引量:22
16
作者 齐志鹏 钟芸诗 +5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时强 蔡世伦 武逸人 姚礼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下诊治结直肠SMTs 559例临床资料、病理学类型及其特点。结果结肠SMTs中以脂肪瘤148例(84.1%)...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下诊治结直肠SMTs 559例临床资料、病理学类型及其特点。结果结肠SMTs中以脂肪瘤148例(84.1%)最为常见,其次为颗粒细胞瘤(GCTs)9例(5.1%),平滑肌瘤7例(4.0%),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7例(4.0%),胃肠间质瘤(GISTs)1例(0.6%)及其他SMTs4例(2.3%)。其中脂肪瘤可发生于结肠各段,以右半结肠多见;GCTs多见于右半结肠;平滑肌瘤、NETs多见于左半结肠。直肠SMTs中以NETs349例(91.1%)最为常见,其次为脂肪瘤13例(3.4%),平滑肌瘤11例(2.9%),GISTs7例(1.8%),GCTs1例(0.3%)及其他SMTs2例(0.5%)。其中NETs可发生于直肠各段,以下段直肠多见;脂肪瘤、平滑肌瘤多见于直肠上下段;GISTs可见于直肠各段。结论结肠SMTs中良性病变多,可允许内镜下随访,当出现临床症状或瘤体短时间内增大时行内镜下治疗。直肠SMTs中有恶变倾向的病变占绝大多数,一经发现需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黏膜下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重 钟芸诗 +4 位作者 周平红 时强 陈涛 周嘉敏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MBL治疗的21例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MBL治疗的21例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MBL术。手术时间(21.0±8.3)min。术后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及迟发性出血病例。2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创面狭窄,经气囊扩张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病理示: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0例,原位癌2例,早期鳞癌6例。除1例早期鳞癌患者因癌灶距离切缘仅1mm,遂追加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外,其余患者切缘均阴性。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EMBL术可有效治愈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食管早癌 内镜治疗 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扁平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钟芸诗 姚礼庆 +3 位作者 许剑民 周平红 吴海福 徐美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扁平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1月至201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83例行直肠ESD的术前活检资料(术前活检病理...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扁平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1月至201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83例行直肠ESD的术前活检资料(术前活检病理均证实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黏膜内癌),评价ESD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结果 83例中低位直肠(距肛缘7cm以下)病变52例,中位直肠(距肛缘7~12cm)18例,高位直肠(距肛缘13~18cm)13例;病灶平均直径(2.29±3.11)cm。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内镜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5~129)min,出血量(5~400)mL。病灶整块切除率85.5%(71/83)。术中穿孔12例(14.5%),术中出血11例(13.3%),术后迟发性出血6例(7.2%),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83例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31(15±6)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 ESD治疗较大的、扁平的直肠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内癌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探 被引量:110
19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10 位作者 蔡明琰 钟芸诗 任重 徐美东 陈巍峰 秦文政 胡健卫 李亮 刘靖正 王萍 秦新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研究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62岁,平均43岁,病程2-20年,平均8.4年。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研究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62岁,平均43岁,病程2-20年,平均8.4年。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手术时间45-115min,平均68.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8~13cm,平均9.5cm,环形肌切开长度7~11cm,平均8.5cm,无1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4个月,平均2.5个月,7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1例术后15d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窦道形成,行内镜下窦道切开。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AC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食管失弛症 内窥镜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直肠固有肌层肿瘤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健卫 周平红 +4 位作者 姚礼庆 陈巍峰 张轶群 钟芸诗 徐美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肠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STER术治疗的8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肠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肠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STER术治疗的8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直肠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例STER手术均获成功,肿瘤均一次性完整切除,肿块距肛缘5~15cm,切除标本最大直径1.0~3.5(平均1.8)cm,手术耗时40~70(平均51)min。术中黏膜穿孔1例,予以金属夹夹闭修补成功。术后出现下肢皮下气肿1例,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完全消退。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3例,平滑肌瘤2例,胃肠间质瘤1例,增生胶原纤维伴结节变性2例。术后随访6~30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采用STER技术切除直肠固有肌层来源的SMT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黏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