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钟芸诗 姚礼庆 +5 位作者 周平红 陈世耀 徐美东 马丽黎 王萍 王红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35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结直肠重度不典型增...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扁平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术的35例术前活检病理证实结直肠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患者资料,评价ESD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35例患者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21例,黏膜内癌1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3~87(62±12)岁。低位直肠(据肛缘7cm以下)病变14例,中高位直肠7例,乙状结肠4例,肝区病变5例和盲升结肠病变5例。病灶直径2.0~8.5(2.4±2.3)cm。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5~114(中位数38)min,出血量5~400(中位数32)ml。其中术中穿孔3例,术中出血7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35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3~23(11±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较大的、扁平的结直肠癌前期病变和黏膜内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癌前期病变 黏膜内癌
下载PDF
胆总管困难结石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承霖 钟芸诗 周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46-4148,共3页
目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治疗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的首选方法 ,取石成功率达85%-90%。多种因素,如壶腹周围憩室、毕Ⅱ式术后、胆管扭曲或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1.5... 目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治疗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的首选方法 ,取石成功率达85%-90%。多种因素,如壶腹周围憩室、毕Ⅱ式术后、胆管扭曲或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1.5 cm结石、多发结石、不规则形状结石或胆石所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结石 内镜治疗 胆总管 乳头肌切开取石术 ROUX-EN-Y 肠吻合术后 壶腹周围憩室 不规则形状
下载PDF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 被引量:76
3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10期3-5,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超声内镜检查后,应用头端弯曲的Hook刀进行ES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消化道SMT超声内镜检查后,应用头端弯曲的Hook刀进行ES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86例消化道SMT食管18例,胃34例,十二指肠5例,乙状结肠13例,直肠16例。超声内镜诊断62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23例位于固有肌层,1例位于直肠腔外。病变最大直径0.5~3.2cm(平均1.9cm)。79例病变成功完成ESE治疗,ESE成功率91.9%(79/86)。ESE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l。2例ESE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1例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出现ESE术后出血。2例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2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ESE穿孔发生率4.7%(4/86)。结论:ESE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肿瘤和腔外病变,应慎行ES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窥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下载PDF
运用Excel管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00例胃早癌患者资料
4
作者 李剑 姚礼庆 +1 位作者 刘靖正 任重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3期141-142,144,共3页
本研究基于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与德国杜塞尔多夫信义医院合作的一项国际性课题,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早癌患者过程中,对比使用带有注水装置的海博刀和传统的电刀两种不同器械进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 本研究基于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与德国杜塞尔多夫信义医院合作的一项国际性课题,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早癌患者过程中,对比使用带有注水装置的海博刀和传统的电刀两种不同器械进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入组的100例患者有大量信息需要收集并整理,运用Excel建立100例胃早癌患者手术资料信息的数据库,研究管理资料的科学方法。作者在研究中发现运用Excel构建的数据库,不仅简化工作流程,还可获得更为客观、准确地入组患者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表格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胃早癌 资料
下载PDF
两种软式内镜环氧乙烷灭菌包装方法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朱胜军 蔡贤黎 +2 位作者 王萍 朱博群 赵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行环氧乙烷灭菌的纸塑袋包装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内镜纸塑袋包装方法(A组:用40 cm×60 cm×10 cm的立体纸塑袋,把内镜盘成40 cm的大小放入纸塑袋;B组:用尺寸25 cm×185 cm的纸塑袋,把内镜直接从插入部至操...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行环氧乙烷灭菌的纸塑袋包装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内镜纸塑袋包装方法(A组:用40 cm×60 cm×10 cm的立体纸塑袋,把内镜盘成40 cm的大小放入纸塑袋;B组:用尺寸25 cm×185 cm的纸塑袋,把内镜直接从插入部至操作部垂直装入纸塑袋),将消毒干燥完的内镜包装灭菌,比较两种包装方法的差异及操作人员偏好。结果共计720根软式内镜,包括260系列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均为清洗、消毒、漂洗、干燥后打包,由2名工作人员操作完成,方法A与方法B各包装内镜360根。两组内镜灭菌后包内指示卡均完成变色,灭均后指示卡变色率均为100%。A组平均每根内镜包装时间(82.8±11.4)s,B组为(23.6±3.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28,P<0.001);A组5个包装袋发生破裂,B组2个包装袋发生破裂,两组包装破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7)。结论对软式内镜灭菌时,选用25 cm×185 cm的长形纸塑袋包装方便、省时、省力,符合供应室的灭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 环氧乙烷 纸塑袋 包装
下载PDF
全球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诸炎 李全林 +6 位作者 蔡明琰 胡健卫 钟芸诗 蔡世伦 陈巍峰 张轶群 周平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总结全球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患者男性,21岁,术前Eckardt评分7分,确诊贲门失弛缓症伴先天性成骨不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全麻下实施POEM术:首先距离门齿28c... 目的:总结全球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患者男性,21岁,术前Eckardt评分7分,确诊贲门失弛缓症伴先天性成骨不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全麻下实施POEM术:首先距离门齿28cm作黏膜切口,胃镜进入黏膜下层并分离至贲门下3cm,随后距门齿29cm至贲门下2cm将环状肌束切断,观察贲门口松弛后电凝止血并使用钛夹关闭黏膜下隧道口。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总用时28min,术后30h拔除胃管并饮用清水。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院,出院时无不适主诉。术后2周随访Eckardt评分为0分。结论: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先天性成骨不全
下载PDF
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在离体/活体猪胃肠道内镜电切术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红丽 蔡明琰 +3 位作者 诸炎 王蕴 朱胜军 周平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在动物离体及活体胃肠道内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对离体猪胃、离体猪肠、体猪胃、活体猪肠直径约1cm的模拟病变进行电切,电切功率分为低、中、...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在动物离体及活体胃肠道内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对离体猪胃、离体猪肠、体猪胃、活体猪肠直径约1cm的模拟病变进行电切,电切功率分为低、中、高3种(20 W、30 W、40 W),采用氩气烧灼创面止血。观察记录完整切除率、1周后创面愈合情况(活体实验)、有无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切除病变及创面送病理检测,观察有无固有肌层损伤。结果:离体猪胃手术中,9处模拟病变均完整切除;低功率(20 W)下,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对离体猪肠病变切除效果最佳,中功率及高功率下使用后结痂较明显,影响进一步使用。离体实验中肉眼及病理观察创面均未见固有肌层损伤。活体猪胃手术中,9处病变采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观察创面未见穿孔及出血;活体猪肠手术中,15处病变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观察均有不同程度愈合,创面未见并发症,其中1处病变病理见固有肌层损伤(6.7%,1/15)。结论:自制新型多功能圈套器在猪胃肠电切术中应用安全有效,肠道手术建议设置20 W的低功率作为手术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多功能圈套器 新型圈套器 内镜电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异位胰腺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钟芸诗 时强 +5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陈世耀 马丽黎 陈巍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异位胰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E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的60例病人资料,评价ES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结果肿瘤位于...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异位胰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E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的60例病人资料,评价ES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结果肿瘤位于胃窦部51例(85.0%),大弯侧34例(56.7%),23例(38.3%)伴明显脐凹。超声内镜检查2例(3.3%)位于黏膜肌层,42例(70.0%)位于黏膜下层(有3例与固有肌层关系密切),16例(26.7%)位于固有肌层。病灶整块挖除率98.3%(59/60),9例(15%)术中出现动脉性出血,需热活检钳辅助止血或金属夹夹闭止血,术中发生气腹12例(20.0%),无术中或术后穿孔和不可控性出血而转外科手术病例。中位随访时间17(4~4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以ESE为基础的内镜外科治疗,不仅满足了胃异位胰腺局部切除的治疗原则,而且还可获得完整病理结果,避免误诊。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超声
原文传递
内镜全层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时强 钟芸诗 姚礼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目前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目前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eosalexcavation,ESE)等;病变组织破坏术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氩离子凝固法等。目前,国内外均以EMR和ESD技术作为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标准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治疗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肿瘤 病变组织 全层 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贤黎 李全林 +3 位作者 徐美东 周平红 姚礼庆 王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ESD切除治疗且直径≥2em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54)和对照组(n=47),试验组使用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黏膜下注射液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ESD切除治疗且直径≥2em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54)和对照组(n=47),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溶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对比分析2组手术完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变均于ESD术中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除标本的侧切缘和基底切缘均无肿瘤累及,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4±22.0)min和(41.5±18.7)min,2组在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中穿孔和术后迟发性穿孔。试验组术中发生少量出血39例、中量出血15例,对照组术中发生少量出血34例、中量出血12例、大量出血1例,2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例直肠病变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迟发性出血,对照组无术后迟发性出血,2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时,黏膜下注射液中不加用肾上腺素也能达到与加用肾上腺素相同的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 .肾上腺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注射
原文传递
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医生给予迅速的诊断和处理。据报道,有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传统的治疗观念是急诊手术,剖腹探查解除梗阻和结肠造瘘。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急性结直肠梗阻...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医生给予迅速的诊断和处理。据报道,有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传统的治疗观念是急诊手术,剖腹探查解除梗阻和结肠造瘘。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急性结直肠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本文将就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直肠梗阻 内镜诊疗 急诊手术 内镜诊断 急性肠梗阻 内镜下治疗 首发症状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时强 钟芸诗 +6 位作者 侯英勇 姚礼庆 周平红 陈涛 任重 王萍 徐美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9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 目的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源于固有肌层,最大直径1.0—2.5em。2例向腔内生长为主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例向腔外生长为主的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4处病灶均整块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2—120min,中位时间62.5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纤维钙化性肿瘤。随访21—34个月,胃镜复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行ESE和EFR治疗来源于胃部固有肌层的纤维钙化性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为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钙化性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日间手术病房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贤黎 沈月红 +3 位作者 李全林 王萍 周平红 陈巍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入住日间病房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8年5月25日至7月1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日间病房住院行结肠镜诊疗的35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除8例因第一次肠道准备失败未能完成结肠镜诊疗的患者,分析其余344... 目的探讨患者入住日间病房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8年5月25日至7月1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日间病房住院行结肠镜诊疗的35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除8例因第一次肠道准备失败未能完成结肠镜诊疗的患者,分析其余344例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肠道准备相关资料、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和患者主观感受。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消化内镜日间手术病房患者肠道准备不合格发生率为18.0%(62/344)。结肠镜诊疗时间在上午(P=0.005,OR=2.505,95%CI:1.312~4.781)和末次排便性状为黄色有残渣(P=0.045,OR=0.475,95%CI:0.230~0.982)是肠道准备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耐受度88.1%(303/344),满意度77.9%(268/344),54.9%(189/344)的患者愿意在必要时再次入住日间病房。结论消化内镜日间病房患者入院后行结肠镜肠道准备可行,但尚未达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日间手术病房 肠道准备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指征把握——基于日本JCOG.0607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世伦 钟芸诗 周平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27,共3页
随着成像技术及操作器械的发展,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无痛内镜诊疗患者离院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贤黎 张琦 +3 位作者 方芳 赵慧 周平红 王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4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促进最佳证据在无痛内镜诊疗患者离院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根据最佳证据,制订8条质量审查指标,在消化内镜中心开展基于循证的患者离院管理优化和... 目的促进最佳证据在无痛内镜诊疗患者离院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根据最佳证据,制订8条质量审查指标,在消化内镜中心开展基于循证的患者离院管理优化和质量审查。结果8条质量审查指标均有改善。最显著的改进如下:消化内镜中心建立并执行无痛内镜诊疗患者离院管理制度和最低离院标准,患者离院时符合最低离院标准(全部0~100%符合),给予患者口头和书面的指导(12%~100%)。标准4(离院授权)、标准6(人员培训和教育)和标准7(患者离院时有可靠人士陪同)在遵守率方面改善最少(基线审查结果已显示较高)。标准8(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离院)符合率达88%。结论基于循证的无痛内镜诊疗患者离院管理可改善临床护理实践。质量审查仍需持续进行,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院管理 循证实践 无痛内镜
原文传递
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价值的前瞻性评估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巍峰 李全林 +8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张轶群 钟芸诗 马丽黎 秦文政 胡健卫 蔡明琰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有699例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根据随机号将其分人肾上腺素染... 目的前瞻性评价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有699例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根据随机号将其分人肾上腺素染色放大组(240例)、靛胭脂染色放大组(246例)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组(213例)。详细记录不同染色方法下病灶胃小区腺体开口形态和毛细血管网络情况等,作出镜下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不同染色放大方法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Me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与普通白光、单独放大、窄带成像(NBI)放大镜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699例病例中炎性病变415例,肠化生19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77例。肾上腺素染色放大、靛胭脂染色放大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例分别占77.1%(185/240)、80.5%(198/246)和81.2%(173/213),Kappa值分别为0.579、0.502和0.667(均P〈0.01)。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的筛查,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0%、83.3%和92.9%,特异度分别为98.6%、97.3%和98.4%。3种染色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普通白光对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P〈0.01):靛胭脂染色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还可显著提高单独放大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均P〈0.05);但与NBI放大相比,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结论NBI放大和3种染色放大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放大色素内镜 肾上腺素 靛胭脂 醋酸 诊断
原文传递
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治疗42例贲门失弛症 被引量:45
17
作者 周平红 蔡明琰 +5 位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任重 徐美东 陈巍峰 秦新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42例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42例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42例患者平均年龄43.9(10~70)岁,病程3个月至50年。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术,手术时间(68.5±25.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10.5±1.5)cm,环形肌切开长度(9.5±2.5)cm,无一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5(1-6)个月.41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1例术后15d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窦道形成.行内镜下窦道切开。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Ac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食管失弛症 内镜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全林 钟芸诗 +6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张轶群 陈巍峰 马丽黎 秦文政 姚礼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EGJ处GIST患者20例.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20例EGJ处GIST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67(平均54.1)岁,病灶直径8-20(平均14.8)mm。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内镜切除手术.其中15例接受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4例接受了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1例接受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90(平均47.8)min,术中出血量5-200ml,病灶的完整切除率为100%。术中穿孔4例,气腹3例,气胸1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恢复。2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3-36(平均13-2)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处GIST的治疗中,以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食管胃连接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内镜 全层切除术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胃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朱俊宇 时强 +6 位作者 周平红 陈天音 徐佳昕 刘靖正 姚礼庆 徐美东 张轶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是否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有负面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经ESD治疗或胃切除手术治疗的10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为...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是否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有负面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经ESD治疗或胃切除手术治疗的10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为ESD术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者[ESD追加胃切除组,追加胃切除的原因为:切缘阳性10例,淋巴管或血管侵袭5例,高分化黏膜内癌其肿瘤〉3 cm且有溃疡6例,低分化黏膜内癌期肿瘤〉2 cm 4例,肿瘤侵犯黏膜下层(SM1)且病灶〉3 cm 10例,肿瘤侵犯黏膜下层(SM2) 9例],63例行单纯胃切除手术者(单纯胃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经过评估,ESD追加胃切除组绝对治疗适应证和相对治疗适应证分别有19例(43.2%)和25例(56.8%),单纯胃切除组则分别有28例(44.4%)和35例(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7)。两组手术方式(P= 0.164)、淋巴结清扫方式(P= 0.330)、淋巴结清扫数目(P= 0.467)、淋巴结转移率(P= 0.690)、手术时间(P= 0.932)、术后发热或感染的发生率(P= 0.923)以及术后住院时间(P= 0.68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D追加胃切除组和单纯胃切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35.5±15.0)月和(29.5±18.1)月(P= 0.072);两组复发率分别为4.5% (2/44)和9.5% (6/63)(P= 0.229);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71)。结论ESD后追加胃切除手术治疗对早期胃癌的预后无负面影响,疗效与单纯行胃切除手术治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切除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内镜全层切除术后胃壁缺损的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 被引量:36
20
作者 钟芸诗 时强 +4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马丽黎 陈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治疗后胃壁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 目的探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治疗后胃壁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10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共计14例患者.中位年龄49(32-63)岁。病变位于胃体5例,胃底8例,胃窦与胃体交界l例。病变大小为0.6~3.0cm。应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成功率100%(14/14),内镜下修补中位用时12(8-201min,无中转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病例。4例于治疗后1d出现腹部胀痛或隐痛.体温升高.其中2例经B超提示腹腔有少量积液,给予穿刺引流;4例均继续半卧位,持续胃肠减压和抗感染治疗1~3d后好转出院。术后14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1~8)个月,2例创面金属夹和尼龙绳残留.给予内镜下异物钳取出,创面愈合好。结论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修补EFR治疗后胃壁缺损安全而有效,可以成为临床上消化道缺损内镜下修复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金属夹 尼龙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