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导引下腔内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越 洪诗钗 +8 位作者 余晓麟 卢伟锋 洪翔 陈刚 黄玉龙 陈艺辉 谢新胜 王利新 符伟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导引下单纯球囊扩张(POBA)或球囊扩张联合金属裸支架(BMS)植入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经3D-DSA评估后行腔内...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导引下单纯球囊扩张(POBA)或球囊扩张联合金属裸支架(BMS)植入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经3D-DSA评估后行腔内治疗的17例TRA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压、血清肌酐(Scr)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通畅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c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eGFR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cr水平均呈下降趋势,eGFR呈升高趋势(P﹤0.05)。17例TRAS患者中,6例行单纯POBA的患者术中行序贯球囊扩张后经术中造影检查确认残余狭窄率﹤30%,未发生限流性夹层,未进行一期支架植入术;总体1年通畅的患者为14例。单纯POBA和POBA联合BMS患者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21.4%(3/14)和78.6%(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TRAS病变,POBA联合BMS的短期疗效优于POBA,另外,3D-DSA技术不仅定位准确,病变检出率高,还节约造影剂和射线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动脉狭窄 肾移植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通畅率 再狭窄
下载PDF
护士心理资本、组织公平感在心理契约与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2
作者 彭娅 朱莉芳 颜美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公平感及心理资本在护士心理契约及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2020年11月1日—12月30日厦门市某三级医院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Utrechtl作投入量表(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9,UWES-9)、心理契约量表、组织公... 目的探讨组织公平感及心理资本在护士心理契约及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2020年11月1日—12月30日厦门市某三级医院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Utrechtl作投入量表(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9,UWES-9)、心理契约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护士心理资本量对216名护士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组织公平感以及心理资本在护士心理契约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结果护士工作投入、心理契约、组织公平感以及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37.63±13.01)分、(80.75±16.87)分、(81.77±15.23)分、(95.56±17.06)分,组织公平感、心理资本、心理契约以及工作投入间呈正相关(P<0.05)。链式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护士的心理资本、组织公平感在心理契约和工作投入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护士的心理资本和组织公平感在心理契约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契约 工作投入 心理资本 组织公平感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应用3.0T磁共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分数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评价
3
作者 黄国强 唐启英 +4 位作者 王福南 朱柳红 黄玉龙 刘豪 周建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定量技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1名,其中男25名,女26名。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值(...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定量技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1名,其中男25名,女26名。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值(T值),采用3.0T磁共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FF值,两项检查在同一天完成。以DXA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骨质正常组(T值≥-1.0 SD,25例)和骨质疏松组(T值≤-2.5 SD,26例)。比较两组FF值,并分析FF值与T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F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与骨质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年龄、FF值较大,T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值与T值呈负相关(r_(s)=-0.64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F值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AUC(95%CI)=0.922(0.879~0.965),P<0.001],最佳截断值为50.42%,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8.10%,特异度为82.60%。结论3.0T磁共振IDEAL-IQ检得椎体骨髓FF值与T值呈负相关,具有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分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4
作者 黄玉龙 洪诗钗 +2 位作者 王剑城 陈艺辉 卢伟锋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4例PT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腔内治疗,统计并分析患者特点、手术信息及随... 目的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腔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4例PT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腔内治疗,统计并分析患者特点、手术信息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具有明确的血栓形成史,为闭塞性病变,2例累及双侧下肢,10例累及左下肢,2例累及右下肢;4例超声提示存在深静脉瓣膜返流。手术情况为,2例未能通过病变,仅造影;5例因病变较长,流入道不佳,仅行球囊扩张;7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各植入金属裸支2枚,其中1例因后扩支架致血管破裂植入补救性覆膜支架1枚。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5.7%、91.7%,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等重大并发症,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随访结果为,1例术后1个月出现双下肢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再次行深静脉血栓吸栓和置管溶栓治疗;11例所有靶血管通畅,其中,7例行支架植入患者无支架断裂、移位、支架内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应用于PTS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1年初级通畅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流入及流出道的充分评估、支架的选择和植入及有效的抗栓方案是决定PTS腔内治疗远期通畅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腔内治疗 髂总静脉 髂外静脉 股总静脉 股浅静脉
下载PDF
切割球囊治疗血管封堵器导致股浅动脉闭塞性病变1例报告
5
作者 黄玉龙 洪翔 +1 位作者 林越 王利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0-955,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封堵器(VCD)广泛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后闭合股动脉(FA)穿刺点,具有快速止血、患者可早期活动等优势。Perclose ProGlide是一款缝合介导的闭合装置,存在导致FA闭塞的潜在风险。笔者通过报告序贯腔内手术应用切割球囊成功治... 背景与目的:血管封堵器(VCD)广泛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后闭合股动脉(FA)穿刺点,具有快速止血、患者可早期活动等优势。Perclose ProGlide是一款缝合介导的闭合装置,存在导致FA闭塞的潜在风险。笔者通过报告序贯腔内手术应用切割球囊成功治疗1例心脏介入术后Perclose ProGlide血管封堵器导致股浅动脉(SFA)闭塞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于2022年10月收治的1例心脏电生理术后Perclose ProGlide导致SFA闭塞引起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32岁女性,临床诊断:下肢缺血、SFA闭塞(右侧),行序贯腔内手术联合切割球囊开通SFA闭塞性病变。一期导丝经左侧股总动脉(CFA)鞘管过病变后,选用4 mm×4 mm普通球囊扩张后造影:见线样血流通过,明显残余狭窄,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缓解;6周后二期手术,采用2.5 mm×40 mm球囊预扩,5 mm×20 mm切割球囊逐步扩张,5 mm×40 mm高压球囊进一步后扩,即刻及15 min后造影示完全开通SFA病变,无残余狭窄,未见夹层形成、破裂、远端栓塞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3周后随访CTA示:右侧SFA管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结论:序贯腔内手术应用切割球囊治疗Perclose ProGlide导致的SFA闭塞安全、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股浅动脉 血管内操作 切割球囊 血管封堵器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洪翔 黄玉龙 +7 位作者 陈艺辉 林越 卢伟锋 洪诗钗 陈刚 谢新胜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5-697,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20年7至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系统Lifestream 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应用于治疗血管疾病的9例病例,年龄39~80(64.3±12.7)岁,均为男性。共应用10枚Lifestream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4枚应用于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1... 回顾性分析2020年7至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系统Lifestream 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应用于治疗血管疾病的9例病例,年龄39~80(64.3±12.7)岁,均为男性。共应用10枚Lifestream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4枚应用于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1枚应用于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过程中髂支补救性重建;5枚应用于4例胸、腹主动脉患者腔内修复中内脏及弓上分支动脉重建,其中植入于肾动脉3枚、2枚分别作为烟囱支架用于左锁骨下动脉和左侧颈总动脉重建。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中,完全覆盖病变,无明显残余狭窄。1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髂支压迫,经植入Lifestream后完全纠正。4例主动脉病例中,均完成分支动脉重建,其中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应用者(烟囱)出现少量Ⅰ型内漏,随访1个月后内漏消失。应用Lifestream总体技术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脑梗死、死亡等重大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靶血管通畅,无支架移位、断裂、支架内狭窄等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显示Lifestream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适用于多种血管疾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腔内修复 球囊扩张 闭塞性病变 左侧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血管疾病 补救性
原文传递
COOK-ZFEN定制开孔型血管内支架系统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玉龙 林越 +12 位作者 侯凯 郭大乔 徐欣 陈斌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董智慧 唐骁 司逸 王利新 符伟国 王玉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评估COOK-ZFEN定制支架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按短瘤颈腹主动脉瘤及COOK-ZFEN定制支架标准纳人的5例接受开窗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短瘤... 目的评估COOK-ZFEN定制支架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按短瘤颈腹主动脉瘤及COOK-ZFEN定制支架标准纳人的5例接受开窗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69±11)岁,开窗支架定制时间4〜6周,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60.8±14.0)mm,平均肾下瘤颈直径(26.0±2.6)mnl,平均锚定区长度(6.4±2.2)mm技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术中无内脏血管丢失及支架移位,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内漏情况:单纯Ⅱ型内漏3例,少量单纯Ⅲ型内漏1例,4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内漏消失,1例合并Ⅱ型漏和Ⅲ型漏,所有患者内脏血管及分支支架均通畅结论定制开窗支架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支架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欧娟娟 蔡秋妮 洪诗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9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后期严重的并发症,复发率高,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劳动能力、增加残疾等。因此,本研究探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复发高危因素,旨在为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溃疡复... 背景与目的: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后期严重的并发症,复发率高,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劳动能力、增加残疾等。因此,本研究探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复发高危因素,旨在为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溃疡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下肢静脉溃疡患者182例,所有患者均在慢性伤口门诊接受规范化换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复发率为47.2%。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无行手术干预(χ2=19.206,P=0.000)、有无穿弹力袜(χ2=23.590,P=0.000)、是否重体力活动(χ2=29.495,P=0.000)、是否大量吸烟(χ2=9.173,P=0.002)与溃疡的复发明显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女性、有无手术干预、是否穿弹力袜、重体力活动及大量吸烟是下肢静脉溃疡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下肢静脉溃疡复发率高,戒烟、减少重体力活动是降低下肢静脉溃疡复发的有效手段,临床上早期手术干预治疗,可减少患者溃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溃疡 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敲除多囊肾病基因1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促进作用
9
作者 舒晓龙 莫凡迪 +7 位作者 原野 王恩慈 赵雨菲 张宇翀 林朋 郭大乔 符伟国 王利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敲除多囊肾病基因1(PKD1)对小鼠主动脉夹层(AD)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PKD1flox/flox Myh11-CreERT2(PKD1 KO)和C57BL6/J(WT)小鼠各32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PKD1 KO和WT小鼠各分为两组。从PKD1 KO和WT小鼠... 目的探讨在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敲除多囊肾病基因1(PKD1)对小鼠主动脉夹层(AD)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PKD1flox/flox Myh11-CreERT2(PKD1 KO)和C57BL6/J(WT)小鼠各32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PKD1 KO和WT小鼠各分为两组。从PKD1 KO和WT小鼠中各取一组以1000 ng/(kg·min)泵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8 d诱导AD形成,另一组以0.5μl/h泵注生理盐水(NS)28 d。免疫组织化学验证PKD1敲除及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并结合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AD形成情况。计数资料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28 d后,小鼠主动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KD1 KO组小鼠主动脉中层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低于WT组小鼠[PKD1 KO+AngⅡ(0.773±0.014)比PKD1 KO+NS(0.783±0.017)比WT+AngⅡ(1.028±0.035)比WT+NS(1.000±0.015),F=116.905,P<0.05],而骨桥蛋白表达高于WT组小鼠[PKD1 KO+AngⅡ(1.073±0.009)比PKD1 KO+NS(1.120±0.027)比WT+AngⅡ(1.009±0.018)比WT+NS(1.001±0.013),F=29.174,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在平滑肌细胞内特异性敲除PKD1后,主动脉中层结构紊乱,AD形成明显。PKD1 KO+AngⅡ组小鼠AD形成率高于WT+AngⅡ组小鼠[62.5%(10/16)比25.0%(4/16),χ^(2)=4.571,P<0.05]。结论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特异性敲除PKD1基因可以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病基因1 主动脉夹层 血管紧张素Ⅱ 主动脉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仕毅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44-1951,共8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成年人主动脉破裂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首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在循环系统白细胞中占据70%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吞噬、脱颗粒、产生活性氧... 腹主动脉瘤(AAA)是成年人主动脉破裂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首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在循环系统白细胞中占据70%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吞噬、脱颗粒、产生活性氧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等机制,参与炎症反应。多项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参与无菌性炎症和血栓形成,且过度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也可杀伤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疾病发生,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AAA细胞外基质降解、炎性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丧失三大病理特征,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在AAA病程中的多重角色。中性粒细胞通过炎症因子等机制被募集至病变部位,造成炎性浸润,活化后释放杀伤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子,促进AAA的发展;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沉积及相关炎性分子的累积,参与AAA腔内血栓形成,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伤形式,已有文献报道NETs从多角度协同加重炎症,且可能通过激活凝血级联、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形成腔内血栓,导致AAA的病变加剧,对该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由于相关研究尚处起步,且多数研究结论尚处表层,本文强调学界研究应对AAA机制中中性粒细胞复杂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着重阐述中性粒细胞在该疾病炎性微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在器官、组织和细胞层次上的全面概述与分析,为AAA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深入参考。此外,本文还对后续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讨论,为发现AAA有效诊疗靶点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中性白细胞 胞外诱捕网 综述
原文传递
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11
作者 洪诗钗 林越 +7 位作者 卢伟锋 洪翔 陈刚 黄玉龙 陈艺辉 谢新胜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编织型支架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进行统... 目的探讨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编织型支架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8例患者,合并急性血栓形成7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例,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108例。本组患者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植入2.03±0.77枚支架。23例溃疡患者术后有18例溃疡愈合,愈合率达78.26%,术后CEAP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t=11.54,P<0.01),术后1年支架一期通畅率97.46%,二期通畅率98.31%。结论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性疾病,支架通畅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 支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8F Zelante和6F Solent血栓去除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分析
12
作者 林越 陈刚 +6 位作者 洪翔 洪诗钗 黄玉龙 陈艺辉 谢新胜 卢伟锋 王利新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比较8F Zelante和6F Solent血栓去除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急性或亚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2例, 年龄(60.5±... 目的比较8F Zelante和6F Solent血栓去除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急性或亚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2例, 年龄(60.5±14.4)岁。根据血栓去除导管不同, 分为Zelante组和Solent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溶栓时间、支架植入率、血栓清除率、通畅率、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51例DVT患者中, Zelante组15例, Solent组36例。Zelante组术中吸栓时间[(322.7±78.1)s 比(416.4±61.5)s, t=4.577, P=0.001]和溶栓时间[(46.3±28.8)h 比(96.1±39.5)h, t=2.796, P=0.010]少于Solent组, 但总体血栓清除效果优于Solent组(χ2=7.913, P=0.01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支架植入率、单次住院滤器回收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6±7.1)个月(范围:1~30个月)。随访期间, Zelante组无PTS出现。Solent组中再干预3例;PTS 6例, 其中3例为重度。结论相较6F Solent血栓去除导管, 8F Zelante导管治疗DVT具有更好的血栓清除效果, 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溶栓 血栓清除率
原文传递
下肢功能不全穿通静脉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刚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34-1540,共7页
下肢功能不全穿通静脉(IPV)是下肢静脉性溃疡迁延不愈和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简要阐述下肢IPV的发病机制,对开放性穿通静脉离断手术、筋膜下经腔镜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和经皮穿通静脉... 下肢功能不全穿通静脉(IPV)是下肢静脉性溃疡迁延不愈和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简要阐述下肢IPV的发病机制,对开放性穿通静脉离断手术、筋膜下经腔镜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和经皮穿通静脉闭合术(PAPS)的手术方式、优缺点做一描述,并提出微创化已成为IPV手术治疗的趋势,期望为临床上治疗IPV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 穿通静脉 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支架植入与普通球囊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TASC D级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越 洪翔 +8 位作者 郭大乔 史振宇 卢伟锋 洪诗钗 陈刚 黄玉龙 陈艺辉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联合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植入与普通球囊(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联合BMS植入治疗股腘动脉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D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联合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植入与普通球囊(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联合BMS植入治疗股腘动脉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D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以TASC D级股腘病变为标准纳入的接受DCB联合BMS植入及POBA联合BMS植入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其通畅率、免于靶血管再干预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15例符合股腘动脉TASC D级病变的患者,共120条患肢,平均闭塞长度(29.1±6.5)mm。DCB联合BMS组36例,37条患肢,POBA联合BMS组79例,83条患肢。中位随访时间18.1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89.2%比86.7%)、9个月(86.4%比76.9%)、1年(66.8%比70.9%)及2年(63.1%比56.9%)的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靶血管再干预率(FCD-TLR)术后3个月(100%比95.1%)、9个月(94.3%比82.3%)、1年(78.5%比80.6%)、2年(74.1%比68.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9)。结论对于股腘TASC D级病变,相较于POBA联合BMS,DCB联合BMS的获益仍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成形术 药物球囊 股腘动脉
原文传递
髂动脉分支支架拓展应用保留单侧髂内动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玉龙 黄国强 +8 位作者 符伟国 王利新 卢伟锋 洪翔 洪诗钗 陈刚 陈艺辉 林越 谢新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2-79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主-髂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ⅡAA)的患者,髂动脉分支支架(IBD)是目前保留单侧髂内动脉(ⅡA)首选治疗方式,但商业化的IBD因个体化解剖差异而应用受限,难以满足所有患者情况,因此,本研究探讨IBD拓展应用保留单侧ⅡA的... 背景与目的:对于主-髂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ⅡAA)的患者,髂动脉分支支架(IBD)是目前保留单侧髂内动脉(ⅡA)首选治疗方式,但商业化的IBD因个体化解剖差异而应用受限,难以满足所有患者情况,因此,本研究探讨IBD拓展应用保留单侧Ⅱ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中采用不同方法拓展应用G-iliacTMIBD保留单侧ⅡA的3例主-髂动脉瘤合并双侧Ⅱ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70岁;腹主动脉瘤(AAA)最大直径29~56 mm,保留侧ⅡA主干有效腔管径及扩张处最大直径分别为10~11 mm和17~20 mm。保留侧髂总动脉(CIA)及髂外动脉(EIA)直径分别为15~28 mm和13~18 mm,栓塞侧ⅡA主干扩张处最大直径25~37 mm。3例患者均接受EVAR,采用G-iliacTMIBD保留ⅡAA相对较小的一侧,弹簧圈栓塞ⅡAA较大一侧,技术成功率100%。保留单侧ⅡA拓展策略包括:将ⅡA桥接支架锚定于其主干相对健康管腔处,以及利用球扩式覆膜支架远端后扩放大特性,加强支架与扩张ⅡA远端密封性。围手术期无心梗、脑梗、出血及死亡等重大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保留侧ⅡA来源Ib型内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出现肠系膜下动脉来源Ⅱ型内漏,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无明显改变;1例术后随访期间出现栓塞侧ⅡA分支来源Ⅱ型内漏,术后3个月内漏消失。均未出现臀肌跛行症状,无支架断裂、移位、血栓等支架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的主-髂动脉瘤患者,采用不同策略,拓展IBD应用以保留单侧ⅡA短期内可行、安全,其中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髂动脉瘤 髂动脉分支支架 血管内操作
原文传递
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患者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薇 刘斐 +7 位作者 王利新 郭大乔 徐欣 陈斌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究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风险与肿瘤大小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88例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例患者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 目的探究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风险与肿瘤大小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88例ShamblinⅡ/Ⅲ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例患者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风险高暂停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1%。其余85例患者成功切除病灶共87侧,包括13例ShamblinⅡ型和74例ShamblinⅢ型,2例患者切除双侧颈动脉体瘤。肿瘤直径中位数为3.0(1.2~5.5)cm,出血量200(0~2500)ml,手术时间为162(85~430)ml,住院时间为10(6~28)d,术中血管干预72例,神经并发症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术中出血量(R=0.35,P<0.01)、手术时间(R=0.54,P<0.01)、神经并发症(OR=1.72,95%CI 1.08~2.73,P=0.02)和血管干预(OR=2.69,95%CI 1.27~5.69,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共有4例患者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瘤,3例分别于随访第1、5、7年复发。结论颈动脉体瘤ShamblinⅡ/Ⅲ型患者应尽早干预以减小手术难度,降低血管及神经并发症风险。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应加强远期随访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3D-DSA技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诗钗 陈艺辉 +7 位作者 卢伟锋 洪翔 陈刚 黄玉龙 林越 谢新胜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评估3D-DSA技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通过症状、体征、结合CTV或MRV检查可疑诊断为IVCS并且行髂静脉造影的171例患者,比较MRV、2D-DSA与3D-DSA对IVCS诊断效能,并且评估3D-DSA在IVCS诊疗中的图... 目的:评估3D-DSA技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通过症状、体征、结合CTV或MRV检查可疑诊断为IVCS并且行髂静脉造影的171例患者,比较MRV、2D-DSA与3D-DSA对IVCS诊断效能,并且评估3D-DSA在IVCS诊疗中的图像优势。结果:171例患者中93例同时行MRV及3D-DSA,101例同时行2D-DSA及3D-DSA。以3D-DSA为金标准,MRV的灵敏度为75.61%,特异度72.73%,Youden指数为0.48;2D-DSA的灵敏度为90.22%,特异度100%,Youden指数为0.90。2D-DSA和3D-DSA,MRV和3D-DSA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D-DSA可提高IVCS的检出率,有更好的影像学评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成像 三维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经腹小切口超声引导系膜穿刺逆向开通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全堵病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艺辉 洪翔 +5 位作者 符伟国 王利新 卢伟锋 洪诗钗 黄玉龙 陈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3-1459,共7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患者,尤其是存在开口处动脉粥样硬化性无残端病变,开腹逆行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O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创伤较大,一些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并不适合。笔者通过报告1例SMA全堵病变病例的... 背景与目的:对于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患者,尤其是存在开口处动脉粥样硬化性无残端病变,开腹逆行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O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创伤较大,一些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并不适合。笔者通过报告1例SMA全堵病变病例的治疗过程介绍一种改良的微创ROMS技术,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SMA全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64岁女性,诊断为SMA闭塞引起的慢性肠系膜缺血,行杂交手术再通SMA。结果:患者SMA开口处为无残端完全闭塞病变且无侧支血管与腹腔干动脉及脾动脉沟通,顺行或逆行血管腔内开通均无法进行。因患者全身条件较差,难以耐受开放血运重建手术和传统的ROMS。遂做腹部做小切口,超声引导下经系膜穿刺SMA远端建立通路,导丝顺利逆向通过SMA闭塞处进入降主动脉;右侧肱动脉入路导管和逆向导丝对接后顺利正向通过病变,完成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CTA示,支架形态、位置良好,血流通畅。结论:对于血管腔内治疗失败且全身条件较差的SMA闭塞患者,通过经腹小切口超声引导系膜穿刺逆向开通SMA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系膜上动脉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原文传递
RhoA/Rho激酶1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下调诱发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薇 刘斐 +3 位作者 舒晓龙 王恩慈 王利新 符伟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RhoA/Rho激酶1(ROCK1)下调抑制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在主动脉夹层(A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NA)和AD主动脉原代平滑肌细胞(SMC)中RhoA/ROCK1的表达与MLC的磷酸化程度。免疫荧光观察SMC中MLC磷酸化程度和结构。β... 目的:探讨RhoA/Rho激酶1(ROCK1)下调抑制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在主动脉夹层(A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NA)和AD主动脉原代平滑肌细胞(SMC)中RhoA/ROCK1的表达与MLC的磷酸化程度。免疫荧光观察SMC中MLC磷酸化程度和结构。β-氨基丙腈(BAPN)联合应用ROCK1抑制剂Fasudil,验证RhoA/ROCK1下调在AD形成中的作用。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 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NA组和AD组年龄( t=-1.439, P>0.05)、性别( χ2=0.900,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高血压患者多于正常组( χ2=5.562, P<0.05)。AD主动脉SMC中RhoA(NA:42 782±31 339,AD:6 975±3 130, t=2.585, P<0.05)和ROCK1表达下调(NA:64 626±38 822,AD:13 851±961, t=2.977, P<0.05),MLC磷酸化减少(NA:230 193±27 749,AD:51 142±48 151, t=6.561, P<0.01)。免疫荧光显示AD组SMC和Fasudil处理的SMC中MLC磷酸化降低,结构受损。Fasudil联合BAPN的夹层形成率(100%)高于BAPN的夹层形成率(50%, χ2=22.780, P<0.01)。 结论:RhoA/ROCK1下调抑制MLC磷酸化促进了A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RHOA Rho激酶1 肌球蛋白轻链
原文传递
腘动脉瘤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诗钗 周旻 +9 位作者 卢伟锋 洪翔 陈刚 黄玉龙 陈艺辉 周修适 王利新 郭大乔 符伟国 王玉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5-711,共7页
目的:比较腘动脉瘤(PAA)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3例P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23条肢体)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11例(13条肢体)行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腘动脉瘤(PAA)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3例P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23条肢体)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11例(13条肢体)行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结果:腔内修复组患者年龄与高血压病合并症比例明显大于开放手术组(χ~2=8.250,P=0.008;χ~2=6.203,P=0.024),而两组在其他合并症、术前瘤体直径、术后伤口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开放手术组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腔内修复组6例(54.5%)全麻下完成腔内手术(χ~2=12.257,P=0.002)。腔内修复组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t=-4.221,P=0.000;t=-3.090,P=0.002)。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120个月),开放手术组有5例再次干预,其中2例行截肢术;腔内修复组有2例再次干预。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免于再次干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外科手术风险高、解剖学条件合适、流出道情况良好的PAA患者,腔内修复术短中期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恢复快,可替代外科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腘动脉 血管内操作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