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母细胞瘤-血小板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费国雄 葛春林 +1 位作者 曹梅利 俞卫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多在出生后6个月~3岁发病。HB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小板(platelet,PLT)异常增高,通常>500×109/L。这主要是因HB细胞可能分泌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多在出生后6个月~3岁发病。HB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小板(platelet,PLT)异常增高,通常>500×109/L。这主要是因HB细胞可能分泌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导致的。PLT被证明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转移,因此HB细胞可能存在HB-TPO-PLT-HB环,促进HB增殖。如果阻断该环路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可能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H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血小板/代谢 血小板生成素/生理学 血清素
下载PDF
前列腺癌术后自动结扎夹移位表现为直肠黏膜下肿瘤1例
2
作者 阿依木克地斯·亚力孔 齐志鹏 +2 位作者 贺东黎 周平红 钟芸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1,共3页
自动结扎夹移位至直肠表现为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例罕见,报道1例前列腺癌术后自动结扎夹移位至直肠表现为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例。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黏膜下肿瘤 自动结扎夹 移位 内镜治疗
原文传递
预防性使用低剂量吲哚美辛降低高危人群中ERCP术后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阿依木克地斯·亚力孔 齐志鹏 +4 位作者 陈章涵 贺东黎 荆佳晨 周平红 钟芸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0-905,共6页
目的 评估低剂量(50 mg)吲哚美辛术前直肠给药相较于常规剂量(100 mg)对预防高危病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接受ERCP治疗的病人并随机分为吲哚美辛低剂量组(5... 目的 评估低剂量(50 mg)吲哚美辛术前直肠给药相较于常规剂量(100 mg)对预防高危病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接受ERCP治疗的病人并随机分为吲哚美辛低剂量组(50 mg)和常规剂量组(100 mg),于术前30 min直肠给予吲哚美辛栓剂,经过风险评估筛选的PEP高危病人465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1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374例)进行分析。其中低剂量组230例(术前吲哚美辛给药剂量为50 mg),常规剂量组235例(术前吲哚美辛给药剂量为100 mg)。以PEP发生率作为主要分析结果指标,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次要分析结果指标。结果 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PEP发生率分别为4.8%(11/230)和6.0%(14/2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54,P=0.574),无重度胰腺炎发生;低剂量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9.1%(21/230),常规剂量组为9.8%(23/2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5,P=0.809);低剂量组1例(0.4%)病人出现出血合并穿孔;低剂量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3/230),常规剂量组为0.9%(2/2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结论 与术前常规剂量(100 mg)吲哚美辛直肠给药相比,低剂量(50 mg)吲哚美辛预防高危病人PEP的作用与其一致,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吲哚美辛 高危病人 低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