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实施院区气泡式管理的实践和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柳龚堡 顾莺 +17 位作者 张晓波 王传清 曾玫 沈国妹 陆国平 曹云 张明智 王中林 马健 葛艳玲 张澜 李志华 夏爱梅 翟晓文 周文浩 桂永浩 徐虹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背景新型冠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力极强,使得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疫情(简称:本次疫情)在防控之初就兼具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多重特质,使得医院的防控更具挑战。目的探讨实施气泡式管理策略对防控新冠... 背景新型冠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力极强,使得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疫情(简称:本次疫情)在防控之初就兼具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多重特质,使得医院的防控更具挑战。目的探讨实施气泡式管理策略对防控新冠病毒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的效果。设计观察性研究。方法将本次疫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院内接诊-门诊-急诊-住院-出院设计为一个大气泡,大气泡中6个疫情防控医疗关键部门设计为中气泡,中气泡的9个要隘部门设计为小气泡。①新冠门急诊中气泡接诊健康码红码患儿,五级分诊Ⅰ和Ⅱ级导入抢救室小气泡,Ⅲ~Ⅴ级导入阳性小气泡、既往感染小气泡、密切接触者(密接)小气泡,放射检查室小气泡内接诊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需进行X线/CT检查的患儿;②发热门急诊中气泡接诊绿码/黄码伴发热的患儿;③急诊中气泡接诊绿码/黄码不伴发热的患儿,根据患儿有无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分流至缓冲区和急诊区,配备第二急诊室备用;④新冠病房中气泡接收新冠门急诊需要收治住院的患儿,重型/危重型收入新冠ICU小气泡,轻型/普通型收入新冠普通病房小气泡;⑤过渡病房中气泡接收除危重症和新生儿外的新入院患儿;⑥新生儿隔离病房中气泡接收医疗机构通过120救护车转运到我院院区的新生儿,收入新生儿隔离病房负压病室小气泡,连续3 d核酸检测,阳性即转入新冠病房,均阴性则转至非负压病室小气泡。不同风险等级的气泡间人员、物品不流动,工作人员从低一级风险进入高一级风险需上报医务科。设立气泡破泡预案。根据工作人员不同岗位制定规范的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通过语音视频监控系统和现场督查进行检查。主要结局指标职业暴露和新冠病毒医院感染。结果我院累计收治新冠阳性患儿432例,其中轻型341例(78.9%),普通型88例(20.4%),危重型3例。3例危重型患儿均行有创机械通气,1例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无死亡病例。伴基础疾病29例。陆续有109名医务人员进入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工作,其中医生46人、护士49人、医技人员9人、医辅人员5人。未发生职业暴露,未发生新冠病毒医院感染。门急诊接诊253571人次,在医院入口筛查,拦截红码189人次,红码患儿均顺利导入新冠门急诊,未进入普通门急诊区域。急诊接诊12114人次,经核酸检测筛查出6例新冠阳性患儿,其中3例进入急诊区小气泡,引起急诊中气泡3次封闭消杀,启用第二急诊。发热门急诊接诊8328人次,核酸检测阳性50例,转入新冠门急诊;新冠门急诊接诊763人次,五级分诊Ⅰ级和Ⅱ级共4例,3例为新冠肺炎危重型;收治新生儿690例,其中低危流行病史516例,高危流行病史174例;过渡病房收治693例,其中急诊入院223例,择期入院470例。所有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均参加基础理论培训,高风险气泡专项培训29次,培训291人次,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均考核合格,视频监控和现场督查304人次。结论本次疫情期间在我院实施气泡式管理取得了新冠病毒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双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气泡式管理 医院感染 职业暴露
下载PDF
诚以扶幼,恕以济人: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段恕诚教授
2
作者 黄瑛 龚四堂 +1 位作者 朱启镕 董永绥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8-498,共1页
段恕诚教授,女,1922年3月出生(卒于2007年)。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导师,小儿传染病学、腹泻病学、肝病学著名专家,我国儿科消化专业先驱。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儿科教研室副主任、传染科主任。段恕诚教... 段恕诚教授,女,1922年3月出生(卒于2007年)。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导师,小儿传染病学、腹泻病学、肝病学著名专家,我国儿科消化专业先驱。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儿科教研室副主任、传染科主任。段恕诚教授从医55年来,为推动全国小儿传染病和腹泻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段恕诚教授曾担任卫生部腹泻病专家顾问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九届、第十届传染/消化学组组长及顾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第二届委员兼小儿肝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第一届委员及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常委及小儿微生态学组组长,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协作组组长,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传染/消化学组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小儿病毒性肝炎 中华医学会 小儿传染病 中华预防医学会 传染病学 微生态学 医院副院长
原文传递
上海市单中心儿科门诊特征和医疗服务2009至2018年趋势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晓波 施鹏 +7 位作者 郑珊 葛小玲 叶成杰 陆国平 沈国妹 吴小沪 曾玫 徐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疗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儿童专科医院近10年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HIS门诊患儿就诊挂号登记表的全样本数据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数据清洗(诊断、地址、重复、离...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疗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儿童专科医院近10年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HIS门诊患儿就诊挂号登记表的全样本数据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数据清洗(诊断、地址、重复、离群、缺失)、数据集成(数据库链接和匹配)、数据规约、数据脱敏和数据核查,行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的分析。结果:2009至2018年我院门诊挂号20 775 899人次,依据纳入和剔除标准,18 242 822人次进入本文分析;男性占57.42%,婴儿占9.57%,幼儿占40.94%,学龄前儿童占24.82%,学龄儿童占24.67%。诊断缺失率为5.92%,地址缺失率为45.31%,接诊医生姓名缺失率为26.81%,行缺失数据人群分析,各年份性别和年龄构成比差别不大。10年间门诊量年平均增长5.22%,2012较2011年增长11.22%,2014较2013年增长10.93%,2015年后环比增长均<2.90%。10年间不同年份各省市门诊量>P 75和~P 50的省市,从华东向西南、西北、华南、中部、东北扩大。10年间门诊医生平均日接诊51人次,初、中和高级职称医生门诊日均接诊分别63、54和45人次;专科门诊从2009年的46个发展为2018年的180个,2018年专科就诊比例达68.12%,专病门诊从2009年的16个发展为2018年的142个。结论:基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之一的我院的门诊数据表明,10年间门诊量先快速增长后平稳增长,患儿来源地区快速从华东地区辐射至全国,门诊医生平均日接诊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科门诊和专病门诊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门诊 工作负荷 专科门诊 专病门诊 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PDF
我院1982—2002年儿童5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晓红 曾玫 王岱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了解近 2 1年来我院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麻疹及猩红热 5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提出控制策略。方法 :回顾性调查 1 982— 2 0 0 2年我院传染病门诊登记的就诊患儿。结果 :2 1年中我院传染病门诊 5种传染病病例数总体分... 目的 :了解近 2 1年来我院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麻疹及猩红热 5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提出控制策略。方法 :回顾性调查 1 982— 2 0 0 2年我院传染病门诊登记的就诊患儿。结果 :2 1年中我院传染病门诊 5种传染病病例数总体分布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 3994 4例 ,水痘 31 337例 ,风疹 90 34例 ,猩红热 5 95 8例 ,麻疹 84 3例。近 5年流行性腮腺炎与猩红热发病趋势明显下降 ,而水痘每年下降趋势不明显。麻疹病例数近 3年来明显增加 ,以外来儿童发病为主 ,出现流行趋势。风疹除爆发流行年患病儿童数集中 ,其他散发年患病人数很少。 5种疾病均好发于幼托机构的学龄前期儿童与在校的学龄期儿童 ,但是近 3年来 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病例数明显增加。 5种疾病流行季节均主要分布在冬末、春、夏初。 5种疾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 :流行性腮腺炎居首位 (2 82 9例 ) ,水痘其次 (72 2例 )但可致死 (2例 ) ,麻疹居第三位 (1 84例 ) ,风疹居第四位(34)例 ,猩红热仅 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以上 5种常见的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仍有一定的流行强度 ,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特征 预防
下载PDF
COVID-19流行期间综合性儿童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房的护理管理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莺 王丽 +5 位作者 夏爱梅 胡晓静 胡菲 田俊华 周清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2-636,共5页
从2020年1月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儿童COVID-19感染者收治的定点医院,儿科护理团队在疫情发生初始进行了快速反应,建立了从门急诊到住院病房护理管理流程,本文详细解读了患儿从门急诊预检、留观、住院、检查到出院的每个... 从2020年1月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儿童COVID-19感染者收治的定点医院,儿科护理团队在疫情发生初始进行了快速反应,建立了从门急诊到住院病房护理管理流程,本文详细解读了患儿从门急诊预检、留观、住院、检查到出院的每个环节需进行的护理管理和防护要求,为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儿童 医院 护理 管理 策略
下载PDF
气泡式管理策略在儿童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院内感染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顾莺 王颖雯 +12 位作者 柳龚堡 王传清 马健 曾玫 王中林 葛艳玲 夏爱梅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管理策略下奥密克戎变异株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763名患儿(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32例)和98名工作人员。观察期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为0。结论气泡式管理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用于儿童定点医院对高风险区域的管控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株 儿童 院内感染 气泡式管理
下载PDF
专业+爱心:儿科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的康复之路
7
作者 左妍 罗燕倩 曾玫(指导) 《为了孩子(2-7岁)(下)》 2020年第4期3-4,共2页
2020年1月30日,我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洒满阳光的负压病房,看到7岁的豆豆(化名),他正躺在病床上吃零食、看动画片,跟普通孩子没什么不一样。很快,他发现门口有人在“偷看”他,豆豆没有害怕,向护士招了招专业的治疗:不畏惧也不... 2020年1月30日,我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洒满阳光的负压病房,看到7岁的豆豆(化名),他正躺在病床上吃零食、看动画片,跟普通孩子没什么不一样。很快,他发现门口有人在“偷看”他,豆豆没有害怕,向护士招了招专业的治疗:不畏惧也不过度手。豆豆是沪籍儿童,来就诊是因为家人有武汉暴露史,豆豆也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豆豆妈妈几乎要崩溃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院 病毒感染 暴露史 动画片
原文传递
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张洁 方微园 李爱红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65-68,82,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孕妇资料,根据产次和分娩镇痛与否分为初产妇镇痛组(n=79)、初产妇对照组(n=44)、经产妇镇痛组(n=45)和经产妇对照组(n=29),比较组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孕妇资料,根据产次和分娩镇痛与否分为初产妇镇痛组(n=79)、初产妇对照组(n=44)、经产妇镇痛组(n=45)和经产妇对照组(n=29),比较组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结果:初产妇镇痛组VAS评分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但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镇痛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均可缓解初、经产妇产痛,延长初产妇第二产程,并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然而对其他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镇痛分娩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剖宫产率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 被引量:8
9
作者 曾玫 夏君 +29 位作者 宗志勇 施毅 倪语星 胡付品 陈轶坚 卓超 胡必杰 吕晓菊 李家斌 刘正印 张菁 杨文杰 杨帆 杨启文 周华 李昕 王建华 黎毅敏 任建安 陈佰义 陈德昌 吴安华 管向东 瞿介明 吴德沛 黄晓军 邱海波 徐英春 俞云松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51,共17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B)的广泛播散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CRGNB临床分离株通常呈现广泛耐药或全耐药,对其感染的抗菌治疗方案有限、死亡率高。由感染病临床诊疗、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医院感染控制及指南方法学等多...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B)的广泛播散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CRGNB临床分离株通常呈现广泛耐药或全耐药,对其感染的抗菌治疗方案有限、死亡率高。由感染病临床诊疗、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医院感染控制及指南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指南制定小组,根据现有科学证据制定了本临床实践指南,以解答有关CRGNB检测、抗菌治疗及感染预防控制的系列临床优先问题。本指南聚焦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从当前临床实践的角度提出16个临床问题,采用人群、干预、对照及预后(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ator,outcomes,PICO)格式转换为研究问题,全面收集和综合分析相关研究证据。采用推荐的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评估相应干预措施的证据体质量、效益及风险,从而制定推荐意见或建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获得的结果被优先用于治疗相关临床问题的推荐证据。在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情况下,观察性研究、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被考虑作为补充证据。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或弱推荐(有条件推荐)。结合中国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指南同时提出实施建议,便于指南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本指南对耐药菌感染诊疗相关的临床医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 耐药菌感染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抗菌治疗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分离株 观察性研究 临床微生物
下载PDF
重视儿童人肠道病毒呼吸道感染
10
作者 周圆圆 沈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772-774,共3页
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s)是一类小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轻度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偶有致重症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炎等[1-4... 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s)是一类小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轻度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偶有致重症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炎等[1-4]。目前在儿科临床多未开展呼吸道标本EVs常规检测,故EVs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常被忽视[5-6]。2014年肠道病毒D68(EV-D68)在全球暴发并导致大量儿童感染重症肺炎、急性弛缓性脊髓炎,欧美地区随之建立全国性EVs监测网络[7-9]。目前除了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A71,EV-A71)疫苗外,尚无临床可用的EVs疫苗和无特异性抗EVs药物,但重症EVs感染如能及早诊断、及早使用人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可能会有临床获益[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人肠道病毒
下载PDF
1例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11
作者 郭雅苹 欧春梅 张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总结1例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促进血氨排泄,做好用药指导,保持大便通畅;早期康复训练,促进生长发育;重视心理护理,缓解患儿及其家长的负性心理;提供个性化出院指... 总结1例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促进血氨排泄,做好用药指导,保持大便通畅;早期康复训练,促进生长发育;重视心理护理,缓解患儿及其家长的负性心理;提供个性化出院指导方案,进行延续性护理。患儿经12 d治疗及护理,病情平稳后出院,目前正在随访中,血氨、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 尿素循环障碍 儿科护理学
下载PDF
儿童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12
作者 王汝琼 林道炯 +3 位作者 曾玫 战跃福 周琼花 林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68-72,共5页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儿童多见原发综合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儿童肺外结核中最危重的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早期诊断难、易误诊误治、遗留后遗症、病死率高等特点,...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儿童多见原发综合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儿童肺外结核中最危重的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早期诊断难、易误诊误治、遗留后遗症、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异常免疫激活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儿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伴噬血现象、铁蛋白升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如患儿同时存在肺结核、TBM及HLH,那么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本文报道1例10岁儿童,因反复发热、咳嗽就诊。既往体健,无基础疾病。此次发病初步诊断为肺炎,外院治疗无好转,骨髓穿刺提示噬血细胞,病情加重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诊治。入本院后诊断为重症肺炎、HLH,按照指南方案治疗HLH,并予抗细菌、真菌感染治疗,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等。患儿症状无缓解,病情仍进行性加重,进一步检查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结果提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痰液GeneXperts(结核和利福平耐药快速分子鉴定)阳性,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患儿后期出现脑疝,放弃治疗后死亡。通过此病例探讨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引起HL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原学检查及诊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重症结核病诱发HLH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脑炎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如何应对儿童腺病毒感染?
13
作者 李玉川 王彩红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7期64-65,共2页
腺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国北方以冬春季常见,南方以春夏季常见。腺病毒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极易感染腺病毒,导致出现反复高热、咳嗽、咽痛、... 腺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国北方以冬春季常见,南方以春夏季常见。腺病毒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极易感染腺病毒,导致出现反复高热、咳嗽、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那么,当儿童感染腺病毒后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详细介绍腺病毒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育成熟 潜伏期 防治措施 免疫功能 传染性 急性期
下载PDF
上海地区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俞蕙 叶颖子 耿胜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2008年1月至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4727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及其中323例收治住院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6岁以下(90%以上)多见,其中1~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发... 目的对上海地区2008年1月至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4727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及其中323例收治住院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6岁以下(90%以上)多见,其中1~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发病高峰为5~7月份;57.6%患儿发病前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临床表现典型,症状轻微,少数患儿并发无菌性脑膜脑炎(36.2%),心肌损害(15.5%),肺炎(14.6%)和肝功能损害(1.6%),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给予重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儿童 上海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红 杨智宏 +2 位作者 王岱明 朱启镕 董佐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 血清 脑脊液 特异性IGM抗体 小儿 诊断
下载PDF
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内乙肝病毒感染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启镕 俞慧 +3 位作者 顾绍庆 王建设 葛艳玲 谢新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IFN_γ基因和TNF_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择在确定时期内乙肝疫苗随访门诊定期随访儿童中凡属宫内HBV感染免疫失败者为Ⅰ组、未感染且免疫有效者为Ⅱ组,另选非HBV高危的健康儿童作对照... 目的探讨IFN_γ基因和TNF_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择在确定时期内乙肝疫苗随访门诊定期随访儿童中凡属宫内HBV感染免疫失败者为Ⅰ组、未感染且免疫有效者为Ⅱ组,另选非HBV高危的健康儿童作对照组Ⅲ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FN_γ基因+874A/TSNP及CA重复序列,TNF_α基因-238G/A、-308G/ASNP。结果IFN_γ+874A等位基因频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χ2=7.238、5.199,P均<0.05);CA重复序列12次频率(CA12)+明显低于Ⅱ组(χ2=7.548,P<0.01);TNF_α-238A等位基因频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χ2=6.797、9.513,P均<0.01),-30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Ⅰ组与Ⅱ组和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361、0.051,P均>0.05)。结论干扰素γ+874位点A等位基因占优势、IFN_γ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238A等位基因占优势对决定个体宫内HBV感染遗传易感性有一定意义,而TNF_α-308位点G/A等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个体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易感性并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国产和进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婷 王晓红 +1 位作者 俞蕙 陆婷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的肺炎病儿 4 0例 ,分为治疗组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7mo±s 12mo)和对照组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9mo± 16mo)。...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的肺炎病儿 4 0例 ,分为治疗组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7mo±s 12mo)和对照组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9mo± 16mo)。分别选用国产及进口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剂量均为 30mg·kg- 1,iv ,gtt ,bid ,疗程 10~ 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0 % ,2组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与进口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临床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治疗 肺炎 疗效比较 药物疗法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福氏志贺菌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俞蕙 王晓红 +2 位作者 叶颖子 薛健昌 王岱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福氏志贺菌是否存在TEM基因及其发生率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氏菌共51株,进行β内酰胺酶TEM全长基因PCR检测;用K-B法测定志贺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目的了解儿童福氏志贺菌是否存在TEM基因及其发生率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氏菌共51株,进行β内酰胺酶TEM全长基因PCR检测;用K-B法测定志贺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51株福氏志贺菌中17株检出TEM基因,阳性率33.3%;志贺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其中TEM基因阳性志贺菌的耐药率为88.2%、TEM基因阴性志贺菌的耐药率为82.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一定的耐药,TEM基因阳性志贺菌、TEM基因阴性志贺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1.2%、20.6%。结论从福氏志贺菌检出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携带率为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Β内酰胺酶 基因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陆怡 刘丽艳 +3 位作者 王晓红 胡锡琪 王建设 俞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等资料,根据ATP8B1和ABCB11全部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分为PFIC-Ⅰ、PFIC-Ⅱ和未分型3组,分析3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23例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进入分析,PFIC-I、PFIC-Ⅱ和未分型组分别为9、7和7例。23例PFIC患儿出生体重均正常,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起病。中位发病年龄40d(0d至7个月),中位就诊年龄6(2~36)个月。①13例(56.5%)病程中出现过白陶土样大便,有明显腹泻症状3例。6例(26.1%)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和生长发育落后。2例(8.7%)随访中发现胆结石。②15例肝组织病理活检示:7例(46.7%)肝细胞多核巨细胞样转化,14例(93.3%)肝细胞和毛细胆管胆汁淤积明显,未发现脂肪变性病例。③未分型组ALT水平较PFIC-Ⅰ型和PFIC-Ⅱ型组显著升高(P<0.05);PFIC-Ⅱ型组ALT、TBA水平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PFIC-Ⅱ型和未分型组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结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PFIC-Ⅰ型肝穿刺病理活检未见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PFIC-Ⅱ型血清ALT、TBA水平明显高于PFIC-Ⅰ型,有助于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特征 儿童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
下载PDF
百日咳与非百日咳迁延性慢性咳嗽儿童及青少年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传清 朱启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迁延性慢性咳嗽儿童及青少年中百日咳与非百日咳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将上海、重庆、昆明及银川地区持续咳嗽2周以上、年龄≥6岁的患者分为百日咳组及非百日咳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特征及并发症。百日咳实验室检测采用培养、多重PC... 目的分析迁延性慢性咳嗽儿童及青少年中百日咳与非百日咳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将上海、重庆、昆明及银川地区持续咳嗽2周以上、年龄≥6岁的患者分为百日咳组及非百日咳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特征及并发症。百日咳实验室检测采用培养、多重PCR及百日咳鲍特菌特异毒素IgG(PTIgG)检测(ELISA)。结果有1001例患者入组,113例百日咳检查阳性,888例排除百日咳,患病率达11.3%。40.7%百日咳患者表现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无咳嗽后吼声、呕吐、紫绀及呼吸暂停病例,18.6%合并肺炎。非百日咳患者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比例(29.7%)明显低于百日咳患者(P<0.01)。结论阵发性咳嗽仍是大龄儿童及青少年百日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后出现的典型并发症已少见,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百日咳可能导致漏诊及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临床特征 迁延性慢性咳嗽 儿童及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