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源性皮肤损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陆春梅
季福婷
+4 位作者
吕天婵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三级甲等医院(简称协作医院)NICU。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归纳为7类:尿布相关、粘胶相关、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外科手术相关、血管通路相关、各种理化因素相关、其他。数据库上报的对象为协作医院NICU的连续病例,上报数据均来源于所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纸质医疗文书记录。数据上报项目:一般资料,各种医疗器械使用情况,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每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日龄、体重、住院时长,皮肤损伤的部位、大小、类型、颜色、处理措施和预后。由牵头医院针对数据库上报指标对协作医院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始数据的收集并审核。主要结局指标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22家协作医院收集的NICU连续病例(n=8126)数据全部合格,纳入本文分析。其中医源性皮肤损伤521例(6.4%),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4%(280/3783)、6.4%(153/2387)和4.5%(88/1956)。521例共发生566例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2次医源性皮肤损伤45例(8.6%)。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日龄中位数为6(3,17)d,生后1周内发生者占57.4%(299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新生儿入院纠正胎龄中位数为37.2(32.7,40.0)周,纠正胎龄≥37周占56.4%(294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时的体重中位数为2800(1912~3450)g,体重≥2500 g占59.1%(308例)。尿布相关250例(48.0%),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81例(15.5%),粘胶相关69例(13.2%),各种理化因素相关70例(13.4%),血管通路相关22例(4.2%),外科手术相关性14例(2.7%),其他15例(2.9%)。日龄1~7 d新生儿发生各类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占比最高;除压力相关性皮肤损伤易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体重组都易发生之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伤均多发生于体重≥2500 g的新生儿;压力相关性、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于纠正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血管通路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纠正胎龄分组中的占比较均匀,其他皮肤损伤好发于纠正胎龄>32周的新生儿;78.9%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住院时间<1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比例逐周下降。结论我国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4%。尿布相关性皮炎、医疗器械应用及医疗胶布的使用是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三大主要因素。医源性皮肤损伤受胎龄、出生体重、各种导管的使用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多中心
发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源性皮肤损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陆春梅
季福婷
吕天婵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组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新生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新
护理部
不详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第十二批临优管理项目:SHDC12020642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医学模拟教育研究项目:2021MNZC0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专病队列研究:2020ZBDL23。
文摘
背景医源性皮肤损伤是入住NICU的新生儿面临的常见问题。目的了解我国NICU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建立NICU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牵头,包括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三级甲等医院(简称协作医院)NICU。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归纳为7类:尿布相关、粘胶相关、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外科手术相关、血管通路相关、各种理化因素相关、其他。数据库上报的对象为协作医院NICU的连续病例,上报数据均来源于所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纸质医疗文书记录。数据上报项目:一般资料,各种医疗器械使用情况,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每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日龄、体重、住院时长,皮肤损伤的部位、大小、类型、颜色、处理措施和预后。由牵头医院针对数据库上报指标对协作医院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始数据的收集并审核。主要结局指标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22家协作医院收集的NICU连续病例(n=8126)数据全部合格,纳入本文分析。其中医源性皮肤损伤521例(6.4%),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4%(280/3783)、6.4%(153/2387)和4.5%(88/1956)。521例共发生566例次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2次医源性皮肤损伤45例(8.6%)。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日龄中位数为6(3,17)d,生后1周内发生者占57.4%(299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新生儿入院纠正胎龄中位数为37.2(32.7,40.0)周,纠正胎龄≥37周占56.4%(294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时的体重中位数为2800(1912~3450)g,体重≥2500 g占59.1%(308例)。尿布相关250例(48.0%),压力相关(包括医疗器械相关)81例(15.5%),粘胶相关69例(13.2%),各种理化因素相关70例(13.4%),血管通路相关22例(4.2%),外科手术相关性14例(2.7%),其他15例(2.9%)。日龄1~7 d新生儿发生各类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占比最高;除压力相关性皮肤损伤易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体重组都易发生之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伤均多发生于体重≥2500 g的新生儿;压力相关性、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于纠正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血管通路相关性皮肤损伤在各纠正胎龄分组中的占比较均匀,其他皮肤损伤好发于纠正胎龄>32周的新生儿;78.9%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时的住院时间<1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比例逐周下降。结论我国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4%。尿布相关性皮炎、医疗器械应用及医疗胶布的使用是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三大主要因素。医源性皮肤损伤受胎龄、出生体重、各种导管的使用等多因素影响。
关键词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多中心
发生率
Keywords
Neonate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ntensive care unit
Multi-center
Incidence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源性皮肤损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陆春梅
季福婷
吕天婵
袁皓
杨童玲
胡晓静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