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周吉华 陈扬 +4 位作者 陈伟明 周渊峰 沈全力 张羿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1-436,共6页
目的分析PICU缺血性脑卒中(IS)近期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构建多因素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S连续病例,以出院时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PCPC)≥4分为预后不良,<4分为预后良好,采集... 目的分析PICU缺血性脑卒中(IS)近期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构建多因素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S连续病例,以出院时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PCPC)≥4分为预后不良,<4分为预后良好,采集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影像及脑电图特征等信息,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基于预测指标构建预后预测模型,评价内部有效性。结果114例IS进入本文分析,男64例,女50例,中位年龄30.0(9.0,102.8)个月,有局灶性表现78例(68.4%),有全身性表现101例(88.6%),同时有局灶和全身性表现65例(57.0%),IS后症状性癫癎发作61例(53.5%),收住PICU时改良GCS 3~15(10.5±3.2)分,动脉IS 98.2%(112例),梗死灶横向性同时累及双侧脑部36.8%(42例),仅累及左侧脑部32.5%(37例),仅累及右侧脑部30.7%(35例)。Synek脑电分级≥3分61.4%(70例)。IS复发8例(7.0%),男7例,复发距离首次起病间隔时长中位数4.5(1.3,14.0)个月;预后良好81例(71.1%),预后不良33例。7例死亡(出院病死率6.1%)。107例存活者中,95例遗留有程度不等和形式不一的机体功能障碍,依次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症状性癫癎等。7例死亡患儿均非复发IS病例且均有全身性表现,4例存在IS后急性症状性癫癎发作。改良GCS评分(OR=0.601,95%CI:0.460~0.784)及VEEG的Synek分级评分(OR=4.518,95%CI:1.682~12.137)是儿童IS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以此构建的多因素预后预测模型,内部验证预测正确率89.5%,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46(95%CI:0.906~0.986)。结论PICU儿童IS发生率低(1.38%),总体近期预后良好,出院病死率低,但致残率高。改良GCS评分联合VEEG的Synek分级评分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高,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伟明 陆铸今 +1 位作者 陆国平 张灵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应用Prisma血液净化机,对10例PICU危重患儿进行28次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病种分别为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肝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急性排...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应用Prisma血液净化机,对10例PICU危重患儿进行28次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病种分别为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肝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溶血尿毒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所有病例均存在2~5个脏器功能衰竭。结果每次血浆置换量为(63.5±19.5)ml/kg,血流速度为5~10ml/(kg·min),置换速度为血流速度的20%~25%。经过血浆置换及综合治疗,10例患儿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好转,2例分别进行4次血浆置换治疗病情才得到缓解。结果8例存活,2例死亡(急性肝功能衰竭及狼疮性肾炎各1例)。28例次均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治疗中有3例次发生一过性荨麻疹,未见休克、严重出血倾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及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 儿童 危重症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陆国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87-1689,共3页
近十余年,国际和国内危重病学家就脓毒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脓毒症(sepsis)、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概念,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提出了新的指南。本文就小儿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定义和... 近十余年,国际和国内危重病学家就脓毒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脓毒症(sepsis)、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概念,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提出了新的指南。本文就小儿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定义和诊断、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监测、早期目标指导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龚敬宇 陆国平 +1 位作者 陆铸今 张灵恩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49-150,15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CWHD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氧合、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接受机械通气等治疗,同时行CVVHDF...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CWHD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氧合、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接受机械通气等治疗,同时行CVVHDF,于治疗前(0h),治疗后2h(2h)、4h(4h)、6h(6h)记录患儿心率(FIR)、平均动脉压(MAP),采血测动脉血气;于治疗前(0h),治疗后2h(2h)、6h(6h)采血行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各指标各时点间比较采用Stata7.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儿于CVVHDF前均存在氧合指数低、低血压、心率偏快,D-二聚体增高。经CVVHDF治疗后,患儿心率、血压、氧合指数好转,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中患儿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D-二聚体降低,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VHDF能有效改善ARDS患儿氧合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对凝血功能无显著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透析滤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原文传递
小儿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国平 陆铸今 +1 位作者 张灵恩 王岱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例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发病情况。结果12例儿童发病前均系健康儿童;突发起病,以毒血症状(12例)、...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例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发病情况。结果12例儿童发病前均系健康儿童;突发起病,以毒血症状(12例)、高热(12例)、感染性休克(6例)、重症肺炎(12例)、特异性皮疹(6例)为主要特征,疾病进展迅速,很快发生1—6个脏器功能的衰竭;血清或渗出物培养阳性率高。药敏显示,社区获得性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部分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嚼唑均耐药;12例中6例死亡。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在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占有一定比例,发病有一定的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易导致多脏器损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社区获得性感染 儿童 脓毒症
原文传递
发热抽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6
作者 陆国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1病历摘要 患儿,女,6岁,发热、头痛30h,抽搐1次送至急诊室。30h前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头痛,体温高达39~40℃,服布洛芬混悬液后下降,但很快上升,不伴寒战;起病时患儿精神可,期间出现2次黄色糊状大便,无脓血便,无呕吐,... 1病历摘要 患儿,女,6岁,发热、头痛30h,抽搐1次送至急诊室。30h前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头痛,体温高达39~40℃,服布洛芬混悬液后下降,但很快上升,不伴寒战;起病时患儿精神可,期间出现2次黄色糊状大便,无脓血便,无呕吐,便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急诊候诊时再次突发大发作样抽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抽搐 发热 布洛芬混悬液 不明原因 常规检查 急诊室 患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