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医疗相关性结核感染的预防指南
1
作者 江雪艳 卢洪洲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1994年,CDC公布了与医疗设施相关的结核传播预防方针,方针公布后的10年内院内获得性结核的暴发和感染人数均明显下降。近年来鉴于结核流行病学的变化以及消除结核咨询委员会(ACET)的要求,CDC对此方针进行了修改和更新,重新制定了... 1994年,CDC公布了与医疗设施相关的结核传播预防方针,方针公布后的10年内院内获得性结核的暴发和感染人数均明显下降。近年来鉴于结核流行病学的变化以及消除结核咨询委员会(ACET)的要求,CDC对此方针进行了修改和更新,重新制定了医疗相关性结核感染的预防指导方针,并于2005年12月30日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感染 医疗设施 指南 院内获得性 感染人数 流行病学 预防指导 CDC 委员会
下载PDF
血清生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占卿 张沝 +1 位作者 陆伟 童海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3,297,共4页
目的构建诊断肝纤维化的数学模型,评价血清生化指标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74例,肝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分期;血清生化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以病理分期(S)作为因变量,血清生化指标作为自变量,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判... 目的构建诊断肝纤维化的数学模型,评价血清生化指标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74例,肝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分期;血清生化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以病理分期(S)作为因变量,血清生化指标作为自变量,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判别函数。结果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纤维连接蛋白、胆碱酯酶、白/球比值和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与病理分期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模型的指标只有白/球比值;判别模型预测病理分期S1、S2、S3和S4的正确率分别为81.82%、21.05%、57.69%和14.29%,总正确率为51.35%。预测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100%,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1.78%。结论该模型预测肝纤维化有一定敏感性,但鉴别不同病理分期的价值不大;本模型肯定和否定肝硬化的价值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数学模型 生化指标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病理学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强 陈良 +1 位作者 孙洪清 唐徐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7-278,共2页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对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艾滋病初治患者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52周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琴 孙洪清 +5 位作者 胡越凯 张云智 齐唐凯 蒋卫民 潘孝彰 卢洪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4+T淋巴细胞数等。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6.50±82.37)个/mm3,治疗52周时血CD4淋巴细胞计数为(314.80±149.73)个/mm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20例患者治疗前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为(50467.05±46903.89)copies/ml,除1例患者治疗后期病毒载量反弹外,其他19例患者治疗52周时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均<50.00copies/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抗病毒药物可使艾滋初治患者的血CD4T淋巴细胞数升高,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CD4淋巴细胞计数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强 陈良 +1 位作者 谭德明 李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6-1047,共2页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免疫性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上海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马建新 王江蓉 +5 位作者 沈银忠 张仁芳 刘惜年 江雪艳 孙洪清 卢洪洲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方法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就诊的170例HIV-1感染者采集血标本,使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法(MEIA)检测HIV-1感染...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方法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就诊的170例HIV-1感染者采集血标本,使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法(MEIA)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的乙型肝炎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结果170名HIV-1感染者中,男性146人,女性24人,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1±13岁;HBsAg阳性患者19人(11.2%),抗-HBs阳性者87人(51.2%),HBeAg阳性者7人(4.1%).抗-HBe阳性者49人(28.8%),抗-HBc阳性者111人(65.2%);抗-HCV阳性者77人(45.3%)。HIV-1、HBV和HCV三重感染者9人,约占5.3%。结论HIV-1感染者HBsAg阳性率与普通人群相近,但HIV-1与HCV混合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BV HCV 合并感染
下载PDF
50例AIDS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7
作者 丁美娜 黄美芳 +1 位作者 颜霞婷 王丽琴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2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AIDS患者 护理体会 机会性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公共卫生中心 隔离期间 总结报告 艾滋病 感染科 病死率
下载PDF
TACE联合多影像引导技术精准消融特殊部位肝细胞癌29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柏帅 袁敏 +3 位作者 侯毅斌 周粟 李清涛 陈天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多影像引导技术精准RFA特殊部位肝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行TACE联合RFA治疗98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其中常规部位病灶消融69例、特殊部位病灶消融29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多影像引导技术精准RFA特殊部位肝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行TACE联合RFA治疗98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其中常规部位病灶消融69例、特殊部位病灶消融29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增强CT或MRI及实验室检查,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坏死率、生存率、生存时间、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无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19),术后特殊部位治疗组短期肝功能轻度损害,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范围。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术后1个月特殊部位治疗组肿瘤完全坏死27例(93%),常规部位治疗组60例(87%)。术后1年,特殊部位治疗组及常规部位治疗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2.9%及76%,两组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832)。特殊部位治疗组及常规部位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均为25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896)。结论 TACE联合多影像引导技术精准RFA特殊部位肝细胞肝癌,可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特殊部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后免疫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洪清 陈良 +3 位作者 黄琴 徐庆年 董婕 徐伟民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研究对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定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8和NK细胞;病毒载量仪(bDNA)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结果表明,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在治疗三年后CD4+平... 研究对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定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8和NK细胞;病毒载量仪(bDNA)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结果表明,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在治疗三年后CD4+平均上升257/mm3(P<0.001),HIV RNA下降,治疗后平均降至(2.26±1.10)log/ml(P<0.0001),同时伴有IgA下降(P<0.05)IL-10,sIL-2R上升(P<0.05)。HAART能快速抑制HIV RNA的复制,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药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免疫器官质量及大脑皮层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芳 靳虹 张云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13-321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药、活血药在抗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衰老模型,同时模型给药组按不同剂量灌饲中药。50d后处死检测其胸腺、脾脏的重量,大脑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 目的探讨益气药、活血药在抗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衰老模型,同时模型给药组按不同剂量灌饲中药。50d后处死检测其胸腺、脾脏的重量,大脑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各组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有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显著提高大脑皮层SOD活性(P<0.01),降低MDA的含量(P<0.01),但作用有差别。结论益气药、活血药在延缓衰老中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合理剂量、共同使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药 衰老 免疫 SOD MDA
下载PDF
10例AIDS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强 孙洪清 +1 位作者 刘惜年 唐徐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2472-2474,共3页
目的探讨死亡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0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感染途径以性接触感染最多,未发现母婴传播感染者。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死亡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0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感染途径以性接触感染最多,未发现母婴传播感染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有患者均出现机会性感染。CD4+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结论晚期AIDS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HIV/AIDS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艾滋病) 临床特点 死因分析
下载PDF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被引量:21
12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张永信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HIV/AIDS患者 深部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性真菌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机会性感染 临床医务工作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检测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凯 欧强 +2 位作者 李学锋 周明欢 周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与出血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PLT、PCT...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与出血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降低,MPV、PDW均明显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合并明显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组PLT、PCT较无出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血小板
下载PDF
MELD评分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钱志平 廖粤斌 +1 位作者 王介非 巫善明 《肝脏》 2006年第5期316-317,共2页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凝血酶原时间(PT)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6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第2天的MELD评分和PT,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凝血酶原时间(PT)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6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第2天的MELD评分和PT,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与PT的预测能力。结果生存组患者MELD评分和PT分别为24.1±5.42和(22.2±3.73)s,死亡组患者MELD评分和PT分别为37.3±5.74和(29.6±5.19)s(P<0.01),MELD评分与PT显著相关(r=0.78,P<0.01),MELD评分与P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0.887(P<0.05)。结论MELD与PT两者均能较好地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但MELD评分的分辨力显著优于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的再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占卿 陆伟 +2 位作者 纪永佳 吕莹 童海涛 《肝脏》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因素,进一步探讨血清HA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81例,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H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分级和分期。统计...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因素,进一步探讨血清HA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81例,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H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分级和分期。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协方差分析,考察影响血清HA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年龄与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s=-0.006,P=0.956和rs=0.124,P=0.270),年龄与血清H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00);病理分级与分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633,P=0.000);病理分级和分期与血清H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290,P=0.009和rs=0.543,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分级和分期患者血清HA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871,P=0.025和F=8.476,P=0.000),双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清HA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和病理分期,其偏Eta平方值分别为0.198和0.103。结论血清HA水平可预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但血清HA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年龄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衰竭评分模型与ICU通用评分法对76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宇一 王介非 +1 位作者 屈莉红 钱志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567-1570,共4页
目的:比较各类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法对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方法:将76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分为存活组(n=42)及死亡组(n=34),分别采用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即MELD,SMSVH与APACHE... 目的:比较各类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法对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方法:将76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分为存活组(n=42)及死亡组(n=34),分别采用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即MELD,SMSVH与APACHEⅡ,APACHEⅢ,对所选患者予回顾性病情评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MELD:38.19±8.09 vs 24.12±7.16;SMSVH:5.29±1.36 vs 4.19±1.09;APACHEⅡ:15.47±4.06 vs 10.79±2.56:APACHEⅢ:73.50±17.79 vs 60.02±10.06;均P<0.01).各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从大到小依次为:MELD (0.906)、APACHEⅡ(0.848)、APACHEⅢ(0.770)、SMSVH(0.749).结论:MELD评分法对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病情评分法 预后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值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音 巫善明 朱文芳 《肝脏》 200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BCAA/AAA比值在病毒性肝炎各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总结病毒性肝炎患者154例,年龄32~68岁,平均(54.2±21.0)岁.男104例,女50例,男:女为2.1:1.... 目的探讨BCAA/AAA比值在病毒性肝炎各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总结病毒性肝炎患者154例,年龄32~68岁,平均(54.2±21.0)岁.男104例,女50例,男:女为2.1:1.其中急性肝炎22例,慢性肝炎65例,重型肝炎20例,肝硬化47例.按血清病原学检测,甲型11例,乙型106例,丙型1例,戊型8例,重叠感染16例,病原未明12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A、B及C.BCAA及AAA用液相色谱法测定,BCAA/AAA正常值为3.0~3.8.结果BCAA/AAA比值在急性肝炎基本正常,慢性肝炎轻度低于急性肝炎(P>0.05);慢性肝炎重度显著低于慢性肝炎中度(P<0.001);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低于慢性肝炎重度(P<0.05),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在Child-Pugh分级中,BCAA/AAA比值C级<B级<A级,各组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P<0.02).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中,发生肝性脑病组的BCAA/AAA比值显著低于未发生肝性脑病组(P<0.001);死亡组的BCAA/AAA比值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或P<0.005).结论BCAA/AAA值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受损情况.其比值越低,肝脏受损越严重,且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该值对于患者的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芳香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比值 肝性脑病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开放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18
作者 倪鎏达 谢青 +8 位作者 李捍卫 韩文科 徐伟民 王琳 谢敬东 许昕 陈晓蓉 徐国光 陈成伟 《肝脏》 200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288例临床诊断DILI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加UDCA(750mg/d)治疗(A组),对照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治疗(B组),观察比较2组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288例临床诊断DILI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加UDCA(750mg/d)治疗(A组),对照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治疗(B组),观察比较2组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乏力、呕吐症状的改善A组较B组明显(0.0062和0.0344);在生化方面DBil、GGT下降明显优于B组(0.0016和0.0073),优效性检验(B组为对照)TBil、DBil两组差值有明显差异(0.0026和0.0002);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DBil、GGT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2、0.0000和0.0008)。结论UDCA可有效治疗DILI,尤其是对那些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35例艾滋病患者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血脂代谢及颈动脉中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学祥 刘惜年 +4 位作者 黄琴 沈芳 王江蓉 孙洪清 卢洪洲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第2期105-106,113,共3页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患者经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所导致的血脂及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我院治疗并门诊随访的35例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患者经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所导致的血脂及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我院治疗并门诊随访的35例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均接受相同HAART方案(d4T+3TC+EFV),平均年龄为38.5±15.3岁,平均抗病毒时间为24.6±17.5月,抗病毒治疗前平均CD4计数为69.5±34.6个/μl,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变化(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22例在本系列研究最后1次血脂测定时接受高分辨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结果35例AIDS患者HAART前、后血三酰甘油分别为1.44±0.35mmol/L和2.07±0.54mmol/L(P<0.001);总胆固醇分别为4.96±0.46mmol/L和6.15±0.83mmol/L(P<0.001);血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06±0.01mmol/L和1.04±0.01mmol/L(P>0.05);血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29±0.33 mmol/L和3.11±0.29mmol/L(P<0.001)。22例患者经Philips5000彩色B超仪测定IMT平均为0.86±0.14 mm,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0.7±0.2 mm。结论HAART治疗艾滋病患者与血脂代谢异常及部分心血管并发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血脂代谢异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肝硬化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免疫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占卿 史佩炯 +1 位作者 邹莹 王冯滨 《肝脏》 2005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 糖蛋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